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5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9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2 1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6日,星期二,2021年第199期

  【话题】“政治衍生品”的故事

  ●美国“跪求”中美元首虚拟峰会的两个目的

  1、熬夜是很辛苦的,中场休息体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拜登的“人文关怀”,至少比拜登的同胞,如特朗普之流有情有义的多!

  2、中国副外长强调会议很长,且超出时长,双方进行“坦诚深入”交流,所谓“坦诚深入”,或者说美方此次求会晤的核心目的在于:其一,在于就台湾问题中方阐明严正立场(强调美国不调薪就不会有冲突),美方则强调不与中国发生冲突,即无论如何台湾局势不会失控(瞄着方方面面,尤其是俄罗斯,伊朗,阿是美国可以随时跳出“两线作战”,可以矛头直指俄罗斯),显然,双方在此问题上没有谈妥(美国在给自己加戏);其二,形式上达到金融维稳的作用。

  ●“政治衍生品”的“妙用”

  1、俄罗斯方面压力陡然增加,欧美叫嚣对白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将乌克兰两家公司纳入北溪2表决程序,将80吨武器弹药运入乌克兰,并且邀请乌克兰防长访问北约总部大放厥词。

  2、但美国这样做是掩耳盗铃,因为美国是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真正示缓的,中美各说各话,美国在自欺欺人,单方面示缓中国施压俄罗斯恐怕不会有效果,所以俄罗斯大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3、美国拿中美假设缓和的话题施压俄罗斯,再从所谓美俄稳定问题上设置话题,威胁中国,这就是“政治衍生品”,拿乌克兰问题谈白波边境难民问题,其表现的相当狡猾。

  ●时隔7年,我们仍建议俄罗斯在乌克兰之外寻找解决乌克兰的办法

  1、在这里我们建议俄罗斯不要在乌克兰问题上和西方纠缠,而要另辟蹊径,比如就在白波边境难民问题对西方施压,也是“7年后”版的波兰方向全面动员。

  2、俄罗斯准备生产上马su75,且爆出价码(有钓鱼之嫌),暗示俄罗斯在售卖su75的问题上是十分认真的,且似乎有点眉目了。

  3、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再唱“双簧”,白俄罗斯表明可以遣返,也可以准备送人去德国,俄罗斯则先礼后兵,好聊有好聊的办法,坏聊有坏聊的办法。

  4、俄罗斯就是幕后策划者,西方倒是没有冤枉他,摇身一变变成了“调停者”。

  ●大家都是“老中医”!

  1、双方围绕的还是“北溪2”项目后,比如围绕“莫斯科通道”问题继续谈,于是美国阿富汗问题特使到了莫斯科,挑拨中俄关系。

  2、俄罗斯也看懂了,既然美国想要空手套白狼,那俄罗斯就和美国玩军售衍生品,拿其关心的苏57,s400问题说事儿。

  3、中国还是继续在享受“河渡人”的局面,虽然中国CPI开始温和上涨,但中国有办法平抑。

  4、全球供应链中断和通胀的传递效果十分类似。西方的通胀不是简单的中美贸易战争小初立刻恢复的事情,只能缓解一下。西方的通胀还会因为疫情和供应链的中断维持相当时间。

  【话题】关注外贸企业,订单骤降!甩单!企业库存遭严重积压

  ●最坏的局面还远未到来

  1、曹刿论战就是一个“波浪理论”的典型,“三浪”之后能够继续延伸就好不错了,大多数情况下,“三浪”后将迎来“回调”(东方时事解读并非用“波浪理论”去解读世界经济)。

  2、之前对外贸易层面出现问题后,也由于种种原因得以缓解,方方面面都在自救,但总的国际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在这种波动中下降或还将持续,“世界经济满地鸡毛”的局面深不见底,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测。换言之,对世界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或还没到来,某种意义上说,目前仍处于“中间状态”。

  3、所以各个企业不要因为“短暂回暖”就盲目投资或扩张产能。

  4、所谓“国际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没有改变”的意思就在于,目前疫情分成了“中外国”,经济也分为“中外国”,很多商品中国可以生产,但外国已无法生产,只能向中国去购买,但当对方连购买能力都没有的时候,就意味他们的经济出了大问题,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购买能力会进一步下降。这就是疫情冲击下,世界供应链紊乱冲击下发生的故事。

  ●“拉闸限电”背后国家的良苦用心

  1、显然这也是国家“拉闸限电”的良苦用心所在,相关的企业要“悠着点”,不要盲目接订单。

  2、如此股市也不能有太大起色,美国是“虚拟经济立国”,我们是“金融回归实体”,所以两国股市不可同日而语。

  ●要么成为“旧秩序”的陪葬,要么选择“新秩序”的新生,何去何从,西方思量

  1、拜登求来的“谈判维稳”模式并不能长久,因为疫情和供应链紊乱导致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且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

  2、唯一能够有效缓解或最终化解的方式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大民主”、重构世界金融秩序、全球在新兴产业上通力合作,但恐怕西方不会接受,所以对其而言,要么最终选择“河渡人”的“等死方式”,要么最终选择“战略冒险”的“找死方式”。

  【话题】从欧美央行信用彻底破产看跌落神坛的西方金融霸权

  ●欧美央行都没信用,西方所谓“超级央行”的信用何在?西方金融霸权还能维系多久?

  1、如果从表面看,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安联集团,指责美联储没有信用是对的。恰恰在半年多之前,耶伦和鲍威尔“一唱一和”、信誓旦旦的说“通胀是暂时的,到了年底就会消失”,然而并非如此。

  2、讽刺的是,半年前跟风美联储大肆炒作“通胀是暂时的,到了年底就会消失”话题的也有欧洲人自己,如今抱怨颇显的虚伪十足。显然在安联指责美联储是骗子的同时,也顺带把欧洲央行骂作骗子。

  3、如果欧美央行都没有信用,那西方所谓“超级央行”的信用何在?西方金融霸权还能维系多久?

  ●我们乐得“暂时”享受“河渡人”,“西方金融霸权被从根本上打倒”的过程

  1、这恰恰与我们评估的从2021年9月左右从根本上打倒系统金融霸权的时段非常吻合。一个通胀问题就让西方一批所谓金融专家轰然落地,鲍威尔折戟沉沙,耶伦也沉沙落雁,再加上被“带到沟里”的欧洲央行。

  2、对西方“超级央行”的信用迅速流逝相比,只有中国央行能说到做到。目前西方主导的金融秩序已经式微,一旦到了全世界只相信中国央行的那一天,世界金融秩序将会因此彻底重构,目前阶段仍处于西方金融霸权被从根本上打倒的过程之中。

  3、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原因在于西方仍然陷在选择“河渡人”还是“孤注一掷”之“决策难产”中难以自拔。那我们也乐得“暂时性”享受“河渡人”,也就是“西方金融霸权被从根本上打倒的过程”。

  4、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在乎过程,也在乎结果。根据西方可能的战略选择方案,时间最短3年,或者5年,但不超过10年。

  ●“通胀管理”与“利率管理”绝对是美国金融维稳的噩梦

  1、市场已经开始普遍预期美联储必须尽快启动“缩紧购债”(美联储唯一控制通胀的工具,加息是不可能的),即美联储必须对通胀有所行动,否则结果不堪设想。

  2、“缩紧购债”意味不需要购买那么多的国债,这个国债以美国税收作为抵押(美财政部信用抵押),是最安全的,所以因为买家得到了“安全性”(号称“金边债券”),所以其收益率不会过高(同类型债券里收益率最低)。美国的利率以其作为“标杆”进行传导。

  3、某种意义上说,1.5到1.6的收益率,对投资赚利而言意义已经不大了,所以大家将其当股票炒。

  4、“缩紧购债”换言之就相当于“庄家”(美联储)不再购买“国债股”(10年期),既然“庄家”都溜了,必然引抛售潮,于是也就有了收益率上涨,意味价格下跌的现象。

  5、对于那些不拿国债当股票炒的人,玩金融衍生品的人开始因利率敏感,比如“对赌”利率掉期(利率保险)明的人,明显感到紧张。

  6、当然,这个时候反而是银行大赚保险费的时候,他们会以现实市场利率上升为借口推销利率保险,忽悠大家购买,但暗中则操控金融拒绝加息,延迟“缩减购债”,于是这一笔笔的保险费就被银行稳稳赚在手中。

  7、利率管理难度增加也会影响股市的抛售,显然拜登本次跪求中美会晤的背后就有十分现实的金融维稳压力,首先就是想办法降低通胀预期。

  8、回到问题的开始,如果从金融层面看,“资本复杂转进”的因素尚不明显,我们更多从“波动”赚钱的角度观察。所以,日本,美国,欧洲就是“波动”赚钱的空间,他们要“到处捣腾”。目前欧洲平台恐怕还没准备好接受“美元死掉”局面的出现,目前其全球战略层面中东需要紧急“回护”,“南亚破局”进程仍处于冻结状态,但无奈其战略已被金融局势所绑架,被意识形态挂帅绑架,只能“透支使用”不存在的,或者准备不足的全球战略,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愈发被动。

  【话题】在美元走强的同时市场为什么更看好人民币?

  ●人民币在美元走强的时候对美元更为强势并不常见

  1、人民币兑换美元跌破6.4(6.3625),也就是人民币在继续升值,这是一个关口。这说明看好人民币的人开始多起来。

  2、以往,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的情况相对比较常见,也比较正常,而这次不同,在美元走强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更强。

  ●中美元首会晤背景下,美国金融暂时稳下身形

  1、目前鉴于中美高层会晤,美国金融维稳暂时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美元走向也属正常。

  2、唯一的麻烦是美元和黄金同时推高(黄金与美元“负相关”效应削弱),但只要人民币黄金不去主动对其冲击,问题也不是很大。

  3、此外美股也相对平稳,国债收益率虽然还在上涨,但距离2%还有距离。

  ●从根本上打倒美国(西方)金融霸权的进程已在进行中

  1、美元走强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更强,意味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资金更看好人民币,不看好美元。

  2、目前接近年底,加之目前世界局势动荡,全球供应链紊乱,所以很多人都尽可能将赚到的钱换成人民币。

  3、由于时间已经越过2021年9月,从根本上打倒西方金融霸权的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美元走强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更强也是我们继续享受“河渡人”的一种好处的表现,也就是人民币的强势建立在美元走强的基础上。

  4、在世界市场眼中,更看好中国央行,还是更看好美联储,大家“用脚投了票”。不看好美联储,抱怨美联储没有信用的人越来越多,更多人在选择人民币,这与“从根本上打倒西方金融霸权的过程一直在进行之中”是遥相呼应的。

  ●客观上也起到了类似“拉闸限电”的作用

  1、之前我们说中国还不到主动动用“汇率武器”的时候,但如果整个局势在自发的慢慢想不利于西方金融霸权延续的方向发展,中国乐见其成。毕竟中国的通胀压力也慢慢增加,我们也要让企业们真实感受到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营,类似不顾一切压价抢订单,过剩生产,大量囤积,占用资金的情况应该结束了。

  2、当然,即便真的如此,商家也不用怕,一旦对方选择孤注一掷,囤积的商品我们可以自己使用,物资总比资金更有用,不要贱卖。如果形势有阶段性好转,希望尽快处理库存,但总体上仍强调不要盲目投入和生产,更不要投机,因为西方最终选择“河渡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最后怕是还要“孤注一掷,战略冒险”的。

  3、这一现象间接起到了类似“拉闸限电”的作用。也间接起到了为系统性转嫁“输入性通胀”进一步做准备的作用。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需要

  1、中国国债与美国国债之间,鉴于后者的低利率和通胀,前者比起大约搞出7-8个点,这也促成了很多人将手中美元换成人民币的原因。

  2、显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有让你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即便把资金放在中国银行简单的吃利息,也要比放在美国银行更划算,更安全的多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27 , Processed in 0.2970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