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5|回复: 0

戎评:大战箭在弦上?留给各方的时间,不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19: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危机的动静越闹越大,拜登甚至在与欧盟的视频会议中,给出了准确的行动时间表:俄罗斯最早将在2月16日发动攻击,方式可能包括导弹袭击和网络攻击。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2月10日,是乌克兰局势很关键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危机一度曾朝趋于稳定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俄法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会晤后,普京不仅同意在演习结束后撤出部署在白俄罗斯的军队,而且还表示愿意尽一切努力同西方国家达成共识。

  但在2月10日后,局势陡然猛转——

  当天,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敦促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立即离开,称俄罗斯可能很快就会开始对乌克兰发动袭击,任何在乌克兰的美国人无论如何都要在接下来的24至48小时内离开。而后,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十余国家迅速跟进,呼吁本国公民离开。

  同一天晚上,美国援助的130吨军事装备,紧急运抵乌克兰。

  11日,白宫提醒美国芯片产业,要做好俄罗斯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威胁采取报复性措施,以阻止美国获取芯片的关键材料。

  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Techcet的数据,美国35%的钯元素来自俄罗斯,而90%以上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来自冲突的另一大主角乌克兰。

  前者经常被用于传感器和存储器,同时还是一些封装技术的电镀原材料;后者是做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零部件,是俄罗斯钢铁制造业的副产品,经俄罗斯一级供应商向下游沉淀后在乌克兰提纯。

  接到白宫的通知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立即向成员发出一封电子邮件,以评估芯片制造重要原材料供应面临的地缘风险。

  12日,一向低调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突然宣布,为应对可能爆发的乌克兰战争,国家已经紧急采购了盐、面粉、豆类等民生物资。

  此举令外界更加坚信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因为塞尔维亚是内陆国家,既不靠海也不产盐,且其周边基本被北约成员国所包围,真打起来的话,东欧险象环生的乱局极有可能导致塞尔维亚的进出口通道受阻,多屯点物资有备无患。

  重点就在这里:

  现在大家都说乌克兰爆发战争是美国故意渲染危险气氛,而塞尔维亚在这个节骨眼上囤积物资,无疑会增强美国的说服力。但问题是,塞尔维亚和武契奇本人的政治立场均不亲美,压根没必要也不会在如此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给美国打辅助。

  所以,可能性只剩下最后一个: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地区小国的塞尔维亚或许是通过某种特殊渠道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那2月10日究竟发生了何事,以至于局势会猛然恶化到即将开战的消息满天飞的地步呢?

  答案跟这条新闻密切相关

  ——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美国的年度通货膨胀率上涨6.2%,创1982年2月以来30年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居民生活成本在原就很高的基础上继续飙升!

  2021年底,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需要多花3500美元,才能买到与2020年相同价值的商品。

  虽然CPI目前还没有打破1982年的历史峰值,但那会留给白宫改革的经济环境完全不是当下能比拟的。

  以ICT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在阿波罗计划的六十年代后半叶开始酝酿,经过七十年政策性的军转民产业扶持,到八十年代初其成果基本从实验室转化为能催生大规模经济效益的产品。

  此时,金融资本集团的代言人里根入驻白宫,并推行主张绝对自由化、绝对市场化和绝对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一方面刺激了企业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八十年代美国确立起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策略,专利保护被空前强化,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代表着信息革命摇篮的硅谷,加快了技术的孵化。

  另一方面,推动了产业革命的成果向全球扩散:去政府监管化是市场化的一大诉求,以前发达国家向外部转移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严格审核,但在新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干预和资本趋利的影响之下,美国企业把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业向各种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东亚转移。

  至此,东亚全面融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

  而东亚的经济腾飞对美国带来了两种好处:一是美国产品多了一块消费潜力巨大的出口市场;二是东亚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对从事国际结算货币即美元的天量需求稀释了70年代以来因美元超发而导致的通胀,并带动美元创下由最低点的不到90涨至164.72点,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1971年~1985年美元指数走势

  与此同时,里根忽悠加尔铁里打响马岛战争,致使地区投资环境恶化,撬动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的资本,集体撤资逃往美国避险。不到两年时间,美国三大股市一扫之前的颓势牛气冲天,通胀率从最高峰的15%回落到3%,GDP增速从负值一路干到逆天的7.4%。

  要知道,能在体量本就足够大的美国创下高位数的经济增长率,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随后,美国经济迎来自美元黄金霸权解体后的首个大爆发大增长的时代!

  1975年~1985年美国GDP历年增长率,1982年,美国GDP增速为负1.8%

  总结一下美国从大通胀时代走向里根经济传奇的三大要素——

  第一、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梯度越高,竞争力越强,在国际市场上赚取的高附加值越多。

  第二、新自由主义改革: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推动产成果向全球扩散。

  第三、制造战争吸引资本回流:大发展和大剥削同时进行,辉煌更甚。

  四十年河东河西后,留给拜登能打的牌还剩几张?

  技术革命是有的,以人工智能、5G、新能源、量子通信技术、虚拟现实、可控核聚变为突破口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里又略微有些不同点。

  上个世纪的ICT革命,是美国独享,欧洲、日本都是等到八十年代美国把锅里的肉吃完了,才分到一点碎肉残汤的。

  而眼下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美国不但无法做到独享,且劣势一览无余。

  中国和欧洲,都是美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里有力的竞争者,尤其是手握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两大优势的中国,产业链优势意味着在中国的任何技术能用最短的时间转化为具备经济效益且可规模化量产的商品,消费市场优势则意味着企业能够快速盈利,然后再用这些钱研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进一步坐稳自己在市场上的优势!

  美国呢?

  技术高度肯定是有的,但缺乏技术变现的产业链和消费市场,对从事实业资本的吸引力大幅下降。2021年,除了人工智能之外,全球资本对中国的5G、新能源等高端产业的投资都要高于美国。

  再说新自由主义运动,八十年代里根改革的成功,让一大群市场原教旨信徒将私有化视为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必由之路。但归根结底,产业革命美国经济这盘大菜的猪肉,新自由主义仅仅是起到加速食物烹饪的菜籽油。

  没有菜籽油,用猪肉里自带猪油依旧能把菜烧得有滋有味,只不过烹饪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而没有猪肉的菜籽油,谁敢就这么干喝?

  谁喝谁肠胃不适!

  你看看九十年代从华盛顿共识开始搞新自由主义的拉美,既没有产业,也没有消费市场,干喝菜籽油后,分分钟躺板板:在1992年~2001年的10年中,拉美国家的GDP年经济增长率只有1.8%,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还大幅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7.3%,且社会上大部分财富被一小撮富人中饱私囊后流入了近在咫尺的美国。

  而即便是美国,在产业链控制权转移到中国手里后,新自由主义泛滥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分化已经达到1900年大淘金时代以来,最严重的地步。

  所以,当下摆在美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制造战争配合加息,诱使地区资本逃往美国!

  在30万亿国债和十几万亿美元大放水的双层重压前,美国如今的窟窿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大,拉美俄罗斯这些小经济体量的国家已经满足不了,只有GDP体量在10万亿美元以上的中国和欧洲能补。

  论动机,美国肯定最想拿中国开刀,拜登执政这一年来,从外交到内政再到东亚地区形势,疯狂打了很多张牌,目的就是想让中国接盘,但都被我们一一化解了。

  阿拉斯加会晤,中国凌厉回击,不再承认美国治理模式的合法性。

  桂林会谈,准备联合俄罗斯另起炉灶,向世界提供一套全新的治理方案。

  天津会谈,我们先发制人,中国正一改过去积极防御的姿态,转向全面的主动进攻,以此夺取斗争的主动权。

  这一番组合拳打下来,给美国收拾得进退失据,气急败坏的老拜登拉着日本就打算将台海局势往死里坑,企图通过把中国既定历史进程,渲染到亚洲大规模局部战争的高度,来增加国际资本对大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进而诱使东亚地区资本向美国窜逃。没曾想又被中国收拾立陶宛的杀鸡儆猴和隔山打牛两套战术,又给打懵了。

  在中国被频频磕碎牙齿的美国,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找欧盟这颗软柿子捏,这就是为什么台海局势的葫刚按下去,乌克兰那边又起了瓢的原因。

  前段时间,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说,莫斯科已经在边境地区集结了超过7成的战力,随着2月中旬地面结冰硬化、重型设备可以通行,俄罗斯最短7天内、最迟几周内就将入侵乌克兰。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对!

  上图是乌克兰全年温度曲线图。

  乌克兰大地封冻的时间,集中在一月份和二月份,进入三月份以后温度就开始回暖,地面逐渐解冻,而这时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成的翻浆,会导致俄军重型机械化装备推进困难。

  所以,从军事角度来看,留给俄军行动的窗口期,不会超过半个月。

  半个月时间,足够俄军完成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最高政治诉求,即沿第聂伯河划江而治吗?

  我看悬!毕竟俄军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从未展开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乌克兰又不是格鲁吉亚那样的小国,国防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就算战斗力水平再不济,拿人命填也能守住12天。

  一旦拖过最后的封冻期,俄军的进攻节奏便会因翻浆放缓,战局一慢下来,那就容易给其他介入行动创造机会。

  如果我是俄军,要么在1月中旬动手,要么就等到6月份入夏,届时翻浆期已过且日照时间长的乌克兰,更利于俄军的突击行动。历史上,纳粹德国便是在六月份对苏联发起入侵的,只是苏军太能扛了,从夏季拖到冬季,活生生把德军给拖垮了。

  但现在打与不打的主动权似乎不在俄罗斯手里,只要美国愿意,有一千种办法从中挑起俄乌的战事。这不,就在前两天,美国海军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闯入俄罗斯在千岛群岛附近的领海。

  俄罗斯方面似乎也在做完全准备,12日,俄外交官和领事人员开始陆续离开乌克兰。同一天,有视频拍摄到俄军有大批直升机向俄乌边境地区移动。

  从照片的轮廓来看,有点像卡52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掩护地面部队推进是标准的陆战模式

  看到这,之前还很淡定的乌克兰坐不住了,13日,乌克兰外交部照会欧安组织,要求在48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评估俄罗斯军队在乌俄边境的行动。乌克兰当然知道俄罗斯目前不想打,至少在6月份翻浆期前不会动手,但问题是万一美国从中作梗,俄罗斯又将计就计呢?

  普京的战略手腕太飘忽不定了,常人难以琢磨,从突袭普里什蒂纳机场到俄格战争再到出兵克里米亚和叙利亚,事前有谁算中了他的路子?

  百年大变局这个“变”字,就在于世事变化莫测,变幻无常。

  没有谁能100%的押准历史发展的脉络。

  美国通胀和债务水平已经处于高得不能再高的位置,三月份加息在即,拜登狗急跳墙的可能性非常大,留给各方的时间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9:02 , Processed in 0.1406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