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13|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2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7 2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再次重申,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和中国讲话

  【第2021-216】

  【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4日报道,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国防预算法案,规定对俄罗斯加大制裁。这份名单上的人物包括俄罗斯总理米米舒斯京、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等人。

  【时事视点】对于美国制裁俄罗斯总理,俄罗斯一定会加以反制,当然这个制裁目前还处于姿态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形式上主要在美国,实质上则在欧盟,而本次制裁欧洲方面暂未立即追随美国加入制裁。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之所以再次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黑老大”的美国出于“带队伍”的需要、也必须在自己的小喽啰面前做出一些强硬姿态,即便是口头表态也好,比如敦促俄罗斯增加过境乌克兰的燃气输送。

  当然,这样的话俄罗斯听了是很不爽的,于是,在传统安全层面,俄罗斯明确将叙利亚问题捆绑进入“通道问题”的讨价还价之中,“莫斯科通道”再次价码大涨,美国阿富汗“撤军牌”玩砸后,“通道问题”尚未解决,而“多米诺骨牌效应”却正在慢慢倒向中东,这种局面必然会让西方更加焦虑。

  在非传统安全层面,目前欧洲的确因天然气价格和供应问题遇到较大麻烦,很多产业,生产环节受到影响,推高通胀。物价持续上涨,导致欧洲居民生活成本大幅提升,其首先或就冲击到西方金融市场的稳定。换言之,西方可以不关心民生问题,但必须关心金融维稳问题。

  不难发现,天然气因素似乎在当前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中越来越吃重。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俄罗斯更是借此机会疯狂暗示欧盟,启动“北溪2”项目缓解供气紧张问题,不难看出,俄罗斯就是要用这个方法最终打通“北溪2”项目。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4日报道,美总统拜登在白宫与到访的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印度总理莫迪举行“四国机制”首次领导人线下会议。

  【时事视点】西方目前正在努力将“美日澳印”这张菱形“破布”盖在四处透风的北约和西太上,并用“美英澳”(传统安全层面)和考虑拉欧洲或拉日本共同对华进行贸易战(非传统安全层面)这两枚“图钉”强行稳住身形,再以此为支撑,结合在房地产债务风险问题大肆炒作、共同施压中国。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西方如此做的真实意图却在于循“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的原则,在传统安全层面,即,阿富汗“通道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层面,即金融维稳问题“火上房”之际,对中国,表面施压,暗中示缓,为中美阶段性缓和制造筹码。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周再次(三次)访问中国”,就是最好例证。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三则消息:

  【消息】相关媒体9月24日报道,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全面揭露美方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斑斑劣迹。

  【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4日报道,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被“点名”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云南、广西、浙江等多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停产停工。

  【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4日报道,五矿稀土发布公告,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市人民政府等正在筹划相关稀土资产的战略性重组。

  【时事视点】俗话说得好,别看你今天跳得欢,明天就给你拉清单!这次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给美国“拉清单”,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颇有一些当着方方面面地面,公开质问美国“真想谈”之诚意几何的味道。

  中国近期大范围拉闸限电,减产减能,其原因,是生态环境部发布《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所给出的,也是符合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因此,西方恐怕在环境层面还得喊声好!但是,西方也明白,中国突然“拉闸限电,减产减能”大概率会对西方近段竭力应对通胀快速上升的努力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次拉闸限电,减产减能分别对国内和国外释放这样几层明确信号:

  首先、对国外传递了中国随时可能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的信号,目前,在疫情持续冲击下,供应链到处漏风的西方经济,其通胀压力快速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因此,既然美国仍然想从实力的角度和中国讲话,甚至拿着“房地产债务风险”与中国比划,那就不妨在“将输入性通胀准备系统转移至西方”的层面,给本就难以维继的美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维稳撒点“辣椒面”,聊聊“政治环境学”常识!

  其次、对国内传递了中国经济已在持续下行,且输入性通胀影响明显的PPI即将有效传导至CPI的警示信号,明确提醒示国内企业不要盲目投资、盲目扩产、尤其是在不合理价格竞争中过度去接、正在利用其最后的金融霸权、通过操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向中国输入通胀的西方的订单。

  如果西方继续对上述内容装作“听不懂”的话,那就再给你们加点“胡椒面”:两大央企强强联手,中国“稀土航母”即将诞生!有趣的是,2019年5月份#######考察了“中国、也是世界重型稀土产品”主要生产基地的赣南,这之后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之前还在叫嚣要升级中美贸易战争的特朗普,突然将电话主动打到北京,另一个就是#######如期访问朝鲜,结果是,“国际社会”根本不受电话的影响、继续进行了深层次战略沟通。

  当时国际局势也十分紧张,当时的赣南视察,当然是中国经济对西方经济的极严厉警告:中国经济在向方方面面明确强调,如果美国决意升级贸易战争,中国也准备随时全面摊牌的强烈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在目前 阶段,西方通过金融手段、全面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意图既“薅银子”又通过“输入性通胀向中国施压”的做法可谓既“高估了自己”又“损人不利已”,道理很明了:当中国经济因为或主动、或被动原因开始下行的时候,当PPI向CPI有效传导,导致中国CPI也开始上涨且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虽然中国因实体经济为主,并动用行政手段延缓大宗商品价格压力,令PPI向CPI传导需要较正常情况下更多的一段时间,但不代表传导效应不存在),中国货币政策或开始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整”,比如加息,一旦如此,中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带着东南亚国家货币陆续加息,届时东南亚国家或因为“更加需要稳定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而最终选择抛弃美元。

  中国用自己的行动,对再次谋求从实力角度同中国讲话的美国说不!如果西方仍然坚持一意孤行,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持续追求上述两个意图,则中国必然用自己的方式反击之;否则,中国仍然以追求“河渡人”为最佳战略目标,结果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一幕:拉闸减产是中国经济自己个的事情,却是美国金融维稳必须面对的麻烦。对此效果,正在为通胀预期高涨头痛不已、在调控利率结构上顾此失彼的美国(西方)经济、必须三思之后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4:52 , Processed in 0.1250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