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34|回复: 0

鉴茶院:历史自有剧本,大弟就是个弟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7 18: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公案,千百年来,人们为到底站不站大弟而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这是记载在《左传》第一篇的史实。

  主人公一,是春秋时郑国的国君姬寤生,“寤”有倒逆的意思,这孩子出生时胎位不正,是脚先出来的难产,所以遭了大罪的母亲武姜很不喜欢他。

  武姜喜欢的是寤生的弟弟,主人公二,姬段,从小一表人才还喜欢舞枪弄棒。

  古人以“伯仲叔季”来表述老大到老四,姬寤生是郑国国君又称郑伯,而弟弟姬段是的官方称呼是“太叔”,就是大弟的意思。

  中国的春秋时期,是个礼崩乐坏互相攻伐的时代,老实人根本活不下去,而郑国能当上中原地区的霸主,很显然,郑伯不是啥善男信女。

  其最不地道的地方,就是架空周王,赤裸裸的推行霸权。

  春秋时期,虽然大家彼此不服,但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还是周天子,所以更像是个诸侯的联合国,总部洛阳就在郑国的边上,郑伯一边当着郑国国君,一边倚仗军功兼任着周朝的辅政大臣。

  郑伯因为实力强大早把周桓王给架空了,因此朝廷的名义的就成了郑伯的萝卜章,他搞了一套普世价值四处作妖,时不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挟天子以令不臣”。

  公元前722年,郑伯说卫国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着天子的旗号,带着虢国、邾国、鲁国等组成的联合国军攻进卫国。

  公元前714年,郑伯说宋殇公对周桓王不恭敬,未得周王授权就与齐国、鲁国入侵宋国,割让了大片土地。

  另外,郑伯还先后入侵过郕国、卫国、蔡国、许国等多个国家,自己定的那套规则,需要时就用来当个遮羞布,不需要时就撕破脸就干。

  周朝的很多“国际战争”,根本就是郑伯在后面挑起的,这种老双标让儒家深恶痛绝,称之为“老贼”。

  而老贼最大的对手,其实是大弟,生冷野蛮,还身怀血缘法统。

  02

  大弟成年后,封地在郑国的“京”城(不是首都),即今天的河南荥阳,地大物博,盛产资源,堪称的一代霸主之基地。

  因为母亲武姜是《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的嫡系传人,所以大弟上任以后就把恢复武姜荣光当成了首要任务,天天穷兵黩武,不但违规把京城的城墙修的比首都新郑还高,还大规模豢养军队,到处秀肌肉,搞的一众人怕的不行。

  公元前731年前后,大弟认为自己生存空间不够,违规出兵占领了军事要地酸枣,让那里的人们公投,加入大弟一系。

  郑伯假装没看到,一路装傻纵容。

  公元前725年前后,大弟又策动廪延地区(今河南延津)“独立”,势力一直达到了黄河边上,占据了整个郑国的北部和西北。

  大弟动手之前,郑伯又明里暗里的让人带话说,他绝对不出兵。

  拿下延津后,如果算账面上的兵力和地盘,大弟的实力做到了国际第二。

  这期间,大夫祭仲好几次找到郑伯,说您得管管他,他这么四处吞并胡乱折腾怎么行呢,你要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啊。(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郑伯说我有什么办法呢?大弟是个军事强人,我管不了他,我这个“宠弟狂魔”也是受害者啊。

  公元前722年,大弟认为自己甲兵坚利条件已足,决定恢复帝国荣光,推翻郑伯秩序,带兵车二百乘浓烟滚滚的一路东行,一路包围了军事重地鄢城。

  大弟始终认为,郑东地区和自己同文同种,自己那么强大一路打过去,老百姓还不得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鄢城的城主以前是伶人出身,还不望风而逃麻利滚蛋?

  然而大弟没想到的是,郑国东部的人们根本不想去和大弟过那种生冷野蛮、穷困潦倒、自欺欺人的日子,伶人首领不但没有逃跑,还带领居民坚决抵抗。

  大弟64里长的战车车队堵在了鄢城的外围动弹不得,血战二十多天都没有拿下郑伯任何一座大城。

  大家这时才发现大弟原来是个纸老虎,那么多年狂妄自大,早被手下的人蒙蔽成傻子了,部队里贪污横行到处吃空饷,基层士卒穿的冬衣薄的像纸,王牌战车手连续被俘。

  等大弟军在前线连续被击杀4员大将,精锐的家丁消耗差不多以后再也攻不动了,诸侯们联手起来制裁大弟,郑伯轻轻一反击,大弟兵败如山倒,流亡到国外,然后死了。

  这就是千古名文,左传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

  03

  故事就这么个故事,后代的儒家和史家认为,郑伯这老贼真是太阴了。

  他明明知道大弟外强中干,玩的就是个角色扮演游戏,他明明有实力在大弟四处吞并之前制止他,但偏偏不干,反而一路投喂,明着是宠爱弟弟,实际上是在纵容他在军事冒险上越走越远,自取灭亡。

  把人往火坑里推,真是一点都不讲兄弟道义和感情啊,所以儒家大力批判,用的是“克”而不是“伐”。郑庄公这个老贼,实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善于隐忍的奸雄、厚黑学的创始人,曹操都只是他的高仿。

  而大弟太叔段呢,墨子曾这么问他的弟子,你知道郑武公当年为什么要传位给郑伯而不是大弟吗?

  传位给郑伯,他再不要脸好歹是个场面人,起码能让大家有口饭吃,大弟只要不乱来是能活下去的,而如果传位给大弟,谁能有好下场?

  墨子又问,郑伯是国际老大,什么情况大家看到了,但如果大弟是国际老大,你想会是什么场景呢?天底下还不都是他的生存空间?

  而历史学家左丘明则借郑伯的嘴评价大弟,是“不义,不暱,厚将崩”,不讲道义也不亲近百姓,吃的越多死的越快,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后来,此文被收进了启蒙教材的《古文观止》的第一篇,任由后人评说。

  后人中有人站老贼,有人站大弟,有人两头茫然,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儒家的祖师爷们早把这个事定性了。

  孔子说,春秋无义战。都不是什么好鸟,这帮心黑手辣脸皮厚的东西,替任何一方叫好都是脑子秀逗。啥叫负责任的大国?仁者爱人。

  孟子则说的更直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扯淡唇亡齿寒,把自己的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是幼稚吗?

  后来,郑伯在干倒大弟,亲手破坏了自己一系列从周王那边窃取来的大义和规矩后,国家也逐渐走向了衰亡。

  而另一个国家晋国则悄悄崛起,讲仁义、促生产、亲厚百姓、仗剑行商、韬光养晦,成为后来综合实力最强春秋霸主。

  晋人,又称唐人,今天海外的所有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唐人街。

  只有一个国家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4 , Processed in 0.3127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