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70|回复: 0

戎评:拜登是怎么变成“三无总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1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兢兢业业地干了将近一年之后,80岁的老将拜登,现在正在被美国人民“无情抛弃”。

  想想今年年初,作为美国历史上得票率最高的总统,拜登左手挽着集各种政治正确于一身的哈里斯,右手高举着国会山事件后“拯救美国灵魂”的火炬,在美国人民眼里,那就是一尊自带光环的“自由男神”。

  那时,没人嫌弃拜登的老迈,在悼念因特朗普抗疫不力而死亡的40万美国人时,美媒还在憧憬“一切丑恶都将被美好取代”,“拜登-哈里斯”会像上帝一样治愈美国。

  可惜,还不到一年,小甜甜就变成了牛夫人,曾被寄望“重新照亮美国”的拜登,也变成了美媒笔下的“三无总统”——一无体力,二无魅力,三无能力,支持率几乎直追“史上最差总统”特朗普的下限。

  拜登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内政:无从吹起

  在白宫官网上,列出了拜登政府的7项优先事项——

  新冠疫情、气候、种族平等、经济、医疗、移民以及恢复美国的全球地位。

  7项中前6项都是美国的内政建设问题,与拜登“(将美国)重建得更好”的竞选理念一致,可见拜登执政的重点也确实是在“恢复美国灵魂,确保美国未来”上。

  那么,效果如何呢?咱们分别来梳理一下——

  在应对新冠疫情上,拜登宣誓就职前一天,美国新冠死亡人数突破40万例,到12月中旬,这个数字已经翻倍至80万,感染人数也从2400万突破至5000万——拜登的疫情数据比懂王时期更糟糕。

  而且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最近日均新增已经达到20万例,疲于“斗法”的拜登干脆直接躺平,宣布“没有联邦解决方案”,让各州自己奋斗去,这意味着美国疫情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控了。

  在气候问题上,拜登把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完全掉了个头,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了多项应对气变的总统令,次月就重返了《巴黎协定》,还发布了颇具雄心的气变新政,想在气变问题上重新找回美国的领导地位。

  但看起来这又是个很难突破的“政治问题”,在拜登好不容易通过的1.2万亿基建法案里,心心念念的气候支出被砍到只字未提,而包含气候支出的1.75万亿美元一揽子支出计划现在又卡壳了,卡壳的症结还就在传统能源问题上,目前看来,拜登的雄心要败在美国国内了。

  在种族问题上,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族群对立,导致今年美国的购枪数量和枪击治安案件都是翻着倍地增长,“零元购”成了街头常态,然而奇葩的是,在拜登为“黑命贵”推波助澜之后,现在美国种族问题的路子已经越走越偏。

  比如,在感恩节期间席卷全美的零元购浪潮中,人们纠结的重点居然是“抢劫”这个词有歧视黑人的含义,因此应该将其描述为“有组织的搬运”,而民主党的政治精英们现在在讨论的,却是削减警察预算甚至直接取消警察局,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在经济问题上,拜登的超大规模纾困法案和基础设施计划,长期来看或许是在为美国的增长铺路,但也将导致财政开支剧增,其结果是,拜登的政府或许会是二战后财政状况最为困难的一届。

  而大规模刺激的后果也很明显,除了债务问题,还有压不下去的通胀,截至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年比增幅达6.8%,创近40年来最大增幅记录。同时由于通胀和疫情双重压力,美国经济增长力度进一步放缓,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在医疗问题上,拜登一上台就重启了奥巴马的医改方案,推出了“药价封顶”之类的强制政策,但能实际落实到哪一步,目前还看不到希望。

  就说一点,当年高支持率的奥巴马为啥医改推不下去?就因为医药领域水太深,牵涉的利益集团都是两党的大金主,捐献资金比能源业还高,前台代言人遍布两院,得罪不起,这个症结,奥巴马认怂了,相对弱势的拜登更没法解开。

  在移民问题上,拜登上任第一天就公布了新的移民改革法,推出了入籍美国的政策,停修了特朗普的边境墙,做足了要接纳移民的架势,结果导致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创下历史记录。

  于是美国赶紧又关闭国门,恢复了特朗普时期的“留在墨西哥”政策,大量移民直接暴力驱赶到墨西哥一侧,现在数百万难民进退两难,演变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再难,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一天就是拜登政府的污点。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拜登的6大内政方向,都找不出什么有亮点的成绩。

  但是在美国政坛,没成绩不能说没成绩,你得会吹。

  比如在拜登上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2021年度工作报告里,就认为在空前的危机和共和党坏人的阻挠下,“拜登总统和国会民主党仍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什么成就呢?戎评给大家翻译翻译:

  “用科学方式击退疫情”

  ——理论上新冠死亡人数最高要到200万的,但在拜登手上只升到了翻了一倍到80万,那100多万“应死未死”的,就是拜登“击退疫情”的成绩!

  “实现历史性经济增长”

  ——拜登上任时“美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如今大放水之下,好多人吃救济不用找工作了,所以失业率就低了;躺平的多了,引发企业招聘潮,所以就业岗位就多了。失业率更低、就业岗位更多,妥妥的“拜登大繁荣”嘛!

  “采取激进的方式解决物价问题”

  ——拜登前两天还在为圣诞期间没有“断供”邀功,结果美媒出来打脸“连圣诞树也逃不过2021年的经济混乱”,不少经济学家已经发出警告,美国供应链危机有长期化趋势,物价还得涨,拜登还得被打脸。

  当然,日子不好过的美国人民也不信这一套,根据最新的民调,拜登的支持率已经创下了41%的新低,在独立选民中,只有29%对拜登强烈支持或支持,而66%的则是强烈反对或反对,美国的正副总统,正式进入你追我赶的支持率比烂时代。

  而这个支持率的结果是,明年中期选举民主党铁定玩完,共和党可以轻松控制两院,拜登后面三年的执政别想通过任何重大立法,而一个束手束脚的拜登、一个内斗愈演愈烈的华盛顿,又会带领美国走向何方?

  外交:吹无可吹

  12月14日,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拜登总统今年最大的外交成就是什么?

  能言善辩的普萨基沉默半天,最后憋出一句:“我想好好考虑一下,我想和总统谈谈这事。”

  搞笑不?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每天霸屏国际新闻头条的霸道政府,居然一整年说不出一项外交成就?

  相比咱们的华姐,普萨基女士真是太委屈了!

  严格说来,拜登在外交上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首先,他扭转了特朗普“愤怒的单边主义”,尝试重新当回世界一哥。

  比如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世卫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边组织,尝试重新领导气变、新冠疫情、伊核谈判等国际议题,一步步地修复特朗普战略收缩导致的角色缺位。

  同时,转变特朗普时期“美国”与“西方”分庭抗礼的尴尬局面,以合作的姿态,重新拉拢欧洲、印太、中东三大战略方向的盟友伙伴,重振美国的盟友体系。

  其次,以价值观为武器,主攻与中俄的大国竞争。

  面对普京,拜登比特朗普更强硬,气势汹汹地放话要“毫不犹豫地让俄罗斯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坚决不放松对俄制裁,一再在“北溪-2”上做文章,不让欧俄有实质性的合作,甚至为了团结欧洲,一力主导北约东扩,为盟友们“制造威胁”。

  面对中国,拜登进一步升级了“印太战略”,几乎所有的国际动作都是围绕“中国威胁”展开,为此,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逐步东移,新旧遏华同盟层层加码,意识形态对立迅速激化,很多对华政策甚至比特朗普时期还要顽固和短视。

  某种程度上,拜登是冷战后首个与中俄彻底对立的总统,所以外交政策注定就有“对抗”的底子,很多工作也是围绕与中俄的对抗展开的。

  但是这种调子有两个问题,其一,现在不是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的盟友并不想对抗;其二,美国自己的综合实力已经大大衰落,并没有一呼百应、势如破竹的本钱。

  这就导致拜登在外交领域上既没重新找回朋友,又没有赢得对“敌人”的胜利,反而让美国的转圜空间越来越小——

  比如在盟友问题上,欧洲盟友现在对拜登的呼应度比亚洲盟友还低,拜登想空手套白狼,利用意识形态那套东西拉着欧洲搞阵营对抗,但欧洲也不傻,一方面跟着美国作出对抗姿态,拉抬欧洲在全球政治游戏中的地位,逼着美国让步,借着美国的筹码和中国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开始和美国的战略目标做切割,空摇旗子不出力,“以更广泛的方式拥抱和中国的关系”。

  特别是在“潜艇门”、成立AUKUS联盟后,美国的盟友体系开始明显分化,澳日这些铁杆成为核心盟友,老欧洲却渐行渐远,美国只能用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这种小苍蝇来撬动欧洲与中俄的对抗,对抗的力度和效果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

  比如为了聚焦印太战略,拜登亲自导演了阿富汗撤军,结果撤成了比肩越战的“大败退”。客观来说,撤出阿富汗这个泥潭是在为美国“战略止损”,然而奥巴马十年前就宣布撤军了,为啥不撤?性格冲动的特朗普都开启和恐怖组织塔利班的谈判了,为啥不撤?就因为问题一堆啊!结果拜登不管不顾地直接抽身走人,不止造就了一场“令美国倍感屈辱的外交灾难”,如今的阿富汗也成了美国一个回不去又甩不掉的政治包袱。

  比如美国要集中力量向东看,必须收缩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力量,所以要从伊拉克和叙利亚撤军、要撤出中东盟友的军事部署、要开启和伊朗的核谈判,但是这又让美国陷入了无法掌控的被动局面:一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留下的权力真空马上就会被中俄伊填补,中东的政治格局会被逆转;二来,伊朗看准了美国的虚弱和中美对抗的时机,要挟美国作出让步;三来,以色列等强烈反对对伊谈判的中东盟友,可能会“先发制人”,将美国卷入没有准备的战争。这三条,哪一条是美国可以接受的?

  比如拜登将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开启了高压打击的态势,但越到后面越发现,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中国的出口生意却越做越好,高科技国产化的步子越来越快,梧桐台湾的准备越做越密,香港的治理形势也越来越清晰,反而美国国内一些需要中国合作的问题,被卡在对抗的政策上了,中国不仅没有任何原则性的让步,还开了“教育”美国的国际先河。

  比如美国挑动俄乌冲突,但是既高估的美国的威慑力,又低估了普京的强硬,在普京一再抖狠之后,拜登又示弱改口不会“协防”乌克兰,将乌克兰和欧盟架在半空。如今普京瞅准时机,步步进逼,要把20年受的怨气都还回去,拜登回头一摸,工具箱已经见底了,进退失据。

  比如为了拉帮结派搞出的民主峰会,会前,先将全球一大半国家推向了“民主”的对立面;会中,没有想象中的热烈响应,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决议,反而引发了全世界关于“民主已死”的讨论;会后,彻底暴露了美国意识形态“武器化”的小心思,“灯塔”权威不再,以后对华打意识形态牌也会效力大减。

  此外,为了对抗中国连番拉拢东南亚、非洲,结果从前无往不利的军事威慑和经济援助手段不管用了,成为了拜登的又一大外交败笔;西方十国施压土耳其,被埃尔多安怒驱十国大使,拜登居然带头认怂了;抵制北京冬奥搞得风风火火,到头来没人跟不说,自己还在偷摸申请官员签证了,让刚宣布“抵制”的日本谎都不好圆。

  ……

  甚至在今年的G20期间,C位上站着的,已经不是美国总统了,拜登被挤到了第一排的角落里,不管主办方意大利是存心羞辱还是忽视了,这在以往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就在G20会场上,拜登入场的时候还老朋友般的向一众欧洲领导人挥手致意,结果呢,大伙儿只当没看见,只有土耳其埃尔多安主动走上前来跟拜登握手,80岁的老大爷啊,欧洲你们懂礼貌吗?

  所以,普萨基女士答不出拜登的外交成就,确实不是发言人的能力问题,而是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答案。

  要知道,拜登可是顶着外交政策专家的光环出场的,而且其“中产阶级外交”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内政的延伸,要求拜登政府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引导制造业的回流、避免海外军事干预、动员盟友力量应对全球挑战、继续领导世界,咱们看看这几条,拜登做到了什么?

  所以现在美国人看拜登就很复杂。

  那些支持特朗普的铁杆,怀念着懂王曾经带来的那波繁荣,还有MAGA的鸡血信念,以及在国际上一双铁拳打遍全世界的霸气,都觉得拜登这个“骗子”把美国带偏了。

  那些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人,本来以为美国的问题都是特朗普的问题,幻想着换个人上来不一样,结果现在才发现,拜登好像还不如特朗普。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调,在过去40年来的7位美国总统中,拜登以3%的支持率被认为“最不称职”,而特朗普以17%的支持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奥巴马和里根。

  不到一年,人人喊打的“窃国贼”和万民期待的“明君”,居然戏剧性地掉了一个个儿。

  而这,还只是拜登执政的第一年而已!

  政客与政治家

  虽然拜登的目标是成为罗斯福,但政客,和政治家,还是根本不同的。

  首先,他缺乏放眼长远的眼光,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更甚于长远效果。

  比如其国内的强制戴口罩、强制注射疫苗、推行疫苗护照等等抗疫政策,都是治本且必需的,但是一遇到政治阻力,所有政策都不了了之。

  比如拜登在竞选的时候就对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的危害大肆批判,承诺要取消,但是上任一年,哪怕是在高通胀之下,还是出于对国内鹰派的顾忌而久拖不决。

  所以拜登的政策缺乏长期的目标,更多是根据形势不同和国内斗法的需要而因应变化,咱们可以想想,拜登对中国是不是这样,有需要的临时求合作,缓口气又讨好国内搞对抗,一番操作下来让人根本摸不着路数。

  其次,拜登更适应华盛顿政坛和稀泥的传统,缺乏临机决断的魄力。

  比如阿富汗撤军为啥搞得那么狼狈?开始是拜登一厢情愿地想要在911前完成撤军,根本没考虑阿富汗的实际情况;等到看到塔利班一路打到喀布尔了,拜登又提不出应对政策,塔利班都上台了,美国大兵们执行的还是和平撤退的计划,但这个时候的阿富汗还能是美国人说了算吗?

  比如拜登竞选时候对特朗普各种批,最后反而继承了特朗普的政策,为什么?一方面是支持“特朗普主义”的现实问题还存在;另一方面,拜登不想承受彻底翻篇的政治压力,所以把自己的主张和特朗普的政策搞了个折衷,合二为一了,但当前的美国其实最不需要的就是这样打着拯救旗号的中间派,需要的是对具体的病灶下狠手,是一场彻底的政治变革,但显然,拜登不是这个“天选之子”。

  第三,拜登缺乏对全局的把控,没能力协调手下的利益冲突。

  比如在白宫内阁里,戴琪、雷蒙多、耶伦三个女将管的是钱袋子,知道美国经济问题的严重性,都希望对华接触,但是沙利文、奥斯汀吃的就是对华强硬的政治红利,主张对抗,而拜登又不能捏合两派的分歧,这就是美国的政策为什么会有各说各话的混乱。

  比如在国会里,拜登为了他的支出法案,拉着党内同志曼钦又是吃饭、又是私聊,结果呢,曼钦一张反对票让拜登一年白干,偏偏拜登就是拿捏不住这几个刺头;还有问出“拜登今年外交成就”这个问题的,就是老妖婆佩洛西控制的VOA,这也是民主党的同志啊,为啥要偷摸地捅拜登一刀?

  所以拜登首先就没有掌控自己人的手腕,连自己人都掌控不住,那么在美国不同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阶层激烈冲突的情况下,又拿什么来把控美国的政治全局?

  所以拜登在华盛顿做了50年的政客,搞起政治来如鱼得水,但是真挑起罗斯福曾经的担子,差的还真不是一点两点。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咱们说的是美国,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中美对抗的症结上。

  从根子上说,中美现在身处的,都是一个历史上没有经历过的关键时期。

  美国没有经历过帝国的衰落,政治精英还没有习惯正视自身痼疾,从拜登以下,在焦虑中一遍遍地试图在传统路径里找回美国的“灵魂”,让美国“重新伟大”。

  中国也没有经历过现代化的崛起,虽然现在国力、民心空前之强,有了笑傲全球的资本,但我们的道路没有过完美的范式,从国内的深化改革开放到对国际秩序的重塑,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某种程度上,现在中美的竞争,决胜的钥匙都在各自内部,就是看谁能在现有基础上完成国内的政治改革,完成战略转型。

  这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但是看看上面拜登执政的现状,再对比下我国上下一心开足马力的样子,除了为我中国人的身份而骄傲,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同志们,在拜振华同志争取的战略机遇期里,加油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2032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