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04|回复: 0

龙凯锋:2022年,美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中俄战略反击的时机已经来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5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战争也好,斗争也罢,都符合毛主席提出的三阶段论。就是把战争和斗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往往在战略反攻阶段,开始占据战略主动的一方,会提出谈判求和的要求,这是斗争乃至战争的规律。

  比如朝鲜战争,上甘岭战役就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转入反攻阶段的一个标志。上甘岭战役发生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国意识到在朝鲜战争中不可能获胜,害怕中朝军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把美国及其所谓的“联合国军”赶下海,才决定签订停战协议。可以说,这是美国的明智之举。

  02

  美国为什么要打上甘岭战役?

  我认为有三个目的:

  一是美军试探我军阵地战能力,看阵地战是否有胜利的可能。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阵地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决定战争胜负的走向。上甘岭战役是阵地战的极限模式,上甘岭战役美军的失败,证明在阵地战方面,美军不可能胜利,这迫使美国不得不选择谈判停战。

  二是警告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能进行战略反攻。上甘岭战役,美国调集了大量的飞机、火炮和坦克,发挥了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美国用强大的火力告诉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并没有失败,依然有强大的实力,中朝军队不可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三是美国想体面地不是以失败者的身份结束战争,所以需要打一场展示美军火力优势的战役,给中朝军队一次心理上的震慑。到1952 年10月份时,美国败局已定,为了在谈判中不妥协不露怯,所以美军集中优势火力打一场战役,向中朝展示实力和决心,以此体面地结束战争。

  03

  2022年,美国会爆发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吗?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一个战略标志。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全球战略扩张的标志。2020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美国战略收缩的标志。美国对中俄的战略进攻,也是从苏联解体、冷战后结束开始的。2001年中俄成立上合组织,是战略防御美国进攻。所以,从美国全球扩张的战略阶段划分,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1990年-2008年,是美国战略进攻阶段。此期间,美国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全球战略进攻受阻伊朗和朝鲜,与中俄处于战略相持阶段。2008年-2022年,是美国霸权与中俄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而目前的乌克兰战争和台海战争,将是中俄与美国打的上甘岭战役。

  特朗普时期,就想和中俄谈判,与中俄是边打边谈。这类似于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1951年7月就想和中朝谈判,最后打打谈谈,到1953年7月才谈成停战协定,前后历时2年。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与美国处于边打边谈阶段,一直到现在的乌克兰冲突,都是美俄之间边打边谈的体现;从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到2018年的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到台湾问题的斗争,都是中美之间边打边谈的体现。

  所以,从斗争的态势看,中俄与美国的斗争,已经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如果美国不早点与中俄达成战略协议,随着斗争的深入,美国必然爆发严重的内外危机,从而丧失二战后和冷战后的既得利益,即丧失对德国、日本、韩国、中东乃至中东欧的殖民权。

  目前美国极力炒作乌克兰危机,有掩盖金融危机爆发的迹象,类似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状况。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也是极力挑起战争,来驱赶全球资本到美国救市,最后失败,不得不到处求救。2008年,美国挑起俄格战争和利用陈水扁制造台海危机,与现在的手法如出一辙。

  2022年,美国会爆发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吗?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8:35 , Processed in 0.2970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