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60|回复: 4

北春:历史的迷雾——苏军出兵东北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3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夏的长春,正是杨树开花的季节,长春城里满街都长着枝叶茂盛的杨树,以至满城杨花飘飞,白絮状的杨花就像雪花一般飘飘渺渺,漫天飞舞,这似乎成了长春街头夏日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记得宋代诗人说“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直扑行人面”,读此句我以为是诗人的夸张,但行走在长春街头,当杨花不依不饶地直向我的颜面扑来时,我才明白,杨花的“飞扬跋扈”的确名不虚传。

  2010年6月上旬,我因工作原因从南方来到北国春城长春,闲来无事,我总是漫步于杨花飞舞的街头。长春的主要商业街是红旗路,这里行人如潮,车水龙马,道不尽的繁华似绵。我不明白这条街为什么不改建为步行街,国内城市的主要商业街,大都步行街化了。行至人民大街,又是一处热闹的盛况,沿人民大街往南,至西安大路口,有一处圆形的街心花园,名为人民广场,广场中央,高耸着一座石碑,问一问长春人,才知是“苏军解放东北纪念碑”。没想到,在长春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竟然有一座苏军进兵东北纪念碑!它就象我眼前挥之不去的杨花一样,不知迷惑了多少中国人,使多少中国人对苏军进入东北产生了历史的误区:

  误区之一:苏军歼灭了百万日本精锐关东军,解放了东北。

  其实,日本关东军从未有百万之众,它在极盛时期也不过六、七十万兵力,它们作为侵华日军的总预备队,随着日中战争和日美战争的抽紧,这些关东军不断被抽调至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争,至1945年8月苏军进兵中国东北前夕,关东军只有九个师团,约十万兵力,再加上临时拼凑的日本在华侨民及公职人员,总共不过二十五万人,它们建制残缺,武器不足,士气低落,没有战争经验,与其说他们是一群“精锐之师”,不如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关东军的战斗力之低下,人们可想而知。

  这样一支关东军,当面临苏军百万大军的凌厉攻势时,显然不堪一击。此时,随着中国战场的胶着状态和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的大举反攻,尤其是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已经呈现着总崩溃的迹象,日本天皇已经拟定了向中美英三国广播的投降书,准备在8月10日播出。斯大林在获知此消息后,就在日本即将投降的前一天,即1945年8月9日,突然宣布对日本宣战,命令百万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兵分几路向日本关东军进攻,关东军统帅部在苏军进兵当天就决定放弃满州,苏军并未遇到日本关东军的坚强有力的抵抗,只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零星战斗,两三天功夫,苏军即占领东北全境。由此可知,日本关东军的歼灭与东北的解放,与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完全无关。苏联红军与其说是来解放东北的,不如说是来抢夺战后的胜利果实的。如果苏军不出兵东北,东北照样被解放,日本关东军将会和内地百万侵华日军一样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误区之二:苏军是应中国政府的请求出兵东北的。

  苏军开进中国东北是在1945年8月9日,它是根据1945年初它与美英两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中的《秘密协定》出兵东北的。美国鉴于自己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的损失太大,迫切希望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出兵,以期减缓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减少美军的伤亡。斯大林乘势提出了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即获取在中国东北的各项权益,支持外蒙脱离中国。美英两国求苏对日作战非常心切,就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条件,于是美英苏三国就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这个协定披露之后,国民政府立即表示愤怒,并向美国牺牲盟友的行径表示抗议。紧接着,斯大林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尽快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逼使中国承认《秘密协定》,让苏联名正言顺地获取它在中国东北和外蒙的各项权益。此后不久,美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原子弹,这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足以使日本投降,因而也就不再需要苏军帮忙出兵东北了,所以美国要求中国政府不要屈服于苏联人,不要在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上向苏联人让步。国民政府也深知,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就意味着承认《雅尔塔秘密协定》,也就意味着承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各项不当权益,承认外蒙独立。所以,国民政府一直拖延谈判,不想与苏联签订类似于“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直到8月9日,斯大林眼看日本快要宣布投降了,如果还要等到与中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再进兵中国东北,就抢不到战后的胜利的果实了,于是斯大林悍然单方面决定,向中国东北进兵。苏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全东北。此后,斯大林以东北为“人质”,胁迫国民政府,如果再不承认外蒙独立,不承认苏联在东北的权益,苏军就占着东北不走,并且还要让内蒙独立。斯大林的这一强盗行径让国民政府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只得于8月14日,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误区之三:苏军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值得中国人民感谢和纪念。

  前文提到,苏军是打着对日本作战的幌子来侵占我国东北、推动外蒙独立的,所以,苏军根本不是什么正义之师,也不是仁义之师,苏军占领东北短短半年时间,所到之处却干尽了坏事,它掠夺中国财产,奸淫中国妇女,枪杀中国军民,助长国共内战,其令人发指的行径,比日本关东军好不了多少。

  苏联根本不把中国作为“盟国”对待,如果它认同中国为盟国,苏军在中国东北就应该尊重中国人民,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可是苏军士兵却肆意奸淫中国妇女,使得东北留下了大量的中苏混血儿。苏军还把东北日本人留下来的机器设备物件作为战利品运回苏联,其价值估计有百亿美元之多,它简直把中国作为战败国来肆意蹂躏。苏军把这些“战利品”运至苏联后,并没有用上正途,而是废弃在荒野,斯大林就这么损,他宁可让这些先进机械设备成为废品,也不要让它们服务于中国的战后重建。所以,苏军的种种劣行,根本不值得中国人民感谢和纪念,相反,应该受到中国人民的永远的谴责。

  苏军占领东北后,立即在东北各大城市建造“苏军解放东北纪念碑”,以宣扬苏军的“丰功伟绩”,苏联人有意要造成一种假相,以便让中国人记往:是它们把东北从日本人的铁蹄下解放出来的,因此,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应该感谢它们。苏联的这一目的还真达到了,自从“苏军纪念碑”建立以来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年的8月9日,在这个苏军出兵东北的纪念日,都有不少的中国官方和民间人士来到苏军纪念碑,向纪念碑敬献花蓝,凭吊苏军“烈士”,缅怀苏军“伟业”。

  遍布于东北各地如长春、大连、旅顺、哈尔滨以及在黑河等地的苏军纪念碑,造型不一,风格迥异,颇有美感,唯其如此,才具有更大的迷惑性。时至今日,苏军出兵东北的真相已经大白,历史的迷雾正在散去,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民早已把“苏军解放纪念碑”拆毁了,我们东北的中国人,却还在悉心保护东北各地的“苏军纪念碑”,并对它们顶礼模拜,东北人怎么一点民族尊严都没有呢?

  远望这座高耸的“苏军解放东北纪念碑”,我本想进入圆形的绿树环绕的人民广场,想就近看一眼碑身,但广场周围都用栏杆围住,无法入内,只能从广场外围远眺。这座高耸的苏军纪念碑,呈方柱形,高约20米,直指长春的天空,纪念碑顶部,是一架苏式图2轰炸机模型,它给我带来的全身心的震撼,至今难以忘却。的确,还有什么比那钢铁怪物更能象征着一个霸道成性的强国对一个束手待毙的弱国的鄙视和侮慢呢?它逼真忠实地记录了苏俄征服者把中国东北大好河山无情地踩在脚下的历史一瞬间,而那征服者的铁蹄,竟然是由被征服者们心甘情愿捧上宝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1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就你知道真相?装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00:4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也没有太出格。苏联当时出兵还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利益,哪里有一点国际主义精神?还不是想在中国的战后格局里分一杯羹。恶毒的分裂了外蒙,居心不良。共产党进入东北,作为相同的意识形态政党,苏联人是如何对待进入东北的共产党部队的呢?有很多资料是可以查的。我们中国人是知恩必报的,苏联人毕竟还是打败了日本鬼子的关东军,还是帮了我们的,还是要感谢他们的,但是用不住把他供上高高的神坛。至于纪念碑让他存在也有好处,至少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悲惨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中国还要别的国家帮我们抵抗侵略。这是民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6 15: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装纯”太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7 15: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斯大林思路一以贯之:谋取太平洋出海口一直是沙俄、前苏联梦寐以求的目标,那就是攫取中国东北----日俄战争前把中国东北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抗日战争末期出兵东北、挑起朝鲜半岛南北战争等等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民族需要两大洋的出海口,可知道,在大西洋,俄罗斯的出海口并不顺畅,谋求太平洋的出海口当然是其迫切的需要。放在俄罗斯全球战略的视野,谋取中国东北是其必然的选择,所以,斯大林的强盗行径一点也不难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12 , Processed in 0.1094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