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34|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2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2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1日,星期六,2021年第221期

  【话题】密切关注“北溪2”项目,这或是西方最容易向俄罗斯做出实质性让步的方向

  ●“高调对抗”与“低调缓和”

  1、西方与俄罗斯在东欧方向还在传统安全层面进行高度对抗。

  2、表面看,局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还在升级,比如普京就乌克兰东部或存在对“讲俄语”的人进行“种族灭绝”一事对西方猛烈抨击。

  3、北约方面也再叫嚷,乌克兰保有加入北约的权利。尤其是此前的乌克兰指挥舰“顿巴斯”号靠近刻赤大桥(18海里)的危险行为,暗示北约随时有可能全面升级“乌克兰战争”。

  4、拜登提北约与俄罗斯进行对话,以解决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担忧,此举引发一些北约成员国(东欧方向)的不满。与此同时,有媒体爆料,拜登政府正在向乌克兰政府施加压力,使泽连斯基政府就乌东部问题妥协,以免遭俄罗斯“入侵”。随后白宫否认了相关报道。

  5、西方在用这种方式向方方面面传递信号,西方向俄罗斯让渡乌克兰利益是有“诚意”的。

  ●随着冬季的正式来临,“莫斯科通道”对于西方维系阿富汗有效存在变得愈发重要

  1、阿富汗虽然再度传出有关ISIS恐袭的消息,但其它消息似乎都是对塔利班有利的好消息,比如部分资金解冻,美国允许向阿富汗私人汇款,筹备中的欧盟使团或重返喀布尔等。

  2、显然,随着冬天的正式来临,“莫斯科通道”对于西方维系阿富汗有效存在正变得愈发重要。

  3、别人都在努力与塔利班建立关系,只有西方和塔利班的关系持续僵化,显然这对西方继续维系其在阿富汗有效存在是十分不利的。

  ●真金白银的现实利益仍然是俄罗斯与西方谈的“首要话题”

  1、即便西方出示了其愿意就乌克兰利益相俄罗斯让渡的“诚意”,但这仍然不是俄罗斯最迫切想要的。

  2、在俄罗斯看来,随时可以谈,但俄罗斯最关注的仍然是类似“北溪2”项目落地执行、军火大单这样的真金白银的现实利益,除此之外,其它免谈。

  3、“莫斯科通道”即是物理通道,也是战略通道,只有打通这里,西方才能谈到解冻“南亚破局”进程,才能谈到瓦解中俄战略互信。

  ●“北溪2”项目是西方目前最可能向俄罗斯实质性让步的方向

  1、欧美的经济情况每况日下,欧洲天然气价格、通胀双双破高,继续“双线作战”下去对欧美金融维稳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西方只能在俄罗斯方向谋求在非传统安全层面进行缓和。

  2、马克龙站出来维护“大欧罗巴计划”或也是西方的确有对俄罗斯在非传统安全层面缓和之意的一个观察侧面。

  3、“北溪2”项目恐是西方目前最可能向俄罗斯实质性让步的方向。

  ●美国对南亚国家影响力的减弱

  1、美国召开“民主峰会”,邀请巴基斯坦政府,后者在最后时刻拒绝了美国的邀请。

  2、伊姆兰汗政府是亲西方的,显然,这次美国就“民主峰会”问题给巴基斯坦设置了“陷阱”,因为美国邀请了台独势力参加,尽管其以“党际”为名义邀请。

  3、在“南亚破局”进程被“暂时冻结”之前,伊姆兰汗政府是可能会参加的,但目前阶段,伊姆兰汗政府最终还是顶住压力,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凸显美国对南亚国家影响力的大幅衰退。

  4、美国对南亚国家影响力的大幅衰退也会被印度看到,所以才有了印媒猛批“民主峰会”包藏干涉印度及他国内政的诡计、并敦促印度总理莫迪不要参加的一幕。显然,印度在于美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正在变多。

  【话题】“新基建”与通胀调控

  ●输入性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

  1、当全球经济进入“满地鸡毛”时期,随着一些国家出现恶性通胀,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排除或大幅上涨。

  2、对中国而言,至少在开始的一段时间,“输入性通胀”或会有所抬头。

  3、对输入性通胀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观察要分阶段进行,比如在“经济内循环”或“经济最低内循环”状态下,这种影响是不同的。

  ●中国调控通胀的手段不仅有货币手段,还有财政手段

  1、历史上,罗斯福曾利用当时美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与良好的国家信用,通过发债,大搞基建,刺激经济,一度让美国成为二战后世界强国;1990年两德合并,同样通过类似手段渡过难关。这些都是财政手段扼制通胀,恢复经济的典型案例。

  2、在本次中央经济会议上,再次强调一些基建项目要提前。

  ●“新基建”与经济结构调整

  1、基建包括“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大家熟知的“铁公基”就属于“传统基建”层面。“新基建”则涵盖以新兴技术,比如5G、万联网、超算、人工智能、芯片为基础的新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旅游等。

  2、其中也包括因新技术的加入而得到改善、强化的“传统产业”,比如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钢铁产业。

  3、在我们关注到一些“传统产业”走入没落的同时,也要注意“新基建”与“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可能的操作空间。

  4、华为也在解决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问题,消除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垄断壁垒”,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微软与LINUX,前者垄断,后者开源,结果微软的路越走越窄。类似这种工作恐怕只能由国家助力下才能完成。

  【话题】注册制全面落地的时间大概率落在202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注册制”意味着,2022年,注册制全面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1、此前我们提到过,如果西方仍然不能达成“南亚破局”,则中国或视情况而定,主动将“南亚破局”进程与“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解钩。

  2、这一判断当时瞄准2021年3到6月“关键决策期”,目前距离“关键决策期”过去已经半年,西方仍然没有做出“关键决策”,这种“没做选择的选择”等于被动选择“河渡人”,至少对中国而言,客观上享受“河渡人”已过去半年有余。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注册制”意味着,2022年,注册制全面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4、换言之,如果2022年的某一时刻,应对西方的两种战略选择,即:西方最终选择“孤注一掷”或西方仍处于类似目前这种“没做选择的选择”状态,则,注册制全面落地和“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都可能出现。一旦如此,跨度极长的慢牛行情将会启动。

  ●注册制最终是否全面落地、金融反腐是否取得“实质性突破”、是否主动将“南亚破局”与“金融反腐实质性突破”解钩,都将因应具体的国际局势演化而“动态评估”

  1、在“半渡而击”的层面,如果是在对方选择“孤注一掷”的情况下,中国以启动注册制全面落地、形成“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手段进行反击。届时中国将利用自己的市场、金融、社会稳定、国内疫情防控等优势,从全世界范围内吸取技术、资金、人才。在这种反击下,西方金融维稳或难以维继。

  2、在“人不渡河,河渡人”的层面,如果对方仍处于类似目前这种“没做选择的选择”状态(被动选择“河渡人”),中国或会伺机(在“敌欲动、我先动”层面理解)将“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南亚破局”进程主动解钩,进而形成“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届时中国也将利用自己的市场、金融、社会稳定、国内疫情防控等优势,从全世界范围内吸取技术、资金、人才。

  3、之所以中央动了2022年全面落地注册制之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注册制”,意味高层判断2022年西方选择“孤注一掷”的可能性很大。

  4、如果对方仍处于类似目前这种“没做选择的选择”状态(被动选择“河渡人”),如果形势允许(视西方金融霸权从根本上被打倒的进程而定,即从“敌不动、我不动”层面理解),中国也会等待“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南亚破局”进程自然解钩,“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也许会像“熟透的桃子”那样主动落下,在这种情况下,注册制未必全面落地。

  5、如2022年的局面与目前类似,中国仍处于“经济内循环”状态,西方在拼命金融维稳,西方金融霸权从根本上打倒仍在进行中,且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相对)因不断消耗而越来越虚弱,即:“温水煮青蛙”的局面继续维系,对国际社会整体而言也是有利的,无非是时间消耗的多一些,西方金融霸权也许就在这种状态中慢慢步入“安乐死”,也就是西方无论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河渡人”局面最终达成。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高层对2022年国际局势的初步判断(仍存变数,要辩证看待)。

  ●“圈养”美国(西方)金融(相对)霸权指南

  1、在西方做明确战略选择的细节上,“前一秒选择孤注一掷、后一秒马上认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对西方资本牺牲美国平台与中国死磕这种局面保持警惕。即便如此,也等同于被动选择“河渡人”。

  2、在2021年3到6月份关键决策期,西方将“做出明确战略选择”的姿态做的很足,但拖到12月,其总体仍然处于“没做选择的选择”状态(被动选择“河渡人”)状态,说明西方始终处于“决策难产”。

  3、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西方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如果其做出“明确战略选择”,比如彻底投降,交出霸权,或“孤注一掷、战略冒险”,极大概率导致金融维稳秒崩。

  4、换言之,从3月到12月,西方金融维稳的压力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这一点类似美国金融当局从6月份开始大肆炒作缩紧购债,促使市场普遍认为必然会加息,然而到了12月份仍然没有加息,甚至拼命回避、掩盖加息,因为不敢(除非“魔改”会计准则)。

  5、所以西方在传统安全层面或可以做做“前一秒选择孤注一掷、后一秒马上认怂”,但非传统安全层面恐怕同样不敢!

  6、主动权根本不在西方手上,而在中国手中,比如前文我们说的注册制全面落地、“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突破”,更不要说汇率、利率这些“金融大杀器”。

  7、西方金融维稳目前只能靠谎言维持,拜登、耶伦、鲍威尔,“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这一局面在2022年不仅不会缓解,反而会继续恶化。这意味2022年西方的“决策难产”状态只能加重不会缓解。这也是我们强调虽然中央对2022年国际局势有初步判断,但仍存变数的主要原因。

  8、中国最优战略选项仍然是“河渡人”,只要形势允许,我们就可以继续客观上享受“河渡人”的效果,“不要高声语、恐惊梦中人”。

  9、由于西方随着时间压力,通胀管理和利率管理难度越来越高,所以在客观上西方也会对自己的“吸毒”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约束,因为金融游戏越玩积累的风险越大,金融维稳压力越大,局面越危险,但美国(西方)的制度、体制又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必须维护那一小部分处于“金字塔顶端”人的利益,美国国事艰难如此,而那些亿万富们却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宿命——制度局限性,其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10、而对中国而言,控制好商品向外输出得数量和方向是必要的,即掌握好“温水煮青蛙”的节奏和温度即可。

  11、凶猛的挑衅和狡猾的战略测试西方尝试多次,但均已失败告终,之所以总是“临门一脚”,从西方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看,这些富翁是最害怕“死掉”的,如果对外不能欺骗,不能抢劫,不能讹诈,不能偷窃,其选择继续维持“醉生梦死”的概率也不小。

  ●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对资本管控,更多针对国内“反垄断”层面

  1、当注册制全面落地、股市极长慢牛启动后,这种资本管控将扩展到对外来资金(比如按着“野蛮人”之心的)的“基因改造”层面,目前阶段,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对资本管控,更多针对国内“反垄断”层面。

  2、当然资本有其特性,需要引导,但无论国内资本还是外来资本,野蛮生长是必须杜绝的。资本引导也好、资本管控也罢,中国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原则不能改变。

  【话题】越南股市缘何再创新高?

  (1)今年年中,越南疫情严峻,股市出现闪崩。但随着经济逐步开放,以及散户不断增长,越南股市近期表现亮眼。今年截至12月9日,越南胡志明指数(VNI)指数上涨了33%,领先其他亚洲国家。

  (2)越南的疫情并未得到缓解,受供应链紊乱影响,越南通胀也面临巨大压力。

  (3)在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为什么越南股市还能一飞冲天?除了外资操纵股市外,恐怕很大部分原因在越南内部,也就是越南政府要为越南股市表现负责。

  (4)对越南政府而言,实体生产不行,但钱还是要赚的。越南越来越依赖虚拟经济,资本在越南的“野蛮生长”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某种意义上说,越南政府对金融游戏、资本管控、股市的纵容和美国政府做的没有本质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8:55 , Processed in 0.1094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