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0|回复: 0

杨国英:股改要成功退市标准必须强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09: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郭树清就任证监会主席半年之际,深化股改告别前期的吹风预热阶段,实质性的制度改革似乎已正式拉开帷幕——五一节前的一周内,证监会连发政策组合拳,分别降低期货交易手续费、 股票交易收费标准、并正式公布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沪深两大交易所亦几乎同时发布主板(及中小板)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

  与降低证券(期货)交易费用的短期效应、新股发行改革仍存在过多争议相比,此番明显比现行退市制度更为严格的征求意见稿推出,不仅是数日前创业板退市制度的系统深化,更是此番政 策组合拳中最为明确、且更具结构性的制度改革安排。

  毫无疑问的是,迄今为止,A股市场成立22年来最为严格的退市制度已然成形,相对肯定的是,通过此番退市标准的强化,垃圾遍地的A股市场将会得到相对净化。但是,之于退市标准的有效 量化、中小投资者的有效保护、以及诚信严重缺乏的当下股市,此番推出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然仍有进一步强化的必要。

  就退市标准的有效量化而言,此番沪深两大交易所设定的“净资产为负(两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四个会计年度)、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交易日上限,上交 所为30天,深交所为20天)”的量化退市要求,虽然比现行对应的退市标准要严格许多,但是在实践中,缺乏明确资产减值设置的“净资产为负”的可能性可谓万分之一,“营业收入低于 1000万元人民币”仅需简单内部交易(或变相)即可避免,而在个股缺乏做空机制下“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亦仅需极小成本的操作即可避免。

  事实上,在上述量化退市标准的基础上,我们还有必要推出其他量化标准进行有效弥补。比如:以四个会计年度为准,主板上市公司总资产连续低于1.5亿元、中小板上市公司总资产连续低于 1亿元,则强制退市。再如:对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关健指标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亦可考虑列为量化退市标准,对流动比例低于100%、速动比例低于60%的上市公司,可以对其进行退市风险 警示,连续四个会计年度如此,可以考虑对其强制退市。

  除量化退市标准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之外,针中小投资者的有效保护亦有必要加强。在此番推出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虽然设计了“退市整理板”,给予投资者退市前30个交易日的处理时 间。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此举仅能避免中小投资的“彻底阵亡”,而不能解决中小投资者的“深度割肉”。对此,有必要参照新加坡证券监管制度,对大股东恶意圈钱而无奈退市的上 市公司,强制其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优先赔偿,直至违规大股东彻底破产为止。对此,中小投资者已有切肤之痛,以恶意圈钱东窗事发的绿大地为例,其一年股价暴跌70%造成中小投资者近20亿 元的巨大损失,但截止目前法院一审、二审仅对其处以罚金400万元,在大股东造假大肆圈钱的既成事实面前,对中小投资者的巨大损失至今却仍然毫无赔偿说法。

  此外,在沪深两大交易所公布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缺乏对“市场操纵和欺诈无条件退市”的明确,亦是此番征求意见稿的重大遗憾之一,更有违郭树清主席关于“零容忍”的再三表态 。众所周之,之于我国股市的成长土壤、以及当下市场的诚信环境,通过市场操纵和欺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剥夺,已经成为我国A股市场屡见不鲜的潜规则。对此,参照美国三大主板市场,我 们会发现,前有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安然因造假而破产,后有(2010年以来)30家左右的中概股上市公司因欺诈行为被摘牌退市。与美国证券市场对造假的超低容忍度相比,我国当下仍然过 于宽松,再以绿大地造假为例,其不仅至今仍未被强制退市,且烂摊子却由国企(云南国投)出面收拾。

  作为对上市公司形成强制约束力的退市制度,其未来实践层面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本轮深化股改的功败垂成。但是,透过此番推出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我们发现在事关退市标准的有 效量化、中小投资者的有效保护、以及对上市公司真正的“欺诈零容忍”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这并非杞人忧天。我国A股市场22年的发展史,已经明白无误地告之,只要监管政策存在些微的宽松和模糊,最终均可能演化成大股东(含券商、中介等)又一轮的套利盘剥。之于此,尚处于 征求意见阶段的退市制度,其退市标准显然仍有进一步强化的必要。

  本文作为社论发于《东方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8 , Processed in 0.2345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