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61|回复: 0

蓝星土豆:三哥的生意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7 18: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周过的有点搞笑,这才是日子照常过,表演天天有。三个臭皮匠拱在一起琢磨半天想了个一箭双雕的好法子。看到没,拿伏特加那货,咱仨一起折腾他一通。另外他背后还有个白胖的买卖人,咱仨合伙把他的路给掐了。这事要是干成了,财主绝对表扬咱们。说不定就这一下,咱们的理想都能实现。

  俗话说梦想有多大,胆子就有多肥。别觉得这哥仨在做梦,越是小门小户越敢折腾。他们才不会考虑太多,只要眼前的利益得到满足,至于后面会怎么样,后面谁接班谁面对。只是这里有个问题,他们想的都是搞成后怎么得利。那要是搞砸了呢?这也好办,家里所有人买单不就完了。

  01

  今天咱们把视线转一下,来到三哥家,着重分析一下三哥的生意。好吧,可能会有人笑。一提到三哥家的买卖,大家能想到的都是各种不合理在他家的各种合理。

  但是我们客观看,三哥的买卖确实在一点点变大,虽然这个时间增量曲线总是跳跃的很厉害,但是人家总是在进步不是。而且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三哥的买卖虽然不能和前两名比,和第三第四还是有一拼的。这也是三哥最重要的自信来源。

  如果大家注意他们家的消息,客气点的时候是追三赶四,稍微膨胀点就开始琢磨啥时候超过老二。当然也有更远的畅想,如果,如果有问鼎的那一天,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描述就是大家看到的三哥常规状态。从地理位置看,三哥的经济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从南边看着不错的孟买到西边贸易不错的古吉拉特,我们能看到一个向上发展的三哥,如果一路登上德干高原向北,另一个农业文明的三哥就会呈现在眼前。固然几乎所有人家的发展都存在不平衡。但是像三哥这样,从现代到农耕都存在的状态确实不多。

  即便是这样,三哥内部也维持着非常神奇的平衡。前两天一堆种地在德里各种折腾,这也不耽误大家该干啥干啥。大家的观点很明确,这事和自己没啥关系,所以让他们折腾去。没错,三哥的这种各管一摊的逻辑在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充分的表述。

  比如货物在a邦交的各种费用,到达b邦依然还得再来一遍。逻辑也很清晰,两个各不相同的邦怎么可能只收一次的道理。比如修路,包括各种铁路公路,从a到c路过b,如果b邦不同意,得,两头搞得再火热也别想。这事就是莫大仙过问也白搭,这是人家自己家的事情,莫大仙没啥管辖权。

  02

  独立,不平衡,保守,开放,咱们可以给三哥贴上各种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相互间有很多矛盾,但是又那么自然地混在一起,构成了三哥的各种逻辑。不过在我们眼中,三哥最大的标签应该就是善变。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已经是好的了,满嘴跑火车是常态,至于自己把自己逼到墙角更是比比皆是。

  前段要审查从咱这过去的货物,导致很多贸易供应出现了人为的阻断。后来全村的化肥都紧张,三哥忙不迭地放开管控。结果呢,想要也没了。这下好,三哥家一堆人追着管事的要化肥。

  当年大仙曾经发起过一项三哥制造的活动,号称要在以后的某个日子实现多少国产化,后来这事也不了了之。为啥,谁给他做配套啊。最基础的产业链都搞不定,还怎么实现一条龙生产。前面咱们讲的化肥问题,在咱这早几十年就实现了足够的产能供应,可是在三哥家依然是咱们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平时不大够,还得买。买不着的时候就麻烦了,因为即便是自己造有些东西还得买……

  这是好事吗?想想咱们当年啥都缺的时候,在外面人眼里确实都是好事。二手的设备到咱这就是一流的。这倒手买卖真的让很多人都发了财。

  不过这事在三哥家压根行不通。人家即便是没有,也不着急。来的话欢迎,投资的话也不拒绝。但是,一到落地环节,这麻烦事就来了——各种盖戳,各种会议,定下来的事情推翻重来那是常态。有人不信邪啊,非要干,结果弄了个血本无归。

  南棒当年图便宜想在三哥家大炼钢铁。结果十余年下来,连个铁渣渣都没见到银子倒是扔了一堆,最后不得已撒手而去。这种事情,在三哥家太常见了。咱们特别看中的营商环境,在三哥眼里基本不存在。爱来来,不来拉倒,谁也没上赶着拉人不是。

  03

  好了,以上种种缺点在咱们眼里简直是不能忍,但是百菜对百家。就是三哥这个状态,却被一个人看上了。嗯,财主觉得现在的三哥非常符合他的胃口。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财主自己搞得这个全村协作到现在是玩不下去了。本以为自己站在山巅随便往下扔俩铜板就能吃穿不愁的日子,被后面紧紧跟随的老二搞了个稀碎。财主的逻辑是,我有的其他人必须没有。我没有的其他人必须卖给他。现在的情况是,他有的人家也有了,还比他的更便宜。更可怕的是他没的人家也有了……

  这还怎么站在山头当老大。这不行,玩到这个份上再继续下去就是给人家做嫁衣。所以这种协作不但不能玩下去,还要拆了它另外组织一个协作关系。目的也很简单,再次确保能在山头上过好日子。

  不过鉴于上一次搞砸的经历,财主这次长了十八个心眼。首先,绝对不能出现一个紧追自己的老二。要确保这个,就得保证合作对象压根就没整出高科技玩具的能力。嗯,这一点三哥非常符合。

  这不是瞎说的,当年老普的祖上也曾经大力扶植过三哥,而且一再告诉他内功的重要性。结果三哥玩两天就觉得没意思了,这是个啥功夫啊,一天到晚灰头土脸还不见回报。远不如打一天工给一天报酬来的实惠。好了,直接一整套的升级材料五六年就给彻底废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财主觉得让三哥干点快消品是最合适的。自己大量需要,三哥做起来简单只要按时交货就行。至于更复杂的玩具,可以给三哥留点简单的螺丝钉啥的,毕竟需求量那也是一堆一堆的。同样的逻辑可以按照产品的种类做一个分级,哪些适合三哥的都可以给他。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干活报酬低的优点,继续给财主提供海量的生活用品。

  即便是这样,按照财主的设想也不是全部给三哥就撒手了,而是出技术,出设备,甚至原材料都要提供。说好听点是全面一条龙扶植,说不好听点压根就没给三哥自由发挥的余地。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掉,三哥立刻就得停工。不过好在财主也看出三哥压根就没这心思,三哥的逻辑是能把银子挣到手才是王道。只要能够维持这种模式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谁整天闲着没事非要自己难为自己。

  当然,财主的招数如果就这么简单,他也不能站在山上那么多年。资本的介入才是最后的王牌。这事其实已经提前下手了,找到三哥家的几个土豪,早早地商量好共同发财的方式。这里需要说下,在三哥家上位也是需要土豪支持的。现在大仙背后也是有强大财团背景的。在财主介入以后,终极目标就是在资本层面完全掌握住三哥的经济走向,再也不能出现像上一次失控的情况。

  04

  当这一切都安排好后,按照财主的构想就会根据三哥家各种不同地域的差异开始进行产业配置。这一点从大仙近期的表述已经有点痕迹了。

  咱们这一路走来很清楚,沿海地区就是经济启动的开拓地,放在三哥这也不例外。虽然三哥家能识字的确实不多,但是在经济发展不错的沿海地区整体受教育的程度还是不低的。这样就能给工厂提供大量的产业工人。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好,相对于内陆的各种硬件配置,管理理念都会先进很多。

  于是大仙表示以后要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加大吸引投资的规模,从而形成若干个强大的沿海产业聚集地。当然这个若干也包括了他的老家古吉拉特。从这个表述咱们能看出来,大仙的信心很足,好像有谁给他打了保票一样。没错,财主已经明确告诉大仙,就是要和他一起重搞一条新的供应链,而且直供他家。到时候三哥就可以大把的挣绿票,产品压根不愁销路。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财主在表述和大仙的合作的时候主要提起的就是三哥为主体。但是大仙表述的时候却变成了南亚地区。这个细微的差别也暴露了这两家不同的想法。

  财主的当务之急是重新找一个生活物品供应地。而大仙想的是通过这样的合作能够在经济上一统南亚地区。实事求是地讲,将来真的让大仙挣到银子,那可不止南亚这点想法说不定能设想到大西洋。关于这个财主不是不清楚大仙的小心思,所以一方面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各种防范。反过来讲,两面派的事更是大仙的专长,这俩遇到一起那才是精彩不断。

  早些日子大仙订了一些编号四零零的车,这事让财主很不爽,多次问询这车能不能退了。毕竟这事很伤面子,自己的话已经放出去,这车谁定收拾谁。可恰恰是大仙非要破规矩,这就很不符合两边良好的氛围。大仙打太极的功夫那是一流的,推三阻四是常态,直到车都到了,大仙还在大唱双方合作的赞歌。搞得财主一点脾气都没。

  反过来,大仙天天追着财主要三十五号的时候,财主甩锅的艺术更是高超。你看,这事当初立项的时候你没参与吧。现在项目合作方的订单都没供应完毕,突然接你的单子这不就让人家很不舒服吗。要是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再组局就不好弄了。那啥,再等等,后面产量上来了少不了你的。

  05

  就这么你来我往之间,两边是小心翼翼维护着最基础的合作逻辑。无论如何不能把产业链的合作给断了。真的彻底搞砸了,两边谁也没得好。那么终极问题来了,现在这事还没完全展开,停在纸面上大家都往好处想。一旦铺开了,能不能保证顺利进行最终达到目的呢?

  咱们也别瞎猜。看看现在三哥的现状和财主急切的需求就能看出个大概来。三哥这边不缺人是真的,大把的年轻人到处等工作。这是干活的基础,毕竟连干活的人都保证不了,那就彻底别玩了。这些人支撑一个或者几个厂子没啥问题,可是即便是最简单的产业链也是有一堆上下游关系的。

  就拿做件衣服,从布匹到染料,从配件到设备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全部整合完毕的。现在三哥如果干起来,即便是有财主从产业到订单的全面扶植,短时期内实现完全的产业控制也是个大难题。更重要的,这种低端产业,财主自己也放下很多年,除了设计环节其他的基本都废了。那么更大的可能是,三哥拿着财主给的绿票,从头到尾买一遍,然后生产起来需要的各种材料还是从头到尾买一遍。最后打上他的标签。嗯,大概就是这样子。

  为什么要拿纺织业来讲,原因也很简单,这是财主需求量巨大的基本生活用品,这也是三哥为数不多的大规模产业,GDP占比接近百分之十,就业人口超过了五千万。这个产业在三哥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换到咱们,一定是恨不得从一颗种子到最后的一个扣子都得自己搞定。但是三哥呢?几十年了,全产业链的事还在路上。其从原材料到设备的国产化率不足百分之五十。所以不管啥年月,我们经常能看到三哥的纺织业出现各种告急。没法子,小到一粒纽扣没得买就得等。这你总不能怪人家不干活吧。

  06

  即便是搞成这样子也算是好结果,至少财主又有地方买衣服了。可是工业玩的是什么?是基础的各种建设,从电力到道路,从物流到通信。这些方面哪一个出问题,都会让一堆设备闲着没事干。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从纸面上看,三哥家通电的区域除了特别偏的地方已经全覆盖,铁路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可是我们都知道这真的只是纸面上的逻辑。单就用电这一项,各个地区的差异之大让人接受不了。工厂常备发电机是常态,不打招呼的停电更是家常便饭。

  这其中复杂的管理问题,区域利益问题,技术落后问题给工业化进展带来的很大的阻碍。其实这事咱们以前也经历过。一到紧张的时候也是各种让,不过后来咱们解决了。特别是特高压上去以后,损耗下来,传输量上去,现在这问题没了。可是三哥没这技术,管理上更是各管个家。所以上面咱们说,弄一家或者几家工厂没事,一旦产业链上来单单是用电就是大麻烦。

  07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财主这也是急眼了。好日子过不下去,又不愿意自己干活,所以着急找下家。刚好三哥也是各种着急做买卖,于是他们就碰在一起了。如果从纸面上的需求看这简直是天作之合。一个求发展,一个保供应。双方只要好好合作,用不了一二十年,财主就能开出一条新的供应链。到时候这翅膀又能乍起来了。

  可是三哥错过了工业化,错过了信息化,为啥没跟上?这肯定是有原因的。病急乱投医的人最容易忽略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规划前景。自己想着是可以全面控制,甚至最后釜底抽薪再猛吃一口。他也不想想,三哥能混到现在也不是白给的。一旦买卖弄不成,谁咬谁一口还真不一定。

  (本篇完)

  PS:鉴于现实的问题,有些表述大家凑合着看吧。现在这个ps都不能乱写了。咱们用一句表述这两家的合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结局很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9 , Processed in 0.1720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