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68|回复: 0

杨国英:突发!一个全新的战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7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俄选择中文开撕,

  折射出中国的重要性。

  今天,很突然,针对乌克兰的舆论战,英国和俄罗斯竟然以中文开撕。

  围绕乌克兰,英俄开辟了一个全球舆论的新战场。

  你没有看错!

  就在今天中午,英国首相选择微博和推特,对俄罗斯进行舆论开战,而不是以往纯粹靠推特进行舌战。

  这是罕见的,也还是有点意味的。

  大国舆论战,开始展开了对中文世界的争夺。

  这毫无疑问,说明中国在全球重大的政经议题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使不动声色,全世界也不再会漠视中国的存在。

  其实,不仅全球舆论战场,开始重视中国,全球商品定价权,甚至都开始依赖中国。

  比如原油。

  按照惯例,美联储缩水,会导致原油和黄金的下跌。

  但是,1月2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明确缩水,仅对黄金构成了连续三天的大跌,而对同期的国际油价,却丝毫无一丝负面冲击,不仅没有负面冲击,同期国际油价甚至还明显上涨了。

  原油价格的岿然不动,其实是对美联储的打脸。

  在这一反常态走势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力量的崛起,中东原油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主动选择拥抱中国。

  注意,在美联储1月26日明确缩水前的半个月,正是王毅外长在无锡与中东主要产油大国进行密集外交之旅的时候,包括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伊朗等中东多国外长。

  现在复盘,中东外长密集的无锡之行,对同期的国际油价是有反射性的,正是1月中旬看似不相关的中东外长无锡之行,决定了1月26日美联储明确缩水后,国际油价一反常态的稳中有升走势。

  然后,又是冬奥会中东多个国家元首的来华,国际油价进一步趋稳——这就是大国外交对金融市场的反射性。

  可以进一步衍生,最近两个月新能源的大幅回调,是不是也与中东原油对中国的积极拥抱间接相关,因为,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原油需求量。

  当然,这样的逻辑衍生,不一定完全客观,但是,多一些金融市场的反射性,尤其是超验的反射性进行推理,这并不是坏事。

  还有,中东原油大国对中国的拥抱,如果投之以人民币石油捆绑的预期,我们报之以原油价格的阶段性托底之礼。

  那么,我们对国际油价的阶段性托底,重点只能新增额外需求进行支撑,毕竟,我们碳中和的大方向是不可能因之改变的。

  这个额外需求,大概率只能是传统石化行业,所以,几乎在国际油价不受美联储缩水冲击的同时,A股的石化行业,也走出了一波渐进向上的走势。

  大国博弈,无论是中美,还是美俄,无非是寻找一个文化(意识形态)与经济(金融)的平衡点,文化往往是表象,金融往往是本质。

  但是,对平衡点的选择,谁找到的平衡点相对较佳,这还是要看具体国家功力的。

  当然,投资也概莫能外,无论是对趋势的研判,还是行业和个股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功夫在诗外,又何尝不是在寻找一个相对较佳的平衡点。

  今天,英俄围绕乌克兰选择中文开撕,这是一个重磅信号。

  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全球重大争端,会主动选择中文世界的舆论场。

  未来,也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全球大宗商品,会主动选择中国作为全球定价基石。

  而这一切,都必将对全球金融和中国金融产生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反射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8:59 , Processed in 0.3751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