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7|回复: 0

每日怡见:长津湖之水门桥:我们曾经对峙过的绝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8 1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门桥,我怎么感觉,不好看?

  看过《长津湖》,加上我是志愿军的“粉丝”,所以续集水门桥我肯定必看。

  之所以我说自己是志愿军的“粉丝”,是因为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说自己是志愿军精神的追随者,感觉有点过于抬举自己了,我不配。

  我只是想表达志愿军是我最崇拜的群体。

  壹:初看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给看的差点晕了,一方面主要是过年睡太晚,一方面是给炸麻了,就是有点不适应这种电影。

  从结构角度来说,我觉得一个完整的剧情,应该是起承转合的,水门桥从头到尾都在打,过渡调剂的文戏有,但是不多,不停的炸,感觉确实难受。

  看的很痛苦…

  截止2月6日,《长津湖之水门桥》24.02亿,估计后续票房还会涨很多。

  我不是不尊重英烈,而是感觉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能说我感觉不好看,就扣帽子我不爱国吧?

  我不敢说主流评价认为不好看,但是我相信有上面这种感觉的不止我一个。

  这种评价,社交媒体上我也看见部分同感的。

  我不想隐藏、美化这些事,如果不实事求是,只可能造成大家反而对爱国主义敬而远之。

  看完以后我就去查资料,看各种史料和分析。

  ——后来我的感受慢慢就开始变化了。

  我意识到,我觉得不好看,是因为看的角度有问题。

  我写这个文章,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在重蹈覆辙我的观影经历。

  调整心里预期以后,你才能有最佳的观影体验。

  贰:惨烈

  电影水门桥历史不复杂,就是被志愿军打败的美军要逃命,水门桥是美军逃命的关键要道,所以就有了志愿军炸水门桥的任务。

  看了相关历史以后,我才彻底理解了,为什么我会感觉水门桥不“好看”。

  概括就是太惨了,悲壮固然悲壮,但是我还是心疼的志愿军说一句,太惨了。

  说一个现实背景:

  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是正在民族觉醒的,但是过去我们确实基本是看西方电影长大的,因为当年我们文化产业是绝对弱势。

  这就导致我们习惯了以美国、西方视角的电影叙事。

  比如,不知道你有没有过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超级英雄?

  很多人写过这个话题,从文化层面讲的颇多,比如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搞个人英雄主义。

  但还是没说到关键点。

  这也可能就是以后“国产战争片”和“西方战争片”关键差异的地方。

  你看美国人拍二战电影,经常就和超级英雄故事混合起来编剧,比如设定美国队长参加了二战,和盟军一起打击纳粹,战场上美国队长各种英姿飒爽、力挽狂澜,礼赞美利坚国威。

  比如美国队长电影里面有一段戏,就是美军成员被纳粹九头蛇抓了,所有人都说没救了,然后美队仅凭自己一己之力、单刀赴会,拯救万军于水火之中。

  美国队长是科幻战争片,美队设定是被超级血清强化的人,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孤胆英雄。

  美国以二战为背景拍美国队长,那为什么咱大中华不以二战为背景拍个中国队长?

  其实有过,比如《抗日奇侠》,被骂的很厉害

  实际上美国队长剧情本质就是抗德奇侠,双方除了特效和编剧能力,在核心上和《抗日奇侠》没什么区别。

  抛开集体主义文化来说,最大的原因就是二战中,中美是完全不同的经历和视角。

  美国二战的视角,是他先围观全世界打成一片火海,大发战争财。然后再以史诗级的强大国力,把全球从法西斯的魔爪下解放出来,这是什么剧本?

  ——简直就是经典的个人英雄主义爽文啊!

  美国二战是有牺牲,但是美国二战历史整体的基调就是暴打法西斯,我大美利坚天下无敌。

  这种情况下,二战对美国并不是完全痛苦的历史。

  甚至说起来感觉很爽,得写个爽文,拍个美国队长畅快一把。

  但是中国二战历史是什么样的经历?

  何等的惨烈,抗战胜利,何尝又不是苦扛!我们是全民族以死战的决心,等到转机耗死了日本啊!

  中国抗战军民伤亡超3500万

  《论持久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何尝不是中国国力极其孱弱的铁证?

  《论持久战》大白话意思就是中国以人命耗死日本,我这么说不是不尊敬伟人的论持久战,而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曾经对峙过的局面是多么的绝望。

  残酷的世界,并没有给当时的中国,有权利去选择救命的方法。

  叁:幻灭与唯物主义

  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偏弱,但是小说领域却不弱,甚至可能比美国、日本还强,我们的网文是很有战斗力的,数量、质量、商业化都很成功。

  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为11.3亿元,增速高达145%,用户规模增速达到160.4%。预计到2021年年底,中国网文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将成倍增长,有望突破30亿元,中国网文的海外用户规模也可能达到1.45亿人。

  中国小说是不弱的。

  但是你可以去观察一个点。

  在国内小说热门玄幻、修仙、魔幻、超能力英雄…超现实领域,很少有把背景放在中国近代史的。

  因为中国近代史太惨了,惨到了不留给国人一丝幻想,那些玄幻、修仙、超能力剧情在中国近代史背景下,根本没法写。

  如果真有存在中国神仙。

  如果真有存在中国的修真者。

  如果真有存在中国的魔法师。

  如果真有存在中国的超能力英雄。

  那为什么你们不救救被列强分食的清末?

  那为什么你们不救救被鸦片战争、被八国联军践踏的中国?

  那为什么你们不救救被日本鬼子肆意屠杀的南京人民、全体中国人民?

  那为什么你们不帮帮被整个西方世界封锁的新中国?

  当我们近代面临弹尽粮绝,整个文明即将覆灭、崩塌的时候,神在哪?仙在哪?超能力者在哪?…

  ——都死哪去了?

  我看过美国漫威的漫画,记得好像还有剧情描写雷神托尔参加了二战,暴打纳粹九头蛇的,故事挺有意思的,剧情挺好看的。

  但是这种剧情是没有任何中国人敢写的。

  雷神是西方北欧神话的神,雷神参加二战的剧情。

  对应的话,就相当于齐天大圣参加抗日战争,暴打日本鬼子。

  你觉得上面这故事讲的下去吗?

  东方神话——本质在中国近代史就死了,此后的中国,必然是高度现实主义、脱胎换骨的中国。

  因为西方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绝望,所以他们还可以对各种神话、架空、超脱的事情有幻想的空间,不用那么的现实主义。

  但是中国不行。

  我们的近代黑暗到了可以绝对的宣告:

  “上帝已死,天下无神。”

  我说的“上帝已死”意思是所有超现实的幻想全部死亡。

  也许1840年以后,对中国人来说所有神就全部死了。

  这就是为什么先辈会说: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感觉近代中国人在文化上,其实对什么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来佛这些传统神仙是有恨意的。

  如果你们真的存在,为什么不救我们?

  近代的中国,被神明遗忘,我们是靠自己站起来的!靠自己!

  肆:中国电影自己的路

  我意识到这一切后,不说其他人,我才明白为什么我自己第一反应感觉水门桥不好看。

  ——因为是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过去还是美国大片看多了,美国大片是美国人视角讲故事,基本套路就是美国主角天下无敌,逆转乾坤,大杀四方。

  而水门桥是什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水门桥从头到尾炸,我深刻体会以后,才意识到这就是目前表现志愿军最好的方式之一。

  电影最后,男主角所在的队伍全部牺牲,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西方军队公认的铁律是损失超过了30%的部队就不能作战了,但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祖国,有志愿军队伍就算伤亡95%以上,还在作战!

  水门桥原型之一郭荣熙,他参与了当年的炸桥任务,有多残酷?他说一个排的战士全牺牲了…

  当你在电影院感觉被炸麻了的时候,这其实就是水门桥拍的好的地方。

  因为现实就是我们没有制空权,是真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

  美国战争电影还可以安排一部分相对安静的文戏,来调剂一下,比如美国队长失落的时候,可以伤心、安静的去喝一杯。

  可真实的志愿军哪有这种条件?

  没有制空权,就是片可不得安宁,哪怕就是文戏讲话,也讲不全,就是经常讲一半就又遭遇空袭了,更别提喝酒搞个文戏抒情了。

  拍的好不代表你会爽,更可能意味着你会很痛。

  也许就是太痛苦了,刚开始我看见是错愕的、甚至内心有点不想面对。

  在这个繁荣昌盛的2022年新年,水门桥把我们拉回了那个深渊。

  当年志愿军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成功炸毁了三次水门桥,而之后我们体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第一炸:在12月1日,志愿军就派了一个小分队把水门桥炸毁了。

  农业国的我们,“天真”的以为这座桥没个十天半个月修不好,结果工业国美利坚工兵营居然只用半天就把桥给修好了。

  第二炸:在12月4日晚上组织了第二次炸桥,这一次志愿军不仅仅把桥炸了,还把相关的架桥材料也摧毁了。没想到美军工兵营利用残留的根部基座和携带的钢制材料,只用一天又修建了一座能够让坦克通行的钢木结构桥梁!

  在第二炸以后,为了阻止志愿军再次炸桥,美军在水门桥附近派重兵把守,还布置了40多辆坦克,是绝对的重火力压制。

  但是,但是,但是,志愿军又再次行动了!

  第三炸:在12月6日晚上,志愿军冒着重重炮火,再一次把水门桥给炸毁了,而且把桥梁的基座也炸毁了。

  什么是中国军人?什么是信仰?什么是铁军?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完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重火力压制下,从低处打高地,硬是第三次再炸了水门桥!

  可…绝望来了。

  美国命令自己在日本扶持的三菱重工连夜赶制了8套钢制M-2标准桥梁,每套M-2钢材重达1.1吨,通过运输机直接空降水门桥。

  在12月8日下午4点,又重新建立起了一座钢结构的水门桥,这个桥质量有多好?连重型装备也能过!

  这就是整个水门桥电影后期的收尾,就好像一巴掌打在了中国人的脸上,告诉了我们熟悉,但是又很久没听见过的那句话:

  “落后就会挨打”。

  为什么中国要发了疯一样的搞工业化,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大过年的看悲壮、悲惨的故事,又怎么可能开心呢?

  但我最终还是意识到,也许这就是中国电影自己的路。

  但我最终还是意识到,其实这确实是一部隐藏幸福与希望的电影。

  西方电影、美国好莱坞大片我看多以后,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但是说不上来的地方。

  我后来终于想通了,就是那股不接地气的感觉。

  美国是西方文明的继承者,西方文明在北美这个富饶的土地上发展到巅峰,他们靠着杀戮、殖民、掠夺称霸世界。

  他们看世界是俯视的,有一股强烈的傲慢感,动不动我要拯救谁,各种口号都是张口闭口拯救全人类,有一种自己差什么就补什么的感觉。

  真正对中国这些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曾经有过辉煌文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看见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经历是痛苦的、是苦难的、是向死而生的、是复兴、是自救。

  公知经常喜欢解构爱国主义,说什么任何苦难都是不值得歌颂的,我是反对这种论调的。

  某公知号的言论

  我们歌颂的重点,并不是苦难经历的苦,不是歌颂黑暗。

  而是歌颂苦难中的人,他们以自己生命为代价,在黑暗中为民族点燃希望的星星之火。

  电影最后,吴京饰演的二哥伍千里死了,弟弟伍万里差点也死了。

  但是机缘巧合下,伍千里的遗体挡住了火焰喷射器,燃烧了自己,给差点冻死的弟弟变成了温暖的火堆,就好似一片黑暗中的光明。

  那一瞬间,我仿佛感觉,光照进了残酷的黑暗森林。

  有人说弟弟伍万里怎么感觉好似有主角光环一样?这是天大的误会,因为只有活下来的人,才能有机会成为电影原型,给我们讲清楚当年现场是怎么回事。

  志愿军们的经历,就好像陈奕迅的那首《孤勇者》歌词一样: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水门桥不是拍的不好,而是去面对我们曾经的伤痕累累,需要勇气。

  也许好的电影,未必看完会快乐的,也可能是沉痛的。人有七情六欲,情感是丰富的,沉痛也是众多情感中的一种。

  但当我看见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的时候,我意识到水门桥并不是纯粹的沉痛,当年美国是基建狂魔,可今天美国制造业早已空心化,看见今天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强大的基建能力。

  港珠澳大桥

  这样看,谁能说水门桥最后不是一个幸福的结局呢?

  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个面对美国强大国力只能傻眼的农业国了,志愿军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要一代代人传承好!

  春节带孩子看看这种有分量感、厚重感的电影也不错,也许当时第一反应你不会感觉很精彩,但是当你阅读够多志愿军战士的历史以后,你会慢慢理解的。

  理解了当初的不易,才能更好体会今天的幸福。

  永远记住这一切,奋发图强,才不会吃美帝的二遍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01 , Processed in 0.5160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