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3|回复: 0

正解局:《长津湖》票房破42亿,有人逼吴京捐款:背后有什么阴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4 09: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些人逼吴京捐款,就是在打压爱国人士,打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

  最新数据,大热门电影《长津湖》上映第13天,票房超42亿元。

  主演兼投资人吴京,凭借着这部电影,成为国产电影票房之王。

  人红是非多,网上有人要求主演吴京捐款。

  吴京应该捐款吗?

  逼捐背后,有什么阴谋?

  1 吴京被逼捐

  上映13天,《长津湖》票房已突破42亿。

  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七位。

  我查了两个数据。

  第一个是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

  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 来源:猫眼专业版

  《长津湖》已经跻身第7位,超越第6的《复联4:终局之战》只是时间问题。

  考虑到《长津湖》还在上映,总票房超50亿元问题不大,保守估计,至少能排名第三。

  仅从票房上看,《长津湖》已经成功了。

  第二个是豆瓣评分。

  豆瓣评分目前是7.6,对于一部国产商业片来说,不算低了。

  长津湖豆瓣评分

  《长津湖》算得上口碑票房双丰收。

  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了。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剧情,方便大家认识电影,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些网友会逼捐。

  《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为背景,讲的是第二次战役中长津湖战役的故事,片名也因此而来。

  长津湖战役的过程,我就不赘述了。

  大家只要知道,这场仗,我们打得很艰难,著名的“冰雕连”,便是源自这场战役。

  吴京是《长津湖》的主演兼投资人,凭借着这部电影,反超沈腾,成为国产电影票房之王。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网上出现了一股声音,要求吴京捐款。

  其实,像吴京这样,被逼捐的明星,不在少数。

  去年年初,疫情爆发,娱乐圈里的明星们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支援武汉。

  邓超孙俪夫妇捐款30万,被网友骂。黄晓明杨颖夫妇捐款20万也被骂,最后还补捐了80万。

  小品演员郭冬临,被网友质疑没有捐款。无奈之下,晒出了捐款凭证。

  郭冬临晒出捐款凭证

  所以说,这次吴京被逼捐,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那么,如何看待逼迫明星捐款?

  2 道德绑架

  逼迫明星捐款的底层逻辑,是作为公众人物,明星在危难时刻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却也限于道德上的鼓励,而非强制。

  只要收入是通过合法劳动获得,明星怎么捐款,捐多少,外人无权指手画脚。

  现实中,很多明星不是没有捐款,只是在某些网友看来,捐得“太少了”,最后被逼得再捐一些。

  网友也有自己的“道理”:

  明星不仅赚得多,而且赚得很容易,就应该多捐。

  就拿孙俪来说,拍了《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三部戏,片酬超过了1.7亿元,相当于拍一集电视剧赚70万元。

  这钱赚得太容易了。疫情初期,邓超孙俪夫妇只捐款30万,不到自己收入的九牛一毛,实在抠门。

  这里面,首先有个信息不对称问题。邓超孙俪夫妇为疫情到底捐了多少钱,人家没公布,我们也不知道。30万,未必是全部的捐款。

  其次,不能因为一个人赚钱多、赚得容易,就让其多捐款,这当然是一种道德绑架。

  这个道理,很多网友都懂,但仍然在逼迫明星。

  一部分出于“看热闹”的心态,更多的,是抱着“反正我不是明星不会轮到我”的心理。

  但须知,一旦明星普遍被逼捐,那么,“一个人赚钱多、赚得容易,就应该多捐款”的逻辑,也就事实性成立了。

  这个逻辑是个坑,几乎能陷住所有人。

  假设你是个开工厂的小老板,一年辛辛苦苦也能赚个几百万,赚得没有明星多,没有他们容易,就去逼迫明星捐款。

  回过头来,你也许会被自己的员工逼着去捐款。

  你工厂的员工,也会被收入更低的人逼着去捐款。

  试问,谁能逃脱“道德绑架”的囚笼?

  捐款的目的,不是收集大笔的钱,而是凝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正能量。

  逼迫明星捐款,让自愿变成被动,无异于一种抢劫,也破坏了慈善的初衷。

  很多人会说,明星赚那么多,还不愿意多捐款,对社会实在太不公平了。

  明星收入过高,应该通过行业规范、税收制度等措施调节。

  以逼捐的形式解决明星过高问题,实在是开错了药方。

  3 打压“爱国热”

  这次吴京被逼捐,与以往,还是有点不一样。

  除了“一个人赚钱多、赚得容易,就应该多捐款”外,吴京还被扣上了另一个帽子:

  发爱国财。

  某些人的逻辑是,吴京发爱国财,自然要捐钱支持国家建设。

  这个逻辑的前提就错了,拍爱国主义的电影≠发爱国财。

  实际上,《长津湖》只是一部带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商业片,不是纪录片,更不是教育片。

  既然是商业片,就要遵从商业的逻辑。

  什么是商业的逻辑?

  有投入,有收益;既然投入了,就要追求最大的收益。将收益捐出来,这绝非商业的逻辑。

  拍爱国主义色彩的商业片,当然也不等于发爱国财。

  因为电影是否赚钱、是否发财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爱国,而在于是否受到观众的认可。

  观众不会因为你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子,就盲目买票。观众买票掏出的是真金白金,捧不捧场,还是取决于电影好不好看。

  网上还流传一份“倡议书”,文中声称《长津湖》主演吴京及剧组应将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志愿者老兵。

  按这个逻辑,西游题材的电影,应该把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唐僧师徒的后代;所有的警匪片,应该把全部票房收入捐给警察;抗日题材影视剧,收入也应该捐给抗日老兵……

  退一步说,如果拍爱国主义电影,赚钱了要捐款,那么,亏钱了,又找谁去募捐?

  这种逻辑的荒谬,一览无遗。

  早在2017年,吴京主演的《战狼2》大火。随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吴京发微博为灾区祈福后,一些网友以票房大卖为由,逼吴京捐款。

  网友评论

  某些人,为什么盯上了吴京?

  分析这些高度相似的“倡议”后发现,他们盯上的不是吴京,而是吴京背后的“爱国热”。

  最近几年,“爱国热”逐渐兴盛起来,这与我们国家国力的增强、外部环境的复杂以及国民自信的增强都有很大的关系。

  表现在影视作品上,就是“爱国主义”电影的崛起。

  其中,吴京是最挺立的一面旗帜。

  吴京不仅亲自导演、投资并主演了《战狼1》《战狼2》,还主演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等电影。

  更为难得的是,吴京从不讳言爱国。

  吴京接受采访 截图来源:观察者网

  现在,某些人逼吴京捐款,就是在打压爱国人士,打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

  如果让这些人阴谋得逞,拍爱国主义电影,赚到的钱都要捐出去,长此以往,没有人会去拍爱国主义电影。

  在我看来,像《长津湖》这样的商业电影,影响力绝非普通的纪录片、教育片可比:

  观众享受到视听盛宴、接受爱国主义洗礼,电影人赚到了钱,国家也达到了传播主旋律价值观的目的……

  可谓,一举多得。

  只要尊重史实、尊重观众,像《长津湖》这样的电影,拍得越多越好。像吴京这样的电影人,赚得越多越好。

  这当然是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逼吴京捐款的险恶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06 , Processed in 0.1564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