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2|回复: 0

吴鹏飞:上海要加油,目前看有喜也有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6 19: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单日感染者连连破万,总数已高达7万多例,疫情十分严峻,如果它的疫情不能及时得到坚决的遏制,以上海超强的人口辐射力和流动性,和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超强传染性,不出一两个月,中国可能就会出现美国、英国、印度、韩国那样的感染失控的疫情狂潮。

  中国千辛万苦换来的世界主要国家中唯一安定祥和的抗疫局面,就会毁于一旦。那时候,当传染达到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规模时,中国式的严格封禁,就难以做到了,中国,就有可能被迫走上与病毒共存却难以共存、群体免疫却免不了疫的人人自危的西方模式。

  这个防疫,确实像扑山火一样,在星星点点的火苗、火种出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坚决扑灭,如果让野火蔓延开来,形成铺天盖地的漫卷之势,那就只能任其火舌吞没一切了。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坚决斩草除根,坚决不留隐患,是中国防疫的成功经验。

  因此中国每一轮疫情都能迅速转危为安。外国人谁不想抄中国的作业?但是因为他们的制度机制、执行能力、人民心态等等因素,做不到万众一心。一座城市99%的人配合封禁,1%的人不配合或者漏网,就可能死灰复燃,前功尽弃,最终疲于应付,只好听之任之。

  所以,无能为力的外国政府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身上、所谓的特效药身上,也只能用与病毒共存的说法搪塞大众。但是,中国的成功,一直是外国政府、专家蒙哄公众的一个障碍。因为辽阔的中国、人口稠密的中国,做到了完全清零,做到了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从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快递包裹里面、冷链运输物上,不断地能够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来,说明什么?说明境外有人希望中国的疫情不要归零,最好能够此起彼伏,不能独善其身。他们和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也配合推出了振振有词的与病毒共存论的基本论点。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些论调。很多被迷惑的公众,以为这是在传播科学新知,其实不是的。网红说,长期完全病毒感染清零,是做不到的,而且代价太大。他们鼓吹正确的思路是,像西方一样,广种疫苗,研发特效药,伴随病毒毒性衰减,不再检测不再统计不再抗疫。

  大家要习惯身边有人感染,要习惯每天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感染,当然也要习惯医院爆满,医疗资源被严重挤兑,其他病人得不到有效救治死亡率上升。他们安慰大家,新冠病人死亡率很低。但他们没有说,这个政策下,老人、病人、穷人、弱势群体更容易死亡。

  如果我们睁开眼睛,看看此起彼伏的境外来毒,再听听国内网红的与病毒共存论,再看看上海疫情发展,实际上已经到了快无法控制的状态,是不是要惊出一身冷汗?可能只差一两个星期,如果再不紧急封控,整个中国就要走上西方抗疫的道路。想一想都让人后怕。

  有些好心人说,网红只是一个专家,决策究竟还是领导,所以不能怪网红。这话没有错,但是,网红是上海防疫专家小组组长,也就是上海抗疫工作的首席咨询专家,他的态度、他的主张、他的意见,是有很重分量的。如果他鼓吹与病毒共存,就会误导决策者和公众。

  上海的精准防疫就是他这种思想的自然表现。所谓与病毒共存、所谓精准防疫,说法不同,但意思都一样,就是不要追求彻底清零,不要因为抗疫兴师动众,要相信疫苗有减轻疫情作用、病毒变异毒性在下降,何况还有辉瑞特效药。人家西方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网红没有明说,但实际上他是意有所指的,他认为,我们自己的坚决清零,严格封禁,观念落后,方法太土,大惊小怪。虽然有效但成本太高。上海这次防疫的表现,就非常明显是受到了误导。所谓上海与辉瑞合作探索抗疫新模式,就是抛弃坚决清零,学习躺平模式。

  网红是有心为西方代言,还是无心为西方帮忙,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但网红的观点确实迷惑了太多人,连一向以精明著称的上海人,也有点蒙圈了。朋友们,与病毒共存,在绝对意义上说是对的。因为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不可能都像中国一样严格封禁,赶走病毒。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能最终把病毒从人群中、人身上赶走,等全世界的最后一个隔离者转阴或去世,然后杀灭被污染的动物,人类再坚持14天之后,病毒是完全可能被收集起来,永远放在生物实验室作为标本,严格管理起来的。但是,显然,这做不到。

  因此,我们最终确实要面临与新冠病毒共存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不与其他有毒的国家交往。但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也就是在疫苗的有效率很低,真正的特效药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应该强行清零,强行形成对所有中国人进行保护的净土。这才是对全体国人的负责态度。

  在这里,我想澄清几点。第一点,现在的疫苗还不具备人们期望的效果。传统的成熟的疫苗,对某种疾病的作用,就是防止感染,或者感染后很轻微,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重症和死亡,这才是疫苗的本意。现在的疫苗所谓不能防感染却可以减轻症状说,不能令人信服。

  第二,新冠的特效药,至今还没有诞生。比如青霉素对于脑膜炎,链霉素对于肺结核,某种血清对于某种蛇毒,这些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特效药出来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救治及时,没有其他疾病原因,几乎是百分之百可以治好。但新冠还没有这样的药物。

  中医药虽然普遍有效,西药里面也有一些药有效,但都没有达到上述特效的要求,也就是只要感染新冠,保证可以药到病除。这样的药物确实还没有研究出来。因此,不管死亡率再低,只要大规模感染,就会有几百万人会死亡。等于全民都要面临一次死亡考验。

  这种心理恐惧,或造成社会经济各方面持久的动荡。很有一点像飞机失事给人造成的冲击,理论上讲,一个人几十辈子才能遇到一次飞机事故,但因为无法控制过程,大概率百分之百死亡,所以大家对一年平均死几十个人的飞机的安全感,要远远低于一年死几十万人的汽车。

  其实,西方的躺平模式,一点也没有网红宣传的那么轻松美妙,相反我们看到国外传来信息是,个个人都心怀戒备和恐惧,无心工作,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怎么可能去创造与奋斗。因此,对新冠病毒,中国对其斩尽杀绝是英明的。

  至于资本利用中国模式大赚核酸和疫苗的利润,那是另一回事,瑕不掩瑜。相信国家在传染病防治法规上,在防止这些领域的资本获取惊人暴利上,会逐步规范。即便是这样,中国模式付出的代价也比西方小得多。毕竟长痛不如短痛。中国经济这两年的一枝独秀就是明证。

  好消息是,孙副总理亲赴上海,重申国家抗疫政策不变,表示要压上所有精锐力量,控制疫情。我们把这看成是一件政治任务。中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死亡,导致众多家庭破碎。这些天,3万多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2千多解放军已经驰援上海。

  昨天,上海已经在严格禁足的条件下,对2500万人进行拉网式核酸检测。这就是要把所有阳性与密接者隔离开来,重新回到坚决清零的中国式抗疫。不太好的信息是,网上传出了一位上海社会社区书记的哭声。她的个人电话已经被打爆了。

  可是,面对社区群众的求援、责问,没有人、没有钱、没有上级支持支援的她,心急如焚,看着一个个阳性患者无能为力。她的哭声令人揪心,说明上海的抗疫新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一个社区。还有,一位全职母亲和两个孩子,三人阳性,4天无人上门。

  这位母亲向社区、向有关部门,防疫部门打了无数个电话,要么电话无人接听,要么没有任何人上门,都是建议她自救。她们的帖子让人惊讶不已,这不像是在中国,不像是在中国管理最为先进的上海,倒像是在西方某个国家,疫情来了人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还有网友反映,一方面是很多社区突然封禁,居民吃菜困难,一方面是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蔬菜无人接货,无人分发,新鲜的肉类,堆积如山的蔬菜烂掉了。让人心疼死了。这种种情况,比武汉、西安、深圳都要糟糕。这说明,与病毒共存之说,瓦解了上海的斗志。

  在新冠毒性在减弱,疫苗很起作用,有西方进口特效药保障,精准防控疫情可行,疫情不可怕等观点的影响下,上海完全没有做好精神、物质、人员准备,所以乱象丛生,慌乱不已。期盼上海人民痛定思痛,迅速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打一场全歼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

  听说上海已经开始漫灌中药,98%的病例,都已经喝上了中药。这令人特别开心。尽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坚信,上海人民、中国人民一定不会再受西方代言人的蛊惑,坚定走在自己已经反复成功的康庄大道上。再过一到两个月,上海的疫情就会出现根本性好转。我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17:16 , Processed in 0.2501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