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3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7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2 1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4日,星期四,2021年第171期

  【话题】当前阶段,俄罗斯并不惧怕西方对其发动致命金融攻击

  【背景】

  (1)“714恐袭事件”后,国际社会与西方邪恶势力开始了一场“即开始又未开始”的“消耗战”。中国将“东伊运”作为“敌我识别器”,首要解决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西方在阿富汗如此狼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咬着不放”,即:中国到目前为止仍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2)西方邪恶势力策动“826恐袭事件”,强行为继续维持在阿富汗有效存在制造切入点,伺机将中东乱局“拷贝”到中亚,使阿富汗“叙利亚化”,中亚“中东化”,并借“联合反恐”、“维和”之新面孔重返中亚,进而维持在中亚地区的有效存在。

  (3)中国在阿富汗总体上仍以“拖”为主,广交朋友,孤立美国,谋定而后动、做一个无处不在的“局外人”对中国更为有利。

  (4)朝鲜试射巡航导弹,中国试射商用次轨道飞行器,国际社会对西方极限战略讹诈说不!朝鲜发文在台湾问题上力挺中国,再次验证国际社会“深层次战略沟通”的确存在,且至今仍心无旁骛,不受任何干扰,目标直指“最后谈判”(兜底方案)。

  (5)西方总体打算就是,想办法和中国尽可能阶段性缓和,换取回头解决伊朗问题,尤其是俄罗斯问题的操作空间,核心在于尽一切可能解构中俄战略互信,伺机对俄罗斯突然发起致命金融攻击,伺机重启“南亚破局”进程,甚至取得重大突破。

  (6)在西方对俄罗斯拿出真银白银的让步之前,俄罗斯仍不会实质性提供配合。

  (7)西方在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对中国施压,意图为与中国阶段性缓和制造筹码。中国则通过香港问题“拉清单”的方式质问美国“真想谈”的诚意,并通过拉闸限电、稀土航母等手段对美国极限战略讹诈坚决反击。

  (8)在中国的强硬反击下,陷于阿富汗,计穷于金融维稳的西方被迫无罪释放孟晚舟女士,换取金融维稳,回头解决俄罗斯、伊朗的操作空间。但在中国看来,无罪释放孟晚舟仅仅是中国愿意与美国谈其所关切的问题,仅此而已。

  (9)国际社会对西方利用潜艇订单问题弱化“三边撕裂”、激化“南北矛盾”的企图务必保持警惕。在美国不得不与中国“缓和”之际,法国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为美国站台。

  (10)西方费尽全力却只与中国谈了个“寂寞”,欧美联手对华施加“极限战略讹诈”的企图再度破产,不得不转向阿塔、俄罗斯“讨个说法”。

  (11)国际社会既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美国,善于利用西方绝对、相对实力大幅削弱后暴露出的种种缺陷、矛盾,也要对俄罗斯与西方围绕“北溪2”项目、“莫斯科通道”问题越来越近的接触保持警惕。

  (12)在中国强力策应下,“北溪2”项目全面开通,俄罗斯志在必得。“变相版”的“诺曼底四方会谈”已经呼之欲出,乌克兰已被西方彻底出卖。

  【核心观点】

  ●俄罗斯在“北溪2”项目全面开通问题上依旧咄咄逼人

  1、俄罗斯总统普京讲了很多,但核心仍然是对欧输出天燃气话题。

  2、普京谈到了乌克兰管道或因“老化”导致管道爆裂(如果加大供气气压的话)。

  3、佩斯科夫针对美国对“北溪2”项目的百般阻挠和险恶用心(挑拨俄欧关系、为美国向欧洲输送能源的一己之私等)进行猛烈批评。

  4、俄罗斯依旧在开通“北溪2”项目问题上表现的咄咄逼人。

  ●欧洲天燃气短缺并非因俄罗斯供气不足

  1、佩斯科夫坦言俄罗斯并没有减少对欧输气,合同正常履行,且比每天多供应15%,俄罗斯不会接受“欧洲天燃气短缺之罪魁祸首”的帽子,而普京则给出了欧洲天燃气短缺的真正原因——电力不足。

  2、欧洲在“碳税”(将自己包装成“绿色经济体”,妄图以此要挟南方国家为了向其出口能源、商品等必须缴纳“碳税”,打造美元的替代品)的问题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有了法国等欧洲10国要求将核能列为“绿色能源”的讽刺一幕。

  3、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度断裂,疫情也导致西方医疗系统效能的整体下降(很多非新冠病人无法得到有效医疗),这种效应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流逝到方方面面。当实体生产单位因供应链断裂、经济下滑而关门、拉闸之后,电厂也会随之为了减少损失而关机限电。

  4、由于西方在搞“绿色经济”的问题上计划不周,导致很多使用传统燃料(比如煤炭、石油等)的电力生产单位开始转型、关闭。

  5、以上种种原因汇聚在一起,在一个特定时间段,比如天气转冷之际、比如西方国家对目前疫情控制全面放开之际,极可能造成大面积、大数量的电力短缺。

  6、为了弥补电力短缺、能源供应转型等问题,西方国家开始大量使用相对清洁的能源——天燃气进行发电,最终在俄罗斯多供应15%的情况下,导致欧洲天燃气供应不足、气价居高不下。

  ●纽兰访俄“成果斐然”中满满都是对美国而言极其刺耳的声音

  1、欧洲能源短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俄罗斯这次有备而来,这次俄罗斯在全面打通“北溪2”项目问题上大概率会如愿以偿。

  2、纽兰访俄“成果斐然”中满满都是对美国而言极其刺耳的声音。

  3、普京坦言中国解决台湾用非传统层面就可以(不一定动用武力),这是真实情况,如果西方不采取孤注一掷、狗急跳墙的方式进行战略冒险,中国当然不会使用武力解放台湾,但如果西方敢于这么做,那么执行“兜底方案”的一定是武力收台。武力收台并非难事,一天内即可解决,这也是中国在珠海航展高调展示歼16-D的原因所在,之所以没有收台,因为时机不到。

  4、普京在南海问题上赞同中国立场,主张域外大国不应插手南海地区事务,相关问题应由地区国家通过政治手段解决,显然普京这番言论传递的信号就是,俄罗斯对美国极为不满。

  5、俄罗斯的变化越南马上感知,越南于是开始高调在河内纪念“海上胡志明小道”,似乎全世界都从美国将阿富汗撤军玩砸上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新变化——美国真的不行了。

  ●普京暗示俄罗斯此时并不惧怕西方对其发动致命金融攻击

  1、普京开始在美元问题上猛戳美国“心窝子”。

  2、普京摆出一副现阶段俄罗斯不惧怕西方对其发动致命金融攻击的姿态,因为西方不仅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严重依赖中国,更是开始依赖俄罗斯。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胆敢,俄罗斯就断气!

  3、虽然目前俄罗斯疫情依然严重,但作为可能引发普京政权极度不稳之“两个引线”之一的俄罗斯内政问题,普京已表明决心:第一、俄罗斯不能有另一场革命;第二、普京就是要做俄罗斯的“大帝”,西方能耐我何!?

  ●西方目前仍然对中俄战略互信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1、纽兰访俄的目的之一仍然在于就中俄战略互信极尽挑拨离间。

  2、我们关注俄罗斯副总理访美与“北溪2”项目的打通,以及俄罗斯与美国如何谈“莫斯科通道”问题。

  3、西方在欧美“双簧”层面依旧对俄罗斯威逼利诱,利诱的层面主要在“大欧罗巴计划”层面,威逼方面则在于美国在立陶宛演练核打击俄罗斯(实质针对白俄罗斯)科目。

  4、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奇葩的国家,早晚会出事,于是有了美国放风在乌兹别克斯坦驻军、与其搞联合反恐(刺激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消息给中国看。

  5、有趣的是,普京说了很多,“说天,说地,说空气”,就是不说美国放风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反恐、在中亚驻军的事情,急死美国。

  【话题】美联储会议纪要:缩债路线图愈发清晰,加息事宜分歧较大

  【核心观点】

  (1)QQ群10月11日点评:更精确描述美联储taper思路就是:在“缩减买进债券与持续增发债券”双向操作中,不断增加债券与MBS的存量。而在“更加精确的描述”的折射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联储意欲实现“得继续QE之实,冒退出QE之名”的意图了。

  (2)美联储会议放风缩债,就是在缩减买进债券;美国参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就是在持续增发债券。这就是(1)中提到的“双向操作”。

  (3)所谓缩减50-150亿是给看热闹的人看的,但暗中增加1450亿,这才是给所谓“懂金融”的人看的,明降暗增,不断增加存量,这就是“得继续QE之实,冒退出QE之名”。

  (4)西方通胀继续攀升,光靠国债利息是不够花的,所以众多投资者拿国债当“国家股票”去炒。

  (5)如果缩减存量,投资者就感觉“国家队”要撤,则马上没人去买国债,反而大量抛售,长期利率大涨,马上天下大乱!

  (6)美联储谎言一出口,美国长期国债下跌,说明投资者“有信心”开始大量买进。美联储只能靠文字游戏,骗人手段维持金融维稳。

  (7)美元指数下降,金价上涨,市场都知道美国只能靠继续QE才能继续维持。

  【话题】大摩上调中国房地产板块评级:系统风险可控政策拐点将近

  【核心观点】

  (1)大摩开始炒作中国政府或救市房地产原因在于:美国仍然没有从中国那里得到对其“一轮接一轮的刺激计划”的默认态度,对此美国是真的心里没底。

  (2)在中国看来,第一、西方资本利益“怕死”、想拖,中国对此表示欢迎,这有利于争取“河渡人”;第二、对于美国可能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可能继续拖下去,也可能随时战略冒险,中国也要有所应对:比如针对其可能孤注一掷、战略冒险的相关准备。

  (3)如果美国打算继续拖,那中国在房地产问题上就会掌控节奏,不会一压到底,也就是要与美国3个月QE匹配的经济规模,于是有了三四线限跌令,指导价,保证经济平稳。

  (4)这一点大摩或看懂了,中国或在房地产问题上放松一点点,主要在二,三,四线城市。

  (5)美国如果想拖,至少也要在非传统层面保持一种相对缓。否则中国会立刻下压房地产,泡沫破灭,准备立刻摊牌。显然,中国的这手调整是一种建立在对世界局势“洞若观火”层面上的灵活经济政策。

  【话题】中国国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视频会晤

  【核心观点】

  (1)不排除默克尔在卸任之后会在其它方面,比如德国汽车企业“另谋高就”。与其他国家政要而言,默克尔到访中国很多,任内12次访华,实属难得,将其称为“老朋友”也不为过。

  (2)西方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来中国就是等死,现在奔驰将“宝”压在中国至少在生意上是正确的。

  (3)中国自身也在积极准备未来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4)俄罗斯的优势是能源,所以施罗德去了俄罗斯,中国的优势未来有新能源汽车,默克尔会不会来中国的德企挂个职?

  (5)虽然默克尔此人从政期间,以阴险毒辣著称,但其卸任之后,以平民身份,希望其能为中德关系、中欧关系的发展做一些事实,如此也符合世界局势的演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09 , Processed in 0.0938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