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2|回复: 0

NE0:意识形态的崩溃:连电影都拍不好的美国,就别妄想着去造火箭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 21: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文章写完之后,有些朋友在评论里面说国外也有类似的牺牲自己拯救地球的影片,实不相瞒,确实。

  当时看着独孤月举着核弹飞向陨石那一瞬间,其实我脑海里面浮现来的是另外一部影片的画面:美国1996年上映的《独立日》。

  在《独立日》的结尾,为了彻底摧毁外星人的激光炮,那个因为美国空军减员过度而征召而来农药机驾驶员驾驶着自己的F-18直接冲进了激光炮的发射轨道里面。

  撞毁了外星人的激光炮,摧毁了外星母舰,让人类赢得了胜利。

  当年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是非常震撼的,而且,不仅仅是这一幕,《独立日》这一整部电影的每个人物刻画,情节设定都给到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这带来的结果是,哪怕时隔这么多年,我依旧能够哼得出那首在黎明揭晓时分地球准备发起反攻时随着太阳升起而响起的那一段伴奏。

  我的脑海里仍然还能浮现出,随着伴奏一起的那个英气的美国总统发表的振奋人心的演说。

  直到今天,我依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起出现在影片里的各色人等。

  那个放荡不羁而搞笑的黑人战斗机驾驶员威尔·史密斯。

  那个木讷而精于计算的犹太人数学家,还有他那个喋喋不休的守财奴老爹。

  那个低微却乐观的黑人脱衣舞舞女。

  那个温情脉脉的第一夫人。

  以及那些鲁莽又勇猛如同牛仔一般迎战外星人的美国空军飞行员。

  每一个人,都感觉那么鲜活,那么的有血有肉。

  所有的这些人组合在一起,给全世界展示的正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美国以及一整套美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主旋律吗?

  不主旋律。

  这主旋律吗?

  太主旋律了。

  当年好莱坞为什么能拍出这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背后其实是当年那个处在巅峰时代的美国给这些作品注入了那个年代的美国所拥有的精神特质。

  是的,美国也曾伟大过。

  我并不吝惜给我们的对手、敌国这样一个评价。

  我们也无需因为它的丑陋而否认这一点。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有点难理解,但在国门刚开的那个年代,美国不管是从综合国力、经济实力还是意识形态,对我们都是一种碾压式的存在。

  可以说,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代表的就是人类文明在当年那个发展程度的最高水平。

  所以才会留下那么多经典的作品。

  但是,我们再看今天,好莱坞还能拍摄出这样的作品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今天不能,以后更不可能了。

  因为当年支撑着好莱坞背后的那个美国,早就已经死掉了,或者说,本来就是昙花一现。

  我们现在去看好莱坞,拍出的作品都是一些什么垃圾啊。

  除了特效就是特效,只能满足那些浸泡在奶头乐喂养之中成长起来的废物们廉价的视觉享受而没有任何动人心魄的情节。

  因为美国本土的很大一部分废物们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动脑子想点东西,要求太高了。

  不管是变形金刚,还是复仇者联盟之类,除了一堆表皮光鲜亮丽的角色在那里打来打去,看完之后能让人获得了什么思想上的启发吗?

  没有。

  能够让人产生任何的共鸣吗?

  更没有。

  因为它们没有任何精神内核。

  《独立日》后来又出了一部续集,说实在的,如果说《独立日一》的每个角色都曾给我留下了如此鲜明的记忆,那么在《独立日二》里面,我唯一记得的就是那头张牙舞爪的巨大的外星女王。

  其他的任何一个人类阵营的角色,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这就是当年那个创造无数辉煌的好莱坞现在真实的水平,用“垃圾”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甚至有点侮辱垃圾的意思。

  我在之前那篇文章《关于美军心理战部队战术与ISIS宣传技巧的一些小感》已经说了,美军的心理上部队就是一个高配版的好莱坞,而我们同样可以把好莱坞当做一个低配版的美军心理战部队。

  好莱坞的衰落,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它拍出的电影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我也没有任何欲望再去看那种强行尬洗脑的美式主旋律。

  现在好莱坞生产的那些影视垃圾只能迎合美国本土和世界范围内叼着奶头乐成长起来的那一代没有任何思考能力的废物,对哪怕有稍微一点点思想深度的人都产生不了任何吸引力。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本质上是那个国家意识形态和软实力的投影。

  好莱坞那一部又一部让人看起来味如嚼蜡的作品,本质上并不是好莱坞不行,而是整个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和软实力已经无法再给全世界提供任何新鲜的,有吸引力的东西。

  美国的意识形态就如同当代好莱坞那些光鲜亮丽的打斗场景,经不起任何细看,因为一旦撕开之后,你会发现底下全是无尽的空虚和黑暗。

  所以不是好莱坞不行了,而是美国这个国家以及它曾经拥有的文化,真的不行了。

  犹记得当年第一次到美国的时候,那种完全被震撼到的感觉真实难以形容,就像胸口挨了重重一拳。

  当时第一个落脚的城市是纽约,不管是鳞次栉比的曼哈顿高楼大厦,还是五光十色的第5大道,时代广场,乃至法拉盛街头一个不知名的小超市,其丰裕的物资和换算成美国人的收入来说极其低廉的物价,都让我惊叹这个国家的强大的富足。

  哪怕是今天,如果光是去旅游而没有工作和生活过的话,我感觉依旧能给很多中老年人带来极大的震撼。

  但是一旦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待的时间久了,就很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所谓的发达国家,在其光鲜的外表之下,只有“虚伪”和“野蛮”四个字。

  现在再去看美国,我觉得就是一个床破口中的彻头彻尾的“shit hole country”。

  一个垃圾,无脑,野蛮,自私,愚蠢自大且不自知的傻逼国家,以至于我觉得以后我们的后人都无法想象,就这么个垃圾国家,当年是如何赢得冷战走上人类的巅峰的。

  我很难理解现在网上为什么一堆巨婴哭着喊着要润出去的,如果倒退三十年,四十年,你说要润,能够理解,现在明明肉眼可见美国都已经像一个粪坑一样,还要润,这只能怎么形容?吃屎都没赶上趟热的。

  如果要给个衡量标准的话,我感觉美国现在在我心里大概只能比柬埔寨,印度之类的国家“稍微”好点,未来正朝着“大号的印度”一路狂奔。

  对于美国来说,我觉得更不幸的消息是,综合国力之中,软实力肉眼可见的衰退,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要比硬实力衰退要更晚出现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美国的连软实力和意识形态都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衰退时,说明它本身的硬实力已经衰退到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地步。

  最近航天界很火的一件大事,就是美国的重型火箭登月火箭发射又延期了。

  美国之所以要发展这一型火箭,据说是要抢在2030年之前,比中国人抢先一步实现载人登月。

  看到NASA的这解释,我就很不理解他们的脑回路了。

  照理来说,你们不是1969年的时候就登上月球了吗?怎么现在又跑来说要抢在2030年之前比中国人更早登上月球?

  难道你们51年前的登月是假的?

  不然的话一个正常人怎么都很难理解NASA的这番奇怪的逻辑。

  我是很乐于见到各国在航太领域砸钱开展竞争的,但我觉得NASA现在是不是心里暗暗感到,原来载人登月,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

  我不否认美国人往月球上发射过相关的设备,但从我们这几次绕月,登月的探测来看,哪怕是以21世纪工业狂魔的技术水平,也不是一件轻易实现的事。

  美国1969年号称第一次登月,51年过去之后,现在反倒连重型火箭都没搞定,这只能说明什么?要么是现在的这个垃圾美国,技术水平还不如51年前的那个,要么就是当年的登月,实际上有太多蹊跷的地方。

  总有人说当年投入的太空计划经费占GDP多少多少,他们也不想想,当年的一台计算机多金贵,现在一块运算能力超越当年数万亿倍的芯片,能够做到多廉价。

  如果是正常的工业发展道路,任何子系统随着产量的扩大和性能的完善,使用起来都是比上一代更廉价的,这根本不是资金占GDP比重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

  美国去工业化,去的是中低端,不是高端工业,更不是航太工业。

  如果美国人紧紧攥在手里的航太工业,到今天都没搞定这些问题,那真由不得别人去质疑之前的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人一度希望黑海造船厂能够把现在属于我们的“瓦良格”号航母完工,当时的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说:“这艘航母已经不可能完工了……”

  现场的人问道如果要让这艘航母完工,工厂需要什么?

  马卡洛夫的回答是:“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

  美式载人登月,估计比造航母要更难一些,因为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好莱坞,几十个保密团队,数百个拍摄人员。

  但是现在的美国,连特么一部稍微看得入眼的电影都拍不出来了,这还怎么登月?

  我啊,还是祝NASA那支被雷劈过五次的大火箭。

  它只要不起火,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9 , Processed in 0.344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