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3|回复: 0

缓缓君:《神探大战》,又何止是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2 03: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硬!爽!邪!暴!”

  当《神探大战》的海报大大方方地打出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是满怀期待的。

  再看海报上的刘青云,有凝重,有愤怒,有疯狂……截然不同的四副面孔,让我想起了他的另一部经典电影。

  2007年,由刘青云主演,杜琪峯与韦家辉共同执导的电影《神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探陈桂彬(刘青云饰)和有着多重人格反派的斗智斗勇,剧中人物的反转和最后的开放式结局,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这也让电影《神探》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八项提名,并斩获最佳编剧奖。

  15年过去了,《神探》在豆瓣依然保持了8.5的高分,并被影迷们称之为“港片之光”。

  而《神探大战》作为《神探》的精神续作,自然免不了被拿出来比较一番。

  对此,韦家辉(《神探大战》的导演兼编剧,同时也是《神探》的编剧和导演之一)曾表示:“你可以有一个比较的心,但我相信这次观众会很满意。”

  (《神探》和《神探大战》中刘青云)

  02

  深夜,一个双手被捆绑,头上还包裹着塑料膜的女性,一瘸一拐地出现在镜头里。

  电影开场的那起“屠夫案”,充满了邪魅色彩。

  类似的案件,还有“警魔案”“维港碎尸案”“雨夜杀人魔案”“难民船集体屠杀案”等等,其中不乏碎尸、焚尸、烹尸等极端作案手段。

  电影可谓是非常敢拍(但表现的尺度也恰到好处,属于大众能接受的那种程度)。

  更让我意外的是,据说《神探大战》中出现的这些案件,都取材于十几宗香港真实发生过的冤案、重案。

  看到“真实改编”这几个字,真的有点让人头皮发麻。

  好在,导演真的非常善于拿捏观众的心理。

  电影在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之后,又会及时把基调转换到阳光的那一面,让你的心情在紧张和放松之间来回切换。

  又因为每一个案件的节奏都很快,所以观感会非常的爽快。

  但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草蛇灰线埋下的伏笔要到最后一刻才能揭开。

  就拿开场的“屠夫案”来讲,当女子获救之后,案件很快就在某个光天化日之下得以告破,嫌犯被警方当场击毙。

  只不过,在被击毙之前,他嘴里一直喊着“冤枉”。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能猜到,这案子以后一定会翻案。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电影开头挖的那个坑,后来会以那种方式填回来,并一直贯穿到电影的结束。

  到了这个时候,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每一个案子都是一块拼图,当你把这些拼图一块一块拼凑起来之后,自然会找到完整的答案。

  很妙,真的很妙。

  韦家辉不愧是拿过金像奖两次最佳编剧奖的得主。

  名至实归。

  03

  在一起起案件,一次次挖坑和填坑之间,需要有一条主线进行串联。

  而《神探大战》的主线,真的就如电影的名字——一场神探之间的大战。

  剧中的“神探”一共有三组。

  李俊(刘青云饰)代表的是老一届神探。

  他曾经是警界精英,痴迷于破案,但为人也非常高傲,经常骂同事是废柴。

  在妻子患上抑郁症自杀后,李俊开始变得疯疯癫癫,甚至在一次行动(也就是妻子刚去世后的那一次)过程中,李俊自称看到了怪物。

  同事们看到的,则是他对着空气在不断开枪,并将其视为异类。

  “警魔案”发生后,李俊因为不赞同警方的调查结论而大闹记者会现场,之后被警方开除,成为了睡天桥的疯癫老汉。

  陈仪(蔡卓妍 饰)和方礼信(林峯 饰)则是警方的新生代“神探夫妇”,代表了现任的警界力量。

  但两人各自又有着各自的隐情(这里就不展开剧透了)。

  还有一个自称“神探”的民间组织。

  说是神探,其实是一个暴力犯罪团伙,这个团伙的成员大多都是要案、冤案的受害人后代。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害死他们父母(家人)的凶手并没有被绳之以法,于是他们纠集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进行“同态复仇”(即他们的父母、家人是怎么惨死的,他们就要用同样的方式杀死施暴者)。

  他们还会在犯罪现场留下涉及他们父辈们的那些陈年旧案的编号,这些编号以特定的形式排列后,拼凑出了“神探”两个字。

  非常的嚣张,也非常的“行为艺术”。

  在一起又一起案件中,以上三方势力一次次遭遇、碰撞,相互交火,一波接一波。

  这不仅让剧情的展现非常劲爆(按照韦家辉的说法,剧组十分“纵容”自己,不但在香港庙街实景拍跳楼戏,还炸沉了一整座船坞),也让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

  顺着这些案件,幕后大BOSS逐渐浮出水面。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又前后呼应。

  酣畅淋漓。

  04

  由于电影设置了多处反转,为了避免影响你的观影体验,我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在尽可能地避免剧透,所以本文也不会对电影中的那些案件做进一步的剖析。

  但结局我觉得还是可以探讨一下的。

  (注:以下部分会含有轻微剧透,如果介意,可在观影结束后再回头阅读本文,也欢迎已经看过电影的朋友一起参与讨论)

  在电影的最后(击败大反派后),李俊“陈冤得雪”,再次被请回警队担任顾问。

  一番寒暄之后,他来到自己的座位,翻了翻放在桌子上的案卷(有人说,他翻开的三宗案卷里,两宗是关于大反派的家人的,另一宗是李俊的妻子的,当时镜头一闪而过,我没看清楚,不确定),随后转头看向窗外。

  这个时候,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玻璃上映出的竟然是大反派的那张脸。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导演并没有给出答案。

  《神探大战》同样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局,于是观众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观点是,李俊才是真正的大反派。

  电影明面上的那个反派,其实是李俊一手安排的(甚至有人提出李俊和大反派会不会是同一个人,这个肯定不会,因为两人的同框的场景出现过不止一次)。

  李俊才是在背后操控一切的那个人。

  另一种观点则是,李俊是李俊,反派是反派,但李俊在打倒大反派之后,变成了新的大反派。

  我个人更赞同第二种观点(我在看到结局的时候,第一感觉也是李俊变了)。

  李俊和大反派,在我看来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他们都智商极高,这点就不用说了。

  更重要的是,在性格方面,他们俩也非常像:

  都非常地偏执,还人格分裂。

  李俊的人格分裂电影中是明示的,被刘青云的演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大反派的人格分裂特质,则是暗藏在剧情中的(这里给个提示,当被问到有没有爱过的时候,大反派的那个回答,一下子就把他人格分裂的特质立起来了)。

  至于偏执,一个是痴迷于破案,一个是痴迷于自己的犯罪手段。

  正常的人会有善念,也会有恶念,善恶之间会相互制约,一般不会走极端。

  而纯粹的善和纯粹的恶,剖开他们的外在表现,本质上其实都是一种极端状态,而极端状态就有可能出现一边倒的转换。

  导演在剧中给两人安排的台词,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暗示:

  李俊说:“大邪若正,大恶若善。”

  大反派则说:“今夜过后,要么他是精神变态,我是神探;要么他是神探,我是精神变态。”

  是不是在暗示他们两个人的角色,其实可以相互转换?

  只不过,两人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所处的心理阶段有所不同。

  大反派是因为从小受尽虐待,所以他从一开始展现的就是纯粹的恶,而且因为没有依靠,所以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有着伪善的一面。

  而李俊因为在破案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年轻时就是警界精英,他在事业上有自己的成就,所以他不需要去伪装,他会非常直白地说自己的同事们都是废柴(对于超级聪明的人来说,想要表现得伪善其实是很容易的,只不过聪明人如果混得好,他们一般不屑于去伪装)。

  简言之,大反派是聪明+偏执+人格分裂+伪善(实则大恶)的集合体;而李俊则是聪明+偏执+人格分裂+直白(看似善的很纯粹)。

  05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李俊?

  电影其实也给出了暗示。

  李俊曾两次看到过怪兽。

  第一次是在妻子刚去世的那次任务中,他看到怪兽的幻象。

  第二次是在女儿去世时的那次任务中,他又一次看到了怪兽。

  两次出现怪兽,都是在失去家人之后。

  我认为这其实是在暗示失去家人唤醒了李俊内心的野兽。

  只不过,第一次看到怪兽时,他还有女儿,所以内心中的那头怪兽并没能占据他的内心。

  而在女儿遇害之后,他彻底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牵挂(而且第二次出现怪兽时,女主微笑着说她也看到了,女主可能是想安慰李俊,但对于李俊而言,这可能反而成为了他接纳怪兽的一个助推因素)。

  在这之后,李俊就真的变了。

  再次回到警队之后,李俊说:

  “我们查案,一定要谦卑。你们不是废柴,我也并不是神探。自以为对就是错,自以为正义就是邪恶,我们不是神,只是探!”

  神探李俊是真的变得谦卑了吗?

  我觉得不是。

  更大的可能是,他学会了伪装——就像被他击败的那个大反派那样。

  “与怪物战斗,小心自己变成怪物。”

  在剧情的推进过程中,尼采的这句话反复地借着各种契机穿插在电影中。

  而在李俊映出大反派面孔的前一刻,这句话又一次出现了。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巧合。

  每个人心中都有怪物,有黑暗面,看你怎么和它共存,要避免被它吞噬。显然,李俊的心里也住着一头怪物,并且,这头怪物在深渊凝视着他。

  这就是我对《神探大战》结局的理解。

  最后,还是要再强调一遍: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结局,以上仅代表个人理解(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编剧到底怎么想的,我们并不能确定。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神探大战》这部电影真的非常不错。

  它有商业片该有的那种生猛、爽快和刺激感,也有经典大作留给后世的那种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它同时满足了你的感官享受和思考的乐趣。

  这样的电影,如果错过,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P.s

  关于这部电影,我们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关于制度的力量和个人英雄主义。

  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难免会期待英雄,怀念英雄,但我们真的能一味地依赖英雄吗?

  我觉得不能。

  因为个人式的英雄主义,它不是一种制度性的力量。

  它是个人性化的,天然就是一种不可控因素。

  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谁能保证英雄不会变成下一条恶龙(怪兽)?

  在电影《神探大战》中,真正应该加强的是警队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赖李俊去破案。

  类似的道理,在现实中也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2345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