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89|回复: 0

侠客岛:热射病,容易找上哪些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0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日高温来袭,多地进入“烧烤模式”:截至7月12日,全国高温持续30天,影响人口超过9亿。“上海已达40度”“杭州逼近40度”“湖南人要热化了”等话题接连刷屏,高温杀手“热射病”也冲上热搜。

  热射病到底是啥病?为啥会致命?

  一

  简单讲,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根据国家卫健委《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中暑症状由轻到重分4种:

  平时大家说的中暑,一般指先兆中暑,伴有头晕、头痛、多汗、心悸等症状;更严重的中暑会出现肌肉痉挛的热痉挛以及血压降低、心率增加、多汗少尿、皮肤湿冷的热衰竭;而最严重的是热射病,典型症状包括体温超过40度、意识不清或晕厥、身体抽搐,甚至呼吸功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血管功能全面衰竭,最终危及生命。热射病死亡率可高达70%-80%。

  这个病的致死原因有两种,一是身体高温直接损害人体各器官系统,二是高温激起相关病症,比如人体温度一高,就容易出现热应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那么,普通人怎么判断自己得没得热射病?最直接的是测体温: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体温一旦超过40度,一般就属于热射病,务必及时就医。

  除了体弱人群之外,长时间从事高温、户外工作的人也都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比如外卖小哥、建筑工人、交警保安等。还有穿着防护服、在室外忙碌的防疫人员也得多加关心。

  要防热射病,不光要避免过度暴露于室外高温环境,在室内也得做好预防。近日,一名70岁女性因在家午睡没注意防暑,随即出现高热和意识模糊,送医后发现,体温直冲42度。

  二

  既然这病是“热”出来的,首先就要防中暑。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是多喝水,不论运动量大小,高温天气都要增加水分摄入,千万别等渴了再喝。在饮品选择上,水、盐水、含有钾钠等电解质的饮料都可用来补水,而高糖饮料和酒精性饮料会让人失去更多水分,不宜天热时喝。

  其次,避开高温环境。在室内,可以穿质地轻薄、宽松的衣服,多开窗通风,用电扇、空调降温;若高温天在户外活动,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备好防晒霜、遮阳伞等防护用具,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尤其要多注意,避免夏季衣着过多,或者因为怕感冒不愿吹空调电扇,到时候真热出病来。

  而在高温环境作业、易受此病侵袭的人们,更应尽量轻薄着装,按《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合理倒班。最近有网友发布一张照片,室外高温炙烤,执勤交警还穿着医院手术用的蓝色防护服。有医护人员指出,手术用防护服对防疫没啥意义,反而不透气,易让交警中暑。类似的情况得改改,多听听医护人员的科学建议。

  那万一中暑或得了热射病咋办?医生提醒要及时“五步走”:

  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环境中休息;

  脱去多余或紧身衣物;

  物理降温,将打湿的凉毛巾放在头部和躯干部,用凉水冲手腕降低血液温度,或将冰袋置于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如果出现肢体抽搐,不要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如果发生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

  无论症状轻重,即刻就医。

  整理/点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5:31 , Processed in 0.1563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