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67|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29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2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为什么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爆发武装暴乱的第一时间

  只愿意动用集安组织,而非上合组织?

  【第2022-292】

  【消息】据相关媒体1月6日报道,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已进驻哈萨克斯坦(非无限期),以稳定当地局势。维和部队包括俄联邦空降兵部队,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武装力量分队。

  【时事视点】针对1月4日开始,并最终迅速恶化的哈萨克斯坦暴乱事件,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可以正式定性为西方邪恶势力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内外勾结的武装叛乱事件。

  某种意义上说,抗议天然气涨价成为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最终发生的“导火索”,但引发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的原因又绝非天然气价格上涨那么简单。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且又是中亚五国中唯一同时与中、俄接壤的国家,并与中、俄都有漫长的陆地边境线。

  从客观上讲,对中、俄两国而言,没人愿意看到哈萨克斯坦出现不稳定状况,哈萨克斯坦不稳定就意味着中亚地区不可能稳定。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对中国而言,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在客观上对边境守卫的确造成一定压力。而俄罗斯而言则威胁更大,因为哈萨克斯坦地处俄罗斯侧后方的“腹地”,更靠近俄罗斯重镇叶卡捷琳堡,其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乌拉尔和俄罗斯联邦重要工业、交通、贸易、科学(科教)、文化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

  ●上合组织在第一时间,对哈萨克斯坦事件表现何以相对低调?

  在我们大致梳理了本次哈萨克斯坦本身,以及本次武装叛乱事件的基本情况后,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不难发现一件“怪事儿”——为什么上合组织在第一时间,对上合组织缔约国之一的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表现相对低调?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

  第一、某种意义上说,西方能否跳出“双线作战”、上合能否实质性重启、“莫斯科通道”能否打通、“南亚破局”进程能否“解冻”、西方能否继续维持阿富汗有效存,这一系列问题,实际上都指向一个核心——中俄战略互信的真实水平与高度;

  第二、至少在客观上,中俄战略互信对俄罗斯而言更为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战略策应来源(中国不与西方就第三方做任何原则性交易),且俄罗斯对中俄战略互信瓦解会带来什么样的战略风险应该心知肚明;

  第一、中俄战略互信之所以历经沧桑,总有起伏,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俄罗斯决策层能否客观看待中国崛起的这个问题,如果具象到中亚地区的话,直接体现就在俄罗斯阿富汗政策的“小九九”上。

  ●对中国可能在处理此类事件中在中亚地区扩展影响力的忌惮

  第四、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就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动用的是集安组织,而将实力更加强大、也距离事件更近的上合组织甩在一边。显然俄罗斯充分表达了其对中国可能在处理此类事件中、在中亚地区扩展影响力的忌惮。

  第五、中国最终出于顾全大局,理解、照顾了俄罗斯的这份较为隐晦的关切,在俄罗斯就哈萨克斯坦武装判断事件中,以集安组织“角色”出镜后,本质上,上合组织只剩下中国,所以,中国选择在第一时间保持低调,上合组织也就在第一时间保持了低调。

  第六、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中国对俄罗斯的关切给与了理解,但俄罗斯的行为恰好向方方面面传递了中俄战略互信的真实状况,那就是远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般牢固。

  综上,我们也就不难洞察本次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背后西方邪恶势力的决策考量:

  第一、在上一期,我们讨论了五常联合声明这一话题。在国际社会与西方这一轮的博弈中,西方最终因为实力不济,被国际社会以“让出一小步”换取西方“让出一大步”,对此,西方心有不甘、怨念深重。所谓“心有不甘、怨念深重”的核心就在于,西方正在逐渐丧失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且再次将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衰落到一个新低点的现实昭告天下,这是西方极难接受的。

  第二、透过俄罗斯在五常联合声明问题上的表态(中国对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就“形式上”得联合声明“私相授受”一事是不满的),西方最终还是敏锐洞察到了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的蠢蠢欲动,并对中俄战略互信的“含金量”产生质疑。

  第三、西方在哈萨克斯坦策动武装判断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有意测试中俄战略互信的“含金量”究竟如何——看看俄罗斯或中俄究竟如何处理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

  第二、如果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最终无法快速平息或俄罗斯对此应对不当,西方就会确认中俄战略互信之间的确存在空档,如此,西方就有机会借这一“空档”,伺机跳出“双线作战”。如果是这样,那么西方就会立刻获得筹码,使其在“北溪2”项目与“莫斯科通道”如何进行“利益交换”的问题上有资格继续与俄罗斯谈下去。

  ●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值得高度关注

  第五、西方在中亚地区也保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就值得高度关注。而在西方初步测试中俄战略互信之间确实存在“空档”后,“北溪2”项目落地执行问题西方或还会拖一段时间。而“拖”的原因就在于,西方要观察卡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的后续发展,尤其是中国何时反应,如何反应。

  不难看出的是,西方在策动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上,使然在“战术”层面“可圈可点”,但恐怕无法改变目前西方总体战略被动的局面,这一点或首先就体现在西方如此操作本身所带有的巨大战略风险。而这份巨大的战略风险将与对中俄战略互信的“考验”与中国“不动如山”的战略定力密切相关:

  首先、一旦俄罗斯真的因中亚乱局被迫靠向中国,则西方极可能收获俄罗斯的阿富汗政策同时做出实质性调整的“巨大苦果”。

  其次、一旦西方的军事力量,甚至是政治影响力被彻底挤出中亚、南亚地区,则印、巴两国的对外政策必然会做出大幅调整,届时,中老铁路向中东方向“转向”的问题就真的可以放在桌面上讨论了。

  ●一旦如此,西方“基本收口”的中东必会迅速转变为“争夺前线”

  再次、在“首先”、“其次”的基础上,中俄实质性联手稳定中亚的局面必然出现,这也意味着西方再无可能继续维持在阿富汗的有效存在,一旦如此,中东地区必然会迅速从“基本收口”转变为“争夺前线”。

  最后、对于中国而言,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加以应对:

  第一种方式:既然俄罗斯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有所忌惮,那中国完全可以在中亚保持低调和适时、适当反应,将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放在“瓮城效应”中处理,只要俄罗斯不损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中国就继续向其提供必要的战略策应(原则上仍然是,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

  第二种方式:瞄着“兜底方案”使劲儿撕扯本就捉襟见肘的“西太”与“北约”这两个西方全球战略安全框架的两只“锚点”,继续将西方在全球战略层面上圈死在“双线作战”框架之内;

  第三种方式:如果说前两种方式更多基于传统安全层面考量,那么这种方式就不妨更多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考量,比如,在大力推进RCEP发展的层面,在大力推动中老铁路发展的层面,亦或在其它经济、金融手段层面着手、用力,在“更高维度”让西方深感左支右绌、顾此失彼。

  最后需要额外强调的是,国际社会不妨继续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恩怨情仇”放在“半渡而击”的体系中去处理,作为“半渡而击”的“两个标的”:

  第一、如果最终局势演化证明,无论是俄罗斯进一步实质性靠向中国,还是西方尽管单方面与俄罗斯OK仍无法占据上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是俄罗斯进一步实质性靠向中国”对西方而言,更具灾难性),那对于随时可以进入“半渡而击”之“动态评估”的中国来说,等同于俄罗斯面对西方对其实质性消化做出奋起反击的选择,只等“不可逆”便可随时“半渡而击”;

  第二、如果局势演化证明,俄罗斯在无单方面对抗西方能力背景下,最终“奇迹般”的稳住了中亚,则意味着俄罗斯或与西方之间达成某种媾和,那对于随时可以进入“半渡而击”之“动态评估”的中国来说,等同于俄罗斯面对西方做出进一步妥协、投降的选择(或西方对俄罗斯实质性消化),同样只等“不可逆”便可随时“半渡而击”。

  第三、与“半渡而击”战略“平行”进行但又更加灵活的“兜底方案”则因应局势具体发展,随时“牙签戳果盘”,收回台湾——GAMEOVER!

  综上三点不难看出,对本次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事件,中国确实比较关注也好,亦或因为“瓜田李下”的因素也罢,中国确实是比较包容和理解俄罗斯阿富汗政策的“小九九”的。

  但总体而言中国是最超然的,这不仅仅因为中国的战略布局远在俄罗斯与西方“博弈圈”之上(西方想要获得和中国摊牌的资格,必须先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更在于无论俄罗斯与西方如何互斗都需要时间,而中国最喜欢的就是时间。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争取时间的方式早就从乌克兰之乱,亦或更早从埃及之乱就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从2014年年底算起的话,争取到的时间足有7年有余。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中国不妨一边带领全世界有意愿就发展与生存问题坐下来好好谈一谈的小伙伴们构建未来世界经济、金融、政治、军事、科技等新格局,一边与大家一起“围观”西方本次策动哈萨克斯坦武装叛乱是否是毁灭前的“回光返照”好了。

  随着RCEP的正式启动,数字人民币的不断推广,注册制试点顺利完成等准备的步步夯实,如今的局面对中国不过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延续而已。所以,对于西方媒体记者用心险恶的通过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为什么哈萨克斯坦爆发武装暴乱的第一时间上合组织没有声音”、从而有意使中国难看、尴尬的背后,恐怕真正难堪、尴尬的首先是西方,其次是俄罗斯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3:40 , Processed in 0.2657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