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6|回复: 0

虚声:俄乌大战中的6大微妙角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 19: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战争搞到现在,大家都在尽情表演。

  有人演技获得了认可,赢得满堂彩;有人演技不好,挨了骂。

  但有几位角色演得很好,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处境比较微妙。

  微妙角色一,塔利班

  自从美国撤离阿富汗之后,塔利班的热度大幅下降。很多时候,吃瓜江湖中甚至忘却了这位曾经的流量明星。

  塔利班的诉求一直是获取国际主流国家的认可,但是国际社会貌似把它遗忘了。所以每当有国际热点时,塔利班也要适当刷刷存在感。

  在之前的国际博弈中,塔利班都是扮演拿枪的角色。这次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塔利班发了一个声明:呼吁俄乌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

  声明的大意:

  呼吁对平民伤亡的真实可能性表示关切。

  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停止采取可能加剧暴力的立场。

  呼吁冲突双方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危机。

  呼吁各方注意保障在乌克兰的阿富汗学生和移民的生命安全。

  看这内容和语气,很像东方大国外交部副本。有趣的是,塔利班还没有被联合国与俄罗斯从恐怖组织名单中移除。这相当于“恐怖组织”呼吁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不要那么野蛮。

  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塔利班已经学会了做一个斯文人。

  对塔利班来说,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学会做斯文人是基本条件。客观来说,塔利班重新获得阿富汗统治权之后,日子并不好过。他们急需用各种办法获得国际认可与援助。

  微妙角色二,伊朗

  乌克兰这边开打之前,伊朗是另一个敏感点。美国在伊朗周边布局多年,一直没敢动手。美军从阿富汗撤离之后,伊朗就安全了,但仍然被美国和西方制裁得很难受。

  这段时间伊朗一直和西方在“核协议”问题上拉锯。

  但就在大家都关注俄乌战争时,伊朗外长发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声明:如果西方各方表现出真正的意愿,伊朗准备立即达成一项良好的核协议。

  看到伊朗这个声明,还是有几分诧异的。因为就在26日,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把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

  这个制裁被称为所谓的金融核武器。打个比方说,就好比个人不能用银联,只能靠现金。如此一来,俄罗斯企业搞国际贸易的成本大幅提升。

  要知道美国威胁伊朗时,俄罗斯可是伊朗强有力的后台。现在俄罗斯出兵进攻乌克兰,在国际舆论中被西方空前孤立,伊朗并没有站出来声援。

  后来想想也明白了。俄罗斯被制裁之后,油气市场出现巨大缺口。而伊朗有着天量的油气资源,正好可以填补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

  这要紧的关口,伊朗和俄罗斯的关系现出了塑料姐妹花的原形。当然伊朗这番动作也容易理解。毕竟伊朗自己被制裁得也不好过,如果能趁机解除制裁,也是好事。

  和阿富汗一样,伊朗也在寻找机会让西方解除制裁。

  微妙角色三,德国

  为什么说德国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呢?

  德国总理舒尔茨做了这样几个动作:

  1、德国政府正在通过一个特别基金,提供 1000 亿欧元用于投资德国联邦国防军和军备项目。

  2、从现在开始,德国每年在国防上的花费将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

  ——德国GDP大约4万亿,2%的比例就是八百亿美元,妥妥地排在中美之后,世界第三。

  3、将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以及500 枚毒刺地对空导弹和多门榴弹炮。

  ——这些武器可以帮助对抗俄罗斯的飞机和坦克。

  这位舒尔茨完全推翻了前任默克尔与俄罗斯友好的路线,站到了俄罗斯对立面。要知道在默克尔时代,特朗普跑到欧洲威逼利诱让德国提升军费开支,都没能得逞。

  默克尔刚离任,舒尔茨就大刀阔斧地干。如果仅仅是反对俄罗斯,德国也未必需要这么大动作。德国把军费提升这么高,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要重新武装了。

  或许若干年之后,这场俄乌之战的最大后果之一,便是重新激活了德国。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忍了十多年,重新武装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已经七十多年了,德国又得到重新武装的机会。

  如果德国重新武装,北约内部裂痕会更大,拜登估计会睡不着觉;欧盟内部,法国同样会感受到威胁。

  德国这次会如何影响世界,拭目以待。

  微妙角色4,印度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美舆论集体轰炸俄罗斯。

  过去几年,印度在碰瓷中国的过程中获得不少美、欧、俄的援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印太小帮派又搞得飞起。

  所以这次,西方希望印度也站出来指责俄罗斯。

  结果印度愣是装傻充愣,在联合国安理会临时会议上,印度代表在讲话中既不提及乌克兰主权的问题,更没有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只是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回到外交谈判解决问题的途径上来。反正语调和中国差不多。

  印度这个态度让美国很恼火,但也没辙。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智囊发推表示,印度不谴责俄罗斯,这是一个让人感到“震惊”的消息。

  或许吃瓜群众很纳闷:印度难道是拿错剧本了?

  实际上印度和(苏)俄一直是传统好友。苏联时代对印度全方位援助,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不停地给印度送钱送武器。

  苏联解体时,印度虽然坑了苏联一大笔钱(趁卢布贬值时,用卢布还债)。

  俄罗斯时代,又把这笔钱坑回来了(用航母和战机)。

  此后俄印两国关系一直很不赖。中印冲突时,俄还卖给印不少武器。重大国际事件中,印度也会挺俄罗斯。比方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国际上没几个国家承认,印度就直接承认了。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层大国战略关系。

  很多中国吃瓜群众都知道,中美俄是地球大三角,中国不能看着俄罗斯倒下,然后西方的压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印度其实也自视甚高,把自己当成全球性大国。所以从大国战略层面,印度和中国的思维类似,也不希望俄罗斯倒下,以防将来西方拿捏自己时,没人替自己说话。

  微妙角色5,以色列

  如果说印度还是俄罗斯盟友,态度暧昧可以理解;那么以色列可是美国的铁杆。如果没有美国的鼎力帮助,以色列当年未必能挺过去。

  但以色列并没有像美国的其他盟友那样去指责俄罗斯、援助乌克兰。这个态度看起来其实也很微妙。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也不吭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原因一,以色列和俄罗斯关系也不赖。当年以色列建国时,很多犹太人从苏联回去援助。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和普京关系也不错。俄罗斯在中东很多地方,也能说上话。

  原因二,留以色列作为调停备选。

  泽连斯基也是犹太人,对以色列也比较认可。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2月26日刊文指出,泽连斯基请贝内特担任此次俄乌谈判的调解人,但以方未就此做明确回应。

  据塔斯社2月27日报道,贝内特其实给普京打过电话了,“贝内特建议称,以色列方面可以调解此次俄乌冲突,旨在暂停俄罗斯此次‘特别军事行动’。”

  克里姆林宫指出,普京向以方通报了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的进展。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同日发表声明称,贝内特与普京通话时就俄乌危机进行了讨论,但声明未提及以色列是否正在就俄乌冲突进行斡旋。

  所以未来的某个时刻,美欧和俄罗斯翻脸的情况下,贝内特不仅很有可能做俄乌冲突调解人,而且可能做俄罗斯和整个西方的调解人。

  微妙角色6,土耳其

  战争爆发之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是比较活跃的,又是访问乌克兰,又是对乌克兰表示大力支持。

  但是战争爆发之后,埃尔多安就变了调子,对俄罗斯的态度反而缓和不少,堪称北约成员国中的另类。

  土耳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

  1、土耳其自己也比较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不想为了乌克兰把俄罗斯得罪死。

  2、埃尔多安也是一个纵横博弈的高手,善于刷存在感。

  3、土耳其自己口袋里也没几个钢镚,股、汇、债经常崩盘,即便想支持乌克兰,也是囊中羞涩。

  对于乌克兰的援助,主要还是欧美。当欧美开始援助乌克兰时,埃尔多安也就没了刷存在感的空间。

  实际上来说,土耳其的综合国力无法支撑埃尔多安的雄心。

  但与此同时,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地球村的大玩家们多少都会给几分薄面,所以很多时候,埃尔多安的处境就是刷存在感容易,干成事很难。

  所以土耳其行事看起来非常搞笑。

  一点思考

  现在俄乌战争已经脱离了战争轨道,逐渐沦为地球村最热播的网红剧,各方玩家都会想方设法在剧中露脸。

  只有神秘的东方大国,低调行事,不想沾染是非,却有形无形中扮演编剧与投资人的角色。

  这样就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0:29 , Processed in 0.1094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