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41|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3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2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312】

  在以“北溪2”项目为代表的现实利益交割问题上西方或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一)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5日报道,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美和北约对俄安全保障的提议做出了答复,俄方对此的回应将对外发布。

  【时事视点】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针对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安全保障提议做出答复的回应(下文简称“回应”)可以看做俄罗斯对西方的最后态度,且这份态度随时可以公开发布。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在以“北溪2”项目为代表的现实利益交割问题上西方至少在外交层面,或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俄罗斯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西方仍然拒绝交割现实利益,不排除俄罗斯或就“某些局部问题”与西方“彻底摊牌”的可能,而在“某些局部问题”中,更不排除包括西方最为忌惮的俄罗斯阿富汗政策的实质性调整的可能。

  在上一期时事视点中,我们讨论了西方反制俄罗斯的一种新策略,也就是在“全面升级乌克兰战争”的问题上玩了一出“以退为进”的新戏码。“新戏码”之核心就在于,欧美继续以“双簧”的形式,由美国摆出一副不顾欧洲关切、实在不行就东欧局势“甩手不管”的姿态,瞄着俄罗斯经济实力薄弱的短板,用“你耗我时间,我耗你经济”的手段胁迫俄罗斯,妄图让俄罗斯知难而退。

  作为应对手段,俄罗斯则跳出乌克兰局势本身,瞄着中东局势,中亚局势,甚至东北亚局势,再打“中国牌”,向“框架”中仍入“第一笔资产”,尽管这份战略资产仍有很大进一步细化、落实的空间。

  显然,这对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德国总理舒尔茨而言,让其倍感压力,方方面面都在盯着舒尔茨能否抢在俄罗斯“最后态度”公之于众之前缓和局势。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继续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5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月14日,应阿布扎比王储的邀请,开始了对阿联酋的访问。这是埃尔多安9年来首次访问阿。

  【时事视点】一段时间来,俄罗斯对西方的盛气凌人是有原因的,究其根本当然是站在俄罗斯背后,瞄着俄罗斯与西方本轮博弈,“摆个马扎,嗑瓜子”、“观棋不语”、面带微笑的中国,而中国的影响力早已经无处不在。

  西方深陷“双线作战”的事实恐怕方方面面都看的清楚,尤其在西方与俄罗斯对峙过程中逐渐处于下风的时候,这种“看的清楚”更会演变为实际行动,尤其对中东的“地方王”们而言,大家都在考虑未来中国或上合组织对中东地区、欧亚大陆桥的巨大影响。显然,埃尔多安的阿联酋之行就是在这种“躁动”(在西方看来)中开启的。毕竟在“阿拉伯之春”后,土耳其和阿联酋之间曾经历了数年的“冷战”。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虽然中国尚未实质性调整中东政策,毕竟俄罗斯也并没有实质性调整其阿富汗政策,或全球战略,因此,虽然总体上中国在中东“无私利”,但这并不妨碍“水无常形”的中国影响力遍及中东,比如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之间开展的新能源合作、5G合作、数字人民币合作、高铁建设合作、防疫合作等,更别提那一句经典的、由俄罗斯“背书”的“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方略了。当然我们还是要对布林肯、沙利文等表示“特别感谢”,因为这些变化全部显性化于2020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交锋之后。

  有趣的是,在西方眼中已经“基本收口”的中东地区愈发显得“躁动不安”之际,西方不仅向阿联酋派驻了F22战机,更是向中东紧急调派战略轰炸机部队,妄图“维稳中东”,只不过这些手段对于具有强大政治、军事影响力的中俄而言,恐怕效果真的有限。

  【消息】据日媒2月15日报道,近日拜登政府公布了首份印太战略,明确提出为在该地区对抗中国,美国试图加强与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关系。

  这一新的框架机制不像TPP那样的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国形成约束,其所致力于达成的共识无需美国国会批准。但是,这种框架性安排的前提是“不包含市场准入承诺”,不能提供诸如进入美国市场这样的实际利益,所以并不能轻易吸引那些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上升的东南亚国家…

  【时事视点】对上述消息中提及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最欢迎的恐怕是日本,其虽然带有“经济”二字,但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政治框架”,这意味日本的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空间将会增大。

  讽刺的是,西方“围观”中国的政治性框架不少,比如“民主菱形”、“五眼联盟”、AUKUS等,但效果如何?这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连具体内容的经济内容都没有,只是徒有其表的在名字上做做文章而已。就像美国退出TPP一样,美国的经济已经脱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其不能为地区国家,甚至其盟友提供任何助力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其与目前如火如荼快速推广的RCEP形成鲜明对比。

  因实体制造业的不断萎缩(虚拟经济不断加大),导致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恰恰是他们反对美国加入TPP向其它国家提供市场。但中国与之完全相反,因为中国实体制造业强大,表面让利实则通过整合区域经济收益丰厚,同时促进地区其它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美国(西方)的世界霸权已经沦落到不得不用默认日本“最后一次战略投机”去讨好日本为其、起码在表面上配合美国营造“围观”中国的氛围。只有“维护好形象”才能更好的“融资”,兑换美国(西方)急需的、稳定世界霸权需要的战略“资产”;只有这样才能顶住中国的压力,专注应对俄罗斯。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日本媒体对美国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提出公开质疑倒是颇有趁机“敲竹杠”的意味,如果美国想要得到日本,哪怕仅在传统安全层面的相对配合,那美国就应该向日本让渡更多利益,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利益,比如钢铁、汽车、农产品等。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延续至今,包括美国在内,尤其让其盟友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强,这恐怕也是美国(西方)组织了多个针对中国的政治性框架,但却只能“围观”,不能“围攻”的原因所在。(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1:03 , Processed in 0.5630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