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45|回复: 0

戎评:美国突然认怂,这背后的博弈,太过瘾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9 0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开篇的头个工作日,吃瓜群众就被一条大新闻震惊了。安理会五常发布联合声明,要坚持防止核扩散与避免核军备竞赛,同时强调核战争打不赢,而且也打不得!

  瞧瞧这阵仗: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认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看了这么多年的国际时政新闻,联合国五大善人的全称,如此整整齐齐的出现在同一份文件里,还真是不可多见,上一次还是22年前。

  我粗略的看了下,很多文章只提到这份声明对东欧和东亚局势的影响,却忽略了它背后所折射出的美国在大国竞争中的疲态与无奈认怂。还是那句话,相信戎评,干货总会不同。

  五常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图源:外交部官网

  虽说这份联合声明是俄罗斯首先发起倡议,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美国。

  这与五常的核政策有关。

  中国的核政策向来很明确且透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消灭核武器;俄罗斯平时看起来五大三粗,动不动就撸着白杨玩,但近几年从格鲁吉亚到叙利亚再到克里米亚,常规战争没失过一次手,所以对使用核武器的态度总体偏保守。

  英法这两个小兄弟更不用提了,一方面核武库技术、规模、投掷能力、三位一体打击能力没法跟中俄美比,另一方面国土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第一波洗地直接嗝屁,因而对核军备竞赛与核大战非常抗拒。

  反倒是拥有世界第一大核武库的美国,在核政策上一直很激进。

  美国坚持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已经很多年了,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就时不时的鼓吹核武器实战化,在一版又一版的国家核战略中,主动使用核武器的声调也越来越高。

  美国核武器数量(蓝色)全球核武器数量(橙色)

  美国战略核弹头的数量没有俄罗斯多,但加上战术核武器的话,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2018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重新回归大国竞争后,其核武器实战化的举动便更加极端化。

  五角大楼在当年2月2日发布的《核态势报告》中指出:

  如今“大国竞争”回归,而美国的核武器日益老旧。为了适应形势,美国必须翻新和扩充核武器库,同时在极端条件下仍然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

  那什么叫极端条件呢?

  美国给出的解释是,对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平民人口、民用基础设施造成重大非核打击,即可以触发美国核打击机制。换言之,某国对美国及盟友和伙伴发起军事行动,即便没有使用核武器,但只要造成重大损失,美国也可以率先使用核武器反击回去。

  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俄伊用武力解决本地区冲突的决策成本。

  美国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武器投送体系规模

  2019年1月17日,美国国会研究机构战术核武器专题报告称,美军要加强新型战术核武器的研究和战场部署及演练的能力。

  果不其然,在九个月后的美欧联合军演中,美国空军就演练了关于如何安全的将B-61战术核武器从地下核武库运送到战机上并进行挂载的科目。紧接着在2020年2月4日,美国海军由宣布田纳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开始搭载W76-2型战术核弹头。

  从常规战斗机搭载B61型战术核弹参加演习,到美军高调宣布用战略载具搭载小当量的核弹头,其所折射出来的现象只有一个:战术核武器已进入美军常态化作战序列,核战争门槛降低了!

  美国《核态势报告》: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国际条约都不好使

  事实上,美国这么做并不奇怪。

  随着技术的发展,核武器在跨入第二代的门槛后,在兼具大规模啥杀伤有生力量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性却减少了很多。

  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小型氢弹中子弹为例,传统氢弹加有一层贫铀外壳,在发生核聚变爆炸时会产生中子将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于是便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这层外壳,核聚变在产生大量中子时就能毫无阻碍的辐射出去,这使得那些具有长期放射性的沾染物急剧下降,对周围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前,第三代核武器技术成熟了许多,诸如Y射线弹、核爆炸微波武器、电磁脉冲弹、X射线激光武器等核弹相比于上一代,体积更小、威力更大、密封性更好、核辐射更低。

  一言以蔽之,原本拥有大规模无差别杀伤能力的核弹,已逐步实现对各环节的可控制化。在超强有机杀伤力和定向打击的能力赋予下,理论上战术核武器基本具备了常态化作战的条件。

  所以在今天,它更像是杀伤力更大的常规武器。这就导致使用核武器的国际道义压力小了许多,由此大幅提高美国推进核武器实战化的欲望。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中子弹、Y射线弹这些东西对环境的毁伤率再小,但它仍属于核武器的范畴。而只要是核武器,它的使用阈值降低,便等于触发核大战的风险升高。

  2020年11月,F35试射新型战术核武器,标准着美国向核武器实战化又迈进了一步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看明白了,如果美国不改变以往激进的核政策,五常的联合声明压根就发不出去。

  因此戎评才刻意强调美国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一个!

  那么美国的核政策,为何会在短短一年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呢?

  答案很简单:顶不住了!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大海军强国,在美国签署旨在限制军舰总吨位、标准排水量和火炮口径的军控协议,史称华盛顿海军条约。

  这倒不是列强们良心发现打算维护世界和平,而是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底洞:A国造一艘1万吨的,B国就造两万吨,A国怕失去战略优势,又赶紧造艘4万吨的顶上去。长期这么恶性循环下去,财政哪里挺得住?

  比如1919年,小日本同时开工20多艘大型战舰,搞得那年的军费占比一下冲上GDP45%的高位,把财政大臣人都吓傻了。

  美国现在的情况和当时的小鬼子差不多。

  但这并非为中俄搞核军备竞赛所致,主要是美国先乱了阵脚!

  华盛顿海军条约

  众所周知,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遥遥领先于美国,一个直观的证明:中国和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大规模服役并早已形成实战能力,但美国直到去年27日,才首次试射成功。可问题是,这次试射的弹体只有5倍音速,跟中国十几马赫的速度相却甚远,且距离服役还很遥远。

  高超音速这玩意目前还没有防空系统能拦截得住(具体参考前文《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有多吊?》),这就意味着一旦大国们爆发核战争,中俄可以先用高超音速武器把美国的防空系统敲掉,然后再一股脑的把核弹扔过去把美国炸烂。

  而美国却由于缺乏对中俄防空系统的斩首能力,只能硬着头皮发射核弹,至于有多少枚能突破防空网,那就只阿弥陀佛,啊不,是上帝保佑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维持对中俄的核战略平衡,只有一个办法:扩核,大规模提升美国核大战的能力,用饱和攻击冲垮中俄的核防护大坝!

  饱和攻击类似于大坝防护理论

  你大坝(防空)再坚固,只要我水流量(导弹)足够多,迟早能冲垮

  2019年,美国能源部的核武器活动经费,从90亿美元涨到110亿美元,用于扩建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斯的钚生产设施,同时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萨文娜河建造新的浓缩设施,以提高钚的产能。而增加裂变材料,自然是用于生产新的核弹头。

  既然扩充了核武库,新的投掷载具也该安排上吧?

  洪峰冲破大坝防护的关键在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冲向大坝的洪水流量越多,大坝垮塌的机率也就越大。因此,投掷数量和投掷效率双管齐下,可以进一步强化美国核武库的突防能力!

  第五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哥伦比亚级安排上,首批12艘,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采购总耗资980亿美元;

  新式远程战略轰炸机B21安排上,首批100架次,总耗资800亿美元;

  新式战略战术核弹头及投掷工具安排上,首批1000枚,总耗资小1000亿。

  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预算都快顶破天了。五角大楼算了一笔账,未来十年,美国仅在核武器研发和装备上面花的钱便高达494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494亿美元。

  看到这份预算报告,当场就给拜登他老人家整不会了,毕竟核武器后期包养花费还得要一大坨钱呢。2020年美国经济烂得一塌糊涂,核武器维护经费却又创下新高,374亿美元。

  加上之前那494亿,美国每年总计花在核武器领域的钱高达868亿,占军费开支的12%!这些钱,可以造7艘福特级航母或者1000架F35,使美国常规作战能力再登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随着核武器数量的增加,这笔钱还得继续往上涨,国防部预计,从明年开始核武库的维护费用就会突破400亿美元。

  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单艘造价150亿美元

  800亿的核武器经费比7230亿的总军费,看上去九牛一毛,但对美军而言也是一笔相当大的巨款。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因为制造业空心化推高军工产业运转成本,美国军费的实际购买力很低,比如DDG1000采购价为35亿美元,而055采购价为7亿美元,是中国的5倍!以中国军费的角度来看,中国平均每1美元军费所产出的实际效益至少是美国的3倍。

  第二、美军分布在全球的基地和军事行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真正能用在新武器研发和采购的钱少之又少。

  所以,核武器经费再这么涨上去,迟早得挤压其他军种的正常开支。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

  由于核武器经费年年上涨,去年拜登上台后,美军的常规军事力量便遭到多次削减!而且还是冷战结束三十年来,首次因财政困境裁撤规模。

  整个2022财年,在美军传统的九个采购项目中,只有C4I指挥控制情报活动、舰船建造和海事系统、空天和科技四个项目的采购经费有所上涨,剩下五个的经费统统往下调整,且总采购金额下降6%。

  2022财年美国国防财政预算白皮书

  空军方面,F35采购数量削减11架,只采购85架;

  陆军方面,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砍掉22架,UH60黑鹰运输直升机砍掉18架,萨德防空系统砍掉18套,且不再继续采购MQ4无人机。

  海军方面,9架P8A反潜机和27架F18E/F采购数量全部砍掉,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从15架缩减至8架;而被视为未来海战重火力的电磁炮,直接一分钱不给,跟下马没啥区别。

  除此之外,美军在今年还计划退役42架A-10,48架F-15C/D和47架F-16共138架战机,4架E-8“联合星”和全部20架RQ-4“全球鹰”,以及海军方面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4艘濒海战斗舰。

  老实说,这些退役的武器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对的主力,只不过美军的经费太紧张了,必须得退掉。

  有鉴于美军在今年服役的新战机、新战舰数量比不上退役的数量,这将意味着构成美国常规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两只拳头,即空军和海军正式进入大规模萎缩时代!

  2022财年,美国海军装备裁减一览表

  空军和海军为核武器让路,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见的事。

  因为核武器是王炸,象征意义强,但实际效果弱。而由空军和海军构成的全球性常规军事霸权,才是美国在国际地缘政治斗争中,撬动优势向己方倾斜的战略支点。

  你总不可能跟其他大国一杠上,就抬着核武器来吓人吧?

  这不典型的声厉内荏吗?

  是不是有点苏联内味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海空两军云集加勒比海并封锁古巴。苏联由于缺乏常规的远洋军事投送能力,只能抱着核武器这张牌跟美国博弈,但赫鲁晓夫又承担不起打核大战人类灭亡的责任,最后不得不认怂低头。

  这件事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美国对苏联形成战略核优势;二是苏联的退缩使美洲多国不得不重新审视站队问题,以至于莫斯科失去把地缘影响力扩张至美国后院的机会。

  美国其实也意识到自己正重蹈苏联的覆辙,但又没有其他的选择:

  高超音速武器服役不了,美国只有通过疯狂扩核的方式,维持脆弱的核战略优势与平衡。而扩核又需要大量资金,要么冒着丢掉对地区干涉能力变弱的风险缩减常规军事力量,要么核常两手抓。

  但核常两手抓的问题是美国财政没钱了啊,这几年白宫为疫情救市,已经把财政掏得比脸都干净。去年财政总收入7.3万亿美元,支出10.4万亿,财政赤字高达2.7万亿,创下历史第二高记录,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那就只好认怂,跟自己和解了呗。

  这就是美国为什么突然放弃核激进政策,同中俄英法等国发表防止核战争与核军备竞赛的原因之一。

  说来也搞笑,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挥舞核大棒最用力的那个,前有杜鲁门威胁对志愿军使用原子弹,后有美国美国战略司令部理查德叫嚣存在对中俄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结果却被中俄的技术优势一步步逼到苏联的境地,最后无奈举手投降,简直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翻版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9 , Processed in 0.1876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