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50|回复: 0

安民:薄太后与汉文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9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谈历史的文章,并不是为了宣传命相之类的东东。因为历史本来就是这么记载的,按历史来谈,只能如此。)

  吕太后是刘邦的正室,但刘邦在婚前跟开酒店的曹氏有一腿,生了个侧室的大儿子,叫刘肥。后封齐王。吕太后的儿子叫刘盈,是老二,但是正室所生,因此袭天子位,是为惠帝。

  本周,汉文帝墓霸陵发掘了出来,还有文帝的妈薄太后的墓。

  其实薄太后本不是刘邦的妃子。她先是在魏王豹的后宫。

  攻下咸阳后就是鸿门宴,再接下去就是项王分封诸王。刘邦到了汉中为汉王,先用张良计烧了栈道,再萧何月下追韩信,再接下去就是刘邦用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占关中定三秦,再攻彭城。项羽当时在攻齐,率两三万精兵回救彭城,把刘邦和他纠集的数十万诸侯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于是魏王就准备投降项羽。在投降前,他找了一个人算命。对方说,薄姬的儿子将会是天子。

  算命的人叫许负,是个女道士。这么讲吧,中国历史上,道士封侯的没几个,她是其中的一个。女人封侯的更没几个,她是其中的一个,也有可能还是唯一。相面封侯的没几个,她是其中的一个,也许还是唯一。而且许负封侯的唯一原因,并不因为她是道士,也不因为她是女人,而是因为她相面相得好。

  给薄姬相面的就是许负。

  魏王豹一听自己的儿子将是天子,非常开心,他就背弃了汉王。先中立,再带着薄姬躲起来。他认为只要自己躲起来,自己和薄姬的儿子是天子,那自己就会是皇帝。既然如此,那还投个什么降?

  魏国后来被刘邦派曹参灭了,还收了魏王豹的后宫,薄姬和另两个妃子就在其中。

  薄姬人不怎么漂亮,还比较老实,就跟着刘邦的军队,主要做粗活。

  陈胜吴广有苟富贵无相忘的约定。薄姬和那两个妃子也有。其中有个妃子长得要漂亮一些,因此得到了刘邦的宠幸(此时吕后还在沛县伺候太公,养长公主,刘盈跟在刘邦身边,刘邦从彭城逃跑时,几次把刘盈推下车。过不久吕后就要同太公被捆到鸿沟,太公要被项羽烹了吓刘邦)。那个妃子得意之间,就讲起她和薄姬的约定,拿薄姬寻开心。刘邦心里一软,就去洗衣房看了一眼薄姬,然后临幸了一次。

  就这一次,竟然还怀上了,生下了刘恒,是老四,刘邦的四儿子。

  薄姬不怎么漂亮,一直不得刘邦的宠。得宠的是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人还漂亮,随刘邦征战4年。那4年中,吕后在沛县当农妇,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女人支撑起全家。跟戚夫人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的没得比。真的一边像专业演员,一边是干粗活儿的农妇,让她们比谁漂亮谁讨人喜欢,就是叫化子和龙王比宝。

  戚夫人的儿子叫刘如意,是老三。

  太子性子弱,刘邦生前多次想换太子,废刘盈,立刘如意,就是因为喜欢戚夫人。后来吕后用张良计,请商山四皓,即四个白胡子老头儿来朝,说是刘盈请来的。这四个人刘邦请过多次都请不动。因此刘邦就再也不提换太子的事了。

  吕后28岁嫁刘邦,时刘邦43岁,当时还是初婚。这年龄差不多是那个时代平均死亡年龄。解放前,中国人平均寿命43岁。刘邦那个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打破天也就四五十岁。刘邦43岁娶妻,差不多是那个时代人们可以死去的年龄结婚。因此43岁结婚,在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很多人差不多在那个年岁快要死了。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个朋友的同事,38岁没结婚,我那朋友跟他聊天,问他什么时候结婚,还结不结婚。对方说结婚那肯定要结。然后我那朋友说,都38了,还结个什么婚,你们两个干脆摁两下到那边结算了。

  28岁的吕后用那个时代的眼光来看也很大,但她嫁与不嫁,她自己做不了主。她嫁刘邦纯粹是父命,她父亲会看相,她的婚姻是她父亲吕公选的。那个时代女孩子基本十五六岁就嫁了,吕公把吕后留到28岁出嫁,那是真的挑了又挑的。

  结果挑了个刘邦。43岁还是光棍儿,农活儿不干,正事不做,天天吹牛喝酒。

  刘邦在43岁时还真的一事无成,除了说大话,狐朋狗友多,好到刘肥他妈开的酒肆混吃混喝外,几乎一无是处,没啥好说的。

  刘邦死后,刘盈在位不到8年即死,吕后又掌权7年有余,在位的是刘恭、刘弘。

  刘盈仁厚,性格弱,后期权力基本掌握在吕后手中。

  刘邦死后,吕后就报复刘如意。先贬戚夫人到永巷,为舂奴(即舂米的奴隶),接着又调赵王刘如意进京,刘盈猜到吕后欲加害刘如意,就把刘如意接到宫中,跟自己每天同吃同住。但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刘盈外出,心疼刘如意,想让他多睡会儿,就自己走了。刘盈一走,吕后派人将刘如意毒死。

  后来吕后下令将戚夫人砍了手脚,剜了眼珠子,割掉舌头,弄得既聋又哑,唤做人彘(猪),置于厕中,然后让惠帝去看视。刘盈问知是戚夫人后,痛苦不堪。刘盈就此大病一场,从此不理朝政,再后来基本也就废了。

  刘邦8个儿子,吕后害死了3个。剩下二儿子刘盈,这是吕后自己的儿子。七子刘长,他自幼丧母,是吕后养大的,吕后不会害他。长子刘肥,是刘邦的私生子。后期他只在齐国呆着,不管吕后如何用计,他概不离开齐国。早期他到长安,跟刘盈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礼。吕后借此要杀刘肥。刘肥只好去讨好鲁元公主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把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为封地,才捡了条命。刘肥死在吕后之前,不是吕后杀的。他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很优秀。老大叫刘襄,老二刘章,老三叫刘兴居。

  第四个没死的,就是刘恒。当时在代国为代王。原因就是薄姬一直不得宠,一直被边缘化,刘恒表面似乎也很弱。

  老八也不是吕后害的,他在吕后还没动手前就病死了。

  吕后专权14年。吕后死后,文有陈平,武有周勃,他们联手搞掉了吕氏诸王,吕禄吕产他们,然后还政刘家。

  但在选皇帝时,刘肥一家势大,且刘襄、刘章太有能耐了,因此就被大臣否了。大臣认为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因此废了。其实主要是怕皇帝大了给吕后报仇。就选中了代王刘恒。七子刘长力能扛鼎,且是吕后养大的,跟吕后有感情,大臣既怕他报仇,也怕不能控制,因此淘汰。刘盈其实还有儿子,那也不能选,那长大了万一给吕后报仇,大臣们可就惨了。刘恒远在代国,孤儿寡母的,看起来都弱,比较好控制,估计也不会专权。因此就选刘恒。

  刘恒即位,刚好应了许负算的那一卦。

  但刘恒恰恰是有城府的那一位。不过这一选,也成就了文景之治。

  刘恒之被选择,在明代有类似的例子,那就是嘉靖皇帝。内里的逻辑是一样的。不过嘉靖极度自私,刘恒则相反,因此二人开启了不一样的时代。

  我小时候读书,受司马迁影响颇深,很不喜欢刘邦。大了,因为族谱的原因,开始研究刘邦。一研究了,就很清楚,在那个年代,起自草莽的刘邦,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刘邦的政治智慧少有能及,他优秀就优秀在他对人性深刻而长久的洞察力。在同时代的人物中,和古往今来的政治家中,刘邦对每个人的分析和把握,是太到位了。他死后,汉代十五年的文臣武将的人事安排,吕后全按刘邦的来。而这个安排,太有远见,也太有洞察力了。刘邦对人性掌握之深,少有能及。

  如果大家看看朱元璋的人事安排,就知道他在这方面远不及刘邦。

  09年,我曾在博客上贴出了一篇《刘邦得天下凭的是自己的政治智慧》,参照起来读,可以看见人的智慧和命运。人力的极限,还有天命的极限。链接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51 , Processed in 0.1251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