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94|回复: 0

徐吉军:谁把辉瑞口服药,鼓吹成特效药?有一股力量又在搅风搅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2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11月5日辉瑞宣布新冠口服药Paxlovid,可降低89%的重症或者死亡风险,轻症病人在家疗养时可自行口服用药,效果超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莫努匹韦。

  2022年2月11日,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英文名Paxlovid)进口注册。

  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

  进口注册,意味着允许进入中国市场;附条件批准,要看条件是否容易达成。目前看,所附的条件要求基本上没有约束意义。

  在辉瑞的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片上市之前,美国药企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已经上市。

  2021年,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努匹韦(Molnupiravir)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众多授权或批准。2021年短短几个月,莫努匹韦销售额为9.52亿美元。这个数字金额可谓十分惊人!

  中国的新冠口服药物,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2021年11月初的消息,多家中国药企的新冠治疗特效药研发进展顺利,并将成为治愈危重患者的有力武器。主要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开拓药业研发的普克鲁胺是全球唯一一个进入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小分子口服药物。

  此前,君实生物的首款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埃特司韦单抗已在海外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目前来看,中国药企在新冠口服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也比较顺利,并未缺席这场防疫大战。

  对于防疫大局来讲,期待快捷有效的药物出现,是所有人的愿望。

  关于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从2020年开始至今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在试验失败的基础上继续试验,这就是现代科学的典型研究方法。没有药物,人们就会感觉到恐慌。有了药物,人们会感觉到安心。但是药物失败带给人的这种失望感,杀伤力也是非常大的。

  关于世界各国对新冠病毒口服药物的研制工作,汉唐乐见其成。不管是美国药企还是中国药企,只要能够研制出有效降低病毒杀伤力,保障人们健康的药物就有利于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这是一个站在人类共同命运共同体高度的大前提。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汉唐更希望中国药企研制的药物更加有效,成本更低,可以为本国人民提供更有效的保障。至少在药物安全可控的角度,有利于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在保证财富不外流的角度,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

  围绕辉瑞药物的进口,媒体又挑起了一场本来不应该存在的争论。

  关键就是有一部分媒体错误使用了非标准名词,将辉瑞口服药物称为新冠病毒“特效药”。特效药这个名词显然不专业、不科学、不客观。

  所谓的特效药应该是药到病除,但是目前看各国的口服药物,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怎么能称为特效药呢?

  事实上,新冠病毒并不存在特效药。各国药企本身也只是发布了药物的名称和治疗效果,并没有自称为特效药。

  反而是一些中国媒体在传播的时候,有意无意的使用了特效药这种名词。对应的国外媒体也并没有使用特效药这个名词。

  一部分国内媒体唯恐天下不乱,似乎带着崇洋媚外的心理,有意夸大。外国药物的效果,冠之以特效的名字。这是非常不专业的媒体操作。

  这种不专业的态度,已经多次引发国内舆论分裂,造成内耗。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搅动风雨?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

  其实对于中国而言,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够迅速可控地实现新冠肺炎的治疗,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中国药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药物研发能力,当然应该优先扶持使用本国的药物。如果中国药企能够迅速生产出有效的药物,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全面推广。美国会扶持美国药企,中国当然会扶持本国的药企。

  但是一定会有一部分人质疑生产中国药品的这些企业,有的是外资控股的企业,有的是外资参股的企业,诸如此类的话题,无休止煽动情绪,吸引流量。

  在这种舆论眼里,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不重要,尊严和大节最重要,即便是不要命也要节操也要纯粹的国产。

  这种保守主义的思维一直弥漫在新冠疫情的防控过程之中。

  不管是中国的药物还是国外的药物,只要物美价廉,还能起到效果,就可以接受。在病毒面前,不能因为民族主义情绪就盲目抵制外国药物,健康第一是关键。

  不要忘了,中国的药物也在国外使用,也在国外销售。如果各国都站在保守主义的立场上拒绝使用外国药物,那么对人类肯定是一场不可承受的灾难。

  关于全球防疫,所有的手段都是一场竞赛,如果我有对方没有,我们就会占据优势;如果对方有我们没有,我们就会站在劣势。

  关于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国有一部分声音,一直抵制疫苗的作用,同时也反对西医西药参与治疗。假如按照这个逻辑,在新冠疫情防控之中,中国的现代化药企缺席了这场竞赛,最终西方国家的药企成功研制出药物,而我们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那么我们可能会被迫采购并大规模使用用西方的药物。

  因此,全国防疫一盘棋中西医并举一起参与防疫,各展所能,抗击疫魔。在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的同时,还能支援世界各国防疫,为国家创造宝贵的财富。这一直是中国在新冠疫情中最大的优势。

  中医中药在国内治疗新冠肺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过,中医治疗新冠患者在特定阶段需要一人一方,再加上中医汤剂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药不容易大规模普及更不容易出口创收。

  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前提下,同时推进口服药物的研发,两者并不矛盾,并行不悖更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生物医药领域和病毒研究领域,在全球占据明显的优势。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根据全球各大药企2020年处方药销售额进行综合排序,发布了“2021年全球TOP50制药企业排行榜”。

  中国最大的药企云南白药排名34位,销售额47.41亿美元,研发费用0.26亿美元;而排名第一的罗氏销售额高达474.92亿美元,研发费用113.01亿美元。

  中外药企不仅业绩差距非常明显,研发投入差距更大,在这种背景下,很难保证一定能够在将来实现反超。单纯按照逻辑推导未来趋势,没有外力介入的话根本不存在反超的可能。

  如此巨大的差距,依然没有让那些沉醉于内斗的人警醒。一天到晚鼓噪各种内耗的论调,客观上就是帮助外国药企在中国巩固优势!

  中国作为追赶者,必须坚决跟进,大力推进生物医药和病毒的相关研究,否则将来在医药健康领域就会更加受制于人。

  世界不会一成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很难随机应变。

  中国目前需要凝聚力量,大力推动中国药企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扶持中国本国药物企业跟进全球最新科技研究,奋起直追,扩大市场规模,为世界各国人民服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绝对避免内斗,避免中西医互相对立的情况,全力以赴弥合中西医的分歧,大力提升中医中药的地位,使中国传统优势领域得以巩固发展。

  在推动中医中药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主观上否定并打压西医。对于中国来说,未来最佳方向就是中西医并举,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将传承于西方的现代医学体系彻底完成其中国化进程。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任何事物一旦融入中国,实现中国化,就会实现升华甚至涅槃重生。

  期待中国本土医疗医药行业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3:34 , Processed in 0.3908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