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15|回复: 0

卡夫卡:医药的这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4 19: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有个新粉给我私信,问:滴滴半价抄底被套,现在骨折了,该咋办,有没有可能再涨起来?

  我不知道美国投资者抑或者是那些幕后的资本大佬怎么看,也许人家钱多人傻,非要拉个虎虎生威,秀秀自己的财富,但滴滴的这门生意,从根本上算是完了。

  遥想几年前,滴滴傲慢的拒绝配合警方,玩什么性感的密闭空间社交,最后连累了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滴滴还是那个滴滴,依旧牛逼炸天,甚至湖畔大学的同党们,集体站出来支持那位了不起的柳总裁,因为人家背后站着的是中国资本教父。

  现在呢?教父天天在网络上被人锤,这种级别的网曝要是搁在以前,怕是那些敢瞎比比的人个个都没好日子过。

  时代不同了,资本无序扩张的并非是被口头上叫停了一下,而是遭遇到了全面的严厉管制。

  很简单,做大蛋糕的时候,讲的是效率,争快就好了,到了蛋糕稳定下来的时候,就要考量分蛋糕是否公平。

  以滴滴为例,当初大家都在讨论探索,如何将全国的各种运营车辆给全面管制起来,但不能你一家关起来了,然后以规模优势,对内勒索所有的参与者,对外再拿去出卖给外国资本,

  说的严重点,侵夺公权力,打包卖给外国,这论个汉奸行为不过分吧。

  当你搞懂了为何滴滴腰斩以后再腰斩,都还没完,就知道,为啥医药这一年全面被砸。

  我们也不去讨论柳资本跟医药之间的关系,这里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是有些个股被他们看中,必然是必然有大量他们关联的资金要介入进来,因为本身医药资本扩张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侵夺公权力。

  公立医院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医疗体系还是占主导地位,随着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人国人也受惠得以享受医疗救济,但是这里就存在大量的套利空间。

  1月29日,爆出来一个大案子,知名药企阿斯利康卷入了骗保丑闻中。

  为啥外企要伙同骗保,说白了,还是眼馋社保体系里的利益,这些医药企业们卖出的天价药,要靠这些天价药的销量节节提升来把医药资本扩张的目的给达成了,但现实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承受能力,跟不上医药资本贪婪的胃口,那怎么办?

  想办法让社会来背锅呗,阿斯利康是篡改基因检测结果骗保,有些人是忽悠患者做不必要的手术,太HIGH了,还整了个“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招牌给挂上了。

  还有些企业,为了扩张,把黑手伸向了儿童和他们的家长,用各种诱骗,欺诈的行为让孩子们注射不必要的激素,引来了新华社的质疑。

  还有的企业,搞专科医院,大搞黑金游戏,让正规医院的医生充当中介,把人眼睛弄得快瞎了,都能把自己摘出来。

  这里很多的玩法都是瞄准了居民医保的大池子。

  很简单,社会在进步,从前那种勒逼个人就能达成扩张目的的,走到某个拐点,就难以为继了,只能趴在社保体系上当硕鼠了。

  从前无论是莆田系,民营医院,不良药企还是别的什么,他们面对的都是单打独斗的老百姓。

  我们老家当地镇子的首富,在本地也算是横着走的人物,为了自己孩子能长得更体面,花了不少钱去打针,结果呢,身高没见长多少,轮椅坐了两年才站起来了,到处去闹腾,但在大资本面前,他有算的了什么呢?

  一个乡间的土包子罢了,被人当了韭菜随便割,无非是韭菜杆子粗了点,还真把自己当木本了?最后反正就自己认栽了。

  别说他了,就连抗疫中出名的武汉女医生艾芬,被爱尔给治了,吃了大亏,但爱尔受了损失吗?

  去年一度坏消息传出来以后,爱尔的股价还跌了一下,很快又再创新高了,但是到现在,爱尔终究还是栽了,因为爱尔的手术,很大一部分都要走社保的账。

  如果只是医生在其中拿黑钱,忽悠患者去做医美消费,这就没办法说啥了,所以你看,最后来来去去,医美的纠纷都是民事官司,除非你真搞出大事来了。

  但是眼科手术却是纳入社保的,你通过公立医院的医生,诱骗患者来民营医院做手术,这侵害的对象就是医保资金了。

  上升到这种层次的调查,假如运气好的,或者能不扩大化被打击,罚款了事,但扩张的逻辑就没了。

  我们去理解所谓医药大白马,真的那种按部就班的,没有被资本介入太深的,其实市盈率都不高,真正拿到炒高市盈率的,能暴涨的个股,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资本无序扩张的逻辑奏效了。

  比如说爱尔,打了五折多以后,还有60多倍的市盈率。

  一旦过度扩张中骗保被提溜出来以后,接下来的就是业绩下滑。

  很简单,人口基数就那么大,你爱尔的病人多了,对应的就是公立医院的病人少了,但是医保基金又会偏向谁呢?

  你这样一算,自然就明白了,戴维斯双击要来了。

  如果我们再复盘这几年的医疗大白马疯狂扩张之路,就能看出,这些白马背上背着都是谁,谁又在一边疯狂的去设法推广民营医院,一面又疯狂的去推动民营医院进社保体系,老百姓自己掏不出钱那么多钱来,可以想更高层次的办法啊,人家学白左圣母的一套,不就能绑架舆论,继而搞道德全面绑架了?

  天价的,用途很受怀疑的药品,都进了医保体系。

  单个的医院跟大医药公司以对接,根本没有议价空间,所以最后就出台了一个医药集采。

  我在网络上找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文件,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去年集采出事,就是另一家华北制药主动断供,巧的是,华北制药也是河北的医药企业。

  我不瞎联想,但资本市场告诉你,他们是怎么看待那些大白马的拳头产品进集采的,看看长春高新的三个跌停就知道了。

  单个的医院,单个的患者对付强势的药企是没有办法的,但换成医保局来谈,那就是资本傻眼了。

  里面的逻辑很简单,既然你资本要绑架舆论,让全民来承担你扩张的成本,那么就得换个讨价还价的对象,谁也不能私下去搞灰色地带了。

  最后结果必然是,真正有广泛,普遍疗效的药品、耗材,都由医保的专业人士带量来跟你企业谈,而那些小众,其实并没有太大卵用的药,进不了社保集采体系,其实已经注定了自己未来发展前景有限,资本在背后就是再着急,都轮不到他插话。

  所以你以为资本无序扩张只在平台上吗?

  医药板块里当然有长期被低估的企业,说出来可能让人觉得心酸,人家说不定真的一直做的都是老老实实,简单,实用有效的药,噱头搞不上去,增速就没那么好看,毕竟你不能让人没事就吃那些不能给大红包的药吧。

  以我们现在的社会实情,高增长背后到底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

  这些心照不宣的小秘密算是一种牢靠利益联盟背后的默契吧,一直有人去抗辩,但是人是不能战胜魔法的。

  最后是魔法战胜了魔法,新冠疫情里,大量的医保经费都要去抗击疫情,那么整体资金池子就开始吃紧了,有些本来可以容忍的灰色地带就要被清理了,双管齐下,今年医疗的预期就非常难看了。

  一种利益链在构建过程中,它通过不停的利益刺激,各方参与者都在正向反馈,因此力量越来越强大,但从来打击是来降维的。

  所以葛女神本身的逻辑就错了,医药有它的本心和目的,为人民群众健康而追求发展,暴利,疯狂扩张这是在保护谁的利益?

  没了暴利和疯狂扩张,这又是打了谁的脸?

  泡沫到现在并没有真正出清,很多政策的靴子还没有落地,往往政策底下面再摔几个跟头,才到结结实实的市场底。

  突然想起春节前爆火的预制菜,越来越多的预制菜上了年夜饭的餐桌,这又是对谁的降维打击呢?

  多思考,虎年会更好,祝大家新春顺遂,阖家欢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3:22 , Processed in 0.1407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