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71|回复: 0

一棵青木:7天,商船就能改造为航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7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民和国家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国家来自于人民,人民组成了国家,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句看起来好听的话而已。

  你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古代国家,不可能对抗人民和国家合一的现代国家。

  就算武器一样,清军也打不过列强军队,全换成冷兵器也一样。

  把人民当奴隶的清朝,只能发挥出人民力量的零头,根本无法对人民进行有效动员。

  而把人民当主人的现代国家,却可以动员出人民的大部分力量。

  越现代化的国家,对人民的动员力量就越大,能发挥出的战斗力也就越强。

  二战后,英国日落西山,经济凋敝,供养不起庞大的舰队,就把自己的军舰拆的拆,卖的卖。

  1981年,可以搭载38架战机,排水量达5万吨的“皇家方舟”号航母惨遭拆毁,被当成了废铁出售,让英国海军日暮西山的形象成为了世界共识。

  不管是谁,只要弱了,甚至只是表面虚弱,就会挨打。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发动马岛战争,夺取了位于自己家门口,但距离英国1.3万公里之远的马岛。

  此时,英国曾经拥有的庞大舰队已经基本消散一空,连航母都只留下了2艘不到2万吨的轻型航母,只能垂直起降作战半径不大的亚声速鹞式战机,其中一个甚至是服役了40年之久的老古董。

  阿根廷判断英国舰队实力不强,如果远道而来很难取胜,所以才敢发动马岛战争。

  这一战,阿根廷是有胜算的,把战争限制在马岛范围内,国际势力不允许英国动用核武,那英国确实可能拿阿根廷没辙。

  但随后,英国让阿根廷见识了一个能动员人民的工业国家,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阿根廷刚宣战,英国就立即征召了大量商船参军,让英国海军力量瞬间暴增,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远超阿根廷的估计。

  商船也能打仗?

  4月3日,排水量4.4万吨的大型客轮“勘培拉”号经过4个月的环球航行刚刚回国。

  停靠港口当日,“勘培拉”号被英国海军征用,48小时之内被加装了三个直升机飞行甲板,并载运了500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队员,在4月5日随英国舰队出航。

  英国客轮“乌干达”号正搭载着940名英国小学生在地中海旅游,接到英国动员令之后立即就近在意大利停靠,放下所有乘客让他们搭载民航机回国。

  随后,“乌干达”号驶向直布罗陀海军修造厂,在那里仅用3天时间,就改装成了拥有1200个床位和90吨医药用品的医院船。

  “伊丽莎白二世”号游轮接到动员令后,改装耗时为零,直接搭载英国第5步兵旅的3000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就出发了,随船的还有一个改装队,打算边航行边改装。

  一艘漂亮的游轮,转眼就成了武装运输船,带着武装人员和军事物资,在英国民众的欢送下驶向战场。

  商船能做的,远不止运输。

  为弥补航母数量的不足,英国海军还征用了两艘集装箱船,一艘叫“大西洋运输者”号,一艘叫“大西洋堤道”号。

  这两艘船,被直接改造成了简陋的航母。

  在造船厂,“大西洋运输者”号仅仅只花了7天时间,就变成了可以运输战机的航母。

  改造中的大西洋运输者号

  造船厂甚至给这艘航母加装了海狼式防空导弹系统。

  如果发射,那效果大概是这样。

  当然,航母最大的作用还是搭载飞机,加装防空导弹系统只是附带的。

  改造后,大西洋运输者号携带14架“鹞”式飞机和10架直升机驶向阿根廷,货舱里还塞满了导弹、集束炸弹、迫击炮弹和航空燃料。

  改装后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条件恶劣,大部分战机被包裹在密封塑料袋里避免自己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只保留1艘战机处于随时可起飞的警戒状态。

  看起来简陋了点,但确实可以起飞战机的,一架一架的慢慢起降。

  这种垂直起降的“鹞”式飞机是亚音速的,但英国海军正式航母也只能搭载这种飞机,当时英国的无敌号航母也就只带了8架“鹞”式飞机和12架海王直升机而已。

  所以没什么差别,反正“鹞”式飞机的技术对付阿根廷已经够用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货船,每一艘搭载几架直升机,几架“鹞”式飞机,用数量去弥补质量。

  战争期间,英国共为17艘船加装了至少25座飞行甲板。

  在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动员的最大船只为6万吨的客轮“伊丽莎白二世”号,最小船只为700吨的拖船“爱尔兰人”号,征召的民船种类五花八门,包括客轮、集装箱船、渡轮、石油勘探船、救捞船、油轮、渔船、拖船等。

  这些船只简单改装后,立刻就变成了军用运输船、修理船、通信船、医院船、扫雷船、补给船,甚至是航母。

  而这些船上的海员,在船只被征召的一瞬间也被征召进了英国海军,负责操控船只进行作战。

  当商船船员进入作战危险区域后,政府给每人每天增加15%的工资。在战争中表现勇敢者和军人一样立功受奖,被击沉的商船,则由政府负责赔偿。

  整个战争过程中,英国共计征用和租用了56艘民船,涉及到33家海运公司,并有5000多名民船海员被海军征用。

  平均每艘船的改装耗时只有27个小时,不足3天。

  4月2日阿根廷占领马岛,4月4日英国正式发布商船动员令,4月5日特混舰队启航时就已经有民船随舰队出航。

  在此后的10~15天内,又有约40艘商船无条件应征。

  再往后的船只就基本没有动员了,因为赶不上趟了。

  如果持续时间更久,进入全面战争,那英国能动员的船只数量远不止于此。

  响应动员的不止是英国商船,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公司。

  英军特混舰队共计2.7万人,每天需要60吨食物,要求使用便于运输和发放“北极口粮”。

  为保障供应,英国动员了30多个公司来保障这些军用食物的生产。

  马岛靠近南极,非常寒冷,部队急需特种防寒服。

  为此,英国动员约50家公司调整生产计划,紧急赶制“北极作战服”。

  食物和服装都不难,难的是只给了几天时间生产,而所有被点名的英国公司全部暂停了自己的生产计划,通宵加班赶制军方需要的物资。

  随后,阿根廷被打蒙了,在制海权和制空权完全丧失后,马岛1.1万名守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

  这就是英国政府的动员力,这就是英国民众对政府的配合程度。

  看起来,英国政府对人民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一声令下无所不从。

  但其实并不是的,这种号召力是建立在英国海军数百年来战无不胜的基础上的,英国海军征召商船的一种传统,对外战争也是一种传统,所以民众配合度才如此之高。

  但当碰到新情况时,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差距立刻就体现出来了。

  在新冠疫情中,英国政府让民众干啥,民众偏不干啥。

  确实有听话的民众,但连1/3都不到。

  世界上只有一个政府在这种突发情况时达到了100%的动员度,那就是中国。

  只花了短短几天的时间,政府就和民众达成了一致,然后民众自愿配合政府的一切政令。

  这样的动员,世卫组织的总干事活了那么大岁数,从没见过。

  中国从未进行过大规模海战,民众也不熟悉对外战争。

  但如果有需要,中国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就能达成英国几百年才能达成的磨合度。

  至于改造技术。

  中国有一种集装箱,是长这样的,有需要直接就可以拉上船。

  至于是干啥的官方没细说,俺也没问,应该是仪式上放烟花用的民用物品。

  在停靠辽宁舰的造船厂里,不仅正在制造中国下一艘新航母,还停靠了一艘比航母要大的多的集装箱商船。

  这艘这么大的集装箱船停靠在航母造船厂干啥,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军用造船厂接点民船维修单,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比动员力,中国是在欺负英国,我们可以完全发挥人民的所有力量,他们不能。

  比技术,英国很强,但我们也不差。

  3天,中国商船就能改为军舰

  7天,中国商船也能改为航母。

  英国是工业国家,我们也是。

  但我们是把人民当主人的现代国家,英国不完全是。

  英国曾经展现的所有动员力,我们都有,而且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52 , Processed in 0.3440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