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6|回复: 0

《撩开》13 闻仲跟谁作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估计,看本帖且熟悉《封神演义》的同学,大概有人早就按耐不住了:纣王算什么明君?楼主开头引用的“……纣王七年春二月”那段话下面的省略号,是“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八百路诸侯,一下子反了七十二路,这是农民大起义嘛,也正是武王伐纣的先兆。你洗洗睡吧,快别是非黑白大颠倒,侮辱那些喜欢阅读的网友的智商了。

    关于这段话,不是鄙人选择性失明,有意拿部分信息说事儿,来实现以偏概全的险恶用心,而是因为这段话和看官前边看过的那段话尽管是同一段话,却是两个富矿,里面另有珍宝,需要分头朝两个方向挖。

    第一回里的“闻仲奉敕征北”,是“纣王七年春二月”,而三月十四这一天,商容提出了“女娲宫降香”这个帝国命题,也就是说,闻仲北征一个月左右,一场亘古未有的大戏,因为三朝老总理商容的一阵忽悠,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看官一定还记得,闻仲是唯一的托孤大臣,作者还专门强调他是文臣,那就是说,闻仲实际上是殷商的第一大臣,毋庸置疑,闻仲既然是第一大臣,其地位,实际上远在商容之上。事实也证明,在殷商政权中,闻仲是一言九鼎,眼里还揉不得沙子,而老商在纣王面前,想办成什么事儿,不使点儿撒泼打滚儿的手段,还真的办不到。试想,如果闻仲还在朝中,对女娲宫降香这种荒唐事,他只要说一个“不”字,商容——帝国——能达到目的吗?

    我们总不至于让纣王在皇宫里写流氓诗来侮辱女娲娘娘吧?闻仲是通天教主的三代弟子,更可气的是,老东西还长了三只眼,别说人间这小池子了,就是在神仙界,也是高手一个,功力非同寻常,我们总不至于让女娲娘娘冒巨大危险,跑到皇宫里去给国家最高领导人换魂吧?万一让闻仲给抓个现行,怎么收场?

    怎么办?最好是让这老小子离开京城,窜得越远越好,于是,“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看官,咱们帝国,黑不黑?

    二十七回:太师拜伏于地曰:“仰仗天威……征伐十五年……”

    这十五年里,朝歌城里发生了许多事情:纣大哥主政了,苏妲己上位了,姜皇后牺牲了,商容撞死了,文王抓了又放了,伯邑考变成肉酱了,比干挖心了,大臣折腾死无数个,形象工程鹿台完工了……总之,看官浏览一下第一回到第二十六回的目录,就知道闻仲这十五年仗打得有多值得了。

    如果没有“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这件事,帝国一方,能取得这些战果吗?闻仲以为他自己打了胜仗,说句实在话,那三只眼白长了,到底是谁真的打了胜仗,恐怕他完全理解错了。说白了,也不难理解,帝国这一招儿,叫调虎离山。

    不管怎么说,闻仲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回到了他的位置上。虎回来了,是个吃妖怪的虎,这不是纣大哥的麻烦回来了,而是帝国的麻烦回来了。

    第二十七回的题目是:《太师回兵陈十策》。这“十策”,条条都是冲着纣大哥去的,而纣大哥本来就胆小,没有闻仲的日子,还勉强可以应对,在大高手闻仲面前,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浑身不自在,干脆就是个三孙子,随时都有露出马脚、鸡飞蛋打的危险。

    于是,帝国紧急决策新鲜出炉:

    太师方上条陈……不防东海反了平灵王,飞报进朝歌来。先至武成王府,黄元帅见报叹曰:“兵戈四起,八方不宁,如今又反了平灵王,何时定息?”黄元帅把报差官送到闻太师府里来。

    现在好了,闻仲回家,凳子还没有捂热,又让帝国调到东海平灵王那里,去演绎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保留剧目了。

    那么,闻仲的北海之战、东海之战究竟跟谁打,到底是怎么打的?

    作者有意极度简略有关这两战的信息,实际上是在提示:上一次一竿子给你指到北海,这一次给你指到东海,你总该理解这是我的小花招了吧?

    其实,那里根本就没有人真的要造反或者已经造反,闻仲也没有打什么正经的仗。先看北海之战,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惊动了朝廷的第一战将,打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北伯侯在干什么?在朝中当他的太平官。他没有罪责吗?他不该回去保家卫国吗?他不怕叛乱分子捣了他的老窝吗?

    起码可以这么揣测:那些造反的并没有弄什么攻城掠地之类,只是东一枪西一枪地跟闻仲胡搅蛮缠。至于东海之战,也没听说东伯侯跟人打得鼻青脸肿,他的小日子好像也过得很滋润。

    第三十一回有这么一个桥段:黄飞虎逃跑了,闻仲亲自出马,调集应该调动的各路人马,决心把这个叛徒抓回来,而黄飞虎呢,“飞虎回头一看,却是闻太师的旗号,随后赶来,飞虎抚鞍叹曰:‘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吾等束手待毙而已。’”

    也就是说,只要闻太师出马,黄飞虎知道自己差太远,根本就不用考虑反抗,因为反抗和不反抗,结果都一样。

    请看下面这两段:

    且说青峰山紫阳洞清处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玉虚止讲,待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一日往潼关过,被武成王怒气,冲开真人足下祥光;真人拨开云彩,往下一观,原来是武成王有难。贫道不行护救,谁来拔济?真人命黄巾力士:“将吾混元幡遮下,把黄家父子移到仪净山中去,待贫道退了朝歌人马,打发他出关。”

    且说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看闻太师驻兵不动。真君曰:“若不把闻仲兵退回去,黄飞虎怎么出得五关?”真人随将葫芦盖去了,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洒……少时间闻太师军政官来报:“启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往朝歌去了。”太师闻报,传令:“回兵。”

    这位清虚道德真君同学,也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之一,帝国的部长级人物。由于他“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洒”,闻仲扭头而去,而黄飞虎,则从殷商政权的镇国武成王,变成了宗周政权的开国武成王。

    大概可以这么判断:闻太师的北海之战、东海之战,都是在跟人家的雕虫小技“神砂一捏”死磕。

    想来,既然是一盘改天换地的大棋,关乎整个团体的生死存亡,大家肯定都是全面准备的,怎么可能只派几个卧底这种小角色在皇宫里折腾,而不在四面八方部署配合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8 21:54 , Processed in 0.0781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