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95|回复: 0

盛唐如松:印尼的定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4 18: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印尼政府宣布取消为期一个月的煤炭出口禁令。事实上,从颁布这一禁令的2021年12月31日到撤销这一禁令的2022年1月13日,总共也就执行了十二天,在这十二天里,大量煤炭运输船被困在印尼的港口里,据说,昨天这些船已经相继离开印尼,开赴各自的目的地。

  印尼本次设置出口禁令的理由很牵强,说是担心国内的煤炭资源不够用,所以暂停,以保证国内的煤炭使用。而实际上,印尼作为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出口国之一,保证了周边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中国的很大一部分产能用煤,特别是中国,在2021年的煤炭进口量中一度有百分之六十一来自印尼,何况还有日韩呢。如此巨大的出口量,哪怕是微调一点点,也足够印尼自己用的了。所以,印尼的这个理由是摆明了找事儿。

  当初出口禁令这件事出来后,很多人都认为是在针对中国,我对这个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所以,对此并没有展开说。但是没想到,印尼居然连半个月都没有坚持到,就取消了这一禁令,倒是令我很是吃惊。于是就做了一番调研,得出一些想法,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印尼煤炭出口的热潮形成于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紧张之后。自2020年年底,中国开始缩减从澳大利亚进口矿产的数量。而同样盛产煤炭的印尼开始大量承接来自中国的订单。由此,印尼的煤炭出口成为了亚洲的热点。很多人也认为印尼成了中澳关系走弱的最大收益者。

  印尼港口中被滞留的煤炭运输船。

  事实上,煤炭一直就是印尼的主要出口产品。只不过在中澳贸易繁忙的时候,印尼的煤炭主要是出口给日韩等东亚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并不是重点。当然,等到中国不从澳大利亚进口,而转向印尼后,中国巨大的进口量自然很快就超越了日韩的进口从而成为印尼煤炭出口的最大买家。于是,印尼的煤炭似乎也成了和中国密切相关的物资。那么印尼此前的一个月出口禁令无论如何也都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关系。或者不是针对中国,但却一定是针对所有进口国家,也就是印尼希望以一个月的出口禁令来观察自己在亚洲煤炭出口市场具备多大的影响力,然后再决定接下来如何利用这个影响力。

  和我们传统的认知不同,印尼并不算是一个小国家,它在全球算是中等偏上规模的国家。国土面积逶迤西太和南太海域,虽是岛国,但面积非常巨大,人口也有二点七五亿,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虽然其国际影响力和他的面积,人口并不匹配,但这并不妨碍印尼也有自己的大国梦。这个大国梦咱们就不深说了。总之吧,印尼政府是非常希望获得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这次的煤炭操作,算是它的又一次尝试吧。这种尝试,不仅仅出现在当前的佐科政府,以前的印尼政府,未来的印尼政府,都不会放弃这种尝试,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做。

  说了以上这些,主要是为了说明,印尼的煤炭出口虽然影响到了中国,但并不能看作是专门针对中国。

  只是令各位想象不到的是,印尼的出口禁令出来后,反应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韩国与菲律宾。菲律宾我们自不必说,它肯定是对印尼的煤炭进口需求迫切。但菲律宾肯定只是池鱼之灾,而不是印尼想要针对的目标。日韩算是印尼的目标之一,而中国更是主要目标。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可以给予印尼较大的地区话语权,特别是中日,甚至会让印尼得到一部分梦寐以求的国际话语权。

  但为什么日韩的反应最强烈,中国的反应反而较为沉稳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日韩本来的煤炭进口就是较为依赖印尼,第二个则是中国在和澳大利亚关系紧张后,寻求的澳洲煤炭补充地并非印尼一个国家,还有和中国有陆地相邻的俄罗斯与蒙古。其中2021年里有几个月,中国煤炭进口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国家并不是印尼,而是蒙古。所以,在印尼出台禁令后,中国完全可以加大来自蒙古和俄罗斯的进口,也可以让本国国内的产能加大一点。这都是大国对于资源需求所具备的必有弹性。但日韩很难具备这样的弹性,因为他们的需求量相对中国较少,进口国家的开拓也就没有那么广泛,再加上自身并没有煤炭资源的储备,他们对于进口资源的弹性也就变得较窄了。所以,印尼即便有针对中国的意思,但是先猴急起来的却是日韩。

  但日韩的猴急并非印尼取消禁令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印尼本次不到半个月就放弃实验的原因还是在于煤炭本身。煤炭的进出口和其他工业品进出口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煤炭是需要开采的,而开采需要投资,需要一整套的设备,需要一个完备的从开采到运输的流程。这套东西都需要非常巨大的前期投入,一旦终止,极有可能会造成环节断链。断链之后的恢复就再次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也是印尼为什么只是宣布断供一个月的原因。短时间的断链不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是短短十三天时间印尼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了吗?显然不是的,我们可以从中方本次的反应来看,是极为平淡的,就像我对这件事的反应一样,基本没啥反应【当然,进口商和相关产业还是会紧张的,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相关的股市。】

  之所以没啥反应,第一当然是非常清楚印尼想要什么,所以不能惯着,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对于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作为买家,却总是被卖家勒索,偶尔为之还可以,如果形成惯例以后就很难办了。以前我们总是被人诟病买家不如卖家,今后的中国,将会尽量打造自己的买方话语权。第二就是煤炭并非只有印尼一家有,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煤炭资源国,且其煤炭资源基本都在西伯利亚。俄罗斯本身对于煤炭的需求并不大,所以也就没有开采动力,当然高寒地区的开采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果中国真的被其它国家因为煤炭资源而卡脖子,投入资金和科研力量开采俄罗斯西伯利亚煤炭不是不可能,而且我们说了,开采矿产的最大投资都在前期,一旦前期工程完备,以后的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了。对于这一点,所有的资源拥有国都心知肚明,除非你的资源独家拥有,供不应求,否则,你就可能会被打入冷宫。

  更重要的是,如今世界各国在全球变暖旗帜的裹挟下,都在奋不顾身的研发新能源,就连中东的阿联酋和沙特等国都在跟着中美欧后面搞太阳能和潮汐发电。传统能源虽然不能说是日薄西山,但未来的被取代,被弱化却是一定的。除非地球文明因为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倒退。

  在这种预期下,传统能源早点换钱的动力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印尼自然也不例外。毕竟,蒙古的煤矿基本自己没啥用,俄罗斯的煤矿等于还是一片处女地呢。而这些煤矿,都和东亚相连,只要能开采出来,再佐以铁路相连,东亚大陆以后还需要海运煤炭吗?

  以前开发这些煤矿,修建这些铁路或者还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但现在,只要中俄蒙三国愿意携手同心,解决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难事。所困难的就是资金不愿意轻易进去。就像澳洲的煤矿,有多少中国资本在里面呢?如果不是中澳关系闹到这种程度,他们是不愿意转而投资印尼和蒙古的,毕竟和澳洲人一起勾连赚中国大陆的钱,是一件很简单很幸福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把资本转向印尼,印尼就开始拿乔,资本自然也不是特别想动。但如果印尼政府自己断了他们的生财之道,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进入到蒙古乃至俄罗斯矿区。而一旦进入,一旦成熟,再想回去,也就很难了。

  印尼既然决定用断供来测试一下相关的影响力,自然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也一定非常关注此类动向。如果此时中国转而像澳大利亚示弱,希望再次购买澳大利亚的煤矿,印尼并不会着急,因为决定中澳关系的其实是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关系难以缓和,中澳还得风波不断。所以,断供一个月之后,他还会继续出牌。但如果中国开始转向对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开发,那印尼就得赶紧刹车,否则,好不容易从澳洲手里接过来的财气就会长翅膀飞了。所以,经过短短十来天的测试,印尼一定发现,自己的这步棋走的不是很好,除非让日韩鸡飞狗跳,让中国大陆的一些股票炒家有了炒作机会外,对中国本身的影响几乎没有。中国并没有试图像澳洲示弱。既然没有,那就赶紧刹车,免得鸡飞蛋打。

  印尼这件事基本也就是这回事儿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那就是当我们想要利用自身才能获得某些回报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程度,而不能过高的估量自己的实力,从而被社会打脸。

  有些人的能力放在一个小圈子里,看上去的确出类拔萃,但如果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则不一定能够鹤立鸡群。就像印尼,如果它这一招是对付日韩,那可能就会起作用,因为日韩自身的煤炭需求量不足以支撑自己去开发蒙古或西伯利亚的煤炭。但具有庞大需求量的中国,却足以具备这样的动力。

  面对一个社会大环境,我们就要重新对自己的实力进行评估了。这就是定位的问题,不同环境下的定位是需要随时调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03 , Processed in 0.2032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