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欧资本市场问题重重的时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期。评论员认为,除非欧元区或者中国犯下了巨大的战略错误,否则的话,美元在2013年之前,强势翻转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性的判断,评论员认为,当前中国应该大胆推动本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开放。既然欧元区与美国,都处心积虑试图将国际资金,套入本国市场,来为自己所用,中国为什么不学着这样去做呢,不要以为今后有更好的时机,在美欧各自问题重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1、政治分裂加剧,欧元区混乱迷茫
●西班牙银行希望恢复卖空禁令
据西班牙媒体17日报道:由于近期股价暴跌,西班牙的银行们希望监管层可以重新恢复对卖空的禁令。西班牙在今年2月取消了对卖空金融股的禁令,此后西班牙银行一直受到市场上的投机者的压力。西班牙金融机构的信用掉期违约费率在过去一个月大幅上升。西班牙央行宣布西班牙银行三月底的坏账率为8.37%,逼近历史高点:西班牙央行同时披露,三月底西班牙银行存款同比下跌4.2%,自去年1月以来西班牙银行存款的流失金额位居欧元区第一,甚至高于希腊。
●奥朗德称将坚守撤军承诺
据新华社5月18日报道: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18日宣布,他将兑现今年年底前撤出法国军队驻阿富汗作战部队的承诺。“我信守自己对法国公众的承诺,将以不同的方式兑现。”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法方可能采取与荷兰和澳大利亚从阿富汗撤军相同的模式,即撤出作战部队,保留培训教官和其他非作战人员。奥朗德竞选期间承诺,驻阿法军2012年底前全部撤离。
评: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虽然目前还看不到法国新当选的总统奥特朗,有向德国立场靠拢的迹象,但这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评论员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有前车之鉴”。“法国将向德国提出某些要求,虽然还难以断定这个要求具体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欧元区在财政与货币政策上,保持比目前更大的灵活性。”
奥兰德当选之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自然是德国,在与默克尔会晤之后,随后又立即飞往美国,参加八国集团峰会。对于他与默克尔的会晤成果,可以用一无所获来概括,双方只是确定了各自的立场而已。法国人既然选择了左派上台,那么就一定会在左派的政策道路上,进行一些尝试,才会罢手的。
而为了向公众以及德国证明,法国的外交以及经济主张,并不是和试图击垮欧元的美国人站在同一战线上,奥朗德在去八国峰会之前,高调表示,要兑现它竞选时候的承诺,在2012年年底之间,完全从阿富汗撤离法国的作战部队。对于奥朗德的这番表态,美国并没有接茬,美国的评级机构继续对欧元区发出各种评级下调的威胁。
不过,法国所主张的经济刺激政策,资金从何而来,却是一个大问题。欧元区不像美国,美联储有独立的甚至实质上不受限制的发钞能力,但是,欧洲央行的发钞能力是受到限制的,正是这一限制,似的欧元迅速具备了世界信誉,从而能够挑战美元。而如果不发钞的话,那些本来就没有资金的成员国,又哪里来的资金,进行经济刺激政策呢,德国愿意为这个近乎无底洞的债务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吗?
看来,不论是希腊还是法国的左派,都将只有在经济刺激政策的道路上,最终撞墙之后,才会重新回到德国主张的道路上来。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美国包装股市新星,强势美元不敢出笼
●美国申请失业金人数略超预期
据路透社5月17日报道:美国劳工部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略超预期。数据显示,美国5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较此前一周持平,为37.0万人,预期为36.5万。与此同时,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修正后为37.0万人,初值为36.7万人。另外,5月5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上升1.8万人,至326.5万,预期为323.5万。
●美联储仍然对QE3打开大门
据美联社5月17日报道:美联储16日公布的4月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决策者仍对新一轮货币刺激措施打开大门,指温和扩张的经济面临下行风险。4月24-25日会议记录显示,数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暗示,"如果经济失去动能或对预期的下档风险足够大,需要进一步推出刺激政策。"美联储3月会议记录则称,"几位"委员认为可能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评: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在谈到摩根大通的巨亏事件时,曾经谈到,“评论员多次谈到美国还无法抗拒QE3的诱惑,目前仍然维持这一判断,虽然从本质上而言,QE3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刺激,依然很大可能是无效的,但是,如果没有QE3,那么美国的金融问题恐怕就要早日暴露了,比如,美国的股票市场恐怕将失去重要上涨动力。”
刚刚过去的一周,美国股票市场的走势,可以说印证了评论员的判断,美国三大股票指数遭遇了一周的跌势,而目前来看,如果没有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美国股票市场恐怕还要继续往下。美国失业率数据问题,越来越难以作假下去了,这可难为了美国劳工部了。
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假象,已经被拆穿得差不多了,在巴菲特等一批美国股票市场的超级老鼠仓吹捧美国房地产市场之后数月,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不见好转,尽管有不少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富人,被美国忽悠去投资房地产,但这个规模还是太小了,无法消化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现在,华尔街竭力追捧两大纳斯达克市值明星,一个是苹果公司,另外一个则是美国的脸书网站,不过,这两大市值明星的泡沫吹得再大,终究难免是要破灭的。评论员认为,只要美国的股票市场走势与美元走势,依然是反向而行的,那么就可以断定,强势美元政策就必然难以出现,美联储也没有胆量搞真实的强势美元政策。道理非常简单,在此情况下,强势美元政策还没有等将其他国家的资产泡沫刺破,恐怕首先就把美国人自己的资产泡沫刺破了。
现在,美国人不敢搬起“强势美元”这块大石头,因为它必然会先砸了自己的脚。对美国而言,现在最庆幸的是,还有一个能够拿来垫底的欧元区。那么,一个可以推测的逻辑后果将是,美国将继续逼迫欧元区,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各种政策资产。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博弈谁先宽松,美国胜出欧元区一筹
●八国集团领导人称希腊留在欧元区符合其利益
人民网华盛顿5月19日电 (记者温宪)参加八国集团峰会的领导人5月19日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声明开宗明义,“我们的紧迫在于促进增长与就业”。声明说,全球经济已现复苏迹象,但仍存在着严重的“逆风”。在此背景下,八国领导人承诺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加强和恢复经济,与财政重压进行斗争,同时承认对于每一国而言,正确的措施并非一模一样。
声明说,欧洲正在就如何促进增长,同时在一种机制基础上继续坚定实行财政一体化进行讨论,八国领导人对此表示欢迎。八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一个强有力和有凝聚力的欧元区对全球稳定和复苏的重要性,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并遵守承诺符合八国利益。八国的利益在于成功施行不同举措,以加强欧元区活力和欧洲增长。八国领导人支持欧元区领导人决心以可靠、及时、增强信心、稳定和增长的态势应对欧元区的紧张。
●奥巴马称解决欧债危机需要平衡减赤与增长
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而履行财政责任的同时应该推行促进增长的政策。据彭博,奥巴马在G8国家会议前表示欧洲债务危机是对全球经济“特别重要”的问题。此次G8会议将讨论怎样负责任地进行财政整顿,同时计划强劲的增长。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Tom Donilon称,为了维护欧元区的根本、解决当前危机、尤其是希腊政治问题带来的后果,美国将与G8领导人就共同的目标达成一致。同日与奥巴马会晤的法国总统奥朗德称,与奥巴马对希腊应该留在欧元区“有共同看法”,为此“我们都必须尽己所能”。奥朗德还透露,没有与奥巴马讨论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这会是G8领导人此次议题。法国已准备运用一切工具保持低水平油价。除了美国、俄罗斯与加拿大领导人,欧洲方面将有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蒙蒂、英国首相卡梅伦、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索、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出席当地时间19日晚举行的G8会议。
评:
【欧元区是法国左派力量上台,从而引发了欧元区内部的分裂担忧,而这一担忧,反过来有加剧了全球资本对欧元区成员国债务危机的担忧,西班牙的银行问题与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在此情形下再次发酵。而美国的情况则是:其经济数据魔术,玩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不敢再继续下去,而导致了的资本市场后续资金出了问题,从而引起了股票市场的大跌。可以说,不论是欧元区还是美国,现在的问题都很大,也都是基本无解的。因此,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基本不可不免。但是,到底谁先宽松,却很关键,它是欧元区与美国现在较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希望欧元区先宽松,那么美国的QE3或者QE3变种,就可以延期再出,这样以来,美联储的子弹还可以保留到更关键的时候再打。德国主导的欧元区,则希望继续紧缩,而让美国先出QE3或者相关刺激政策,这样为欧元区留下更大的政策空间。
围绕谁先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博弈,可以说是这次G8峰会的最主要议题,而相关的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等等,阿富汗撤军问题,乃至贸易问题,市场开放问题,都不过是敲边鼓。从会议的结果来看,欧元区由于内部分裂在先,因此在这次峰会上处于不利位置,更何况美国还有日本与英国这两大货币政策盟友的鼎力支持。因此,评论员认为,德国将在内外压力下,选择一定的妥协,一是有可能会加大其出资力度,在欧元区内实行一定的经济刺激措施,二是给欧洲央行或者欧元区的救助基金(ESEF)进行一定程度低松绑,让其发挥更大的杠杆功效,以更少的本金,撬动更大救助能力。
当然,作为美国而言,在本国经济复苏无望的情况下,在其不少金融资本依然深套在欧元区的问题资产里的情况下,现在将欧元逼上绝路,也绝对不符合华尔街的利益,华尔街需要的是一个病恹恹的欧元,而不是一个清除掉希腊这样的“僵尸”成员国的精干的欧元区。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抓住机遇期,中国资本市场战略提速
●周小川:加强与证监会合作支持资本市场
据新华社5月16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6日表示,央行将加强和证监会以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注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同效应,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环境。
周小川是在第三十七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全方位开放,适时推出双向跨境ETF,逐步发展扩大QFII和RQFII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积极走出去;另一方面,注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同效益,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环境。
●郭树清: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据中国证券报5月17日报道:5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际证监会组织第37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演讲,就资本市场开放路径、可兑换实现程度评估、开放路径利弊,以及前景展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郭树清指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
【美欧资本市场问题重重的时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期。评论员认为,除非欧元区或者中国犯下了巨大的战略错误,否则的话,美元在2013年前,强势翻转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性的判断,评论员认为,当前中国应该大胆推动本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开放。既然欧元区与美国,都处心积虑试图将国际资金,套入本国市场,来为自己所用,中国为什么不学着这样去做呢,不要以为今后有更好的时机,在美欧各自问题重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员认为,当前央行与证监会领导人的跨界表态,可以说不同寻常。难怪有听众一度怀疑周小川与郭树清“是不是拿错了讲稿?”,其实不然,它意味着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构建中国强大的、综合性的、纵深的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多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当局,总是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形。央行的货币政策,从来不是为资本市场考虑而做出的。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其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而金融危机几年来的表现,美国的货币政策名为刺激美国经济,实际上却完全是为了托住美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可以这么说,在一个金融业比重越来越大的国家,金融业本身就成为了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因此,在资本市场上,维持适当的泡沫,则会成为整体经济增长的推进剂。
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纵深还比较浅。而对当前国内最需要提振的内需来说,股票市场则起到关键的作用。据有关数据,中国A股股民约为7000万人,也就是说,代表了大约7000万个家庭,差不多3亿左右的人口。因此,股票市场的表现,对于中国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资本市场,曾是作为市场经济的配套而出现的,但现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逐渐全民化,资本市场本身就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领域,我们也应该进一步转变思维,打破资本市场发展的条块束缚,将其上升至更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领域,使其能够做到“内为国民创富,外抗西方金融资本掠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