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70|回复: 0

申鹏:南京:不躺平,更不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1 12: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南京疫情通告24号文件发出后,网络上的讨论很多,情绪也紧张焦虑了起来。

  紧张焦虑可以理解,因为大家发现社会面的核酸检测多了起来,身边也有人被赋了黄码,被要求七天五检之类……但其实大家更要看到,整个城市其实是在有条不紊运转的,绝大部分人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受到干扰。

  有人看到每天都有新增确诊和无症状,于是恐慌焦虑,其实大可不必,目前的流调溯源发现的传播轨迹其实是非常清晰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南京市这起(10月13日)疫情源头明确、链条清晰,目前未发现脱离该链条以外的感染者,所有节点都已经掌握。同时因为奥密克戎新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了,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以及逃逸性……并且由于外省来宁个别重点人员活动范围大、涉及点位多,南京各区正在陆续对相关场景涉及地点和人员开展风险区划定、赋码、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管控措施……只要流调是精准的,防控跟得上病毒传播速度,那么“动态清零”只是时间问题。

  南京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并没有搞大规模的“全域静默”,这不是“放松”,不是“躺平”,而是疫情防控变得更精准,更高效了。有人质疑,为什么自己被赋了黄码,而身边的其他人并没有?这是因为如今的流调可以通过大数据、行程追踪,以及核酸检测结果来判定一个人的“风险性”,其实更加科学——既能让真正的中高风险密接者得到帮助,也能从根本上保障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少数被赋黄码的群众生活暂时不便,但只要按照防疫规定进行检测、控制外出和聚集,便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目前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大多数人。

  实际上,“躺平”是不可能战胜疫情的,更不可能让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有“长新冠”相关症状,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第二年下降,这是100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连续两年下降:2019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到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77岁,2021年,这一数字再次下降到76.1岁。英国的政府数据显示,有200万人报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其中42%的人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报告称,全美约有1600万处于工作年龄(18岁—65岁)的人患有“长新冠”,根据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计算的数据,全美约有200万至400万全职工作者因此失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卡特勒用另一种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他估计约有350万美国人因“长新冠”失业。实际上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没有因为“躺平”而使得经济复苏……反而因为因为疫情的肆虐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物资短缺、通货膨胀。

  西方国家实际上并不是主动选择“躺平“,而是因为无力控制疫情而不得已”躺平“,而这样的”摆烂“,也导致了病毒在长达两年的不断传播变异……我国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的风险,发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国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分别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多个不同亚分支,与此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相比,传播力和致病力并未减弱,对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仍具较大威胁。所以,”动态清零“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要不得,因为这些其实是懒政和对抗;但半途而废导致前功尽弃更加要不得,因为这是对人民和生命的不负责任。

  看待问题不能极端化,不“躺平“,坚持”动态清零“,并不代表我们普通人要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实际上只要讲科学讲卫生,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那么就算短时间内遇到”阳性“、”无症状“病例的发现,也不必紧张,因为我们已经战斗了两年了,什么情况都遇到过了,一切的手段和措施都在不断改进,我们与两年前相比,拥有了更多的经验,要对自己有信心。

  疫情防控是个科学问题,经验主义和机会主义都要不得,只有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10 , Processed in 0.093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