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53|回复: 0

纵横十:印日的“诸葛北伐”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7 2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问题,明明日本印度不是中国对手,却为何屡屡示强挑衅?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假美国之势”、以及它们自身的狂妄与野心外,是否还有“刘蜀北进”策略?

  这两天,出了两条关于印度、日本的消息。

  首先,印度提议尽早举行第14轮中印军长级会谈。

  媒体在解读该消息时,认为是想为“中俄印峰会”创造一个缓和气氛。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印度在释放该消息前,在本月密集试射7款新武器(虽然都不咋样),所以印度的这个提议是否有其它含义,有待探究。

  其次,日本进行了“阻止”中国舰只靠近钓鱼岛的演练

  根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24日报道,日本保安厅、海上自卫队于22日针对钓鱼岛进行了模拟训练,模拟日本阻止中国舰只靠近钓鱼岛。

  这些消息,结合日印以前的表现,不仅让人产生一个思考,明明日印的实力均不及中国,却为何挑衅?

  一个通常的解释是,受美国遏制中国影响,它们在借这股“东风”作妖;还有的认为是日印自身的狂妄与野心作祟,这些解释是有道理的。

  但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它们的这些行动,其实只是在以攻为守?

  想当年魏蜀吴天下三分,让很多人不理解的一点是,诸葛亮作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却不懂与民生息,不断耗尽蜀国物力财力数次北伐,打得蜀国越来越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休养生息,强大蜀国后,再行征伐。

  小说《三国演义》的解释是孔明为报先主知遇之恩、为兴复汉室才进行的。

  小说的解说纯属扯淡,无须多谈。实际上,诸葛亮虽不似《三国》中那般智慧近神,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又岂能不知与民生息的道理?他既能算定天下三分,又如何不懂最终一统的命数,那为何还要耗尽蜀国财力强行北伐?

  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魏国太强而蜀国太弱,只能以攻为守,让魏国无暇南顾,让蜀国能多存在一天是一天。

  如若不然,魏国地盘远大于蜀国,若是大家都休养生息搞发展,蜀国只会被越甩越远,早晚一天待魏国攻来,蜀国将毫无还手之力。

  通过这个小故事,作者一直有一个猜测,印度日本之流是否也在玩这种策略。它们明明不是中国对手,却还屡屡示强,主动挑事,目的就是以攻为守。

  印度,海陆空三军不论是装备、人员素质、后勤等各个方面,都远逊于中国,但却屡屡北犯示强;

  日本亦然,多的就不说了,就说钓鱼岛。

  2012年,中国J20才刚刚首飞一年多,辽宁号才刚刚服役、歼15舰载机也才首飞不久、055万吨大驱还未问世……那一年中日就因钓鱼岛较量过一次,以日本告败结束,钓鱼岛从此由日本掌控变成了中日共管、甚至是中国主导。

  时间来到今天,J20、J16、J15、航母舰队、055等等早全面形成战力,中国三大舰队及空军早已今非昔比,那一年日本不是对手,如今更不可能,它为何还要挑衅?

  除了狐假虎威的“美国因素”外,是否也有刻意示强,以达到以攻为守之目的?它们担心若是中国主动压向自己,都不太扛得住,它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甚至,它们为此还互成“犄角之势”,从东西两边相互呼应,代表作品就是“四方机制”;还在苔海等方向不断牵制中国,延缓问题解决,因为一旦苔海解决,中国将主要精力放到印度或日本身上时,它们都不好过。

  上述观点是与不是,权当一种参考吧。

  是与不是都没关系,关键因素在于中国的发展比它们快得多,若是因为“美国因素”,这一因素早晚不在;若是想玩一把“以攻为守”,蜀魏昔日案例也早已彰示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17 , Processed in 0.0781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