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62|回复: 0

燕梳楼:重磅!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5 02: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两年有个说法,就是天气超过20多度病毒就热死了。

  可是现在很多地方都40多度了,病毒还是东冲西突的,说明专家说的也不靠谱。

  疫情的警报一会这边拉响,一会那边拉响,从临沂、无锡、上海,到西安、兰州好多地方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最苦的是那些大白,时常能够看到他们中暑晕倒的新闻,高温条件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体感温度可达五六十度,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还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也不讲了,那就是“大疫不过三年”。按照目前态势三年肯定打不住,无处不在的病毒打算赖在这儿不走了。

  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年,如何与病毒伴存共生是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

  无论有没有新的变化,我们都努力从蛛丝马迹中寻找能够安慰人心的消息。

  最近,有四个消息释放出与众不同的信号。

  第一个消息,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仅在咽喉部、上呼吸道感染,类似于感冒症状不会引起肺炎。

  7月11日,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杨占秋教授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

  白岩松提问说,奥密克戎BA.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国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如何看待它的致病性以及重症和危重症问题。

  杨教授回答说:

  目前为止所有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的致病能力与过去相比明显减弱,也就是说重症病例或者有症状性感染病例明显减少,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只是在某种原因或者某种情况下,被检查的时候才发现感染了。

  过去认为新冠病毒主要是引起肺的损害,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仅仅是在咽喉部、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类似于感冒症状,不会引起肺炎这样一种严重的症状。

  如果杨教授的观点成立,那么对新冠的认识将具有革命性意义,人们再也不用谈疫色变、畏疫如虎,将具有足够的自信去科学认识、理性看待病毒,克服面对疫情的过度恐慌心理。

  第二个消息,所有人恐怕都需要准备感染一次BA4或者BA5。

  首先声明,这不是什么谣言,而是84岁高龄的翁心华教授的推测。

  这波西安疫情病毒类型已经确定为奥密克戎BA5变种,据翁心华教授介绍,BA4、BA5传染性比原来的BA2高很多,突破案例也非常多,也就是说现有疫苗对它作用不大,所有人恐怕都需要准备感染一次BA4或者BA5。

  翁教授何许人也?

  他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同年起在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工作至2021年,时间跨度长达59年。2003年非典时,他担任上海市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

  说起翁教授许多人比较陌生,提起他的弟子张文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翁教授的推测看起来挺吓人,但是只要武大杨占秋教授的研究结论成立,变异后的病毒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第三个消息,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7月12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这一论断具有极大权威性,也能够回答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惑。

  比如到处都在搞的环境消杀,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具有一定污染性,广受人民群众诟病,但也成为各地防疫的标配。

  如果病毒常温下1天内全部失活,那么就意味着发现疫情就全员转移,然后搞大规模消杀行为缺少科学依据,是毫无必要的劳民伤财。

  同时,就算在环境中检出阳性也不可怕,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专门解释过,他说环境样本中检出阳性不代表环境样本中一定有活病毒,因为无论死病毒、活病毒,还是灭活新冠疫苗均含有核酸,做核酸检测都可以检出阳性,所以阳性也不代表它有活病毒。

  有了科学理论作支撑,就可能进一步降低防疫成本,减轻不必要的防疫压力。

  卫健委的《通知》就明确,对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短短一句话,不知道要节省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纾解多少困难。

  科学,科学,还是科学,只有科学才能防疫,而不是层层加码瞎折腾。

  第四个消息,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

  7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多项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其中,要求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对治愈后的阳性感染者,甚至进过方舱的志愿者另眼相看,就业时设置障碍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一篇《躲在虹桥卫生间里的阿芬》把这个问题推向前台。

  其实,这里面最核的问题还不是就业歧视,而是阳性感染史作为个人信息如何保护的问题。

  打着防疫的幌子,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这种行为蔓延开来比病毒还可怕。

  这次高层会议明确要求不准歧视阳性感染者,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也释放出踩刹车、松绑的重要信号。

  从第九版防控方案来看,现在防疫的重点不是如何做加法,而是怎样做减法,把各种层层加码给减下来,把自由还给人民,把经济活力还给社会。

  以上四条消息,可不是什么小道消息,两条出自专家之口,两条出自权威部门,而且是通过央视传递出来的,显然带有很强的指向性。

  这背后要传递什么信号不言而喻。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三年的抗争病毒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新冠只是一种普通的病,它不该凌驾于其他病之上,唯它独尊。

  我想稍微有点政治敏锐性,都会认真学习领会央视传递出来的信号,错的赶快纠改以正视听,对的马上下场救民水火。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直是我们防疫抗疫的宗旨。防疫好不好人民感受是晴雨表,抗疫强不强尊重生命是试金石!

  如今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有些地方持续甚至过度的防疫,已经严重破坏了生产生活秩序,还有部分行业正在消失。

  防疫没有错,过度防疫就是一种错。动态清零也没有错,只顾清零不管动态就是一种错。

  我们不怕真理光着身子,就怕谎言穿着真理的衣服大行其道。

  不能让利益成为病毒的引路人,打败病毒的,只能是科学!

  行程卡都取消星号了,健康码,核酸检测还会远吗?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可能真话不好听,但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5:34 , Processed in 0.250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