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52|回复: 0

每日怡见:中国正在成为阿富汗的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7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是偶然间看见一个视频,相当于是纪录片吧。

  就是有一个中国小哥拍客,他现在去阿富汗当地旅游,然后拍自己的所见所闻。

  本文是想通过一叶可知秋角度说明:世界很复杂,有时候更多需要的是先去了解,而不是先入为主的批判。

  壹

  塔利班也成立这么久了,我看了各方面的综合报道,有当地做生意华人反应的情况,也有记者反应的情况。

  实事求是的说,我认为塔利班政权对中国人态度是可以,比较友善。

  当然这不是我建议你乱逛阿富汗,因为阿富汗部分地区治安确实不好。

  比如,中国小哥拍客在取得同意以后,去拍街头全副武装的士兵和装甲车,人家态度也挺友好的。

  中国小哥和塔利班士兵打招呼,塔利班士兵居然还回了句,成龙、李小龙,我们都认识。

  看来私下没有少偷看电影…

  理论上,塔利班是不支持电影的,因为宗教组织比较保守,可见虽然缓慢,但是现代化也在慢慢影响当地人。

  对中国人友好,其实和陌生有关系。

  阿富汗人算南亚人,南亚完全不等于东南亚,差异巨大。

  南亚是中亚、中东、印度这三角之间的一个过渡带。

  阿富汗社会规则方面是中东特性,也有中亚游牧民族的习俗,饮食也有印度特性,倒不是说和印度一样脏,比印度还是干净多了,而是他们也很喜欢吃咖喱和馕。

  就整个泛中东地区吧,实际上当地人对中国人没什么概念。

  中国人没侵略过他们,多数一辈子也没有见过中国人。

  泛中东地区的人对东亚面孔都没什么感觉,谈不上很好,也谈不上有恶意。

  更多是类似老乡对外地人第一次见面,礼貌性打招呼、招待的那种热情。

  不过我建议复杂看待这种热情招待(后面说)。

  贰

  拍完街头塔利班以后,这个中国小哥拍客中间有二段去当地人家里做客。

  下面这是两个阿富汗本地的翻译,会说中文,带着中国小哥去做客。

  你会发现很有意思,中间这个阿富汗小哥自我介绍叫张阿里,长得非常像中国人,甚至比染黄发的拍客更像中国人。

  这里面可是别有洞天的故事。

  当年蒙古西征,有大量的中国蒙古族就来到了阿富汗,后被当地同化(现在叫阿富汗哈扎拉族)。

  但是面孔还保留着东亚面孔,没有完全混血入当地。

  阿里是中东宗教社会常见的名字,张是典型的中国汉姓。

  为什么张阿里会取个汉姓?

  因为阿富汗确实太穷了,这就是古人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上我非贬义,我只是想说中国现在强大了,华夏文明很辉煌,所以张阿里取名字的时候,直接取了个汉名。

  当然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祖国强大,自然就对周围会产生向心力,连阿富汗当地东亚面孔都感觉中国亲戚关系有自豪感。

  叁

  最开始做客,中国小哥去的是一个阿富汗中产阶级家里。

  当地中产家里还是有点简装的。

  至于材料方面,想都不用想,从防盗门、煤气罐、天花板吊顶、茶壶、玻璃杯,都是中国来的。

  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塔利班打下阿富汗之前,中国经济早就在当地“一统江山”了。

  不过有一说一,阿富汗的伙食可能会让韩国人破防…

  因为阿富汗的中产都比“宇宙国”吃得好…

  阿富汗人均月入几百人民币。视频里面这两个人月收入400美元,算中高,一个月差不多收入就2531人民币,年收入也就是3万块人民币多点。

  2019年,韩国工薪阶层平均年薪374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3万元)。

  月收入400美元,在阿富汗就是中高收入了,但是在韩国几乎是绝对赤贫了。

  但是你看看下面,这是阿富汗人招待中国小哥的,这是一个阿富汗中产阶级拿出来的招待水平。

  餐前水果:

  主食是藏红花米饭+羊骨炖肉+馕。

  下面这是一个嫁到韩国的网友拍的,在韩国日常饮食。

  拍的主人也没有任何恶意,就是普通人日常晒一下生活,但是网友全部绷不住了,破防了…

  看上图,视频文字介绍写着,评论区告诉我,你最想尝一下第几勺?

  我能说我一口都不想吃吗…

  真到这个程度?是啊,真就是这样艰苦!

  这种菜无论你怎么炫耀,无论你怎么告诉我对韩国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味,我都感觉难以接受!啧啧,太咸了啊!

  我算明白为什么韩剧癌症女主角多了…

  除了泡菜就是泡菜,吃的甚至还不如阿富汗中产!

  虽然说阿富汗中产阶级也不是天天这样吃大餐,但是韩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啊,你这也太夸张了…更夸张的是,这不是抹黑,是事实。

  肆

  中国小哥多次在当地人家、学校里做客拍摄的时候,我敏锐的发现了一个细节。

  那就是躲躲闪闪的女性,中国小哥要去厨房看看的时候,刚开始男主人老婆还是在的,后面马上都躲进房间了。

  我不确定是不是两个都是他老婆,但很可能是,因为阿富汗确实是允许一夫多妻的。

  而且不希望女性抛头露面的,当地女的基本看见镜头都会躲开。

  中国小哥去阿富汗当地汉语学校的时候,学校里面女老师全程用警惕的余光看拍客小哥,感觉女老师很紧张。

  我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目前阿富汗女性地位有一些模糊的地方。

  塔利班本质宗教组织,而为了稳定社会过度,塔利班目前采取的较为宽容的方式。

  在国际强大目光的压力下,保留了很多其实塔利班不喜欢的内容,比如女性可以受教育,可以出国留学。

  即使是我们,中国不干涉内政,但是也对塔利班提过人权保障建议。

  所以目前阿富汗前世俗政府(伪政府)的大量学校项目还是留下来的。

  阿富汗女性现在是可以上大学,也能出来留学的,没有西方抹黑的那么夸张。

  但是确实有限制,而且这个汉语学校还是男女混合上课的,没有分开,之前塔利班说要分开的。

  外国人去拍阿富汗女学生,塔利班就真的喜欢吗?塔利班只是暂时的敢怒不敢言。

  其实也不说不敢言,是过渡需要的时候,塔利班会忍着,但是内心肯定是不开心的。

  中国小哥最后走的时候,和男老师就是握手。

  中国小哥下意识也准备去和女老师握手的时候。

  女老师笑着谢绝了,中国小哥也突然意识到,对,我们是不能握手的,这是当地规定。

  这就是复杂性。

  阿富汗当地人对中国人态度可以,确实很热情、淳朴。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和火焰保持适当的距离,你会感觉温暖;但是如果你靠的过近,则会引火烧身。

  虽然他们对中国人态度可以,但是阿富汗本质毕竟是宗教部落社会。

  别看见阿富汗人对你好,你就按照中国习俗去回礼,还是要先了解。

  这不是说对你好的阿富汗人就一定是假的,而是我们社会准则确实不一样。

  打比方,你去按照中国习俗,热切的去感谢人家阿富汗嫂子,人家老公搞不好觉得你侵犯他老婆,气的要批了你。

  再比如,假设你看见一个阿富汗人对你友善,你可千万别聊什么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层面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根本没得聊。

  如果你给阿富汗人讲社会主义、无神论,可能在对方听来,这些话和骂人没什么区别。

  在泛中东地区,骂人最难听的话就是,你是无神论者。

  而且当年阿富汗人捍卫自己的宗教社会,打的就是苏联。

  下面这是一个传奇的阿富汗当地家庭,4代都在参与阿富汗战争,最开始祖爷爷是打英国,英国走了以后,后辈们打苏修、打美军、打美国扶持的伪军…

  左边这爷爷身体素质很牛,只有一只脚,靠两个架子走路,居然在岩壁上健步如飞,比中国小哥轻松多了。

  也好似在说着一件事,那就是阿富汗人民是骁勇善战的。

  在阿富汗的土地上,阿富汗人民有信心击溃任何侵略者。

  如果真聊意识形态,大家猜这些热情、朴素的当地人对红色什么态度?

  因为苏修的原因,人家可能看红色,就和我们看日本鬼子是差不多的感受。

  而且就算没有苏修,我也很难相信这些部落村民会对红色感兴趣。

  我只能感慨毛主席的伟大,大多数时候先进思想传播是极为艰苦的,而且还得巧妙的适合当地,这是很不容易的。

  以上,这也是中国人和全世界人打交道要记住的一点。

  你不要以为你认同的社会准则,就是对方认可的社会准则,也不要试图去说服对方的三观。

  文明和文明之间是和而不同的。

  有可以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是很不同的地方,你说服不了阿富汗人接受男女平等,我们也无法接受他们那一套。

  其实真正最大的尊敬方式,就是孔子说的,敬而远之。

  在你本土,你习惯我尊重。

  但是我们本土不搞这一套,各过各的也挺好。

  伍

  阿富汗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城市里面其实还可以,有现代化的理发店,头发做的可以,比想象中的强很多。

  但是最穷的阿富汗人却住在山洞里面。

  这也是阿富汗社会存在城乡撕裂的一个缩影。

  城市谈不上富裕,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下,阿富汗城市也在多多少少在现代化。

  但是在阿富汗农村,很多人还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活,甚至生活里面没有电子设备。

  这可能就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了,阿富汗是我国的邻国,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邻国。

  虽然阿富汗不富裕,但是如果可以从中国学到一些适合用于阿富汗本土的脱贫方法。

  逐渐努力去弥合这些差距,阿富汗也就可以增加更多社会共识了。

  而无论如何,这是西式票选制度下,绝对无法做到的,做到这些需要阿富汗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治理队伍,不过这倒也是他们自己探索的事情了。

  令人开心的是,现在阿富汗很多人确实正在富起来,富起来的性质有点类似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倒爷。

  很多阿富汗人来中国义乌进货,只要可以运输回到阿富汗,他们就可以成为当地的高收入群体。

  中国=繁荣、富裕、有做生意的机会,已经普遍成为了阿富汗当地有识之士的共识,当地人眼里中国才是真正的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有一个贫困的小学生在做擦鞋工作赚钱,中国小哥看他没什么生意,就照护了他的生意,多给了点,还去商场给小男孩买了件衣服。

  有意思的是,去商场的时候,衣服上印着的也是中文。

  最后,在这个寒冷的阿富汗冬天,这个小男孩露出了微笑,也许中国小哥的这个行为会改变他一辈子。

  其实我不是太赞同多给当地人钱,因为很多会给他们养成坏习惯,但是买衣服这个事我是理解的。

  我认为做多少工作给多少钱。

  但是送礼物的话,那就是一码归一码,纯粹是自己的好意,和工作没关系。

  不过这也是小问题了。

  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实际上我看这个纪录片的感受就是,阿富汗经济非常非常依赖中国。

  阿富汗人虽然社会价值观严重和中国不一样,却很尊重中国人。

  如果有一天我们和全体阿富汗人的关系好了,他们成为我们重要贸易枢纽的时候,也许这就是对帝国主义最大的讽刺。

  苏联的钢铁洪流没有征服阿富汗。

  美国的飞机大炮没有征服阿富汗。

  但是全体阿富汗人正在成为中国的好朋友,这是远胜刀剑的胜利,也许这就是王道吧。

  没有铸造刀剑的能力,全世界不会服你。

  但是有铸造刀剑的能力,却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全世界也不会服你。

  阿富汗过客无数,我却相信,中国不会是阿富汗的过客。

  我们是好邻居,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们能理解你们的不易和落魄,因为…

  我们也曾被人数落过、不理解过,身为巨龙,但是我们却能对任何一草一木,都能做到感同身受。

  这就是中国,一个温良的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45 , Processed in 0.3908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