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参考

占豪纵横谈:重返亚太——美国无奈的再平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返亚太——美国无奈的再平衡(七)

  这次会晤,个人认为,它最重要的看点有两个:

  一、这是美国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在调整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经过四年与中国的博弈,重新审视中国的开始。也是美国调整国家战略后,第一次针对中国大的战略调整。这次调整,是中美两国在为彼此尽量适应对方作努力,也是世界权力的一次“对话式”重组。中美协调得好,不但是中美之福,也是世界之福。

  二、这是中美第一次真正有平起平坐味道的会晤。自新中国成立,中美之间曾多种模式过招。譬如,新中国成立一年,就打响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对抗、对立二十余年。直到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朝圣般访问北京,并见到近代最伟大的巨人之一——毛泽东。改革开放后,我国因为既定国策,在美国面前一直表现得比较“委婉”。而这一次会面,无论在实力还是国际地位上,中国都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习奥会”是一次中美已真正进入一个平台沟通的会晤。

  这两点,无论对中、美两国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另外,“习奥会”还有一个小插曲,奥巴马向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了礼物。礼物很特别,是一把可供双人坐的红衫木椅子。笔者以为,这个礼物,奥巴马诠释了很深的政治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含义有三:一、一把椅子我们共同坐,意为平起平坐;二、中国你走得太快了,请坐下来休息;三、有事我们坐下谈。

  事实上,美国对华策略的调整也是从奥巴马第一任期的最后阶段即开始。2012年9月18日,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邀请中国参加2014年的环太平洋演习。2012年11月28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海军部长马布斯再次表示,美国邀请中国参加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

  环太平洋演习,是美国第三舰队倡议的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联合军演,从1971年开始。在苏联解体前,每年举行一次,其演习针对的主要假想敌就是前苏联。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威胁减小,环太平洋军事演习频率下降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其官方声称的目的是:守卫美国及其盟国在商业以及通信海道方面的安全,展示美国的力量,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确保美国在太平洋上航行自由的权力。直白点说,就是为了向世人证明美国是太平洋的主人,演习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太平洋统治格局。

  2012年6月29日-8月3日,“环太平洋-2012”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在夏威夷海域举行,参加的国家多达22个。在太平洋国家中,唯独缺席的国家就是中国。这场演习,被媒体和军事专家普遍解读为“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

  美国一方面感受到中国在这方面的高度警惕;另一方面,也为了调整自己针对中国的策略。因此,在“环太平洋-2012”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开始一个多月后,向中国发出了邀请。

  不过,美国显然对中国保持着高度戒心。虽然邀请中国参加联合军演,但却给中国设置各种条件限制。一方面,限制中国仅参与少量简单的项目;另一方面,只允许中国派一艘军舰参加演习。

  美国这样做,原因有三:一、担心中国喧宾夺主;二、担心中国借机窥探美国的战术战法;三、尽量降低中国的参与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最大程度减少中国借机练兵的机会。站在中国的角度,虽然不能更多地展示自身、了解对手的战法,但只要参与,总能窥斑见豹,略有所得。

  除此之外,中美在军事方面的互动也非常频繁,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中美军方高层多次互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6: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返亚太——美国无奈的再平衡(八)

  美国深知,在太平洋不但军事抛不开中国,经济更抛不开中国。于是,在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后,美国又再次邀请中国参加TPP。

  2013年5月底,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桑切斯在访问日本时表示,在一定前提下,欢迎中国加入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桑切斯称,“TPP不是封闭俱乐部,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美国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加入TPP”。桑切斯还对TPP成为新的贸易准则国际标准充满期待。美国给中国开出的条件是,“如果能承担起和先加入成员国同样高水准的自由化义务,也欢迎中国加入”,桑切斯还强调:TPP没有排斥中国的意图。

  桑切斯这个表态,其含义包括多层面:

  其一,想向中国澄清TPP并非针对中国,降低中国方面的误会。因为,之前普遍认为TPP是针对中国。

  其二,在TPP的进入上给中国设置门槛,如果中国选择进入,就要缴纳相应的“会费”。如此,可以更好地团结TPP成员一致针对中国。

  其三,向世界其它国家表态TPP的开放,即非太平洋国家也可以加入。美国的意图非常明显,要在APEC、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之外,再搞一个由美国主导游戏规则的经济平台。如果中国加入,就必须纳入到美国的游戏规则下;相反,如果中国不加入,美国就可以建立针对中国的经济包围圈。正因为如此,桑切斯对TPP成为新的贸易准则国际标准充满期待。

  对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桑切斯的“邀请”,中国方面表现得非常谨慎。2013年5月30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北京作出回应:“中方一直重视并跟踪TPP谈判的进展情况,也不断听取国内各部门和产业界对TPP的相关看法。我们将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分析加入TPP的利弊和可能性,并希望与TPP成员相互交流谈判的信息和资料。” 显然,中国的态度软不得,也硬不得。既不能忽视,又不能轻易加入。因此,需要非常系统的研究。同时,沈丹进一步强调了中方在开展自贸区建设上的一贯主张:“中方主张各方在开展自贸区建设时要秉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尤其对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要体现灵活性,使各经济体在一体化路径上有更多选择。”此发言含义很明确,中国不会接受美国关于中国加入TPP就必须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要价,中国显然更注重与各方在各自的平台进行更广泛的经济合作。

  显然,哪怕美国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接受中国,也一定会设置各种障碍和门槛,这种压力将会长期伴随中美关系。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心理会越来越重。此次的亚太再平衡,本身就是此消彼长的结果。

  也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虽然美国是以攻代守,但其“再平衡”本身,就是因为“失衡”导致。失衡的原因,正是源于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之间的此消彼长。而针对太平洋的再平衡,主要是因为中国力量与美国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所以,美国以攻代守的“再平衡”,本质上是战略守势,是在中东全面进攻战略遇挫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防守。中国则恰恰相反,由于实力的此消彼长,虽然中国一直处于战略守势,但现在已从原来的完全守势开始转为攻守平衡。因此,中国现在的战略转变,给美国的直接感受就是中国不自觉地形成了对美国的“进攻”。

  基于这种逻辑,可以这样说:目前,中美之间的攻守正在易势。在美国进行再平衡时,中国要给足对美国的战略压力。但这种压力,应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自然力量释放,而不是专门针对美国,过于用力。因为,力量的自然释放,可不断吸引更多的美国战略资源,就能降低美国在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就能腾出更多精力在其他方向上获益,这叫声东击西。

  不过,虽然美国的再平衡是出于无奈,但其国家实力仍在。美国仍然充分利用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并试图在经济上实现对中国的掠夺。在这方面,中国要做好充分准备,全方位地针对美国的“再平衡”作出战略和策略的适度调整。不过,中国不应在太平洋上与美国过度消耗,而是要不断吸引美国注意力的同时,在其他方向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3:09 , Processed in 0.0938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