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9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8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2 1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4日,星期四,2021年第189期

  【背景】

  (1)“714恐袭事件”后,国际社会与西方邪恶势力开始了一场“即开始又未开始”的“消耗战”。中国将“东伊运”问题作为“敌我识别器”,首要解决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2)西方在阿富汗如此狼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咬着不放”,即:中国到目前为止仍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2)西方邪恶势力策动“826恐袭事件”,强行为继续维持在阿富汗有效存在制造切入点,伺机将中东乱局“拷贝”到中亚,使阿富汗“叙利亚化”,中亚“中东化”,并借“联合反恐”、“维和”之新面孔重返中亚,进而维持在中亚地区的有效存在。

  (3)在中国的强硬反击下,陷于阿富汗,计穷于金融维稳的西方被迫无罪释放孟晚舟女士,换取金融维稳,回头解决俄罗斯、伊朗的操作空间。但在中国看来,无罪释放孟晚舟仅仅是中国愿意与美国谈其所关切的问题,仅此而已。

  (4)西方费尽全力却只与中国谈了个“寂寞”,欧美联手对华施加“极限战略讹诈”的企图再度破产,不得不转向阿塔、俄罗斯“讨个说法”。

  (5)国际社会既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美国,善于利用西方绝对、相对实力大幅削弱后暴露出的种种缺陷、矛盾,也要对俄罗斯与西方围绕“北溪2”项目、“莫斯科通道”问题越来越近的接触保持警惕。

  (6)在中国强力策应下,对于“北溪2”项目全面开通,俄罗斯志在必得,乌克兰基本被西方彻底出卖。纽兰访俄最终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展示不惧怕西方对其致命金融攻击的决心。

  (7)“北溪2”项目就是否使用开通的问题上已无悬念,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都开始瞄着下一回合的博弈还是互设话题,互抛筹码,但西方的主要意图仍在于弱化,甚至瓦解中俄战略互信。在与中国、俄罗斯分别的接触过程中,始终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8)西方仍处于对中俄“双线作战”困局之中,且愈发显得“骑虎难下”。其被迫再次回护中东就是阿富汗撤军全面失败背景下,“双线作战”的恶果之一。

  (9)在(8)的基础上,西方目前需要回护的除了中东外还有北非。

  (10)耶伦打往中国的电话无果而终,气急败坏之下美国再度于台湾问题“打擦边球”挑衅、试探中国,结果遭到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的“复合式”严厉警告,西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境遇与当年在香港问题上挑衅后没有任何应对手段一样相似。

  (11)耶伦在始于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之关税问题上“认怂”,意味着美国(西方)初步选择“河渡人”的局面。

  (12)梅德韦杰夫撰文点破“双线作战”,俄副外长声称“当前世界局势对美国比冷战还危险”,俄罗斯暗示西方,如此下去,必败无疑。

  【话题】从西方被迫回护北非问题折射出,俄罗斯在伊核问题上立场也开始靠近国际社会

  ●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是2015年伊核协议起草人之一

  1、伊朗宣布将于11月29日重回关于全面恢复履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但强调“解除美国对伊制裁”。

  2、伊朗相关言论出现在美国中情局长抵达莫斯科访问之后,可见俄罗斯因素在本次伊朗重返伊核协议问题上非常重要。

  3、美中情局长伯恩斯是参与了2015年伊核协议的签订的(起草人之一),而当年这个协议的签订也与莫斯科密切相关。

  ●回顾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1、如果俄罗斯不能协助国际社会打断对国际社会威胁巨大的美国中东计划之“计划外计划”进程,中国将果断止损,调整相关战略,即:宣布经济减速,公布黄金储备,进行汇率机制改革,这构成了“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主要,于是有了“耶伦哭晕在厕所”的一幕。

  2、美国被迫跟随中国调整政策,不得不将主要矛头指向俄罗斯。

  3、对于俄罗斯的遭遇,在中国看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俄罗斯被迫无奈下,被迫军事复盘叙利亚,是为“九月授衣”。

  ●为了回护北非局势(苏丹),美国换了个方式和国际社会谈

  1、俄美重谈伊核协议的背景之一就是苏丹军事政变,而现在的俄罗斯苏丹政策比苏丹被肢解时期更靠近国际社会。

  2、西方为了“找补”,换了一个方式与国际社会谈,即通过策动对国际社会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中国比较重要的埃塞俄比亚动乱,胁迫国际社会帮助西方维稳苏丹。

  3、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中国不愿意与美国谈(美国对中国有求太多)。鉴于俄罗斯在埃塞俄比亚问题比在埃及问题、苏丹问题上政策立场更为靠向中国,鉴于俄罗斯目前正在搜集与西方就“北溪2”项目后续设置话题的筹码,中国索性将与西方周旋的角色让给俄罗斯。俄罗斯平白无故增加一个强力对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自然欣然前往。

  4、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想要有所作为需要国际社会的点头默许,否则俄罗斯做不成什么,这与本次中国将角色让给俄罗斯有些相似,但有本质不同。

  ●既然如此,国际社会也换个方式和西方谈

  1、西方回护非洲(苏丹),是为了更好的回护中东,但西方在回护中东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刺头儿”,就是伊朗。

  2、在之前叙利亚政府军怒怼美国车队后,伊朗也开始对美国展现强硬一面——冒着擦枪走火的可能从美国手中“虎口拔牙”,夺回被美军肆意扣押的油轮。

  3、之所以伊朗敢这么做,还是看到美国深陷与中俄“双线作战”无法自拔的大好时机,而整个过程最终没有出现擦枪走火,恐怕还是因为美国惧怕伊朗背后的中俄而在对伊朗用强的问题上心生胆怯。

  4、国际社会就是要在伊核问题上与西方谈回护非洲(苏丹、埃塞俄比亚)问题。

  ●如果西方在伊核问题上继续无理要求,后果恐怕很严重!

  1、俄罗斯这次强调在伊核问题上与中国进行了深入交流,且言语之间基本与中国伊核问题立场原则相差无几,而伊朗虽然答应重返,但明确加上美国必须解除对伊朗制裁的条件。

  2、如果美国不按国际社会要求谈伊核,那国际社会索性不管苏丹好了。埃塞俄比亚可以乱,加上苏丹两国差不多有1.5亿人口,那么这些人的生计问题就“委托西方”好了!

  3、在中东、在非洲,国际社会是西方既定中东政策、非洲政策的“破坏者”,西方是“穿鞋”的,国际社会是“光脚”的。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屋漏偏逢连夜雨,火烧联营八百里,三个男人一台戏,西方想玩,奉陪到底!

  【话题】缩减购债的“新名词儿”能够扼制通胀预期?

  (1)缩减购债规模不等同于立刻退出QE,而是慢慢退出QE。

  (2)缩减购债是西方发明的新名词,退出QE的“剧本儿”2013年美国已经玩过。为了麻痹、迟钝市场,不再出现2013年那种对市场的巨大刺激而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风险,这才需要缓慢退出QE(每月150亿)。所谓“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风险”指的就是2013年直接宣布退出QE和缩表,意味市场债券大幅稀缺,还意味利率上升,所以导致当时的市场反应普遍激烈。

  (3)缩减购债光靠美联储是不行的,需要美国财政部配合。但这里有个细节,也就是额度不小的MBS也要计算进去,美联储与美财政部两者之间宣布的缩减规模有差距(美财政部少缩减100亿),这种“循序渐进”模式显然是吸收了2013年的教训。

  (4)此外,美国金融当局还要想方设法化解因缩减购债(效果等同于收缩货币)引起的强烈加息预期,所以再次强调“缩减购债不等于加息”。美国金融当局既要向市场表明其重视通胀,在处理通胀,但不会是加息手段。

  (5)问题是,美国金融当局所谓金融维稳手段与美国经济的真实需求是矛盾的,美国不愿放弃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政治态度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真实需要也是矛盾的,在疫情再度肆虐美国的情况下,通胀无解。

  (6)西方体制、制度的局限性导致金融绑架政治,错误的金融政策和对外政策距离美国社会生存、发展的真实需求越来越远,只有美国的金融游戏才需要低利率。

  (7)在“战术层面”美国金融当局紧急打下的“补丁”还是起了一点效果,股市再创新高,美元指数下跌(削弱加息预期)。

  (8)市场利率升后逐渐收窄回落(市场抛售10年期国债),但总体而言,形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相对尖锐的“瞬时波峰”。美国国债是所有债权里收益率最低的,也是最安全的。如果连这种最安全的债券都有这么大波动的话,那么其他的债务的波动恐怕就要比其大得多,对市场构成较大冲击不可避免。

  (9)目前西方控制黄金效果比较好,因为其手上有大量纸黄金。

  (10)美国市场之所以对利率(对汇率不甚敏感)如此敏感,就是因为金融衍生品已经玩到了层层叠戴、无以复加的地步。西方金融衍生品的“原材料”就是对利率的预期。

  (11)西方的金融游戏本质不过是另一个“游戏驿站”的故事与另一个版本的“郁金香球茎”。只有散户斗机构的“故事”继续流传,才能使“金融游戏屋”继续维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24 , Processed in 0.0938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