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1|回复: 0

每日怡见:时代变了,北海,要多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4 20: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壹:舆论

  看见一个新闻,新闻本身不是亮点,亮点是评论区,我看见了一场大规模破防现场,真·绷不住了。

  就是这个新闻,无论是微博评论区,还是公众号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全部都是破防了。

  这是微博评论区的画面。

  这是相关报道的公众号评论区:

  初看确实感觉,大家不喜欢这样,“民意”很反感。

  大概就是这种表情包的感觉,在原地愣住了,然后石化。

  最后就是破防,然后黄豆战神表情包出马。

  贰:新闻说了什么?

  简化来说就是这样:

  1、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

  2、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下线的相关教育App提供者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后,在平台补充许可信息,提交恢复备案申请,经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恢复上线。

  3、未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的,撤销备案。

  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

  就是双减的继续强化,禁止教育军备竞赛,继续把“选拔成本打下去”。

  其实这个原理说过很多次了,现代义务教育阶段,你学的内容没什么“重大意义”,俗气一点说,就是学的和赚钱没关系。

  内容主要是“通识教育”+“选拔内容”。

  “通识教育”保障你是一个现代人,具有基本常识。

  “选拔内容”就是考试的考点,意义就是拉开差距,把符合要求的人才选上去。

  如果大家都军备竞赛,就等于所有人都穿高跟鞋,实际上最后等于没穿。只是加大了选拔成本,让年轻人生不起娃。

  所以降低这个成本是意料之中的。

  叁:为什么拍照搜题不好?

  首先,确实是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我看见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了,很多家长把手机管的不紧,小孩就去拿手机拍作业。好一点的呢?就自己还琢磨一下,了解解题原理。

  还有很多就是纯抄答案了,我只能对小朋友们说(你懂的)。这就好像80后小时候都说买小霸王学习机是为了学习一样,实际上是因为小霸王可以打街机游戏…

  其次,就是搜题看答案后,“会自己琢磨一下”的这种情况,长远看危害也很大。

  因为解题的真正意义在于锻炼思维的这个过程,你去看标准答案什么思路,弄懂以后,下次就按照这个思路重复,这样会培养机械性思维,很不好。(后面细说)

  最后就是有人说,这样是你好么,我反正没有这样乱用工具,我是用这个来鸡娃加…不对,是用来辅导小孩学习的!

  你这样给我工具搞没了,我以后怎么辅导小孩强化?

  我的回答是,你不鸡娃不就好了吗?注意:不是说鼓励快乐教育。

  我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吧,凭小孩自己的真实情况去学习,不要拔苗助长了。

  大家都不鸡娃就一样平等了,现在“作案工具”没了,如果小孩尽力了,还是不会,就第二天去问老师,这样节奏自然就慢下来了。

  作业做完以后剩余的时间,可以去看看其他科普知识、广泛阅读、开拓眼界、或者打篮球长个子,没事不要过度做题,对眼睛不好!

  大家都把节奏放慢即可,这种解题工具的滥用,就是起到了加速、踩油门的效果,让大家日子都越来越不自然的。

  所以我完全支持国家,太给力了,这个政策!其实真支持的也不会说话,很多可能是沉默的大多数,毕竟6亿月入1k的人,估计不怎么写评论。

  肆:时代变了

  再说说机械性思维的问题。

  搜题,然后按照标准答案弄懂以后,再去复盘,这样下次就会了。

  这就是典型的培养机械性思维。

  这个工序怎么完成?组长会告诉你的,然后你记住流程,开始重复即可。

  这样培养小孩,其实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做流水线的工人,如果够努力的话,搞不好以后当个组长。

  而中国现在正在产业升级,需要的是很多科技创新的人才,教育模式自然会调整,逐渐降低机械性思维教育比例。

  强调创新思维的教育,会成为以后的主题。

  机械性努力的思维方式,本质就是搬砖思维、流水线思维。

  这对我们产业升级有百害而无一利,倒是很适合东南亚,他们可能承接中国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现在处于产业链洼地,机械性思维对他们来说是急缺人才。

  如果有朋友以后打算培养下一代去越南工厂做组长,可以这样继续,开个玩笑,但是也不是纯开玩笑。

  时代变了。

  目前国内低端制造业很有可能转移东南亚的,首先国内确实劳动力数量在下降,人均收入在上升,成本不再是优势。

  其次就是我们hold住东盟,所以转移东盟一部分是风险最小,不会出现美国这种对供应链失去控制力的局面。

  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如果依旧还是培养那种只知道“努力”的学生,这就和时代背景高度冲突了。

  伍:产业升级的变化

  先说说什么叫产业升级?

  过去你是搬砖的,知道流程,可以熟记流程,重复性努力就够了,会卷就行,卷的厉害就赚的多,当然也都是辛苦钱。

  现在中国产业升级就相当于,你从搬砖的变成了管理工厂的领导层,从中下正在往中上走,这就是大背景环境。

  你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只知道熟记流程,重复性、机械性的努力,不知道去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变化,不会分析行业趋势,不知道如何投资工厂的关键性技术…

  这样厂子是会被你搞垮的!

  老板不需要最努力,老板是负责拍板大方向的人!过去我们是吃身体上的苦,未来我们要吃老板的苦,也就是思维上的苦。

  未来就是学会判断、思考以后,再去努力很重要,这第一步很重要!

  纯粹的流水线工人,未来的中国不需要,建议Run(跑路)东南亚去,我没开玩笑,东南亚流水线机会还是很多的。

  不过以后流水线国内可能会剩一部分,留给弱势群体。

  我们要搞人工智能、自动化,如果市场还被流水线工人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怎么打开市场?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无人机送货正在实验,算部分成功了。

  快递这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以后可能会软着陆消失,国家会给大家转型时间的,但是趋势就是肉眼看见,肯定会被无人机送货取代。

  无人机送货崛起以后,就业岗位也没有消失,而是从劳动力岗位,变成了工程师岗位。

  一个无人机的背后,是一整个服务无人机产业链的工程师们,而工程师收入远高于快递员,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在这种快递员岗位变成工程师岗位的转型时代下,你只会机械性努力,还在坚持机械性努力,不知道该切换赛道的时候切换,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切换…

  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未来是属于思考、判断、规划、分析,优先于努力的时代。

  陆:什么是创新思维?

  我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创新思维?什么叫自己有判断能力?

  比如你研究发现现在大学生过多不值钱了,而不是爹妈要你干嘛你就干嘛,你喜欢思考。

  发现现在是3k块找不到农民工,但是肯定可以找到大学生,甚至听说过北京这种大城市有技术工人可以一天赚1k的。

  当然普通人思维就是,一看工人工地太脏乱差,就不愿意去,各种描绘的非常黑暗,但是实际上工地也是分情况的,需要你自己去调研,去判断。

  然后你调研发现做木工的、木雕的,是相对没有那么脏乱差的,相对环境好很多,但是因为缺人,收入也不低,这种就很适合年轻人入门。

  就可以让自己小孩完成义务教育以后,早点去入门这些赚钱的行业。

  可以是读职校后在去就业,也可以是去找师傅带。究竟怎么样?还是要你自己去调研,因为很多人反应就是很多技校还不如师傅带的。

  究竟怎么样?要自己会判断。

  但是做了木工以后,也不要永远做木工。

  因为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的,就是二八法,刚开始行业起步的时候,竞争很平静,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个赚钱了,就都来了,后期甚至会集团化、资本化、规模化。

  现在淘宝就是典型,淘宝刚刚出来的时候,很多造富传说,现在越来越卷,只是正常的二八法定律。

  所以不要找到一个工作,就觉得可以吃一辈子,而是要和看股票大盘一样,去看就业市场大盘,学会低买高卖,永远做好“提桶跑路转型”的准备。

  普通大学生现在人多不值钱了,可以“抛售”这个选择。

  现在农民工越来越少,升值很快,特别是技术人才升值很快,就业性价比高,可以“买入”这个选择。

  买入以后,观察就业人口流动趋势,做前一个工作的时候,就观察准备好下一个工作,因为前面说了,每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的。

  而如果你不想一辈子打工,就要多赚钱,完成资金的积累去买生产资料,自己成为小老板,不然就是一辈子打工。

  而一辈子打工如果要想收入不下降,要么就是提升技能,变的更能卷。要么就去切入新领域。

  切入新领域获得不错收入的关键就是,要去选择市场大,但是从业人员很少的产业,所以关键就是会选。

  而会选的关键就是,善于阅读新闻,捕获关键信息,自己能落实去调查。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未来每个人都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同时学会自己判断。

  实际上成为小老板,最终也会面临内卷转型问题的,只是比打工人慢一些,承受的压力小一些。

  内卷这个词其实被滥用了。

  竞争提升,是生产效率提升的必然结果,无非是卷的程度你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要么自己升级,要么换领域。

  当然看完以上这些不用焦虑,因为我这是把人生一辈子周期缩短说给你听的,实际上每一项对你来说,都是不短的周期,所以也没有那么紧张。

  我前面说的快递员就是例子,快递员未来一定会被无人机取代,所以如果做快递,建议做好转型准备。

  比如木雕也是体力活,收入也很高,可以去转型做这个,相对比较贴,这样平时业余就要多学习了解这方面。

  以上我只是打比方,核心是告诉你,学会收集信息、学会判断、学会学习。

  因为我们现在不是低产业链时代了,升级以后,很多事情是日新月异的,5年小变化,10年大变化,要学会判断和规划。

  产业升级之后,就再没有那种什么一个稳定的赛道,给你一辈子稳定的努力的好事情了。

  这种稳定努力的流水线,以后可能都去东南亚了。

  指望有人给你指条路,然后自己努力就够了,什么都不用想和操心的时代过去了!

  我们现在是自己正在成为“老板”,自己得学会判断和拍板。

  最开始摸苏联过河,后面摸美国过河,现在没人给你摸了,要学会自己琢磨。

  现在是一步规划错,后面步步都很麻烦,这和你努力不努力搬砖没一点关系。

  产业升级之后,我们正在进入自己的大航海时代。

  漆:农耕思维的特点

  下面说法有点符号化,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英美是海洋游牧文化,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双方都有优点和缺点,说优劣就是搞笑,都是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

  中国的农耕文化就有一个很大的思维惯性,就是我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这其实和农耕有关系。

  古代游牧民族是饥一顿饱一顿,你可能努力打猎一整天,都吃不到一顿饭,也可能一顿捕获一头牛。

  这种情况下,努力不等于就有结果,属于薛定谔的状态。

  而农耕相对就是,就是你多努力种地,好好栽培,就可以相对收成好一些。我说的是相对,相对来说比游牧稳定多了。

  西方的大航海,然后殖民全世界,其实就是一种海洋游牧。

  你可能暴富,也可能尸骨无存,绝对不是你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就需要你得学会动动脑子,做什么事情之前,先琢磨各种方法,能做的,不能做的,全部试试。

  现代几乎90%的产品,都是西方发明的,这种创新,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大航海精神的延续。

  中国现在正在面临这种问题。

  产业升级,就是科技发展的会很快。

  而科技发展很快,就导致社会经常巨变,自然稳定的赛道就正在消失,或者说越来越少。

  还继续农耕稳定思维,会吃大亏,自己去判断社会,自己去规划人生,没人能告诉你未来如何,因为鹰酱已经被我们摸秃噜了,在第一排上,只能自己走路。

  扒:为什么学生绷不住了?

  开头为什么这么多学生破防?基本评论区都是学生绷不住了。

  其实改革的时候,最可怜的不是新人和老人,而是中间人。

  打比方,一个地区的房价跌了,已经买房的老一辈,接受跌价就好,反正房子继续住无所谓。

  还没有买房的,会很开心,因为自己还没有上车。

  最惨的就是正在还贷的,甚至是负债过重还贷的,本来以为房子可以升值,咬牙上车了,结果现在时代变了,自己给套进去了。

  双减之后,一部分相对“年龄较大的学生”确实有点尬,这些人正在拼命鸡自己,天天给自己“下战书”,结果全世界告诉自己,时代变了,这种模式过时了。

  相当于告诉你,以后的人只要岁月静好的去生活,也可以获得和你现在拼命鸡自己一样的结果。

  确实是让人错愕,有点暴击1000+伤害。

  所以我后来也明白了,为什么就算你告诉有些人情况变了,双减对社会整体有益,但是他们还是只会在评论区阴阳怪气,因为他们就是转型的“风暴正中心”。

  我这么说吧,学会接受,开始积极适应。

  再怎么说,学生还是年轻的,很多事情还来得及。

  “暂时”下线搜题工具的调整,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

  有人意识到要改变打法了。

  有人变成了黄豆汗。

  也有人可能又在琢磨怎么Run(跑路)北欧了,对于Run北欧的,可以保存下面这个图思考一下。

  我觉得还是第一种比较好。

  大丈夫、大姐夫们,当变则变。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想起来,三体有句话说得好:北海,要多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5 , Processed in 0.2658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