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82|回复: 0

卫星国土:洪武之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09: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79年崖山之战后,元朝入主中原。在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蒙古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对中原老百姓采取高压政策,在经济上更是极尽所能地对老百姓进行盘剥压榨,将搜刮的财富用来供养蒙古军事贵族,如红巾军首领刘福通的起义檄文所说"贫极江南,富夸塞北“,说的就是当时的现实惨状。

  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从这8个字以及当时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原大地因为蒙古统治者近百年的盘剥,早就已经是十室九空,民不聊生,饿殍满地了。朱元璋就是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后,中原各地的军事割据情况。依次分别为1360年,1368年,1375年。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短短15年的时间,就从众多的割据地之一发展到统一全国。这当然也是颇为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仅仅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来解释为什么成功的是朱元璋以及他率领的明集团,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从1360年的那张图更是清晰的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刚执掌集团大权还并不久的时候,他的地盘不仅很小,还处于四面受敌,强敌环伺之地。

  要解释朱元璋和他的集团的成功原因,我们要回答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财源。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的群雄逐鹿中原,可以说是小仗不停,大仗不断。打仗就是打钱。

  孙子说,要动员作战,出动一千辆战车,一千辆运输的辎重车,统兵十万,要从后方运粮食到边境到战场,大概要运一千里的距离。动十万军队,有内外日常的开支,有使者往来的费用,有修缮武器用的胶水油漆,战车所需要的润滑膏油,修理盔甲所需要的金属和皮革,每日要耗费千金。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贫极江南,这么多的军事割据地,凭啥就朱元璋的集团总能顺利的征收到足够的钱粮来维持军队需要,并且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相比其他割据势力而言,朱元璋及其统治集团一直在积极的鼓励和组织治下的兵民发展生产。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还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由此可见,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生活在朱元璋的地盘的普通百姓,相比其他割据势力的百姓,你的负担是要轻很多的,而且有足够的温饱和相对稳定的生产收益。这对于一个已经在元朝统治下被蹂躏得生不如死的老百姓而言,会是多么大的诱惑和激励?自然百姓和人才都纷纷来投,为朱元璋效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财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请问财富是金银珠宝吗?事实上在当时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就算你有金银珠宝又能换来几顿温饱呢?在乱世,金银珠宝往往比不上一顿饱饭。而在盛世,金银珠宝本身所谓的"价值"之所以能存在,也是必须要建立在全社会的生产活动始终一直在被积极的鼓励和组织的条件下的。

  也就是说,金银珠宝是毛,足够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生产力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货,哪来的币?这些都是常识中的常识。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从头到尾都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根本原因。因为不仅所有的资本家都是爱钱孙,而且资本主义的制度设计也是一切为'钱"服务。

  事实上,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进一步发达,在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大量的美洲白银被输入到中国,迷惑了无数的人,包括当时的很多所谓精英,尤其以东林党为首。他们为了获取和囤积更多的白银,违反国家禁令将明朝实际的物质财富不断往外运,更是将中华典籍和科技放肆外流。

  中国自古就不是一个贵金属丰富的国家,而一条鞭法这样的法律能在明朝被推行,说明了一个事实,当时的东林党已经对政治有极强的影响力了,这就是金权对王权的严重侵蚀。东林党集团控制了大量的白银,当然希望这些白银能附着到整个国家的财政体系上,以方便他们更好的操纵财富定价权,来掠夺老百姓的劳动产出。

  这些当然是后话。由于明史被篡改得太多,已经很难恢复它的本来面貌了。但只要抓住了货与币的关系这条主线,还是可以看到它的大致模样的。

  我们还是回到朱元璋。

  出生在元末的朱元璋知道,统治者稳定好老百姓的生活有多么重要。而当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开始恢复之后,人性里的私欲无限膨胀,囤积癖会促使很多官僚集团的人不择手段的侵占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田产,以及囤积各种金银细软、奇珍异宝。自然,出身贫苦的朱元璋是极为痛恨这一切的。我们来看让明太祖饱受某些官僚知识分子诟病的明初四大案就很清楚,桩桩件件都是官僚集团私饱私囊,甚至侵蚀王权、公权。

  明太祖死后,官僚集团开始反攻倒算,且因为官僚集团掌握了知识文化的定义权,所以他本人也是被黑出了翔。甚至包括他本人的形象也是严重被丑化了的。一个简单的常识,试想朱元璋如果真的如下图模样,你要怎么解释朱棣,朱高炽这些他的嫡子嫡孙的长相呢?

  1375年,明太祖设立宝钞提举司,发行大明宝钞。很显然,当国家的组织结构和生产力恢复到一定的水平后,为了继续扩大整个经济体的信用,且方便信用本身的传递和使用,恢复文明的繁荣,就需要发行更多的“币”来对应日益增长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

  在此前后,朱元璋还做了很多事情,如恢复教育,改革礼俗,重整音律等等。他本人虽然自小没受过教育,可从他做的这些大事就看得出来,朱元璋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比那些污蔑他是大老粗且自诩文化人的官僚知识分子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同样,朱元璋也是真正懂经济的。首先,在元末军事割据地里,他懂得如何鼓励和组织生产。掌管天下以后,他首先做的是解放生产力,恢复生产力。当生产力到了一定的水平,他又开始设立宝钞提举司来鼓励更多更复杂的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洪武之治不但完全恢复了自元朝以来日趋凋败的中原大地的生气,更是培育了众多的人才,为后来的永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明朝中后期开始,当时的精英及大众集体皆被金银所俘获,舍皮求毛,舍本逐末,以为有了钱币就有了一切,终于酿成民族惨祸。慎终追远,吾辈岂能不引以为诫乎?

  金银本是无情物

  遑论美钞是纸钱

  上溯明末海事起

  误我华夏五百年

  岁岁年年货换币

  万民劳碌不得闲

  无价典籍与科技

  换取金银共枕眠

  扬州十日引颈戮

  嘉定三屠血水连

  满清篡我华夏史

  更与洋人把手牵

  无我同胞辛勤作

  金银何曾真是钱

  币乃死物附货生

  偏把死物作真钱

  欧美金融纯属骗

  吃你喝你还耍贱

  西北东南战事起

  不要再装看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4 , Processed in 0.0938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