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52|回复: 0

徐吉军:高福离任,猴痘来临,中疾控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8 2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7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来消息,国家疾控局党组决定:沈洪兵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

  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控局刚刚成立,是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副部级单位。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正厅级公益事业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职责中,关键词是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建议、交流合作等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行政职权。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是一个行政机构,主要任务是承担重要的疾病防控任务,在疾控政策、程序、法律法规等方面带来提升,并将在疾控政策的制定、推动、操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由国家卫健委直接管理划归到国家疾控局管理,强化了国家疾控局的专业职能。

  高福生于1961年,今年61岁。2017年开始担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至今。从科研头衔来看,高福得到了多个国家的认可,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巴西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疾控中心团队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

  中国疾控中心新主任沈洪兵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卫生领域知名专家。资料显示,2019年沈进兵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相比高福一连串的科研头衔,沈进兵头衔不多。这应该是个人风格的差异。

  两年多以来,高福在网络上备受质疑,在接受采访时一度哽咽。实际上一部分质疑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有的甚至是恶意造谣中伤。2020年1月22日,高福称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这个论调基本无视了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病毒研究基地的威胁,并且麻痹了相当一部分专家和群众。

  当然,中国科学家敢于质疑美国病毒研究阴谋的人寥寥无几,估计都不想被美国针对构陷吧。

  汉唐智库评论员认为,中国疾控中心在此时做出人员调整,客观上适逢其时,有利于打好下一步病毒防控阻击战的硬仗!

  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所谓“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猴痘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猴痘发病体验异常痛苦,伴随高烧、无力、毁容痘、排泄部位剧痛等症状。

  在欧美国家报告病例中,约95%的病例经由性行为感染猴痘,其中,男男同性接触者的猴痘感染风险最高。

  目前看,猴痘病毒在欧美主要在男同之间传播,但是所有的病毒最开始都只会在特定传播网络蔓延,直到它离开这个传播网络,开始向外界扩散!

  已经确诊的儿童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因皮肤间密切接触而感染猴痘病毒。

  2022年5月7日,“猴痘”疫情最先被英国发现,目前已有75个国家报告了超过16000例猴痘病例,包括5例死亡病例。

  历史数据综合分析显示,猴痘的病死率约为8.7%。2022年报告猴痘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03%,且报告5例死亡病例均在非洲。

  猴痘呈现低病死率的问题,是因为病毒毒株不同,还是欧美人群身体素质好,还是治疗及时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汉唐智库评论员认为,猴痘在欧美国家呈现的低病死率,其实最直接的参考案例是新冠病毒。2020年新冠病毒在欧美流行之后,与亚洲国家呈现出的病死率也存在落差。

  这种病毒致死率的落差,有体质因素,也有人为干预病毒演变的可能。

  此前,猴痘属于地方性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在西非和中非的部分国家流行。世界各地,在2022年以前几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

  6月24日,中国台湾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这是本次疫情输入中国的首例猴痘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认为,按照猴痘在各国传播的状态来看,进入中国的可能性极大,但不会在我国造成大规模流行。

  近期,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变化,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呈现出来的最新特点,各地调整了防控措施,践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7月11日,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占秋接受了央视白岩松连线采访,探讨奥密克戎BA.5变异毒株的特点。

  杨占秋表示,“Omicron BA.5的致病能力明显减弱,有症状感染者明显减少,病人大多数为无症状,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被感染,只是在某种原因或情况下,被检测时才发现感染。”

  上述两个信号,使很多人认为新冠病毒已经不足为虑,主观上开始放松警惕。

  但是,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杨占秋所谈只是围绕奥密克戎BA.5变异毒株的毒性展开交流,并没有涉及到新冠病毒其他变异的可能!

  此前,杨占秋所长关于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判断都出现失误!

  2022年3月上海疫情爆发前,杨占秋宣称“这波疫情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奥密克戎潜伏期短,这样使得它很容易发现和控制,发病时间短的话,控制的难度降低了,只是控制的工作量增加了”。

  本轮疫情的发展,与杨占秋的前期预判完全相反。

  我们当然期待新冠疫情早日结束,然而客观世界并不以我们的愿望而改变。

  新冠疫情是我们经历的为数不多的重大危机之一,甚至可以认为是最严重的一次全面危机和挑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程度之深,影响面之大,甚至超过了历次战争!

  从这个角度讲,把新冠疫情称为一场战争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夸大其词!

  既然是战争,就要有应对战争的态度和意识,要有相应的觉悟。

  至今为止,很多人依然坚持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论,但是这种说法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遭到了空前质疑。

  俄罗斯在乌克兰美国国防部控制的36个生物病毒实验室,发现了美军研究生物病毒武器的许多证据。有合同文本,有工资单,有病毒样本,有研究计划,有扩散方案。

  美国搞生物病毒武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由此,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美国制造病毒的目的是什么?既然制造了病毒,有什么理由不使用病毒?

  目前看,新冠病毒高度具备生化武器的特征,一是传染能力强,传播迅速,二是生存能力强,在印度高温天气以及冷链极低温环境都可以生存传播,可以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空气中,附着于物体上。三是杀伤力强,后遗症多,攻击人类多种器官,包括生殖系统,断子绝孙的意图极为明显,四是诡秘,阴毒,不断变异,极似人为干预。种种特征表明新冠病毒就是一种高度危险的生化武器。

  面对病毒武器,以和平的心态去应对,就会处处被动,甚至因为麻痹大意酿成大错。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加强了生物病毒的武器研究之后,萨斯病毒、禽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等各种新型病毒才开始不断的涌现流行。

  生物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物战争防不胜防,看不见,找不到来源,找不到罪魁祸首。这种战争模式最适合控制世界的阴谋黑手用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用来消除特定目标的种族的竞争能力,用来淘汰全世界的垃圾人口。

  很多人至今没有意识到,也不愿承认新冠疫情就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战争,病毒不因人的软弱和哭泣而自我灭绝,人类要么被反复蹂躏,要么期待病毒无害化。

  最大的隐患是,谁能保证没有新的人造病毒在美国的生物病毒实验室里散播出来?

  如果再次出现新的病毒,而整个社会不设防,还试图以现在的低致死率为理由而麻痹大意,那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其实,新冠疫情对全世界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临经济困难和生活困难的绝不只是中国人民。我们抓防疫促生产不容易,美英躺平之后的共存之路更是艰难。

  疫情以来,各国的经济表现已经说明了防疫模式不同的效果。常态化防疫,其实是常态化备战,应战。这是生化战争,不能以普通传染病看待,这是应对的关键。

  事实上,中国坚持动态清零,集中防控,最大程度上保证防疫促进生产,是老成谋国之策。

  面对不断涌现的病毒,面对这场无尽的病毒战争,接受一次躺平,必将次次躺平,选择注定结局。

  要打赢今天的新型混合战争,科学是基础,政治是前提!

  我们必将战斗到底,迎来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7:01 , Processed in 0.0937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