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47|回复: 0

戎评:剑指高油价,美国打响能源争夺战,中国背水一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1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初,在一度出现“负油价”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并引发了全球大宗商品的暴涨,通胀压力成为各国政府当前的棘手问题。

  2022年,国际油价会怎么走,背后涉及到哪些国际政治、军事、金融斗争?咱们一一拆解。

  一、石油的本质

  石油的本质是什么?

  从用途上来说,石油是可以炼化为汽车、柴油等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石油。

  正是因为石油太过于重要,所以美国人选择将石油与美元进行了绑定,全球的石油交易都要用美元进行结算,从而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再次确立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石油美元体系,有一个大的三角循环:美国印钱,购买东亚国家辛辛苦苦生产的商品,东亚国家赚回美元;然后用美元买中东石油,美元又到了中东国家的手中;中东国家再拿着美元去买美国的军火和美国国债,美元又回到了美国……

  在这个循环之中,美元是核心。

  如果美国人印的美元多了,那石油的价格自然就可以上涨;

  相反,如果美元少了,那油价也该跌。

  既然美国选择了将美元与石油绑定,那就自然是想尽了办法拥有了石油的定价权,或者说,美国就是国际油价的“大庄家”,以石油为抓手,操纵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并在金融市场上赚取超额利润。

  作为庄家,不管油价涨跌,他们都能赚钱,而且越是极端行情、波动越大,就赚的越多。

  那么,疫情爆发以来的两年,美国是如何操纵国际油价的呢?

  1、从大周期看,通过操纵美元的流动性来决定油价的大周期。

  2020年负油价之后,推高国际油价的最主要因素是全球的流动性严重过剩,美联储带头疯狂印钱,各国央行跟风,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全线暴涨,油价首当其冲。

  2、通过地缘政治(中东和俄罗斯方面)和OPEC,来控制石油的供给,进而控制油价。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油价低迷让沙特等中东产业国家损失极大,纷纷控制产能,而经济和工业复苏之后,OPEC并没有选择大幅扩大石油生产,增产的幅度跟不上经济和工业复苏带来的石油需求量。

  包括美国,面对油价大幅上涨,但美国石油产量从2021年初的1100万桶/天,到年底略微上涨至1160万桶/天。

  对于石油生产国来说,在高油价的背景下,共同形成了控制产能的默契,以赚取超额利润,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又打了伊朗和俄罗斯两张牌。

  2021年初,拜登政府上台后,一方面表示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一方面又继续对伊朗追加制裁,限制伊朗石油出口。

  同时,美国政府强势制裁俄罗斯的北溪二号项目,并引发一系列的危机,导致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入欧洲受阻,进而引发欧洲的天然气暴涨。2021年底,欧洲的天然气价格相对于年初暴涨800%以上!通过北溪二号项目,又成功的推高了天然气价格,刺激全球能源价格暴涨。

  3、拥有巨大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规则等优势的华尔街来具体操盘。

  中国人民印象深刻的就是2020年初的“中行原油宝”事件(负油价),一下子就从中国人身上收割了300亿血汗钱(后面又有人说是90亿,中行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

  在此事件爆发前不久,美国人自己改了规则,让油价还可以跌成负值(完全超出了一般的常识),结果中国人根本就没什么人知道。当时吃亏最大的就是在1分钱抄底的,用很少的资金买到了天量的筹码,结果人家直接给你干到负值,一笔交易就亏了2.6亿,根本没地儿说理去……

  整个“中行原油宝”事件,华尔街是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把韭菜根都挖掉了!

  二、美国目标的反转

  2020年初出现负油价之后,国际油价一路涨到86美元,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胀,特别是美国自己。

  美国2021年11月份CPI同比上涨6.8%,为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七个月达到或高于5%。有机构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CPI同比涨幅将超过7%。

  2022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这是对拜登执政能力的一次“期中考试”,也是决定民主党接下来两年在国会中主导权的关键一战。

  石油对于美国可谓生活必须品,是需求刚性,且没有替代品。巨大的通胀压力,特别是高油价,很可能让拜登及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落败。

  所以拜登已经开始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油价。

  基于此,可以定下一个明确的大目标:在2022年中期选举(11月初)之前,拜登政府必须要把油价打下来!

  在这个大目标之下,咱们再来看,拜登政府有哪些手段可以使用。

  1、釜底抽薪的手段,就是美联储加息。

  2022年,美联储铁定要加息。

  一旦全球集体收紧流动性,没有了资金,油价还怎么涨?

  但是,目前奥密克戎在全球肆虐,美国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美联储“收水”也得一步步来。

  最迟,到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也会加息,必须会抢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把油价和通胀打下来。

  2、石油的供需。

  短期的手段就是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2021年11月下旬,拜登联合印度、日本和韩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奥密克戎的突然爆发,油价曾一度大跌!

  但随后,油价又出现了明显的反弹。

  抛售战略石油储备,只带来了短暂的波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趋势。

  供需,才是基础。

  特别是,当美元与供需形成共振,才会出现大行情(暴涨或暴跌)。

  对于华尔街来说,他们最乐于见到暴涨暴跌,便于疯狂收割。

  影响供需的关键因素包括:

  供给方面:

  1)中东(OPEC),特别是伊朗,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2)俄罗斯;

  3)美国自己。

  需求方面:

  1)疫情的扰动与全球经济增速;

  2)新能源的大发展;

  3)单独聊一聊中国。

  围绕着这六大因素,咱们来详细的分析。

  三、六大因素

  1、中东方面,最大的变量是伊朗。

  2021年12月29日消息,伊核协议相关方启动第八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本轮谈判伊朗将要求重启石油出口。

  这一轮的伊核有关各方在圣诞和新年假日期间即启动第八轮谈判,本身就充分反映出各方对恢复履约谈判的紧迫感。

  美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需要伊朗的石油出口来打压国际油价。

  美伊双方有共同的目标,那这事儿就有得谈。

  伊朗是全球第四大石油储备国,伊朗石油部人士此前表示,如果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那么伊朗的石油产量将从210万桶/日增至380万桶/日。伊朗若恢复石油出口,一个月就能向市场提供4000-5000万桶石油,比美国联合抛售战略石油储备的威力大得多,能快速压制油价的上涨。

  OPEC方面,2022年1月4日,OPEC+产油国联盟将以视频方式举行第24届部长级会议。

  彭博的一项调查显示,OPEC+很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中继续提高每月40万桶/天的产量,从而恢复疫情期间停止的生产。彭博调查的16名分析师和交易员中,有15人预计,OPEC+将在开会时批准增产。

  2、俄罗斯方面,近期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引发全球关注,但这更像是一场为了要军费而导演的“大戏”。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签署了美国2022财年的《国防授权法》(NDAA),该法授权了多达7682亿美元的巨额国防开支,比拜登向国会提出的7450多亿美元的“基本要求”还要高出200多亿美元。这也意味着2022财年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授权的军费开支相较于去年增长了约5%,再次刷新美国军费历史最高纪录。

  制造紧急局势,正是索要军费的最佳手段!

  三天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打了一场近1个小时的电话。

  美俄双方都对这次通话比较满意。一名白宫官员表示,两人的对话基调是“严肃且具有实质性的”。俄罗斯方面也指出,这次通话为未来的会谈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双方同意在新年后继续保持对话。

  美国和俄罗斯将于2022年1月10日举行会谈;预计俄罗斯还将和北约于1月12日举行会谈;1月13日,俄罗斯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将举行会谈。

  接下来,乌克兰局势预计将逐渐缓和。

  另外,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近日表示,到2021年年底,俄罗斯石油产量将同比增长2.1%,2022年则有望达到疫情前的石油产量水平,至约5.4亿至5.5亿吨,或1104.5万桶/天。

  俄罗斯既然敢提升产量,就说明他们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间接说明他们根本不担心会被制裁而导致出口受阻。

  一旦伊朗与俄罗斯这两大焦点问题如果得到缓解,全球原油的供给将出现明显的上升。

  3、美国方面,产能也在迅速恢复。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石油产能约为每天1229万桶原油。2020年美国石油产能则为1128万桶,2021预计为1118万桶,而2022年则是1185万桶。

  招商期货认为,2021年增产主力军是OPEC+,由于挺价意愿较强,因此增产节奏较谨慎,始终维持了油市的缺口。而2022年,美国页岩油增产将会加速,若OPEC+不改变之前每月40万桶/天的增产计划,即使没有6600万桶战略储备油的释放,油市从一季度起也将会面临约100万桶/天的供应过剩,二至四季度过剩量扩大,库存将加速累积。

  4、2022年,美联储将开启加息周期,各国央行将全线“收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速。

  2021年,全球GDP增长或达到5.5%,这比之前的预测值5.3%还要高一点。

  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出现下滑,经合组织预计2022年全球GDP增速为4.5%。

  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对于石油需求的增速也将相应的下滑。

  另外,2021年底,奥密克戎的突然全球大爆发,直接拖累了全球经济。目前来看,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强,但死亡率却相对较低,形成的恐慌情绪在逐渐消退。

  展望2022年,新冠病毒会不会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并扰动全球经济,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5、新能源的持续爆发式增长,将长期而持续的减少对石油的需求。

  目前,全球都在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根据Rystad Energy的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227吉瓦,年增长率为4.7%,预计2022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270吉瓦,同比增长18.94%。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广发证券预计2021/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可达622/1197万辆。

  一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可节省1.07吨汽油,1197万辆可以节省1281万吨汽油。

  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原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9953万桶/日,折合到全年为363亿桶,约合49.4亿吨。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很快,但整体的占比仍然很低,并不能直接左右国际油价。

  所以新能源对于国际油价的走势,更多的还是看预期,看政策推进的力度,特别是美国方面的动作。

  2021年1月,拜登上台第一天便宣布重返《巴黎协定》,拜登政府将气候变化议题打造为美重塑盟友关系与重夺世界事务领导地位的主要抓手。

  美国国内方面,拜登1.75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中约55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目前,该法案已经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参议院方面,还在“扯皮”中。

  2022年,拜登政府将继续力推该法案,一旦获得通过,将直接刺激新能源,而利空化石能源,石油首当其冲!

  6、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于能源价格也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如何影响全球油价,主要从三方面来分析:

  1)中国经济的增速将继续放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为“三重压力”,并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不难看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很大。

  在此背景下,2022年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预计将小幅减速。

  2)中国的新能源政策将更加温和。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非常强烈,所以我们看到,2021年,中国的相关政策推进的非常猛,特别是年中出现的“限电潮”,大幅推高了能源及上游资源品的价格。

  基于2021年的经验教训,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样的表述意思很明显,“运动式减碳”将成为过去式,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会更加循序渐进。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预计2021年出现的能源价格暴涨,2022年不会再重演。

  3)新能源汽车补贴2023年取消,可能会引发2022年的抢购潮。

  2021年最后一天,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2023年不再给予补贴。

  在2021年的最后几天,就已经出现了抢购新能源汽车的现象。

  现在既然说2023年不再补贴了,那2022年,国内很可能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抢购潮。

  综合来看,中国的各项政策,对于2022年的国际油价,都是利空!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整体上看,在美国的“操盘”下,2022年,全球石油供给将明显上升,需求增速将放缓,整体上将供过于求,同时全球央行集体“收水”,预计国际油价将明显走低。

  目前,还有各种因素扰动,比如,2022年首日,印尼宣布本月禁止煤炭出口,刺激煤炭价格走高,并影响国际能源价格。

  接下来,只要“美联储加息、伊核谈判、乌克兰问题”三大关键因素中,有一个能够兑现,国际油价就会直接“下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7 , Processed in 0.2658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