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0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2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2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0日,星期五,2021年第220期

  【话题】东欧版“古巴导弹危机”

  ●西方仍试图用“乌克兰战争全面升级”反击俄罗斯的咄咄逼人

  1、乌克兰亚速海沿岸的几座城市,别尔江斯克、马里乌波尔等冬季取暖主要依靠海运煤炭,所以,刻赤海峡对这几座城市而言十分重要。

  2、俄罗斯修建刻赤大桥后,对乌克兰船只通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3、乌克兰指挥舰“顿巴斯”号瞄着刻赤大桥的“沉默行为”(不听俄方指挥)让俄罗斯感到紧张。

  4、其在距离刻赤大桥大约18海里处返航,暗示刻赤大桥已在导弹射程范围之内。

  5、这就是乌克兰背后的西方在明确警告俄罗斯,必要时刻,不排除用“全面升级乌克兰战争”的方式对俄罗斯进行反击,如果俄罗斯敢于军事打击乌克兰的话。

  ●俄、白用“继续向中国靠拢”的方式回击西方

  1、对此,西方迎来了俄罗斯的猛烈反击。

  2、白俄罗斯称美国在研制新的生化武器,其即在策应俄罗斯,也在策应中国。微妙的是,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东欧方向的俄罗斯、格鲁吉亚,还涉及东北亚方向的韩国;不仅涉及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破局”进程,还涉及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新冠版本的南亚破局”。

  3、白俄罗斯在用这种方式昭示方方面面,俄、白继续向中国靠拢。

  ●俄罗斯抛出东欧版“古巴导弹危机”甚是犀利

  1、俄罗斯声称在东欧出现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局面并非不可能。

  2、如果我们将乌克兰取代当年的土耳其,将白俄罗斯取代当年的古巴,就构成了东欧版“古巴导弹危机”。言外之意,俄罗斯威胁西方会把核武器部署在白俄罗斯。

  3、再谈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在时间上的紧密贴合,毛主席当年抓空档十分准确,美苏霸兵,中国马上撤军。

  4、如果东欧版“古巴导弹危机”真的上演,那今天的“对印反击战”会在什么方向呢?真的引人无限联想。

  5、此外俄罗斯再次就“AUKUS潜艇项目”严厉批评西方,这一手显然是俄罗斯瞄着西太方向,进一步策应中国的表现。暗示伊核问,甚至沙特发展核武器问题西方别想省心。

  ●欧盟尝试就立陶宛问题与中国交涉,结果被中国以“抗疫”为由直接怼回

  1、马克龙声称,即便美国加入,组成“新模式”,也不能取代原来的“诺曼底模式”,换言之,马克龙用这种方式“委婉”的维系了“大欧罗巴计划”。

  2、欧盟现在就立陶宛问题大伤脑筋,立陶宛当着方方面面的面眼巴巴的求救于欧盟,“球”还在欧盟脚下。

  3、欧盟虽尝试就立陶宛问题找中国交涉,结果被中国以“抗疫没空”为由直接拒绝。

  ●马克龙所谓“不应政治化北京冬奥会”的企图何在?

  1、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欧盟得“找脸”。

  2、欧盟怂恿其成员国立陶宛恶心中国,中国在经济上狠手整治立陶宛,立陶宛向欧盟求救,欧盟能怎么办?所以,只能“找机会、打电话”,还要继续与中国聊。

  3、,基于法国或马克龙自己的小九九,在“默克尔(德国)”这位阴险的“旗手NO.1”已然到站后,法国(马克龙)要当“旗手NO.1”。显然,上面说的旗手,NO.1,都是指欧盟范围的。当然,打电话,是一种方式,如果能“借奥运会之机”进京,那更是能在西方的范围内、取代美国的旗手NO.1。

  4、显然,这也是西方为“跳出两线作战”的“跨界”尝试。

  5、中国,可以正式且公开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北京冬季奥运会的,这算是摆了一桌饭局,看来,在没有得到邀请的人中,有人基于上述种种算盘,盘算着如何“蹭饭”。

  6、而“蹭饭”是假,真实意图多多,但其中之一,是想将“(中俄)饭局”给搅了,从而跳出“两线作战”。

  7、中国就是要在传统安全层面测试非传统安全层面西方诚意的“含金量”,仍让不与西方做任何原则性交易,所以马克龙先生也好,西方用“全面升级乌克兰战争”对俄罗斯用强也罢,恐怕再次错打算盘!

  ●即便面对“双线作战”,欧洲平台恐怕要比美国平台更加灵活

  1、如果东欧版“古巴导弹危机”真的上演,恐怕,乌克兰、格鲁吉亚方向或西太方向,西方至少丢失一处,甚至全部丢失。

  2、一旦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占领基辅,则等同于俄罗斯对西方发起绝地反击、且进入“不可逆”,则中国必然“半渡而击”。

  3、在“半渡而击”的过程中,中国仍可以将收回台湾作为“兜底方案”,首先瞄着西方金融维稳方面主动出击,比如通过调整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的商品输出方向为俄、白两国,大幅降低向欧美方向的商品出口数量等手段。

  4、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收回乌克兰的时机也将成熟,甚至不排除俄罗斯趁机收复前苏联东欧领土。

  5、某种意义上说,欧洲虽然在处于对抗俄罗斯的前线,但真的出事,恐怕首先死掉还是美国,毕竟目前为止,美国资本利益仍然代言西方资本利益,尽管其目前游离于欧美平台之外,且表现为初步倾向于欧洲平台。所以,“双线作战”对欧洲相对美国而言仍有转圜余地。

  6、对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问题”,我们或将其分为“追逐霸权”与“被迫放弃霸权”两个阶段观察。在后一种情况中,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方向或不唯一,比如接受“基因改造”转进中国,最终服务于“一带一路”。如此,“大欧罗巴计划”最终也就为“一带一路”做了嫁衣裳。

  【话题】如何客观卡奈,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管公司应立足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的说法?

  (1)从保险业能够看出,中国兑现了加入WTO全部承若,也就是金融开放,现在就看西方是否兑现承诺。

  (2)中国有自信、不怕西方搞“独资”。在早些年,中国是不自信的,比如搞银联对抗西方信用卡(现在可以藐视西方)。现在缩手缩脚的反而是西方,因为其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

  (3)此举也有分化西方阵营的作用,毕竟西方资本内部也非铁板一块,有的人将彻底解决中国问题作为理想,但有的人或只想赚钱。

  (4)中国也为西方资本提供一个可能的“转进出口”,那就是对其进行“基因改造”,让其为中国建设服务,为“一带一路”服务。

  (5)一旦如此,局面也就回归了“中东全面破局”,世界金融秩序将被重构,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真正的“大民主”时代。

  【话题】苹果CEO库克“通共”?

  (1)坊间传闻苹果CEO库克与中国签署“密约”,对此我们不妨从麦卡锡主义的角度观察。

  (2)当年美国也是因为朝鲜战争焦头烂额,才导致麦卡锡主义横行。而今天的美国深陷“双线作战”,同样焦头烂额。

  (3)如果说苹果“通共”,那特斯拉呢?英特尔呢?所以,生意是生意,主义是主义,麦卡锡半个世纪前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恐怕同样如此。

  【话题】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A股行情

  ●两次提高外汇准备金率的目的都在于,打破人民币升值进入快速通道的市场预期

  1、再谈人民币升值是市场行为,非政府行为(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政府持默认态度)。

  2、上一次提高外汇准备金率就是为了打破人民币升值进入快速通道的市场预期(在形式没有发展到相关阶段前,这种预期整体对中国不利),但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方向。

  ●因人民币过快升值导致的围绕汇率预期的金融资源集中,弊端较大

  1、人民币升值有市场持续看好的因素,这是好的一面。

  2、另一方面,时间已经进入2021年12月,这个月份,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盈亏年终总结,快速升值可能导致某些企业利润大减(赚回来的是美元,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美元就相对人民币贬值),这种因素国家在制定相关金融、经济政策的时候是需要通盘考虑的。

  3、以美国为例,市场利率预期因通胀预期上升而上涨,导致金融资源围绕此预期集中配置,银行与市场对赌,只能选择赌利率预期下降,只要通胀预期继续抬升,这个赌局就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某些不可控因素,则带给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将是毁灭性的。

  4、我们把这一金融现象放在汇率层面观察,道理类似。也就是说,当人民币升值进入快车道后,所有的金融资源也会围绕这个预期集中配置,对于做人民币投资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多从“看多人民币”的角度加大仓位,这种金融行为会与“3”中提及的效应融合在一起(彼此影响,相互强化),形成一股更为强劲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5、面对这种强劲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由于本次人民币升值更多是市场行为,所以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聚集,降低可能的损失,政府层面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调节,结合“3”、“4”中提及的不利原因,这或是央行上一次和这一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动机所在。

  ●中国央行调控汇率的手段是丰富的

  1、也是告诉市场,包括在岸市场,尤其是离岸市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手段是丰富的。

  2、人民币不是单向升值趋势,其是双线波动的,换言之,不要去赌人民币单向升值。

  3、这种调整有利于金融稳定,有利于实体生产,不利于金融投机者(金融游戏最喜欢“波动”,不喜欢稳定),而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北上资金”推高上证指数确实和人民币快速升值有关

  1、“北向资金”推高上证指数的问题和本次人民币快速升值有关,这也是(4)中所提及的金融资源集中配置的一种表现。

  2、有的投资者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哪怕放在银行吃利息也是好的,更别提还在炒股,现在进去,坐等人民币升值带来红利后在出来。还有的投资者借助“沪港通”、“深港通”之类的金融通道进入中国金融体系,然后通过股票抵押的方式拿到“灵活资金”(某些“影子银行”的作用就在于此)用于投资,比如去银行存款吃利息。

  3、这些因素或都导致上证指数的不断推升,这也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所在。

  ●上证指数持续推高也与中、西(欧美)、俄激烈博弈密切相关

  1、上证指数推升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市场普遍认为,美国距离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与中国达成“有效阶段性缓和”不远了。

  2、市场越来越多的看到西方处于“两线作战”是如此的被动,越是这样,市场对“有效阶段性缓和”的预期就会越高,尤其在马克龙宣称不应政治化北京奥运会之后。

  ●“有效阶段性缓和”的本质在于

  1、“有效阶段性缓和”的本质在于,即便是中国已经将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有效缓和与美国在传统安全层面的态度挂钩,即便美国也不肯在传统安全层面与中国做实质性缓和(等于投降认怂),但对于美国(西方)来讲,只能通过非传统安全层面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对中国来讲,借这种缓和尽量争取对中国经济的利好因素都是一种现实需要。

  2、对美国(西方)而言,更多出于政治目的(跳出“双线作战”),更多出于金融维稳。

  3、对中国而言,更多出于经济目的,在不违反“中国不与美国(西方)做任何原则性交易”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利好因素,降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造成的损失(第一、中美贸易战还在继续;第二、中美贸易战美国虽然失败,但对中国而言,造成损失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全球经济正在快速进入“满地鸡毛”的背景下)。

  ●务必对“金融疫情”向“纵深”发展保持高度警惕

  1、一旦这种“有效阶段性缓和”出现,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而言都是一种“强刺激”。

  2、中国金融市场仍可能出现“金融疫情”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以上证指数为例,继续向3850到4000点冲击。所以,对于目前不断推升的上证指数,虽然汇率因素我们需要关注,但这种“强刺激”因素更值得我们警惕。

  3、西方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对俄罗斯让步只要还没有下定决心,那“两线作战”就是一个跳不出去的死局,所以无论西方如何纠结,其与中国不可能达成全面实质性缓和是必然。

  4、西方只能在俄罗斯方面想办法,而能够让想出来的办法可能有效的前提就是与中国达成“有效阶段性缓和”,西方与中国的对抗越全面,烈度越大,俄罗斯的要价就会越高,“两线作战”就越是一个死局。这也是中国金融市场爆发金融疫情必须时刻警惕的主要原因。

  5、一旦金融疫情爆发,其势必对目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执行造成重大冲击,此时一旦出现类似台独重大事件、西方军事打击伊朗等情况,中国将陷入决策困难。

  6、以上证为例,一旦有“金融疫情”向“纵深发展”的迹象,中国必须动用一切手段将其打回,坚决杜绝“双泡沫”局面出现。

  【话题】土耳其里拉继续暴跌

  (1)土耳其市场出现了不接受里拉的现象,这意味“去本国货币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2)如果土耳其真的被美元占领,那美联储恐怕就可以叫嚣美元不仅没有超发,而且还没有印够。

  (3)这样的土耳其将变为西方手中更高效的棋子。

  (4)在土耳其“去本国货币化”的过程中,第一步会用美元,之后可能才会用到欧元。这样首先会强化美国(西方)金融霸权,至少可以缓解美国金融霸权倒掉的过程。

  (5)用美元,欧元取代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一直是西方资本追求的目标,统一货币就可以统一世界。只是人民币的不断壮大让西方资本在这方面的运作出现很大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欧元的出现本身就是西方资本对国家制约因子控制减弱导致的结果。

  (6)目前西方虽未放弃用货币统一建造金融防火墙,但更多是将其用于“续命”金融霸权的手段。这或也是中国若“半渡而击”首先瞄准西方金融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8:37 , Processed in 0.1563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