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77|回复: 0

盛唐如松:新的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0 17: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日报》最近搞了一项调查。准确的说,是每年一度的第十六次调查。也就是说,这项调查已经持续十六年了。调查的主题是中国人看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选项就是最关心的双边关系。在这个选项里,从2006年到2020年的十五年时间里,中美关系总是独占鳌头,成为中国民众最关心的双边关系。

  但是今年有些不一样。每年排名都是第一的中美关系今年竟然一下子降到了第三名。第一名被中俄关系夺得,第二名则是中欧关系。按照以往的排名,中美第一,中俄第二,中欧第三。当然,在更早的时间段内,中欧则是紧随美国之后排名第二的。中俄关系的提升,实际上是随着中美关系的疏离而逐渐产生的。

  我更愿意从这个排名的变化来分析中国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不是检讨中美关系为何如此,审视中欧关系如何重要等等……也就是说,我从这个最新的调查结果里,看到了中国未来的一个新方向。

  中美关系之所以能连占十五年的鳌头,【事实上,自从改开之后,中美关系就是一直稳居第一,只不过在此之前,没有人弄这个问卷调查罢了】就是因为中国在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后,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如何发展经济上面,哪怕为此牺牲了很多其他方向上的发展,比如军事,比如外交,比如周边安全等等。

  在改开之后的几十年里,外交,国际关系以及军事合作等等上我们和美国是不可能靠近的,人家不放心,我们也不愿意。只有经济合作最合拍。当年美国卖飞机,中国造袜子的无间合作可是当做美谈的,虽然这美谈里透着太多的心酸和无奈。但那个时候,你的袜子能够卖到美国去,还得人家瞧得上,还得顶着虽然便宜可质量不行的歧视性评价。

  但中美之间能够合作的也就是经济层面了,通过接受西方的投资来填补自己的工业空白,通过和美元、美债捆绑来获取美国的市场,那一时期的中国,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下了如何赢得美国市场,如何获取美商投资这件事上,所以,那一时间段的中国人自然也就把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中美关系上。当一个大学教授都在挖空心思想办法去美国洗碗的时候,中美关系在中国人心中又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虽然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快速恶化,双边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但中国人对于美国热情的惯性并未减弱。因为一直以来,如何发展经济,如何改善民生是国家的聚焦点,如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如何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则是每一个家庭的聚焦点,至于其他方面,大部分国人都还无暇顾及,或者还没有注意到形势的变化,也或者是不愿意相信这一形势的变化是难以逆转的。

  是的,中美关系实际上自特朗普开打贸易战之后,就开始逆转,且这一逆转形势难以再次逆转。中国人对于中美关系的关注点也开始慢慢转向了。只不过这一转向,很慢很深。直到新冠疫情给这个转向加了速。

  注意,这一调查的结果是今年的,也是针对民间的。但是从国家层面的布局来看,却一定是长远的,持久的,未雨绸缪的。

  即便是我本人,一向自诩对于国际趋势的观察还是比较敏感的,在贸易战初期也还是对中美关系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中美关系最终会因为双方经济额度契合度太深而难以产生太过激烈的冲突。直到那次中美在海湖庄园会面后,我才彻底抛弃了幻想,知道中美关系的转向已经难以逆转了。

  而中美关系的转向,也就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产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战略安全上,以及经济合作方向上。虽然这一转向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确定,只不过是静待时机到来罢了。但如果想要认知转向带来的实际影响,还是要等到民众的认知发生改变之后才能形成。

  这就像市场上面的某个商品,虽然它很实用,质量也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话,它还是只能静静的躺在仓库。但如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最终形成了消费共识,那这个商品就会一飞冲天,不把整个市场走个遍,直到新产品出来取代它,是不会停止的。

  一国民众的认知也是如此。虽然国家对于新方向的布局已久,但最终还是要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当所有人都认为中美关系不再第一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中国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改变,且这一改变已经成为了趋势与潮流。

  首先,中俄关系成为第一,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战略安全上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也布局了更多的规划。国际大环境中,安全的因素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中俄的贸易才刚刚突破一千亿美元,而中美贸易额2020年为四点零六万亿美元。其中的差距是不能做比较的。这么大的贸易差距,但双边关系却形成逆转。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对于国家安全,国际话语权的重视程度更高。同时也对中美贸易中的美国强势地位不再那么担心。

  是的,一直以来,在中美贸易中,美国都是站在强势地位上,虽然中美贸易额中,中国是顺差,但美国基于自身对于国际市场的把控,美元结算系统的掌握,外交地位的优势等等,美国一直都是强势的,这也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底气所在,也是拜登上来后依然不改对华政策的底气所在。但通过2020年到2021年的两年疫情时代后,中美在市场地位上的差距被大大拉近了,甚至可以说,在市场购买力的总量上,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只不过,中国更多的购买力体现在内循环上。

  这也因为中国的人均GDP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在人均购买力上也弱于美国。但当中国的人均购买力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时【事实上我认为很难,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决定了不大可能那么浪费,】,美国的市场地位也就和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的市场强势地位才会互换。

  新建成刚通车的舟岱跨海大桥

  不担心美国的市场强势地位,实际上是美国人自己造成的。强行脱钩却又无法脱钩。结果让中国人看清楚了美国之驴的真实实力。

  美国就像一条很大的海鱼,本来我们认为它会弄翻我们的船,结果咬着鱼钩的美国虽然也掀起来巨浪狂澜,但我们的船还是稳住了。并且美国这条大鱼的挣扎力度却越来越弱。这时候,船上的中国人自然不再那么担心了。那么,接下来,中国更多的注意力自然要集中在大船的航行方向上,以及有着更多鱼群的蓝海在哪里。

  随着中美关系从稳居数十年的第一降到了第三,未来美国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也就从经济产业的合作变成了国际博弈的对手。且这个对手的角色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处于绝对重要位置的。因为美国无法做到在打击中国后全身而退,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而论起对战的勇气与决心,民众的支持与意志,美国基本上和中国不在一个等级上。

  这个可以从这两年的疫情看出来。即便是今日的西安,我们也没有人去过分担心它的安危。只是对世界疫情何时结束有些焦急罢了。但却从来没有担心国内的疫情能不能控制住。这就是政府的领导力,民众的配合度,国家的财力支持和组织结构,诸多方面都很强大的底气所在。

  这次疫情虽然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给中国带来了困难,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却看清了很多事实,辨别了前行的方向。中国和西方的对比更为直观的让很多中国人民打消了此前的疑虑,清除了内心的自卑,扬起了高昂的斗志与自信。在这个新生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新方向会是什么呢?

  自然是那充满鲜花的世界,带着赤子的骄傲。2022,我们必然由此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0 , Processed in 0.1876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