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75|回复: 1

西西弗:真实世界的长津湖战役,以及抗美援朝中最伟大的决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3 14: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美国一方最大力宣传的一次战役。因此也是抗美援朝中国际上最知名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我方战略英明,战士英勇无畏,但战术上存在失误。抗美援朝中,有很多英雄事迹,有我方打得更好的战役,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

  1、

  国庆档,《长津湖》电影就要上映了,听说拍的很不错,我定了明天的电影票。但去看之前,和大家聊两句真实世界的长津湖战役。

  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改革开放前拍了不少。《上甘岭》、《英雄儿女》都是经典。改革开放后,拍的少了。最近才开始再拍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国内2011年有个纪录片《铁血长津湖》。

  朝鲜战争(抗美援朝)在美国算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基本上没有什么这个题材的电影。但是,长津湖战役,在朝鲜战争中,算是一个明星。是美国大肆宣传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没有大银幕电影,但书籍和纪录片很多。在亚马逊上搜索长津湖战役,有82个搜索结果,纪录片,小说,纪实文学,历史研究。

  如果搜索同期发生的,规模更大的清川江战役,亚马逊上,一个搜索结果也没有。清川江战役,基本上在西方世界已经完全被遗忘。

  为啥美国人这么喜欢长津湖战役?

  因为这场战役,虽然是中国最终胜了,美国失败了。但中国是惨胜。美国人认为,中国胜之不武,美国败的英勇,虽败犹荣。

  美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不回避失败的事实,也不回避事实确凿的问题。但美国能把美国失败和美国的问题都解释成美国英雄、美国NB、美国世界第一。

  比如这次疫情,死了几十万人美国并不回避。但死几十万人不妨碍美国人仍认为美国抗疫韧性世界第一。

  长津湖就是例子,美国不否认战役输了,但战役失败反而证明了美国NB。

  然而,从战役本身结果看,也不能说美国人打肿脸充胖子,确实美国军队打得还不错。

  所以美国特别喜欢宣传长津湖。当然美国的宣传中也会称赞中国军队。毕竟美国这么NB还是输了,说明中国军队虽然不如美国,也是挺NB的。

  美国喜欢长津湖战役,又是拍片,又是写书。因为确实美国军队在长津湖战役中,打得不错,同样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2、

  其实长津湖战役,在中国过去一直不是一个宣传重点。

  我们那时的宣传重点是同时发生的,第二次战役西线的清川江战役。(长津湖战役是东线)

  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朋友,都听说过“万岁军”的美称。38军获得万岁军的称呼,就是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清川江战役表现出色,被彭德怀誉为“万岁军”,其中的松骨峰阻击战成为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

  而长津湖战役,在当时,并不是那么闪光。

  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一共四个正师级指挥员被撤职,长津湖占了两个。88师师长吴大林和政委龚杰战后因为贻误战机作战不力,被撤职。88师番号被撤销,缩编为1个团。

  坊间传闻:88师所在的26军整个军的番号差点被撤销,88师师长吴大林差点被枪毙

  传闻不知真假,但师长政委双撤职,番号撤销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

  长津湖从结果上打赢了,但没达到战役目标,同时我军损失惨重。

  我对长津湖评价是,战略英明,战术失误,战士英雄。

  下面我就具体聊聊长津湖战役。

  3、

  为什么说长津湖战役,战略英明?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双方的实力对比大概是志愿军38万,对联合国军35万。

  其中,西线的清川江战役(红框),是志愿军23万,对联合国军25万。东线的长津湖(黄框)是志愿军15万对联合国军10万。
  整个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并没有人数上的优势。西线的清川江,联合国军比志愿军人数还多。东线的长津湖,志愿军也只有3:2的优势。

  但为啥美国人提起长津湖战役,就是说什么中国军队用人海战术,四打一五打一呢?

  其实也没错。这就是我说的,战略英明。

  通过战前的调兵遣将,长津湖战役,我军15万人,实际参战12万,而美军10万人,实际参战只有3万。参战比例4:1。而第一阶段,长津湖附近的战斗,我军6-7万人,围攻美军1.5万人。

  美军第十军虽然在整个东线有十万人,非常分散,军队之间相隔上百公里,隔着崇山峻岭。导致整个第二次战役美军都没能集中全部兵力,一共只有3万人参战。

  总兵力3:2的情况下,在战场上能制造4:1以上的优势,这不是战略英明是什么?

  4、

  然而,虽然战略非常英明,在总兵力只有3:2时,在主战场制造了4比1的兵力优势。但战术上却诸多失误,导致没有达到战略目标。

  当然,这些评论都是事后诸葛亮,是站在上帝视角。我这里并没有任何指责长津湖我军指挥员的意思。

  简单说。长津湖战役,战术上有几个失误:

  轻视美军,第一次进攻没有准备足够兵力

  对美军主力位置判断错误

  对坦克,空军近距支援威力认识不足

  88师贻误战机

  对寒冷天气估计不足,大面积冻伤减员
  长津湖战役有三个主战场。柳潭里(上图左侧绿框),新兴里(上图右侧蓝框),下碣隅里(上图下方黄框)
  志愿军第一个错误是轻敌,想同时吃掉三个地方的敌人。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战后的总结中说,因为心有点大,想在三个方向上同时打歼灭战,因此在兵力部署上也存在过于分散的问题。

  战略上美国人分散了兵力,战术上志愿军也分散了兵力。

  9兵团命79师主攻柳潭里,94师作为预备队,59师在德洞岭负责打援;80师进攻新兴里的美31团,58师进攻下碣隅里,81师监视美32团,89师赴社仓里,60师切断陆战1团和下碣隅里的联系。志愿军同时进攻三个方向:柳潭里、新兴里和下碣隅里。还把大量兵力用于预备队,监视打援军。3个进攻方向上,志愿军的兵力总共只有三个多师,3.3万人,美军是1.5万人,只有2.2比1的优势。

  随后,志愿军又犯了第二个错误,对美军主力位置判断错误。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第10军出版了一份报告,名为《HQ, X Corps, Special Report on the Chosin Reservoir》。

  报告中称,在战役打响时,志愿军将主攻方向放在了柳潭里,这里是陆战一师最强的第5和第7陆战团,而陆战一师又是整个第10军中最强的。换句话说,志愿军将主攻方向放在了整个第10军最强的方向上。

  当时,美军在柳潭里有8000人,下碣隅里有将近4000人,新兴里有3000人。而志愿军三个进攻方向各放了一个师。最终,新兴里兵力对比为4比1,下碣隅里为2.7比1,最重要的柳潭里却只有1.2比1。这完全是避虚击实,也没有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报告称,如果志愿军将主攻方向放在下碣隅里的陆战一师师部,可能结果完全不同,这里只有陆战一师师部直属部队,人数为3800人,一旦指挥机关被破坏,陆战一师将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第10军认为,这是陆战一师的幸运,从我们的角度看,这是志愿军的遗憾。

  另外,进攻下碣隅里的58师,因为路途更远机动能力不足,在战斗打响第二天才赶到预定位置发起进攻。当时下碣隅里的美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

  下碣隅里有美军的简易机场,其后的几天战斗中,美军伤员运出和补给进入,都是通过机场进行。如果一开始志愿军集中主力,攻占下碣隅里,没有机场的补给,大概率1.5万人的美军,将会全军覆没。

  在柳潭里,79师1万人对两个陆战团8000人,打得极为艰苦。但即便如此,79师仍突破柳潭里外围阵地,给敌军造成数千人的伤亡。可惜到天亮后仍没有攻下柳潭里,天一亮,美军空中支援一来,79师完全打不动了,最终功亏一篑。

  而准备打援的59师、60师整夜埋伏在冰天雪地里无仗可打,同时造成大量冻伤。59师,60师后面投入战斗时,战斗力已经明显下降了。

  志愿军企图用一个师1万人,吃掉美军两个团,8000人。我不知道是因为情报错误,以为美军只有一个团。还是过于轻敌了。

  第三个错误,是对坦克和空军支援的威力认识不足,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当时美军派出一支部队从南方增援下碣隅里,一共只有29辆坦克,不到1000人。

  但是,白天,美军的空中优势让志愿军根本无法集结进攻,战士一露头就被飞机打。在美国人拍的纪录片中,美军飞机在超低空几十米高度扫射。而志愿军没有对付坦克的有效手段。

  最终,这支部队的步兵伤亡过半,但29辆坦克,有16辆抵达了下碣隅里。

  第四个错误,就是88师贻误战机。

  1950年12月2日,在20军和27军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九兵团司令部命令预备队26军投入战斗。

  兵团的命令于2日到达26军,令26军即刻南下,3日凌晨进入攻击位置,3日晚向美军集结地(下竭隅里)发起攻击。26军接到命令后认为当夜赶到目的地没有可能。经过26军的争辩,兵团最后同意到达的时间延期一天,改为4日凌晨到达,4日晚向美军发起进攻。

  26军立刻做出行动计划,88师的具体任务是全师即刻南下,12月4日凌晨插到下竭隅里以南的独秀峰一线,构筑阵地,配合其他师攻击下竭隅里,阻止美军南撤。88师接到命令时已经是12月3日零时。从88师部队驻地离指定阻击的独秀峰一线地图上的距离也有70余公里,当晚又天降大雪,风雪弥漫道路难行,所以说这个任务在给定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88师接到命令时已经是12月3日零时,部队已经宿营,师长吴大林担心风雪中行军容易掉队和迷路,没有下令部队立刻出发,而于3日下午15时才亲率主力262团和263团作为第一梯队南下,该师的264团和师直作为为二梯队随后跟进。88师在白天行军时,受到美国空军的反复攻击。88师前进指挥所也遭到空袭,吴大林的吉普车被炸毁,司机和警卫被炸死,师长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整整一天。

  88师直到12月7日凌晨,才抵达指定位置,比计划晚了整整3天。而美军在12月6日已经开始撤退。88师263团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撞到了美军撤退的两个团中间,被一下子击溃。262团抵达了预定阵地,但还是没挡住美军撤退部队的进攻。

  战役结束后,88师贻误战机的罪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五个错误,对寒冷天气估计不足,大量冻伤冻死。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就不细讲了。在极端不利的寒冷天气下,志愿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在长津湖战役得到了充分体现。

  5、

  最终,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斗伤亡19000人,非战斗伤亡29000人(主要是冻伤),合计4.8万人。

  美军战斗伤亡约10495人,非战斗伤亡7338人(主要也是冻伤)。合计1.7-1.8万人。

  长津湖战斗后,尽管遭受了损失,美国第10军依然保住了大部分兵力。当时美第十军的战斗力其实远远超过了志愿军九兵团。

  但是,志愿军的英勇奋战,彻底打垮了美军的战斗意志。美第十军决定撤退。大约105,000名士兵,98,000名平民,17,500辆车辆,和350,000吨补给从兴南港船运到釜山。美军认为,这个撤退不亚于敦刻尔克撤退。

  虽然美军失败了,但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长津湖战役是在其历史上最骄傲的时刻,海军陆战队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抵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并成功撤退。

  虽然付出了巨大伤亡,且有美国军队突围,长津湖战役对志愿军来说还是一场大捷。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战役及在西线清川江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6、

  为什么我们要拍长津湖?这个老实说志愿军战术上打的并不好的战役?长津湖战役后,9兵团基本失去战斗力,随后发生的第三次战役,9兵团没有能力参战。同期的清川江战役从规模,战术和最终结果都比长津湖要好。

  我觉得,拍长津湖,还是因为长津湖战役国际上最有名。

  我衷心希望,《长津湖》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能拍更多的抗美援朝影片。抗美援朝中,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很多我们打得更好,值得我们铭记的战役。

  长津湖战役,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不要骄傲,不要轻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不要觉得美国人是少爷兵,打不了硬仗。

  虽然,1950年的美国和今天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今天和美国竞争的中国,也要牢记这两句话。我们应该有长期必胜的信心,战略上藐视美国;但同时要学习美国的优点,充分认识到美国的实力,战术上重视美国。今天的美国无疑比中国还是强上一筹,中国还需要加倍努力,需要时间。

  未完待续。

  下一篇就写一下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了不起的一次决策,诸位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 14: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和大家说两句《长津湖》这部电影。拍的不错,比《金刚川》强多了,该有的内容都有了。虽然两个香港导演把战争拍成了黑帮械斗的场景,把志愿军战士拍成了007。但瑕不掩瑜,值得一看。希望长津湖能取得优异的票房,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商业战争大片。

  1、

  言归正传,接着上篇文章。

  包括西线清川江和东线长津湖的第二次战役,给了美军重大打击。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6天后的12月3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6日志愿军收复平壤,23日,进抵三八线。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志愿军吧战线从清川江推进到了三八线,前进了200公里。

  在“联合国军”向“三八线”败退时,毛泽东于12月13日致电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12月31日17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全线发起进攻,第三次战役打响。

  1950年1月4日,第三次战役打响仅仅4天,志愿军进入朝鲜的首都汉城。

  当志愿军光复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华民族为之沸腾了,因为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异国扬威。90岁的北洋水师的老将萨镇冰在听到志愿军胜利的消息之后激动地热泪盈眶,他当即即兴赋诗一首:“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时。”

  1950年的美帝,可比今天牛气太多了。手里握着原子弹,GDP占全世界一半以上,黄金储备占四分之三。那时候的美国,真的可以藐视全球,除我之外都是渣渣的。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在朝鲜的土地上战胜美军,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志愿军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做为志愿军的司令员,彭德怀更是被鲜花和赞誉所包围。许多报纸都刊登了“热烈庆祝志愿军光复汉城”的头版头条,发表了许多充满激情和信心的言论,比如:“乘胜追击!向釜山前进!将美国侵略者和他的走狗们赶进大海!”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志愿军收复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很多城市都彻夜狂欢庆祝。

  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从三八线向南挺进了100公里,收复了汉城,将战线推进到了三七线。

  2、

  然而,第三次战役进展越顺利,彭德怀越担忧。他认为 “新华社不应该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因为敌我力量并没起明显的变化,这次我军在进攻中未能大量歼灭敌军主力部队,敌人的海空军还占绝对优势…… 你们想一下,攻下汉城,全国游行庆祝,还大喊把美国鬼子赶进大海喂王八。如果将来敌军又重占汉城,又把我们打回去,我们可怎么向祖国人民交待呢?”

  当时的前线指挥官韩先楚,也有同样的担心。1月8日,收复汉城后4天,彭德怀下令,全军停止追击,转入防御和休整。很多前线指挥员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命令,纷纷打电话质问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前线指挥员虽然不解,但遵守命令是军人天职。更大的麻烦来自朝鲜和苏联人。

  金日成与彭德怀当面谈话,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认为志愿军应该继续作战,但是遭到了彭德怀元帅的断然拒绝。当金日成在彭德怀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后,赶紧向“苏联老大哥”告状。本身就倾向于志愿军继续进攻的苏联驻朝鲜大使拉祖瓦耶夫,则添油加醋的向斯大林告状,并给彭德怀元帅安上了“右倾保守,按兵不动,不乘胜追击”的帽子。

  还好,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是久经战场的统帅,他们两人都支持了彭德怀的停止进攻,转为防御休整的决定。

  -----------------------------

  1950年12月23日,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在车祸中丧生。接替他的人叫李奇微。李奇微曾经担任过82空降师师长和18空降军的军长,1950年时,担任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中,战术上是一个远远比华而不实的麦克阿瑟难对付的对手。

  彭德怀的判断没有错,李奇微的撤退是诱敌深入,等待志愿军冒进,进入陷阱。发现志愿军没有踏入陷阱,李奇微马上就开始了反击。1951年1月25日,志愿军停止进攻仅仅两周多,美军就发起了全面进攻,第四次战役打响了。

  第四次战役的细节就不讲了,大家可以自己百度。第四次战役打得接近三个月,是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中打得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1951年2月,彭德怀为了保证后勤供应,紧急回国,在军委会议上冲冠一怒,拍了桌子。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志愿军撤回到了三八线北侧,美军虽然把战线推进到了三八线,但也伤亡惨重。到了4月,志愿军增援的3、19兵团和长津湖战役后休整补充的9兵团也在三八线附近完成集结可以投入战斗。美军才停止进攻。

  参加第四次战役的13兵团几个军,38、39、40、42、50军,战役结束后转入后方休整补充,没有参加第五次战役。

  如果第三次战役中,彭德怀没有果断停止追击,志愿军继续前进,踏入李奇微的陷阱,在精疲力尽的时候美军开始反击,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后续增援的3、19兵团还没有赶到,而前线13兵团已经消耗很大,整个朝鲜战局可能被逆转。

  还好彭总没有头脑发热。没有被胜利和辉煌冲昏头脑,没有在荣誉和鲜花之中迷失自我。我认为,第三次战役停止追击美军,是抗美援朝中,最伟大的一次决策。

  3、

  古人说:胜不骄败不馁。究竟是胜不骄难,还是败不馁更难?

  对普通人来说,败不馁更难一点。在挫折面前要顽强要继续拼搏,对普通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对于那些革命前辈,败不馁是一个最最基本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个品质,他们根本不可能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坚持下来。

  1949年时,那一代革命前辈已经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对他们来说,胜不骄比败不馁要难得多。

  在今天,对社会顶层精英来说,胜不骄也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海航、方正、紫光破产重整,陈峰被采取强制措施,恒大在苦苦挣扎。

  这些企业家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呢?老实说,就是没能做到胜不骄三个字。许家印最近承认,恒大的困境是2017年战略失误导致。那一年,他成为了中国首富,恒大账面上有3000亿元现金。他绝对自信。他的选择是,继续盲目扩张,加杠杆,要赚更多的钱,要做更大的事业。

  那些能脱颖而出的人,都有极其坚定的意志和极度的自信。越优秀的人,越难以做到胜不骄。如果一个领导者失去了谦虚谨慎的精神,被无限扩大的ego所支配,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有些朋友对国内目前的气氛很担心,觉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我自己倒是觉得无所谓。我们这些普通小老百姓,嘚瑟嘚瑟无所谓。对普通人来说,自信点骄傲点没啥,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败不馁”。企业给员工打鸡血,国家给普通老百姓打鸡血,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然而,对于身居高位的决策者,更重要的是“胜不骄”。永远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永远要保持冷静。

  4、

  最后,回到抗美援朝。

  中国打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把美国人赶下大海,帮助北朝鲜统一半岛吗?

  显然不是。统一半岛是金日成的梦想,并不是中国的想法。中国的目的是,维持北朝鲜的存在,建立一个缓冲国,保证战火不会蔓延到中国境内。维持南北朝鲜分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最好的结果。无论北朝鲜统一南朝鲜,还是南朝鲜统一北朝鲜,其实都不是中国乐于看到的。

  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从来就没有把统一朝鲜半岛做为目的。

  所以,虽然李奇微在战术上比麦克阿瑟更难对付,但李奇微的战略就是守住南朝鲜,而不是彻底打赢这场战争。第四次战役之后,抗美援朝就从大进大退的运动战,变成了阵地消耗战。

  日后的越南战争,其实也是一样。中国方面从来就不希望越南统一。1954年奠边府大捷后,北越原本希望乘胜追击统一越南,建立一个包括越、老、柬在内的统一国家。中国对此明确表示了反对。最终1954年签订的日内瓦协定,苏中两国压力下,北越同意按17度线分治越南。北越一方对日内瓦协议以及中国的态度非常不满。

  其后,中国虽然大力援助北越,但自始至终都是以维持北越存在,牵制美国为目的。1973年美国撤军后,签署的巴黎协定也是要继续维持南北越分裂的局面。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想到南越是如此的烂泥扶不上墙。1975年北越撕毁巴黎协定,大举进攻,南越一触即溃。

  中国志愿军参战的目的就是维持北朝鲜的存在和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这个目的,完美达成。此外,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可以说一战打出百年和平。现在还争论抗美援朝该不该打,未免有点可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6:51 , Processed in 0.3283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