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5|回复: 0

老君说战略:论王道与霸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和生王道

  和解释大一统乃海纳百川之像,纳者有容,有容必用柔,柔者水性可穿顽石,可坏金刚,是以柔克刚方能和。和而大同,同者化一,能化一者即为百川、百族、百姓之王,王者必统,统必用和。

  注:此和为内和。

  对外则用王者师,

  之所以称王者师是因为大一统者为“百川”之率(水势),所到之处必先冲而后容。

  我们的历史由于农业文明的原因总喜欢求安,往往用和容易,用王者师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中我们经常出现王者师弱的原因,但王者师却因为代表广泛,却能赢得持久。

  中国曾经经历过两种道的时代,在对两种道进行历史的权衡后,王道最终战胜霸道得以在中华流传。

  (二)王道与霸道的文化区别

  我对昨天说的由和而引出的霸道与王道问题再补充一点,即在政权的争与治的过程中,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本身就没有霸道与王道的转换问题,道理很简单,王道思想作为文化基因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骨髓,你想让身上已经有根深蒂固的王道思想的人做出霸道的事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你想让霸道思想深入骨髓的美国人做出王道的事一样不可能。

  因为有了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在走向世界时以王道思想行事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事。

  我们的一带一路;

  经济全球化主张;

  尊更文明多样性主张;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及更早的国际关系五项基本原则等都是基于中国的王道文化而产生的。

  我们再打个比喻,当你心里已经建立起

  不能滥杀 不能欺负弱小的道德底

  线时,你对这两种行为从心底里是抵触的,你的行为也不会突破你的抵触。

  反过来没有文化基础,中国即使想像美国一样称霸,也进入不了角色。

  道理很简单,你的文化底蕴不允许你那样做,你不是那种人,你就无法做出那种事。

  说到底霸者邪,王者正。

  让你去杀一个无幸的和你无冤无仇的人你去做吗?

  如果你心中有做人底线,你肯定不能,

  但你如果没有做人底线你肯定会去做。

  霸道与王道就是底线问题→文化底线。

  这就是王与霸区别

  比如美国人说要坐在用中国人骷髅堆起来的山上,这就是没有底线的霸道思维在作祟

  而我们中国人谁能做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是抵制这种没有基本人性的行为的

  我再说个故事

  宋蒙联兵攻破金大都,蒙古军队开始屠城,而宋军虽然也有一些杀戮,但他们最终没有像蒙古军队那些失去人性 因为他们的良心受到了文化的谴责。

  这就是王道与霸道的文化不相容。

  (三)王者杀与霸者杀之辩

  王道杀,不杀何以正王道!只是王者杀是惩恶扬善之杀,是基于道义之杀!

  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左宗棠收复新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皆是基于道义之杀。

  霸者杀,逞杀而成霸道!霸者杀为无义之杀,滥杀!

  美国印第安人的头骨与面皮;

  叙利亚,阿富汗人的被美军游戏炸飞;

  还有日本在南京的大屠杀都是无义的滥杀。

  霸者杀无义!

  王者杀基于义

  杀伐是王者师的手段,并不是说王者执杀就是霸,这是误区!

  (四)霸道与霸权

  霸道是文化,它之于西方文明而言是基于排他性宗教思维的文化。

  霸权是霸道文化的外在行为是表现,霸道是霸权的文化底蕴。

  (五)弱小无王道之辩

  有人说(国家、党派)弱小时没有自保能力时是没有资格谈义行王道。

  这对吗?

  让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哪个不是由弱小到强大的呢?

  哪一个不是揭竿而起高举义旗才号令天下一呼百应的呢?

  再看看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哪个时期不是高举救国救命的义旗呢?

  这些可都是虽弱小而拥王道的鲜明案例啊!

  所谓王道其实就是争人心所向,你本来就弱小再不与强者争人心,讲道义,你还有活路吗?

  再结合中美对抗来说说,美国以霸权定天下,你不反霸,反而与美国一样称霸,那么请问你的正义性何来?你还能争取到谁的支持,同样是霸权,别人凭啥支持你而反对美国?

  所以啊弱小无王道这样的观点本身就是谬误的,是不成立的。

  (六)中国王道的发展

  中国王道可追述到周(或更早),周后期王朝衰落,各诸侯国兴起,礼崩乐坏,王道废而霸道兴,史称春秋战国,诞生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后来战国中的秦国发生了秦孝公问道商鞅的历史故事(帝道道家无为而治,王道儒家以徳治天下,霸道法家以威治天下),最终秦选择了霸道,并凭借霸道统一六国成就了秦始皇的霸业,霸道在秦始皇时代进入历史最高峰。

  然而秦的快速衰亡也验证霸道速成速败的历史定律,后来王朝为了国运长久再次迎回了儒家的王道,从此王道便主导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王道生长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土壤中,是中国古代得天下、治天下、平天下的方法论。主张得人心得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的仁政德治。

  然而这又与中国历朝历代的家天下发生了矛盾,因为家天下并不是以仁徳位标准选择政权的继承人,而是以世袭制的方式选择继承人,这就导致了家天下的政权并不能从始至终的贯彻仁政德治,失去人心的支持也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也就形成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循环,这也就是历史周期律。

  历史发展到今天家天下在中国已经成为历史,民天下也就是社会主义成为了中国的新的政权形式,但王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作为衡量政权兴衰的标尺并没有过时,反而因为民天下的社会主义制度融入了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加强,中国也真正进入到了以仁德为标准选择国家领导人的全新的王道时代。

  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周期律从此被打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2:14 , Processed in 0.1251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