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78|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36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9 1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366】

  塔吉边境冲突再起,瞄着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西方对中俄战略互信成色几何再做测试

  【消息】据相关媒体6月14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在边境连续发生两起军方交火事件,双方动用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等。

  【时事视点】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界军事冲突问题,尤其在中亚形势有所“风吹草动”的时候总会发生。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水源争夺有关,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西方从中作梗,挑拨生事。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所谓“西方从中作梗,挑拨生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利用、鼓动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界军事冲突,在诸如中俄中亚实质性联手等问题上,当着方方面面,公开测试中俄战略互信究竟成色几何。

  虽然“中、吉、乌铁路”项目已经开始,中、俄实质性联手进程也已经正式启动,但距离进入“不可逆”阶段恐怕还有相当距离。因为我们在塔、吉两国边境爆发军事冲突的第一时间没有观察到俄罗斯为稳定局势做出的积极行动,俄罗斯更没有提及上合组织对地区局势稳定的作用,也未看到中俄联合协调解决两国争端的相关表态。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两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6月13日报道,基辛格表示,俄乌军事冲突结束后,美西方如果不想让俄罗斯成为“中国在欧洲的前哨阵地”,就必须不能遗忘了俄罗斯,并为俄罗斯“寻找一席之地”。

  【消息】据相关媒体6月15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他非常愿意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但北约必须认真对待土耳其方面的担忧。

  【时事视点】近日,南非某媒体刊登题为《各国选择了中国的立场,美国在哭泣》的文章,“在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美国的最新对华政策发表演讲之际,《哭泣》这首歌的歌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一首反种族隔离的歌曲,是丹·海曼在上世纪80年代写下的。歌词写道:‘我知道有人活在恐惧中;它是巨大的、愤怒的,它正在靠近…我听到它孤独的声音,它没有咆哮,它在哭泣’…”。

  南非媒体刊文中提到的《哭泣》这首歌,反映的是1985年南非博塔政府宣布南非进入紧急状态的这段历史。博塔政权是一个奉行种族主义的政权,但最终他们的种族和阶级计划以失败告终。

  1985年博塔政权的倒台与当时的世界局势演化密不可分。在1985年之前,博塔政权奉行的种族主义是基本符合西方要求的,但后来,随着世界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碍于世界大局势发展,不得不最终抛弃了过于张扬的博塔,转而选择更具欺骗性的曼德拉。

  不难看出的是,基辛格在达沃斯论坛表示,“在(特别行动)结束后,必须将为乌克兰寻找一席之地,为俄罗斯寻找一席之地,如果我们不希望俄罗斯成为中国在欧洲的前哨阵地”,恐怕同样是出于对当前世界大的局势发展的无奈,碍于情势所迫。这一点有点类似当年西方在处理南非博塔政权问题上的手法。而鉴于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策应下一直在顽强抗击西方的封锁与制裁。显然基辛格所谓“反省”,至少在表面上有将俄罗斯打造成“第二个曼德拉政权”之意。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虽然俄罗斯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的“小九九”,但俄罗斯最终不再阻止“中、吉、乌项目”的战略姿态真的让西方感到十分惊恐。

  在国际社会看来,俄罗斯议员普什科夫“北约秘书长的发言证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的观点是值得警惕的,而对俄罗斯本身而言则是极度危险的。

  这种危险就在于,2月24日之前,俄罗斯宁可进行一场战争也不愿意在反对20年的“中、吉、乌铁路项目”上做出任何让步,可见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在国际社会眼中,俄罗斯是有可能成为“曼德拉政权第二”的,因为目前俄罗斯在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调整问题上,仍然在将其当做筹码。所以,西方的这种所谓让步和妥协是“有毒”的,是一个极度险恶的战略陷阱。

  需要额外强调的是,如果俄罗斯不能就此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当然,俄罗斯的回应未必局限于此问题本身),那么俄罗斯此前就“中、吉、乌铁路项目”上默许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的战略威慑效应或会很快“变质”。而“变质”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中亚国家会因为恐惧而继续跟随西方;负面影响之二恐怕就是,如果俄罗斯在此问题上“回头草”的话,不仅会让俄罗斯对白俄罗斯、中亚几国信用全盘扫地,更会让中俄战略互信受到更大损害。届时,俄罗斯恐怕连“第二个曼德拉”也当不上,只有当年南联盟的下场,成为苏联的翻版,而对普京本人而言,米洛舍维奇的命运恐怕在劫难逃。

  展开下一节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些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6月13日报道,#########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自2022年6月15日起施行。

  【时事视点】6月13日,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卢森堡举行会晤。根据两国外交部门简报,双方认为此次会晤坦率、有成效,而且都认为保持沟通渠道顺畅“必要且有益”。中方督促美方切实落实拜登总统对华承诺的“四不一无意”,并在台湾问题上提醒美方不要有任何误判和幻想。

  围绕美国(西方)再次拿“吉塔军事冲突”测试“中俄”在中亚的战略协调层次或战略互信层次,也就是测试“俄罗斯时隔20年终于同意吉与乌与中国建造中吉乌铁路”之后中俄各自的“真实心态”,中国在第一时间,通过言(杨洁篪当着沙利言文的面,警告美国不要有战略幻想,不要有战略误判)与行(发布《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且6月13日发布,15日就生效),再次宣示中国全球战略(包括中亚,中俄、中美)的“原则立场”绝无任何改变,特别是在“必要时,武力解放台湾”也就是遂行所谓“兜底方案”的能力与决心不容质疑。

  值得强调的是,所谓《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本质就是,一旦必要,武力收台,无需“宣战”,只是“内部”平乱,或平叛,与所谓的“国际法”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以解放军的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再加上中国经济实力、动员能力,尤其是这些要素所组成的“战争潜力”,对内部“平叛、或平乱”,看哪个敢介入?

  以俄罗斯的经济体量,一场“特殊军事行动”,就将西方紧靠着乌克兰的西方(北约组织)经济(金融)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换成了经济体量较俄罗斯大10多倍,军事力量较俄罗斯只强不弱(注:包括有效的核战略打击力量),及一个靠中国大陆军事体系更近,距离美日军事同盟(西太)军事体系更远的“台湾岛”,如果西方要想让人坚信它一定介入,试问,西方经济又能凭借什么与中国大陆经济来“对耗”?再者,西方不要忘记了,北约虽然给俄罗斯背上了乌克兰战争这个沉重的包袱,但同时,在“直到今天都在以逸待劳的中国”的眼里,西方不仅自己也背上了乌克兰战争这个沉重的包袱,更背上了“与俄罗斯战争”这一更加沉重的包袱。事实上,在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终于打起来之后,美国(欧洲、西方),现在,在更多的人眼里,已经在“痛苦与无奈地哭泣”之中。当然,这种哭泣,目前,更多的是一种“痛楚得喊都喊不出的,无声的抽泣”。

  中亚五国、印巴、伊朗、甚至白俄罗斯都直接或间接期待着等“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推进,更期待着中俄实质性联手给地区带来稳定与繁荣,可以说,包括西方、中国在内的方方面面都眼珠不错的盯着俄罗斯就塔、吉两国边境爆发军事冲突如何表态。且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恐怕无法回避或沉默以对,因为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需要补充的是,俄罗斯在处理中亚的问题上始终带有明显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这就让中亚地区国家对俄罗斯较难产生真正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中俄不能实质性联手的情况下,中亚五国会继续跟随西方的原因所在。

  随着通胀的进一步上行,西方经济,尤其是金融维稳十分迫切,一方面,西方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上必然会急于缓和(非传统安全层面),但另一方面,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的问题(瞄着俄罗斯的内部)上必然会更甚一步。所以,在俄罗斯就塔、吉两国边境爆发军事冲突如何表态“长考”的同时,务必对西方瞄着俄罗斯内部随时可能狗急跳墙、孤注一掷保持高度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14:30 , Processed in 0.1407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