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85|回复: 0

罗列思维:“9.11”二十年:惊天一撞背后的“美国恐怖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1 2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关于布林肯“左右开弓”一边指责阿富汗扣留美国人质,一边又肯定塔利班配合撤侨的新闻,让美国人仓促撤军后糟糕的善后能力再受群嘲。

  而就在本月前几天,拜登下令司法部解密“9.11”事件调查档案,并重启了5名“9.11”恐袭嫌犯的审判程序。

  在“9.11”事件20周年之际,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段历史的源起,就这样戏剧性地交织到了一起。

  而这20年间,从喀布尔遍布的弹坑到巴格达街头的孤儿,美国以“反恐”名义在中东上演的“美国恐怖故事”,也给“9.11”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9.11”

  “9.11”事件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恐怖活动——

  4架客机分别向着象征美国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的世贸中心、五角大楼和白宫发动自杀式袭击,虽然没有全部得逞,最终还是造成了近3000人的死亡,让2752名平均年龄8岁的儿童失去了亲人,全球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高达万亿美元。

  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9.11”带来的伤害远不止于此。

  历史上,由于地缘位置得天独厚,无论欧亚大陆打得多热,两个大洋的隔绝都让美国大陆远离战场,珍珠港事件算是对美国领土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打击的也是孤悬海外的夏威夷“飞地”,哪怕二战把欧洲打成筛子了,美国本土都是安若泰山,而“9.11”打破了这种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对美国人的安全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当时美国“一超”地位空前稳固,结束冷战又迎来经济繁荣,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引领全球,地球上已经没有美国的敌人了,所以1994年克林顿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理论,要把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民主和人权当做主要目标,只要认定哪个国家不民主、人权有问题,上去就直接军事干预、换个政府,“9.11”相当于当着全世界的面打了美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让美国又疼又震惊。

  所以在“9.11”后几个小时内,美国就进入了战争状态,并迅速开启了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的大调整。

  一个标志性的改变是情报部门的扩张。

  “9.11”事件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情报部门的失败,所以美国政府对情报机构进行了大幅调整,从2001到2010年,美国新成立了260多个情报组织,有1271家政府机构和1931家私人情报公司从事与情报、反恐和国土安全相关的活动,而这其中拥有绝密级别授权的就有85万多人,比华盛顿的人口都多。

  后面被斯诺登闹得沸沸扬扬的“棱镜计划”,也就是这一时期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发起的,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9家国际网络巨头都有参与。

  情报职能的扩张和《爱国者法案》等安全法案的施行,让美国政府的权力不受控制,在开展包括敌对政权颠覆、他国领导人秘密监听、国际舆论引导、政治暗杀、普通公民隐私监测等方面,具备了强大的“软实力”。

  这些“软实力”作为一种全方位战争手段,在美国后续的霸权扩张中,无所不做,声名狼藉。

  当然,庞大的情报帝国只是“9.11”后美国趁势磨利的一把刀,“9.11”还给美国政府送上了另一把更锋利的刀——90%的民众支持对恐怖主义的武力打击。

  沉浸在痛苦与愤怒中的美国人,强烈要求报复,对那些“自由世界”的敌人,对那个布什以为是支乐队的“塔利班”,对那群躲在阿富汗的乡巴佬——

  这些布什说过不屑于去打的“苍蝇”,难道就不怕“王师”吗?

  在高达86%的民意支持率下,“自由女神”小布什左手拿着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右手高举清除恐怖主义的道德火炬,挟着全世界的道义支持和全体美国人的民愤,以及官僚系统和军工联合体的期盼,出发了。

  反恐战争

  2001年10月7日,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从停靠在波斯湾的一艘美国军舰上发射,精确击中了阿富汗境内的预定目标,美英联军的远程轰炸机随即出现在了阿富汗的上空。

  几周后,阿富汗境内几乎所有的目标都被美军炸了一遍,残存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窜逃进了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深山里。

  时至今日,这种以国家全面战争来打击恐怖主义的做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争议。恐怖分子没有实体、来去如风,并不怕大军围剿,对于他们来说,最害怕的反而是被无视、被遗忘,而美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开进阿富汗,战术目标上打的是恐怖分子,但对于广大穆斯林来说,反而坐实了拉登关于美国入侵伊斯兰世界的观点。美军在军事上的胜利,其实就等同于在处理区域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及其盟友的强大军力,不光基地和塔利班没消灭掉,反而是“越反越恐”,在北非、西非、中东、外高加索甚至东南亚,基地的分支越打越多,当然,这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2002年,在阿富汗正面战场取得大胜后,志得意满的布什政府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方向从打击宗教恐怖主义,转向了打击美国认定的“国家恐怖主义”,强硬宣称伊拉克、伊朗、朝鲜三国结成“恐怖国家”阵营,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美国“先发制人”打击这些“恐怖国家”就是打击恐怖主义。

  美国的策略,是希望通过以暴制暴来战胜恐怖,通过扶持“民主政府”来促进和平,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激进理念,和恐怖主义陷入了一样的思维模式。

  最先被瞄准的就是伊拉克。如果说进入阿富汗是复仇,是因为阿富汗控俄遏中的地利,伊拉克在中东的石油地缘位置则相对要重要的多。

  不过有个小问题——无所不能的情报部门居然拿不出“基地”组织与萨达姆政府有关联的证据——枪都拿好了的五角大楼不信邪,成立了一个由国防部副部长领导的情报分析机构,然后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莫须有地宣称伊拉克官员和“基地”组织有过会晤,国际社会问“莫须有”三个字何以服众,结果鲍威尔在联合国拿出了那管著名的洗衣粉……

  根据政策目标来“制造”情报,而不是根据情报来制定政策,这种把全世界当傻子的操作,让美国的反恐行动从正义和道德的制高点上翻了下来,可以说

  美国人就是在耍无赖,以“9.11”死难者之名,行全球争霸之实。

  大胡子萨达姆哪想得到,自己居然会因为一个沙特人撞了美国大楼被惦记上,又因为一点洗衣粉而枉死!

  当然,惨的也不止萨达姆一个人,普京大帝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冷战结束后,美国人为了维持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故意将虚弱的俄罗斯树立成了“邪恶”的假想敌,不仅对俄罗斯的一再示好视而不见,北约还一直东扩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9.11”后,美国人又以反恐的名义找过来了,表示虽然在你们车臣反恐的时候,我们美国人又是支援车臣恐怖分子又是以“人权”的名义制裁你们,但是现在,我们要反恐了,你们要不要全力支持?

  那时候的普京大帝还对融入西方抱有幻想,被布什“两国将建立全新战略关系”的鬼话迷惑了,二话不说就表示愿意合作,同意中亚五国对美国开放领空、提供机场、甚至建军事基地,我们的弗拉基米尔同志瞪着天真的小蓝眼睛,眼睁睁地看着美国的势力范围从阿富汗至地中海连成一片,把俄罗斯死死按在了家门口,让自己雄心勃勃的“国力复兴计划”也成了梦幻泡影。

  反恐“工具化”的另一个例证就是“东突”组织。

  阿富汗战争前后,多个东突组织上千名骨干分子曾在阿富汗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训练营中接受过训练,这是西方媒体都报道过的事实,在东突组织实施了众多恐怖活动之后,甚至连美国之音这样的媒体都说它“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构成了威胁”。

  讽刺的是,就是这个有威胁的“东突”,被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等政要多次秘密接见,FBI还派专家进行过人员培训,甚至在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的2001年10月,欧洲议会还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在议会大厦内举行有关“东突”问题的研讨会。

  2002年,“东突”组织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即便如此,当法国等的欧洲国家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第一时间出来一脸圣母地说“我们的心与法国人民同在”,而当我们的15名基层民警、社区干部在新疆喀什巴楚县严重暴恐事件中被害后,哪怕有明显证据指向“东突”组织,美国人还是第一时间呼吁中国进行“透明调查”,给维族人民“正当程序保护”。

  恐怖分子伤害美国的时候就是“立即制止这些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袭击”,要打新疆牌制衡中国的时候,就撤销了“东伊运”的恐怖组织认定。

  难道恐怖组织还能洗白转做慈善吗?只能说期盼这极少数的一撮美国人能和恐怖分子做朋友吧!

  以上种种,就在美国自以为计而窃喜时,也注定了“反恐战争”的失败。

  “代价是值得的”

  7 月 2 日晚上,和大张旗鼓的侵入不同,美军甚至连盟友都没有知会,悄悄地离开了阿富汗的国土。

  2400名美军士兵在这个遥远的异国死去,20000名美军士兵在这场战争中受伤,美国纳税人承担了2万多亿美元的巨额耗费,到最后,强大的美国以半夜逃跑仓促收场。

  在美军撤场的最后时刻,ISIS还在喀布尔国际机场发动了爆炸袭击,宣示了美国“反恐战争”的彻底失败。

  在这场持续了20年的“反恐战争”里,至少有80 万人直接死于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也门和巴基斯坦的战争,至少3700 万人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居民流离失所。

  可怕的是,这不是两个静态数据,这种死亡和离散至今还在继续,但是不顾体面抽身而走的美国人真的在意吗?

  回想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战斗机只一个月就在巴格达制造了20万无辜冤魂,在其后的长期制裁中,100万伊拉克人又因之死去,其中包括50万儿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联大被问及此事时说,“代价是值得的”。

  将以“万”计数、包括妇孺在内的人命当做代价,只要达成目的就死得“值得”,本·拉登不也是这么想的吗?被美国人追着满山跑的恐怖分子不也是这么想的吗?

  危地马拉、伊朗、越南、多米尼加、印尼、智利、东帝汶、安哥拉、巴勒斯坦、巴拿马、尼加拉瓜、萨尔瓦多、黎巴嫩、索马里、海地、巴西、阿根廷、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二战后,这些由美国直接出兵或者幕后支持的、军事干预或者策动颜色革命的国家,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流离失所?他们的死“值得”什么?

  在强国对弱国的霸凌中,谁又能定义这种“值得”?

  人类从来都是多苦多难,但在苦难面前,至少生与死应该是平等的。

  美国“9.11”事件的3000死难者至今被人铭记悼念,因为他们在不该承受的暴行下无辜受难,而在世界的另一头,那些被美国人怒火烧过家园的上百万、上千万普通人,却只能以更凄惨的方式默默承受着痛苦,然后变成了历史中的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一串数字,又有谁记得?

  还是说,这个世界上谁的苦难最深,取决于谁最能将苦难表现出来?

  在某种程度上,“911”和二战有些相似,因为西方国家舆论声量大,因为不幸死难者都是西方人,所以就变成了全世界最惨烈的伤痛,但是这些伤痛在被所有人哀悼的同时,是不是也听一听广大亚非拉地区人民的哭泣,奥斯维辛的罹难者和东北细菌实验的罹难者不应该被铭刻在同一块纪念碑上吗?希特勒这样的恶魔固然应该被彻底打倒,可是为什么日本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时这些“道德卫士”却无人站出来指责?

  有学者认为恐怖主义是源于文明的冲突,但是有这种霸权文明的存在,产生冲突不是必然的结果吗?

  今天我们再来回顾,“911”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句也许政治不正确的话,本·拉登的诉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反美反得这样极端?

  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反思过,反而利用“9.11”,利用本国的死难者,去全世界制造死难,让矛盾更加难解。

  恐怖主义固然是让全球共情的恶疾,这种“政治瘟疫”在哪种语境里都是应该被彻底打倒的。但是当反恐战争成为了一场因果混淆的新十字军东征,只要我扛着“正确”的旗号,只要我表现得更加愤怒,我所做的一切,包括随意的侵略、占领、杀戮,就都是合理的——

  谁才是“恐怖主义”?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但是也开启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强势国家对弱势国家的劫掠和占领,用南美的白银、非洲的奴隶、中国的文物,建起了第一世界国家的光鲜和富丽。几百年过去了,那些自诩文明的依然没有放下枪炮,自诩自由的依然在以自由之名吸血,自诩民主的依然视他国国门与人民如无物,建在森森白骨上的霸权和繁荣,真的能长久吗?

  在“9.11”事件20周年之际,在悼念美国死难者的同时,也请问美国人——

  谁才是最恐怖的“恐怖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7:00 , Processed in 0.1250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