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38|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2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2日,星期四,2021第121期

  【话题】欧盟也好,美国也罢,不服就干!

  【背景】

  (1)“7.14事件”定性恐袭后,国际社会摆出准备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的战略姿态,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2)各方都在等待“7.14事件”给出终结论,一旦锁定直接凶手,中国必然报复,且中国已将“东伊运”作为“敌我识别器”。

  (3)国际社会在阿富汗已经张网以待,而西方却对“7.14事件”后续发展极为焦虑和恐惧,面对在阿富汗越来越被动的西方,俄罗斯开始就“莫斯科通道”问题向西方坐地起价。

  (4)俄西交易仍在继续,且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是真实存在的,且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之阿富汗政策仍未实质性调整。

  (5)在就“莫斯科通道”向西方坐地起价的问题上,俄罗斯也需要中国的配合。没有中国的实质性合作,“莫斯科通道”只是“马路”。

  (6)四处碰壁的美国在下了几手“缓棋”后,终于将施压的焦点指向巴基斯坦。经过深层次战略沟通的国际社会再次发出强烈警告,如果巴基斯坦再次求救,国际社会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7)西方企图用先声夺人、浑水摸鱼、借题发挥、以攻为守等手段,阻止“7.14”事件后续继续向不利于西方方向移动、弱化“兜底方案”效果。

  (8)中国仍不谋求将西方一棒子打死,仍以“河渡人”为最佳战略目标,但如果西方敢于孤注一掷,狗急跳墙,中国必然本着“敌欲动,我先动”的原则给西方当头棒喝,让其决策困难。

  【核心观点】

  ●面对“7.14事件”后续发展,西方愈发显得惶惶不可终日

  1、由于“7.14事件”后续发展对西方造成巨大战略压力,西方在“读秒”声的催促下,在尚未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在伊朗、白俄罗斯下了几手“缓棋”,欲寻找出路为自己“解套”。

  2、“尚未考虑周全”的意思就在于:一方面是时间太紧,没时间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则是形势太过压迫,让其暂时丧失了考虑周全的能力(大脑“短路”)。

  ●再谈“莫非效应”

  1、所谓“莫非效应”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中俄战略互信在不断增强是之,中巴反恐合作加深也是之,而金融霸权摇摇欲坠、绝对实力,相对实力下降太快更是之。

  2、在本次中俄“西部·联合-2021”军演中,双方联合演练了远程机降、控制交通枢纽、迅速穿插包围等项目,从演习的科目以及演习模拟环境看,矛头直指中亚。

  3、同样在“西部·联合-2021”军演中,中俄交换使用装备,进一步体现中俄战略互信的增强。再次验证,只要中俄实质性配合,稳定阿富汗局势并非难事。相比之下,北约在中亚也将无立足之地。

  ●西方摆出了一幅就是不与俄罗斯谈白俄罗斯问题的傲慢姿态

  1、俄罗斯之所以愿意向方方面面彰显中俄战略互信增强,一则是借此继续向西方讨价还价,二则是对西方借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施压白俄罗斯的反击。

  2、西方此时摆出了一副就是不与俄罗斯谈俄罗斯最为关心系列问题之白俄罗斯问题,并且在“俄罗斯是否有能力养活白俄罗斯”的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压。

  ●西方驱使立陶宛同时得罪俄罗斯与中国,堪称绝对“昏招”

  1、西方通过立陶宛大打“台独牌”,企图对朝鲜近期在东北亚的行动进行反击,然而西方这次恐怕是打错了算盘。

  2、中国直接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通知立陶宛驻华大使离境,基本等同于宣布两国断绝外交关系这一闷棍打的西方有点发蒙。

  3、俄罗斯突然发现在立陶宛问题上,可以借中国的“肩膀”靠一靠,反击西方的同时并借机继续坐地起价。

  4、立陶宛距离中国很远,但距离俄罗斯很近,距离白俄罗斯更近。所以不排除立白边境会传出“擦枪走火”的消息。

  5、立陶宛不同于乌克兰,其实北约正式成员,一旦真的闹出“擦枪走火”的事儿,北约管是不管?且俄罗斯代表的集安组织也将和北约处于公开对立状态,这恐怕是西方绝不愿看到的。

  ●在立陶宛这轮的坐地起价中,俄罗斯瞄准了东北亚

  1、不排除中国在千岛群岛投资的可能新华。

  2、俄罗斯开始和日本继续就和平条约问题进行接触,且列出了“氢能源”合作这样的具体项目。

  3、俄罗斯的要价很明显,不仅仅要西方无条件开放日本这一融资渠道,且具体项目首先放在北方四岛的经济合作开发相关项目上。

  4、在此前西方对白俄罗斯经济制裁,禁止白俄罗斯钾肥通过立陶宛出海一事中,俄罗斯针锋相对的给出了北极航线的对策,而北方四岛恰恰就在北极航线周边。

  5、俄罗斯的破冰船技术很先进,且北极航线处于俄罗斯大陆军事体系保护之下,俄罗斯有能力,也有动机确保北极航线的稳定畅通。

  6、在日本看来,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进行经济合作,尤其在“氢能源”这样的项目上进行合作也是一大利好和商机。而“氢能源”对日本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很重要,对日本未来经济稳定更重要。

  7、在中国看来,日俄经济合作当然可以看做是“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且在中国东北就有“一汽”这样的汽车生产线,而俄罗斯与日本谈合作恐怕也瞄着中国的“一带一路”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比如工程车辆)、以及庞大汽车消费市场的“顺风车”。

  ●俄罗斯坐地起价的原理就在于“莫斯科通道”

  1、在俄罗斯针对立陶宛的本轮坐地起价的背后,是俄罗斯在警告西方,如果不想立白边境传出“擦枪走火”的声音的话,那西方最好好好考虑“莫斯科通道”西方到底用不用这个问题,且价钱会因“通胀”因素而不断水涨船高!

  2、对西方而言,虽然可以通过打服、压服伊朗强行打开“德黑兰通道”,但这需要时间经营建设,而当下西方除了“莫斯科通道”外,恐怕没有更好的其它选择。

  3、美国国防部长11日将电话打到俄罗斯恐怕就是为了防止东欧方向可能发生“擦枪走火”的风险。

  4、如果西方仍然“不上道”的话,那俄罗斯就与中国一起将西方在中亚的势力彻底赶出去(断水、断电,抗议示威将美国在中亚的基地拔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上合组织将会因中俄战略互信的不断提升而最终“复活”。

  5、一旦如此,届时伊朗,沙特恐怕都会对美国“另眼相看”。

  6、国际社会不妨在“抽车”的问题上“举一反三”,在中东、东欧,甚至加勒比海,把美国所谓的“后院”点它个“狼烟四起”,这就是“不让美国阿富汗从新做人”的一系列具体做法之一。

  ●欧洲也好,美国也罢,不服就干如何??!

  1、中国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也是杀鸡儆猴,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收拾了,下一个是谁?英国吗(已经在香港引入反外国制裁法,如果英国不打算要香港这块的显性利益的话)?

  2、通过对两个加拿大犯罪分子的宣判(毒贩死刑,间谍11年),中国向方方面面表明,中国已经在就孟晚舟事件做最后、最坏的打算,宣判两名加拿大犯罪分子就是中国的最后态度,如果美国胆敢将引渡孟晚舟女士落到实处,那就等着中美全面贸易战升级吧!中国绝不可能让步,如果美国不想最后摊牌就后退!

  3、美国失去中亚,伊朗随时可能加入上合,沙特,埃及,土耳其此前都与上合有过互动,一旦如此,上合的影响力将覆盖中东,前出黑海。失去阿富汗的西方如何稳定中东?

  4、对此局面,印度也会有所改变,这就是“多米诺效应”。方方面面都看出中国要在阿富汗把美国活活耗死,换言之,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5、中国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也是冲着在美国出坏主意的欧盟去的,立陶宛是欧盟国家还是欧元区国家。中国正告欧盟,中欧关系对中国不是不可或缺的。一旦中欧断交,中国无非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而已,而欧洲是否能够承担后果?无论在传统还是非传统层面,“防空洞、避难所”是不存在的!

  6、中国对欧美的强硬立场恐怕让俄罗斯看的是越来越兴奋,满眼都是可以借力向西方讨价还价的机会。

  7、孟晚舟引渡问题有可能拖过9月,中国已经把球踢给美国,还有两个星期美国必须给出说法。立陶宛方向的球则踢给欧盟,中国的态度不来不去就在这里,如何最后决策是西方自己选择的事情。

  【话题】强大的国家和政府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核心观点】

  (1)美国整体霸权下降很多,实力下降很多。以前美国的原油是不允许出口的,本地产油有限。

  (2)此前有一段时间页岩油跌破40美元,那个时候页岩油投资就已经倒闭了很多。

  (3)美国对原油的控制体现在对油价的控制上,而非对本国的生产上,也就是金融霸权上。西方通过金融手段操纵油价最需要的也是波动,“几分钟一个来回”最好。

  (4)美国现在操纵原油的难度比之前高出很多,因为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能源消耗国,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5)中国判断近期油价不会有大幅下跌或上涨,所以发改这次没有调整油价。西方操纵油价的目的之一也有扼杀中国新能源,比如太阳能产业的继续发展。而中国使用太阳能条件机制保留了自己的光伏产业。发改委的举动就是要截断西方操纵油价的传导机制。

  【话题】美国放风耶伦访华为哪般?

  【核心观点】

  (1)耶伦访华的背景之一是中国宣判了判了两名加拿大罪犯;背景之二是对立陶宛准备断交;背景之三是中国在阿富汗张网以待,不行就收回台湾。

  (2)西方的急务仍在“7.14事件”后续发展如何阻止向继续向西方不利的方向发展。

  (3)对中国来说,只要西方不触碰中国的红线,中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但俄罗斯是否也能保持“相对稳定”,那就要看西方自己的造化了!。

  (4)目前阶段俄罗斯显然不是西方的“工作重点”,如果此时因某些不可预测原因导致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全面恶化,甚至局势失控,那绝对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5)“局面随时有可能失控”可能是耶伦访华的核心背景,美国的意图很明显,不想最后摊牌。只要和中国谈起来,俄罗斯与金融市场都会相对稳定。

  (6)耶伦访华一事又是沿用克里访华的那套,先由媒体放风,再由美国财政部炒作。首先炒作起来就先达到了第一个目的,一个是给美国金融市场听,另一个给俄罗斯听,一个稍安勿躁,另一个不要胡闹。

  (7)如果美国胆敢将孟晚舟女士引渡事件落实,不排除中国将主动攻击美国金融,让其在金融维稳问题上生不如死,而这又为阿富汗张网以待、耗死美国的效应“加杠杆”。

  (8)当然,对于美国而言,目前还有回环余地,首先就看美国在所谓新冠病毒溯源的“第二份报告”上做如何说辞。

  【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核心观点】

  (1)针对对象就是反垄断平台。

  (2)垄断平台就是外资投资最想干的事情。

  (3)所以软银走就走了吧,越早走越好。

  (4)中国要建立法治政府,为人民服务。

  (5)垄断平台伸到金融层面就非常恶劣,把国家功能作为私人平台谋取买办私利,必然走向国家对立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21:19 , Processed in 0.1720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