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3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3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9日,星期二,2022年第310期

  【话题】如果俄罗斯想要“成全”国际社会延长、甚至赢得“河渡人”的局面,中国也没有阻止的理由

  ●俄罗斯与西方至少在表面上就卢布结算能源的问题上互不相让

  1、至少目前为止,俄罗斯不会接受美元和欧元结算能源,甚至煞有介事的提供了一个如何购买卢布换取能源的“操作手册”,并且声称不当慈善家。西方则以G7的方式,至少在口头上拒绝用卢布进口能源。双方至少表面上表现的互补显然。

  2、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且伤的就不一定是俄罗斯,毕竟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依赖性太大,欧洲在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生产问题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密切相关。

  ●我们或暂时看不到中俄实质性联手的局面出现

  1、佩斯科夫表示:“如果这不是回应行动,如果他们不迫使我们这样做。我们不能考虑,也不想考虑这个。”佩斯科夫指的恐怕就是有关“佯攻波兰,战略主攻立陶宛”这件事。显然这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西方对此十分忌惮。

  2、这意味俄罗斯不打算做“第一件事”,“第二件事”也就是金融实质性挂靠CIPS俄罗斯也没有做,只是在“能源牌”上“小试牛刀”。

  3、既然如此,那我们有理由认为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仍然拒绝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所以我们也就暂时看不到中俄实质性联手的局面出现。

  4、拉夫罗夫来中国或仍然将此当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性质类似此前普京访华。所以我们对俄罗斯仍然是“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

  ●西方对俄罗斯妥协的“板子”很可能打在乌克兰身上

  1、西方是可能“不要脸”认怂的,找到一个让俄罗斯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比如牺牲乌克兰利益。

  2、欧洲政府是可以借所谓“政府无权干涉企业行为”为由,口头上拒绝卢布支付能源费用,而实际上通过各公司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

  西方在需要的时候就讲“契约精神”,不需要的时候就讲“弃约精神”,显然西方在“人格”上有问题,无法讲道理。

  3、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是任何一方不可替代的。对于类似中东主要产油国而言,无论俄罗斯是奋起反击还是彻底妥协,盲目增加产能的风险都是极其巨大的。

  ●如果俄罗斯想要“成全”国际社会延长、甚至赢得“河渡人”的局面,中国也没有阻止的理由

  1、如果俄罗斯打算接受西方的“认怂”,那么必须首先需要快速解决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将在乌克兰的“优势”转为“胜势”。

  2、再谈绝不能给西方就乌克兰继续“以拖待变”的操纵空间。

  3、当然,如果俄罗斯想要“成全”国际社会延长、甚至赢得“河渡人”的局面,中国也没有理由阻止。

  【话题】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疯狂蔓延的背景下,高盛、摩根大通们认为暂无需为美股担忧的“底气”何在?

  (1)摩根大通认为“美股投资者暂时无需为收益率曲线倒挂而担忧”是有道理的。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情况出现的更为频繁(四条曲线),市场普遍认为,距离宣布降息恐怕不远了。体系性倒挂逐渐出现,说明美国经济没有好转而是在逐渐转坏。本次俄乌冲突中西方信用完全破产有关,持有美债的投资者认为其不再可靠。供应链的持续紊乱也让实体投资需求大幅降低。

  (2)美国史无前例的增加军费超过8000多亿美元,而这又仅仅是拜登宣布的5.79万亿美元预算计划的一部分,在拜登宣布“向富人征税”之后没几天,果然就已经忙不及的开始大量宽松了。

  (3)美国经济已经虚拟化了,实体制造业已经很弱了,但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美国房地产行业——建筑工人目前无法被机器替代,也不能外包,所以其无法空心化,所以房地产相关制造业链条基本较为完整的得以保存。

  (4)围绕房地产的金融产业也很发达,它与房地产建筑业紧密相连。当利率上升后,房子难买了,这对建筑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房地产行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美联储不愿意看到房贷利率的上升。为了保住“大到不能倒”的房地产,要么降低利率,要么注资,也就是继续量宽。

  (5)只有继续量宽才能保证足够的流动性,才能降低利率,资金才会涌入股市。股市上涨,房贷下降,利率降低,可谓皆大欢喜,唯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美元资产的不断贬值,以及仍在高涨的通胀。

  【话题】在与华为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建议国家介入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要统筹安排,类似传统汽车产业那种“遍地开花,有没有条件都要上”、为了吃“政策利好”导致能源大量浪费、重复投资的情况要加以杜绝。这种统筹安排首先就会大幅降低非必要竞争,或者无序竞争,进而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必要的,但中国储备相对不足的资源,在资源短缺问题上能够得到较大缓解。

  (2)从近期华为的表态来看,其在大量投入技术研发,从我做起扎实做好合作准备。比如在解决充电效率问题上,在提升蓄电池能量密度技术成熟之前,缩短充电时间是一个好办法。

  (3)华为还在“问界”,如果仍然没有人愿意和华为合作,那么华为就依靠自己“造汽车”。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国家介入,有些地方、厂家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搞特殊化,本位主义是要不得的,没有谁“大得不能倒”。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从行业角度(有利于激化“三边撕裂”)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都将有极大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0:52 , Processed in 0.1094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