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87|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19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6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为什么说西方企图让中国去给西方“排雷”,怕是打算了算盘?

  【第2021-190】

  【消息】2021年9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昨天在与中方官员会谈后表示,气候问题不是地缘政治武器,认为中方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更多。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另外,中方对此次中美气候会谈的结果有何期待?

  汪文斌: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规定,缔约方享有减排目标与行动的主权。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

  美方应承担起自身法定责任,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搬掉中美气变合作道路上的“绊脚石”,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双方在气变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时事视点】今天是9月3日,是克里访华的最后一天,从即没有克里进京的消息披露,也没有中美阶段性缓和信号传出的情况看,克里本次访华恐怕彻底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克里开始将本次访华的“目的”拉回到气候问题,意图为自己本次访华“定性”(下台阶),并借机指责中国应对气候问题不利,暗示方方面面,此次访华失败是因为和中国在气候问题上没有谈妥。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克里访华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仍拒绝让“从阿富汗撤军”的美国“重新做人”!“无法重新做人”的美国(西方)也就惊恐的发现:中国在阿富汗问题的处理上十分超然。无独有偶,俄罗斯也中国的强硬立场而屡屡摆出“高姿态”,暗示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不急不躁”。

  面对中俄的这份淡定,西方终于咂摸出一点“异样”的味道。所谓“异样”的味道首先就体现在:原本指望“中俄”急于介入阿富汗局势、催促阿塔建立政权,西方自己也就可以“大搞破坏”、去消耗中俄的西方,最终突然发现:促使阿塔尽快建立政权、突然反转成了自己目前的一项“急务”。

  为了进一步展开,我们来看两则消息:

  【消息】据媒体9月3日报道,欧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旨在通过其在喀布尔的联合存在协调其与塔利班的接触,以监督撤离,并确保阿富汗新政府履行在安全和人权等方面的承诺。

  【消息】据媒体9月4日报道,美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如塔利班进一步限制阿居民的自由,则看不到降低对塔利班制裁力度的前景。

  【时事视点】鉴于目前阿塔很难摆平国内外各路政治势力,所以阿富汗政府至今迟迟未能建立。

  方方面面都可以等一等再说,唯独对于即将建立政权、箭在弦上的阿塔不能等等再说。在阿塔看来,一个“826恐袭事件”,一个至今仍在激战的潘杰希尔谷地是其建立政权路上的几大绊脚石、甚至急务所在。经历“826恐袭事件”且同样有重大人员伤亡,面对或有4000“伊斯兰国”极端恐怖分子藏匿于阿富汗的残酷现实,阿塔认为与西方接触是必要的。换言之,“826恐袭事件”似乎为阿塔与美国“坐下来谈”找到了“共同话题”。

  而在西方看来,与阿塔“坐下来谈”同样非常迫切:

  第一、时间进入9月,阿富汗过不了多久即将大雪封山,再加上阿富汗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很差,西方在阿富汗豢养的仆从、走狗、甚至秘密安插的秘密力量的物质或人员的补给,就会成西方巨大的麻烦;

  第二、如果阿富汗迟迟没有一个政府,在无政府状态下的阿富汗必然处于一种西方既不愿看到,恐怕也很难掌控的混乱状态,而美国(西方)首先就要对这种混乱负全部责任!

  第三、西方突然发现,有必要继续接触、拉拢阿塔,促其尽快建立政权,这样西方下一步为其豢养的爪牙、仆从提供补给(所谓人道主义救援)才能提上日程,且时间急迫。

  第四、一旦补给问题无法解决,对于已经将“撤军牌”玩砸的西方而言,想要继续利用这些仆从、走狗为西方在有效维持中亚存在继续卖命恐怕很难实现。只有西方继续维持在中亚的有效军事存在,才能继续在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上做文章,只要这个文章能做,“莫斯科通道”就总有希望。换言之,“莫斯科通道”的背后就是中俄战略互信的走向,或者说就是目前处于“冻结”状态的“南亚破局”进程本身。

  需要额外强调的是,潘杰希尔的炮声渐渐平息并不意味这股反阿塔武装就此烟消云散,而是意味这股势力日后或在西方的资助下,暂时穿上西装,成为阿富汗所谓包容性政府的一部分(比如作为所谓西方民主体制下的反对派存在)。如果阿塔不能令其(背后的西方)满意,恐怕其随时可以换上迷彩服“重归潘杰希尔”!换言之,西方虽然做出准备进一步与阿塔接触,对其示好的举动,但对于阿塔政权的建立仍设有前提条件。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3日报道,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问及俄罗斯是否将承认塔利班政权时表示:阿富汗的分裂瓦解对俄没有好处,因为“到那时候就没有人可以交谈了”。而塔利班越早加入“文明国家共同体”,与其“接触、沟通并以某种方式施加影响”就显得越容易。

  【时事视点】在我们看来,普京的这席话,特别是这一句……塔利班越早加入“文明国家共同体”,与其“接触、沟通并以某种方式施加影响”就显得越容易……可以说,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前面给出的一个观点,即:西方突然发现,有必要继续接触、拉拢阿塔,促其尽快建立政权,这样西方下一步为其豢养的爪牙、仆从提供补给(所谓人道主义救援)才能提上日程,且时间急迫。

  显然,在克里再次访华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普京的这席话,意味着俄罗斯的姿态再次摆的很高。这也意味着,即便阿塔政权在接受西方示好的情况下,开始偏向西方而与国际社会保持距离,进而为西方主导的所谓“人道主义救援”提供所谓“合法护照”,但这并不意味西方就此可以无忧的为其豢养的走狗、仆从进行补给。所谓“不能无忧”主要指的就是国际社会手中控制的“北京通道”与“莫斯科通道”。

  值得国际社会警惕的是,在中国再次向方方面面传递,继续不打算让美国(西方)“重新做人”的情况下,西方或最终仍将“通道”重点放在“莫斯科通道”上,只是具体操作手法需要进一步观察。其逻辑在上面的“第四”中已做阐述。

  到目前为止,“826恐袭事件”后续发展似乎也正在偏离西方的原定计划,或者说“还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在西方的原始计划中,企图通过“826恐袭事件”、制造阿富汗难民潮等先声夺人,迫使国际社会在阿富汗先动,而西方后动渔利。结果西方却掉进了自己事先挖的“坑”中,不得不为了其豢养的走狗、仆从的补给问题,提前“陷入”阿富汗“蹚雷”,十分讽刺。最典型的代表事件就是,西方不得不开始为阿塔建立政权“操碎了心”。西方的这一举动明显昭示了其战略被动的状态,完全陷入国际社会之前设下的“围点打援”的策略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回报,阿塔政权会与国际社会保持距离,但对于对中亚地区十分敏感的俄罗斯与影响力十足的中国而言,阿塔建立政权能对此规避吗?恐怕很难!这一点连西方都做不到。

  西方推阿塔建立政权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西方的目的仍在于日后有效维持中亚有效存在,则其必然扮演的只能是“坏人”与“破坏者”的角色,一个持续混乱的、分裂的阿富汗符合西方的利益。如果阿塔政权想要继续稳定下去,想要持久下去,必然和西方分道扬镳,某种意义上说,今天阿塔与西方的媾和或是明天阿塔与西方矛盾太突然尖锐、激烈的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7:37 , Processed in 0.1250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