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1|回复: 0

正解局:法国太平洋小岛闹独立失败,与中国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2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南太平洋岛屿新喀里多尼亚是否脱离法国“独立”的问题,一锤定音!

  超过96.49%的投票者反对独立,他们要求新喀里多尼亚继续留在法国。

  尽管还有反对留法的独立派高喊不愿认输,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得知公投结果的当晚,依然兴高采烈地说:“今晚的法国更加美丽……这种选择是一种骄傲和认可。”

  法国,终究保住了这片海外领地。

  这件事,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1 从殖民地到海外领地

  众所周知,法国在近代以来通过疯狂扩张,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

  即便是在二战结束后,众多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法国也还保留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上数目繁多的岛屿。

  此次举行独立公投的新喀里多尼亚正是法国的一处殖民地。

  它处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群岛和新西兰之间,是南太平洋海域的交通要冲,也是法国在太平洋诸岛施展影响力的重要支点。

  新喀里多尼亚地图

  在欧洲殖民者到访之前,该岛的土著是黄皮肤的卡纳克人,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

  直到1774年9月,英国航海家库克在寻找澳洲的途中发现了该岛,这里的平静才被外界打破。

  库克是苏格兰人,而苏格兰在罗马时代被称为“喀里多尼亚”。出于纪念家乡的目的,库克便将该岛命名为新喀里多尼亚。

  但当时的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该岛的价值,所以没有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

  法国后来居上,他们在1853年将该岛收入囊中,新喀里多尼亚就此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库克船长,他是诸多太平洋岛屿和澳洲的发现者

  法国人占领新喀里多尼亚之后,将许多卡纳克人的土地认定为“无主之地”,收归殖民政府和白人移民所有。

  而那些丧失土地的卡纳克人则被赶到了贫瘠的山区,甚至沦为法国人发展种植园和开采矿山的奴工。

  不仅如此,法国还从欧洲不断流放囚犯,并吸引白人前往此处移民,建设殖民地。

  白人移民数量不够,法国就从柬埔寨、越南迁徙东南亚劳工到此。

  许多原本在欧洲无钱无势的白人,一到新喀里多尼亚,便能迅速得到土地和财富,成为地位高于卡纳克土著的“人上人”。

  经过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在如今新喀里多尼亚的27.2万岛民之中,卡纳克土著的人口只有10万人出头。

  而欧洲移民和东南亚劳工的后裔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土著,成为了新喀里多尼亚的新主人。

  2014年,该岛各族群人口结构,海蓝色为土著,深粉色为欧洲移民

  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说法语、信天主教、看法国电视节目、高度法国化的岛屿。

  由于在二战中,卡纳克土著居民纷纷参加抗击纳粹德国的战争,为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法国终于在法律上取消了对土著人的迫害,并在1946年立法将新喀里多尼亚纳入海外领地。

  根据法国宪法,以及《海外省法》,像新喀里多尼亚这样的海外领地在实行法国本土法律的同时,也可以实行当地的法律法规。

  它们甚至还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机关,可以自主决定当地的民政和行政事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摆脱法国中央政府的控制。

  这些海外领地的行政长官,必须得到法国总统和内务部的承认才能上任。

  停泊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法国军舰

  而且它们没有外交权,其军事防务也由巴黎方面全盘控制。

  也就是说,新喀里多尼亚等法属海外领地,本质上是法国领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单位。

  卡纳克独立派的旗帜

  对于这种自治,独立派不愿领情,他们认为法国的制度不适合该岛,且法国从新喀里多尼亚攫取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

  2 镍矿的魔力

  新喀里多尼亚并不是一个贫瘠的穷乡僻壤。

  这里不仅旅游业发展良好,而且矿产资源异常丰富。

  新喀里多尼亚富含铁、钴、镍、铝土等多种矿产。这其中,尤以镍矿开采最为知名。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镍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防锈性能。被广泛运用于不锈钢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等多个领域。

  新喀里多尼亚是一个镍矿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度。

  新喀里多尼亚全岛三分之一的面积都处于一个超大型红土镍矿床之上,可开采面积达到了5957平方公里。

  而且,这些矿藏的含镍量往往在1.42%至2.58%之间,属于高品位镍矿,适合大面积露天开采。

  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十分之一,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四,是新喀里多尼亚最重要的生财之道。

  全球主要产镍国家和地区的储量占比,褐色为新喀里多尼亚 来源:IEOM

  然而,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矿开采权并不在当地人手中。

  这里的镍矿、钴矿开采几乎被瑞士嘉能可公司、巴西淡水河谷以及法国埃赫曼集团(Eramet)这些国际矿业巨头所垄断。

  这其中,以埃赫曼集团的影响力最为强大。

  埃赫曼集团作为一个法国矿业巨头,与法国政府关系密切,是法国在非洲、太平洋诸岛开矿的主力军。

  在新喀里多尼亚,埃赫曼集团通过子公司SociétéLe Nickel攫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早在1881年,SociétéLe Nickel公司便已经在新喀里多尼亚开采镍矿。

  如今,他们每年在岛上拥有上万名员工,每年开采5.5万吨镍矿,每年能创造5亿多欧元的财富。

  这些财富大多被矿业巨头和法国中央政府的税务部门收入囊中,无法直接让当地人受益。

  SociétéLe Nickel公司在岛上的镍矿开采分布图

  对于卡纳克土著们来说,他们的土地遭到了白人移民的侵占,社会地位低下,而宝贵的矿藏收益又被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本土攫取。

  他们当然会产生脱离法国的想法。

  3 独立失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卡纳克土著为主力的独立派就组织了多次抗议和暴动。

  最终,法国政府在1998年与独立派达成了《努美阿协议》,同意新喀里多尼亚在未来20年内通过最多三次公投决定去留。

  法国在这份协议中承诺,只要岛上有超过五分之三的居民同意独立,那么法国就会承认新喀里多尼亚是一个独立国家。

  努美阿,新喀里多尼亚首府

  2018年,新喀里多尼亚举行了第一次公投,有56.4%的投票者反对独立。

  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原因,法国又将公投的时间再次延长。

  2020年,该岛发起了第二次独立公投,有53.26%的投票者反对独立。

  今年12月的公投,是被协议承认的最后一次有效公投,独立派在这一轮公投的惨败,实际上已经在法律上杜绝了新喀里多尼亚独立的可能。

  投票正在进行中

  这也难怪马克龙会在得知独立派公投大败后兴高采烈。

  新喀里多尼亚独立派的集会

  要想让五分之三的岛民同意脱离法国,其实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儿。

  新喀里多尼亚没有办法直接享受镍矿出口的收益,财政几乎全靠法国中央政府的拨款。

  法国政府每年都会给予新喀里多尼亚15亿欧元的财政援助,要知道,新喀里多尼亚去年的GDP不过89亿欧元。

  不仅如此,法国还在军事、安保方面挑了担子,新喀里多尼亚一旦独立,是否有能力保护自身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今岛上的大多数居民并不是卡纳克土著,欧洲裔和东南亚裔对于法国的认同远胜本岛土著。

  他们也不希望因为独立而失去法国国籍,从而丧失在欧洲的便利条件,比如自由进出欧盟国家。

  总的来说,岛民们对于脱离法国后的生活抱有疑虑,他们出于文化认同、财政和个人生活等多重因素,依旧选择了留在法国。

  新喀里多尼亚独立的时机,并不成熟。

  4 与中国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新喀里多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每年都要从新喀里多尼亚进口大量的镍和钴。

  特别是近年来,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需要大量的镍运用于电池的研究和制造,中国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的贸易合作将会更加深化。

  中国从新喀里多尼亚FENI进口的金属量 单位:万吨

  而一些法国媒体和政客则借机炒作,认为中国在向新喀里多尼亚扩充影响力。

  就连此次的新喀里多尼亚公投,也被他们用来炒作威胁论。

  对此,中国早已表明态度,这纯属有些人“想多了”,新喀里多尼亚公投是法国内部事务。

  一些法媒在该岛公投上,对中国话题的炒作

  目前来看,中国与新喀里多尼亚的双边贸易非常稳定。

  真实的公投,更有利于新喀里多尼亚的稳定,亦有利于双边贸易。

  独立与否,中国并不关心,也不会操心。

  做大镍矿贸易,才是最实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1 , Processed in 0.1719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