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7|回复: 0

刘晓博:“金融核弹”扔出,有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说中的“金融核弹”,终于来了?!

  今天凌晨,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发布对俄制裁联合声明,决定将俄罗斯从SWIFT系统中移出。

  而这个制裁措施,一向被认为是“金融核弹”。现在“核弹”来了,影响将会有多大?

  先说一下,“SWIFT系统”是什么。

  SWIFT,中文全称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它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该机构成立于1973年,是一个连接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机构使用它来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

  SWIFT不是跨国支付系统本身,而是为跨国支付提供重要辅助作用的“电信系统”。

  上图是跨国支付系统的流程,SWIFT系统主要用于信息流传递,不涉及清算,也不影响资金流。它是汇款人发出指令、提供收款人信息(包括收款行、收款人姓名)时使用的,也是核对跨国支付是否正确的依据。

  如果没有了这个系统的辅助,跨国支付效率将大大降低。替代方式是,要么走其他渠道,要么用传真来传递信息。

  在国际贸易、大额支付中,大家还是习惯使用“SWIFT系统”来协助支付。目前有超过200个国家、地区的11000家银行,在国际支付中使用“SWIFT系统”。

  “SWIFT系统”有两大交换中心,分别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此外还在27个金融中心城市设立办公室(比如北京、上海、香港)。这些中心城市的业务,会被优先处理。

  但只有“SWIFT系统”是无法完成国际支付的,比如美国的跨境支付系统,是基于SWIFT+CHIPS+ Fedwire的系统架构。欧元区的国际支付系统, 是基于TARGET+SWIFT的系统架构。

  如果美欧决定把俄罗斯全面赶出“SWIFT系统”,这相当于“全面封号”或“全面封杀”,影响将极大。

  因为俄罗斯的国际贸易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整体效率下降,最终会导致石油、天然气、小麦、煤炭等资源价格大涨。

  这就是我昨天在文章里说的俄乌战争的“第二冲击波”。“第二冲击波”主要来自制裁和反制裁。

  在谈到“SWIFT系统”杀伤力的时候,大家一般会拿伊朗举例。因为在2012年、2018年,SWIFT两次切断了受欧盟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与SWIFT系统间的联系。其结果是:伊朗和欧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剧烈下降了85%。

  但这不全是SWIFT的“功劳”,西方还全面禁止了伊朗的石油贸易,所以才影响这么大。

  那么这次对俄罗斯的影响,会有多大?

  如果你细读媒体的报道,就会发现:所谓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并不是全面封号,而是局部封号。我看到了两种表述方式:

  1、美国及其盟国承诺将选定的俄罗斯银行从SWIFT系统中移出;

  2、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

  所以,欧美举起的是金融核弹,但扔下的仍然是常规炸弹,只是威力比较大而已。

  俄罗斯有多少家银行使用SWIFT系统,我暂时没有准确数据,但80家到100家应该有。如果选业务量最大的8家到10家“封号”,其实影响也大不到哪里,还有80%到90%的银行渠道可以使用,企业换一家银行就是了。

  对于被“封号”的银行来说,杀伤力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客户和业务的大量流失,股价会暴跌。但对于整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仍然是有限的。

  欧美为什么不敢对俄罗斯“全面封号”?

  他们担心“反作用力”。因为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此外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度也非常高。再加上“俄罗斯+乌克兰”在小麦、玉米、食用油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欧美也不愿意看到,制裁最终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粮食价格暴涨。

  到那时,惩罚的就不仅仅是俄罗斯,还惩罚了全世界。

  俄罗斯如果被逼急了,宣布天然气、石油、小麦停止出口三个月,那国际油价还不飙升到148美元/桶以上!至于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也会涨到一个令人瞠目的水平,并最终让欧洲电价、CPI全面飙升。

  杀敌1000、自损800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妙。

  另外,制裁还可能让“被制裁国”不断完善自己,变得更加有“免疫性”。比如2014年克里米亚那一轮制裁启动的时候,俄罗斯当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小麦和玉米。但最近几年经过大规模开垦,增加种植面积,俄罗斯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

  2014年,美国还下令让Visa和万事达组织制裁俄罗斯。那时,连俄罗斯的国内支付都高度依赖Visa和万事达。受到制裁之后,俄罗斯向中国银联取经,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支付卡公司(NSPK)和Mir支付系统,基本实现了国内支付的转型。

  即便如此,这个制裁决定还是会带来短期的冲击波。下周,下面几个板块可能会出现波动:

  1、石油、天然气、煤炭。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第三大煤炭出口国,还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来源地。

  对俄罗斯主要银行的“封号”,一定会拖累俄罗斯的出口,而且可能还会引发俄罗斯的反制。所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可能出现反弹,至少会在2022年在高位运行。

  2、加密货币

  俄乌战争目前对加密货币的刺激尚不明显,但下周可能会有一波上涨。加密货币本身就有避险功能,并有替代黄金的趋势。

  随着制裁加剧,将有更多的俄罗斯富人增持加密货币。因为这部分财富很难被冻结,很容易“越境”,是洗钱的好渠道。

  此前有报道说:俄罗斯政府估计其公民持有价值214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约占全球总量的12%。未来,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增持加密货币。

  3、数字货币概念股

  在中国股市里,有数字货币概念股,估计也会活跃。

  美国对俄罗斯动用了“金融核武”,虽然暂时力度不大,未来会不会升级也很难讲。而且美国也有人建议,在贸易战中对中国使用这一招。

  中国该怎样避险?只能是两个选项: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国际支付系统和辅助系统,另一方面加紧数字货币的研发、推广。

  数字货币广泛使用之后,“SWIFT系统”的价值将大大降低,甚至最终归零。

  中国早在于2012年4月就开始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并在2015年10月正式启动。CIPS共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9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148个国家和地区。

  有分析者认为,美欧对俄罗斯在“SWIFT系统”的封号后,俄罗斯会倾向于使用中国的“CIPS系统”或者欧元支付,最终导致美元霸权终结。

  这个看法有点夸张,俄罗斯每年的进出口总值大约跟深圳一个城市相当,略低于越南。俄罗斯是否使用“SWIFT系统”,对该系统无足轻重。另外,俄罗斯全面转而使用中国的“CIPS系统”可能性也不太大。俄罗斯应该倾向于建立自己完整的国际支付系统。

  最后说一下,俄乌局势对中国楼市的影响。

  大家普遍的担心是:由于国际油价、气价、粮食价格受到战争影响,势必高位运行,最终会不会制约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让降息、降准的幅度减少,最终让楼市变冷?

  我的看法是:能源、粮食价格高企,的确会影响通胀。中国的CPI下半年会有明显上涨,猪周期也会发挥作用。所以今年降准、降息的空间的确会被压缩。

  但要看到,LPR降息,也就是基准利率降息空间本来就不大。对于楼市来说,更大的降息空间是“加点降息”。此前1年多,央行针对楼市实施了定向加息,现在把这部分降下来就足够了,远远超过了LPR降息的空间。

  LPR今年接下来能降低超过20个基点就非常不错了,但很多城市的“加点”已经降低了超过50个基点,甚至超过了100个基点。另外,束缚楼市的还有限购、限价、限贷、限售、限商等,还有首付比例、公积金额度、个税等。这些都可以调整。

  所以,活跃楼市工具非常多。而整个2022年,楼市的基本面都将是向好的。只有极少数城市,可能因为过热而收紧,大部分还是会倾向于宽松。而且真正的发力,是在两会之后,尤其是下半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0:26 , Processed in 0.2033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